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

出身微寒

她原是隸滿洲鑲藍旗包衣,官書上只提其屬正黃旗,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卻絕口不提孝恭祖父額參曾任膳房總管,其本是內務府包衣,出身微賤的事實。雍正也一再宣稱烏(吳)雅氏乃「本朝舊族,創世名家」,這樣說,或許是母家地位的卑微,對於雍正而言,是一種隱痛,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他必須神話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亦或許是他為了緩和母子間緊張的關係,而故意作出的姿態。而這樣一個身份低微的包衣(奴隸)之後,卻能得到康熙如此寵愛,能夠為共育有55個孩子的康熙皇帝,生育三子三女,的確不一般。

十年之寵

由此,德妃從一個身份卑微的、負責端茶送水等細活的「宮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宮主的位置,這是很不簡單的。康熙二十年冊的四個妃子,她們的地位或者說是在皇帝和眾宮人心裡的位置,是後來的其他宮妃難以相比的,或者說,後來的宮妃再牛也牛不過這四個人。

可是這四個人中,德妃的身份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後,不是以秀女而是更低一級的宮女子的身份入宮,只有德妃是十八年單獨冊嬪。可是德妃的女兒是唯一一個下嫁滿人的公主,德妃的兩個兒子又都是爭儲風暴的中心。

從畫像上來看,德妃的身上隱隱含著一種雍容華貴的大氣。能夠穩居**三十三年,她一定是一個聰明女子,當然,沒有家世的她一定要美,她一定會有心計,幸運的是她並沒有把這當成一種手段,而是利用這份敏感和睿智暗暗地保護著自己和孩子。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許是皇上欣賞她的原因,史書上沒有德妃的「聖祖甚愛之」,也許正是因了她從不張揚的性格。六個孩子,足以說明康熙對她的寵愛。

不錯,榮妃也同樣生育6個孩子。不過···在康熙二十年冊妃的時候,按照四妃的順序,榮妃已經在德妃之後了··

於是德妃和榮妃並肩成為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她們同樣十年間生育六個孩子。但是,榮妃的輝煌,主要集中在康熙十二至十六年,她連生四孩,可是六個孩子中只有兩個長大成*人。在康熙十六年之後,她就再未生育。可是,此時的康熙皇帝還很年輕啊為什麼榮妃卻從此沉寂了呢?難道說僅僅是四個早殤的孩子才讓榮妃再未生育么?這一段時間康熙是20~24歲。可以想象那是一段轟轟烈烈的、屬於年輕的康熙帝的、充滿活力的愛情。而康熙寵德妃,是在十七年~二十七年間,康熙帝是25~35歲,個人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康熙可以說是「閱人無數」,但德妃仍然盛寵了十年,這說明德妃是很得康熙帝的喜愛的。在諸多后妃之中,德妃一定有她的過人之處。

再說到孩子,榮妃的孩子的命運和德妃之子是沒法比了,

生的少的不如生的多的,生的多的不如活的多的

德妃有3個孩子長大成*人。比起一連生四個兒子都早殤的榮妃馬佳氏,她是稍幸運的。而胤祚是6歲夭折,皇十二女是12歲夭折,這兩個孩子都比榮妃夭折的孩子活的長的多,德妃的喪子之痛不如榮妃那樣強烈。

德妃生育十二女的時候已是27歲,而生育胤禵的時候已是29歲「高齡」,這個可以說是破了康熙朝後妃生育年齡的記錄。因為她們基本過了25歲就可以讓位後來人了,而唯有德妃,這樣特殊,在接近她自己的而立之年再次生育,也再一次證明了康熙對德妃寵愛與其他宮妃的不同。

對比一下,榮妃在生育最後一個孩子時能有多大呢?榮妃的生日清史稿上沒有記載,只說她「待年宮中」,她是第一個給康熙生孩子的女人,那年康熙15歲,她也不會大到哪去,就算她17歲,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也就是27歲,還是沒有超過生胤禎時29歲的德妃。(當年15歲的康熙應該不會和19歲的榮妃生孩子吧~~那樣年齡差的也太多了···)

而且烏雅氏是那種從無奢望的女人,珍惜已經得到的是她的天性,面對年復一年、平淡無奇的嬪妃生活她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身世資料

