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第676章 卸兵歸降

679.第676章 卸兵歸降

第676章卸兵歸降

太極殿前,兩軍對峙,隨著李嗣業的一聲令下,三千陌刀營將士將手中的陌刀揮舞起來,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陌刀營,進——!」李嗣業揚刀嘶吼。

黃昏日落,血紅的殘陽照映在雪白的刀刃上,折射出一片駭人的血光,如同地獄的熔漿。

朔方軍將士心驚膽戰,步步後退,陣列出現了騷亂。

他們也曾是精銳邊軍,多年來擔任抵禦北方突厥部落南下寇邊的重任,北方遼闊的草原荒漠也曾是他們躍馬揚刀保衛家國的戰場。

但是,今日在這太極殿前,朔方軍與安西軍兩相交戰,他們卻膽寒了。

軍隊的氣勢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卻又確實存在的東西,許多有豐富經驗的百戰老將只要在戰場上隨便掃視遠處的敵人一眼,心裡便清楚這一戰的勝負。

老將看的無非便是雙方的氣勢,氣沖雲霄之時,以寡敵眾不是傳說,而是必然的結果,數千年以來,許多著名的戰役里往往有數十人揚刀策馬追殺上千人,這也是氣勢。一支軍隊的氣勢往往代表著一場戰事的勝負,當軍隊里最普通的軍士也有了不死不休的戰意,勝負基本已沒有了懸念。

眼前的安西軍將士便是如此。

作為一軍主帥,顧青從未對他們說過安西軍的未來,也未向普通的軍士們灌輸過任何信念,顧青只告訴過他們,安西軍要做的,是讓天下再無烽煙,有安西軍在的地方,便是以絕對碾壓的實力換取和平。

「和平」是沾滿鮮血的刀劍緩緩歸鞘,是敵人站在面前卻連拔刀的勇氣都沒有。

將士們記住了顧青的話。

每一次血戰,都將它當成今生的最後一次衝鋒,天下若無烽煙,便是太平光景。

「太平」成了安西軍所有將士的信念。

此時此刻,朔方軍果然失去了拔刀的勇氣。

是安西軍駭人的戰意震住了他們,還是魚朝恩假傳聖旨威脅將士從而亂了軍心。

原因有很多,此刻安西軍的陌刀營揮舞起陌刀,與他們近在咫尺,朔方軍將士只覺得自己面對著一座高聳巍峨不可征服的高山,他們連握兵器的力氣都失去了。

李嗣業滿臉殺氣站在隊伍前列,兩側的令旗不停揮落,每一次揮舞陌刀營便向前推進一步。

一步,又一步,如牆而進,所向披靡。

朔方軍將士在後退,一步,又一步,軍心頹崩。

顧青騎在馬上,靜靜地站在陌刀營方陣的後方,冷眼看著步步緊逼的陌刀營,還有節節敗退的朔方軍,顧青眉頭越皺越緊。

都是軍中袍澤,都是抗擊過外侮的大唐王師,朔方軍沒做錯什麼,如果可以,顧青不願多傷人命。

眼前這個結,怎樣才能以盡量避免傷人命的方式解決?

思忖良久,顧青扭頭對韓介道:「傳令,調撥一萬兵馬,各自分兵五千,從皇宮芳林門和丹鳳門穿插而入,對朔方軍形成四面包圍,兩支兵馬以盾牌為前陣,緩步拒止,盡量不傷人命,若敵軍反抗便可殺之。」

韓介領命匆匆退下。

兩支兵馬很快從太極殿兩側繞行而過,順利解決了芳林門和丹鳳門的守軍后,一炷香時辰便出現在朔方軍陣的後方。

當朔方軍將士赫然發現自己已經被四面包圍時,渙散的軍心愈發崩頹,軍陣已現亂象,側翼的方陣內甚至出現了逃兵。

顧青站在陣中忽然大聲道:「傳令擂鼓,前陣喊話,命朔方軍將士放下兵器,歸降者免死。」

軍令很快傳到前陣,四面八方頓時回蕩著整齊的吼聲。

「放下兵器,歸降者免死!」

「歸降者免死!」

隆隆的戰鼓聲中,一聲聲大吼令朔方軍愈發心驚膽戰,無論將領如何催促進攻,仍然沒人敢動,他們已完全失去了鬥志。

顧青盯著遠處戰場上幾名聲嘶力竭催促進攻的朔方軍將領,皺眉指著那幾名將領道:「傳令調集各營神射手,將那些將領射殺。」

百餘名神射手迅速被調到前陣,眾將士搭弓瞄準朔方軍的將領,嗖嗖幾聲后,將領應聲倒下。

將領被射殺,朔方軍將士頓時愈發無心再戰。

隨著四面包圍的安西軍逼近,四個方向的安西軍前陣都手執盾牌朝朔方軍逼近,朔方軍不得不一退再退,他們的陣列早已亂得不成形狀,甚至連站立的空間都被四面八方的盾牌推進擠壓。