⑶《清史圖典?雍正朝》,故宮博物院編,朱誠如主編,紫禁城出版社,第一版,頁6:「胤禛的生母吳雅氏出身護軍參領之家,原為包衣人家之後……」《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劉潞,《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1期,明清歷史,頁52-65:在所有被抬旗后妃的家族史上,多少都有過一些記錄,唯獨孝恭后家族為正黃旗,在清宮文書的記載中只提屬正黃旗,毫不涉及其他。孝恭祖父額參之傳,列於《八旗通志?正黃旗滿洲世職大臣卷》:「額參,滿洲正黃旗人,姓吳雅氏,世居葉赫地方,初任布達衣大,累擢至內大臣。」雍正在為其母家頒爵的敕書中說:「仁壽皇太后曾祖額布根者,本朝舊族,創業名家。太祖高皇帝時,撫育禁庭,視同子侄。」【《八旗通志》卷150】查后金與清初所有官職中,未見「布達衣大」一職,與此發音相近者,僅「包衣大「,即包衣之首領。聯繫到「撫育禁庭」,正是世代生活於主子家之包衣的特點。不過,若確立此說,還需旁證。關於額森的職務,《通譜》說:「額柏根,正黃旗人,世居哈達地方,國初來歸,其長額森,初任膳房總管,歷升內大臣。」【《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29】儘管《通譜》與《通志》中關於吳雅氏世居之處不同,但在額森職務上卻為孝恭出身包衣之家提供了旁證:膳房總管即是包衣大。這表明,孝恭出身內務府包衣家庭之說是成立的。雍正在賜敕中吹捧吳雅氏為「本朝舊族,創世名家」,無非是想掩蓋母家卑微的出身。不過,歷史真象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全部被掩蓋,《通志》中在涉及佐領編核時便露了馬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將鑲藍旗包衣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及阿薩納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合編一佐領,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八旗通志》卷4】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是康熙帝逝后第四天,「旨」中所說太后應指雍正母孝恭,而「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正是孝恭之弟博啟。因此,旨中所說「鑲藍旗包衣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即孝恭之親族。由此可知,孝恭母家實為鑲藍旗包衣。聯繫到雍正即位前後朝中尖銳複雜的鬥爭,他為母族帶上「正黃旗創世名家」桂冠的心態便不言而喻了。

⑷《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黃山出版社,第1版,頁20,《雙全等奏繳雍正元年正月諭旨折》:散軼大臣舅舅白齊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鴻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護軍校七人,佐領二等侍衛顏德,及原在正黃旗包衣佐領時之筆帖式三人皆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給予何差效力。等因,於正月初三日具奏。奉旨:該人等俱問大將軍王,區別優劣,繕寫綠頭牌,與人一併引見具奏。欽此,欽遵。將顏德等二人銜名綠頭牌具奏。奉旨:該人等交阿爾松阿、舒魯、白齊引見具奏。欽此。

德妃冊文

命侍郎額星格、持節進封德嬪吳雅氏、為德妃。冊文曰、朕惟治本齊家、茂衍六宮之慶。職宜佐內、備資四德之賢。恪恭久效於閨闈。升序用光以綸綍。咨爾德嬪吳雅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動諧珩佩之和、克嫻於禮。敬凜夙宵之節、靡懈於勤。茲仰承太皇太后慈諭、以冊印、進封爾為德妃。爾其祗膺晉秩、副象服之有加。懋贊坤儀、迓鴻庥之方至。欽哉。

——《清實錄》

雍正的述哀詩

母後周年述哀一首(有序)

母后升遐,倏經周歲。痛色笑之難追,想音容而切慕。潸然淚下,賦此哀辭為念。

慈恩重,難禁涕淚懸。尊榮心莫罄,恍惚歲雲遷。

物候常如此,音容獨渺焉。寢門空在望,一望一凄然

母后二周諱辰

自隔慈顏杳,重臨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養已無時。

恩念劬勞重,心驚歲月馳。朝來益為愴,撫序淚空垂。

母后三周諱辰

鞠我恩深重,違顏夢渺茫。三年成逝水,百感對流光。

黯黯慈雲在,迢迢仙路長。朝來又臨諱,含愴仰空蒼。

——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卷之二十八·詩·四宜堂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集一

[www.bxwxbook.co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枝宮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金枝宮孽
上一章下一章

孝恭仁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