盾牌陣如同無法阻擋的鐵牆,步步推進,步步擠壓著朔方軍將士的空間,直到這時,朔方軍中終於有人受不了了,在人頭攢動的人群里忽然大吼道:「我等究竟為誰而戰?」

遠在安西軍中軍陣的顧青聽到了這句話,揚手下令將士暫停進攻,獨自策馬朝朔方軍馳去,韓介正待阻攔,顧青已一騎絕塵而去。

行至前陣,將士們自覺地讓開一條路,韓介和親衛們將顧青團團圍住,警惕地注視四周,隨時準備為顧青擋下冷箭。

顧青卻不在乎,只盯著相隔數丈的朔方軍將士,緩緩道:「你們需要為之捨生忘死戰鬥的,不是天子,不是我顧青,而是天下子民。今日休戈止戰,天下太平。」

「放下兵器歸降,我仍視爾等為袍澤兄弟,絕不加害一人,大唐健兒的刀劍,只能指向國境之外,而非同室操戈,同根相煎。」

朔方軍將士猶豫,遲疑,面面相覷,仍然無人肯放下兵器。

顧青等了半晌,見狀沉思片刻,忽然大聲道:「安西軍將士聽令,後退三步,收起兵器。」

轟的一聲,將士們令行禁止,紛紛收起兵器,往後退了三步。

然後所有人靜靜地看著朔方軍將士。

本來毫無懸念的一場戰事,就在安西軍的刀劍即將從朔方軍將士的脖頸揮落時,他們選擇了後退。

這是安西軍對朔方軍釋放最大的誠意和善意。

同為軍中袍澤,大唐健兒不應戰死在同室操戈的戰場上。

兩軍依舊對峙,只是空氣中已沒有了劍拔弩張的氣氛,那股壓抑得令人窒息的殺氣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沉默地對峙許久,一名朔方軍將士忽然將手中的兵器一扔,大聲道:「我降了!」

有人帶頭,別的將士自然忙不迭跟著效仿。

一陣清脆的金鐵敲擊聲過後,朔方軍將士紛紛將兵器扔在地上,就連打定主意為天子戰死的將領們見此情勢,不由悲愴地嘆了口氣,然後也將自己的刀劍扔在地上。

顧青靜靜地看著,心底深處也長鬆了口氣。

不到逼不得已,他不願屠戮袍澤,大唐健兒的每一條性命都不應該死在袍澤的刀下。

手中有刀,心中有佛。

幸好蒼天不負,他們為自己掙得了生機,而顧青,也為自己守住了一絲善良。

「未執兵器者,宮門外列隊,等待收編。」顧青下令道。

朔方軍將士老老實實垂頭赤手走向宮門。

還有極少部分不願放下兵器者,這些人大多是朔方軍中將領,儘管麾下將士已紛紛歸降,但他們仍不甘心,手中的刀劍始終不曾放下,目光仇恨地盯著顧青。

「篡位國賊!且看你猖狂到幾時!」一名朔方軍將領瞋目大吼道。

顧青笑了笑:「我從未猖狂過,我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剩下不願投降的人,顧青已不必再勸,是非對錯,忠奸善惡,分辨這些太複雜,既然鐵了心與自己為敵,那麼,顧青也不會做白蓮聖母。

「都殺了。」

顧青說完轉身就走,他的身後,無數刀戟朝那些將領身上屠戮而去。

聲聲慘叫中,顧青踏著滿地鮮血,一步一步走向承香殿。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宦官顫聲喝道:「太上皇陛下駕到——」

話沒落音,宦官看到滿地的屍首和鮮血,嚇得兩腿一軟,不受控制地癱倒在地,面如土色渾身哆嗦。

宦官的身後,高力士攙扶著李隆基蹣跚走來。

李隆基自然是見過大場面的,對滿地屍首和鮮血視而不見,只是見到那些一隊隊赤手空拳往宮門外走去的朔方軍將士時,李隆基的臉色終於變了。

停下腳步,李隆基絕望地閉上眼,仰天嘆息,淚流不止。

「完了,一切都完了!朕對不起列祖列宗!」李隆基癱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顧青轉過身,目光平靜地注視著他。

這位毀譽參半的帝王,此時哭得像個孩子,那些崢嶸歲月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城府和算計,此刻全然不復,只有發自心底深處的絕望和悲哀。

顧青整了整衣冠,緩步上前,仍以臣禮見之。

「臣顧青,拜見太上皇陛下。」

顧青行了禮,周圍的安西軍將士也紛紛向李隆基行禮。

李隆基沒理他,猶自大哭不已。

顧青也不急,耐心地站在原地等他發泄情緒。

過了許久,李隆基才平緩了心情,望向顧青時眼裡充滿了仇恨。

「顧青,從今以後,大唐江山都是你的,你滿意否?」

顧青搖頭:「臣無篡位之意,太上皇仍是太上皇,天子仍是天子。」

李隆基冷笑:「而你,便是漢時的霍光董卓,可擅行廢立天子之事?好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顧青嘆道:「太上皇不必將臣想得這麼壞,不管你信不信,權力對我而言,只是一種實現志向的工具,它本身對我並無吸引,我只想手握權力,踏踏實實做點事情。」

李隆基冷冷道:「這話說出來,你自己信嗎?」

顧青苦笑嘆息。

是的,除了身邊的親人,顧青的想法沒人相信,他們都以為顧青在做一件古往今來所有野心家都在不停重複的事,擁兵,篡位,得國,改朝。

數千年的歷史,大抵便是如此周而復始循環著,為天下黎民謀福的正義理由聽起來像半掩門的娼婦故作羞澀的掩面,那些謀朝篡位的人,口裡喊著正義的口號,然而他們真正的最終目的,只是想坐上那把椅子。

顧青不是野心家,他若真想篡位,早在當初龜茲城完全掌握了安西軍后,便有爭雄問鼎的實力,不必磨磨蹭蹭等到今日。

他需要的,只是「權力」這個工具而已。

李隆基走到顧青面前,仰起臉露出他的脖子,道:「今日得償所願,朕也該授首了,大好頭顱儘管拿去。」

顧青嘆息一聲,默默地往後退了一步。

「陛下年事已高,該回宮歇息了。」顧青輕聲道。

李隆基冷笑道:「此時若不殺朕,待各地藩鎮勤王兵馬到來,你可莫後悔。」

顧青淡淡地道:「藩鎮兵馬不會來了。」

李隆基眯起了眼:「朕知道你調撥了數萬兵馬出京迎敵,但是你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安西軍並非天下無敵,忠於皇室的藩鎮兵馬沒你想象中那麼容易對付,就算藩鎮兵馬全軍覆沒,還有天下士子和百姓的唾罵,顧青,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顧青仍保持著臣子的禮儀,躬身道:「臣不想與太上皇陛下爭辯,靜待兩日,必有結果。」

見顧青像一團軟綿綿的棉花,李隆基的口舌之利卻處處落了空,重要的是,眼前的情勢,三萬朔方軍齊卸兵,整座長安城已完完全全掌握在顧青手裡,皇室再無一兵一卒可用。

滿城皆臣服於奸佞,大唐皇室徹底落入顧青的掌控之中。

還爭辯什麼呢?事實勝於雄辯,一切爭辯都顯得可笑。

李隆基彷彿蒼老了幾十歲,努力挺起的腰不知不覺佝僂下來,抬手指了指前方的承香殿,李隆基嘆道:「朕……想見見亨兒,顧郡王肯答應否?」

顧青側身一讓,溫和地道:「太上皇請。」

…………

梁州城外。

馬璘和孫九石所部已與高仙芝的五萬蜀軍開戰。

戰事持續了一整天,如同顧青事先預料的那般,蜀軍雖在人數上佔優,但相比安西軍無敵的戰力,蜀軍終究一敗塗地。

戰事剛開始,馬璘和孫九石便遵從顧青的部署,神射營五千將士正面推進,馬璘率兩萬騎兵壓住左右側翼,與神射營互為呼應,而剩下的一萬騎兵,則在交戰之前便悄悄調派出去,繞過梁州城外的平原山脈,一直繞到西面的蜀軍后隊。

戰事正鏖之時,一萬騎兵從蜀軍背後發起了突襲,再加上蜀軍正面不斷推進的神射營,和不時朝前陣中軍穿插的側翼騎兵,饒是歷經百戰的當世名將高仙芝也無力回天。

背後突襲蜀軍的一萬騎兵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腹背受敵之時,蜀軍終於徹底崩潰。

馬璘趁勢發起猛攻,亂軍中俘虜了高仙芝和封常清,斬殺敵軍無數。

此戰大捷。

將士們還在打掃戰場,清點俘虜時,報捷的快馬已向長安城飛馳而去。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為田舍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朝為田舍郎
上一章下一章

679.第676章 卸兵歸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