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十四皇姐
謝詩筠掛著疏離的微笑,輕聲回應著。
因為她清明能否出宮並不是她能決定的,並不好給沈駟君準確的答覆。
而且她也不想和他再有什麼聯繫,雖然是沈雲的請求,她也需得再三考慮。
「好,那微臣就先告辭了。」
「沈大人慢走。」
謝詩筠看著沈駟君的馬車離開皇宮后,轉身往沉恩閣走去。
她還有一事要去處理,不能耽擱地太久。
謝詩筠不覺加快了腳步,卻在路過玉水閣的時候,聽到有人叫她的名諱。
「十六妹妹請留步。」
謝詩筠聽聲音有些陌生,停下腳步看過去,發現是個眉清目秀的女子,她卻沒什麼印象。
不過聽她的稱呼,相想必她也是位公主。
只可惜她身邊沒帶吳嬤嬤出來,也沒辦法知道她是哪一位。
「你是?」
「皇妹在眾多姐妹兄弟間少有走動,不認得我也是合情合理。」女子輕笑著,應著那句「巧笑倩兮,眉目盼兮」。
謝詩筠很是不好意思地向她微微躬身,畢竟是個姐姐,她記不得人家,放低些姿態也是應該。
不過那位公主卻並不是很在意,走近了拉著謝詩筠的手,顯得十分親切熱絡。
謝詩筠也不知道她打的是什麼主意,臉上也只能以禮貌的假笑應付。
「我是你十四皇姐,平日里也只在玉水閣待著,不怎麼走動。」
謝詩筠在心裡想了想,對她這個皇姐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十四公主謝淑怡,生母是不得寵的平貴人,不過平貴人生下謝淑怡之後,就自請去了清佛庵,常伴青燈古佛一生。
皇上對平貴人沒什麼感情,也就隨她心意,謝淑怡則被抱到了溫昭儀名下照顧著。
前世,她記得謝淑怡是被謝元送去召國和親,從此便沒了音訊。
如今算來,離她和親不過一年左右。
「原來是十四皇姐,我在沉恩閣待得太久,都認不得皇姐了。」
若說情分,謝詩筠和謝淑怡年紀相仿,二人從小也能玩到一起去,可惜後來曾經的鄭貴人如今的明妃過世,她原本活潑的性子就像是被一盆冷水徹底澆息。
她總是一個人在沉恩閣里,很少再和別人有什麼交集。
一開始謝淑怡還來找她,儘管總是吃閉門羹,但是她也沒放棄過。
不過溫昭儀不久后也染上了疾病,沒多久就去了。
謝淑怡又被分到阮嬪名下,阮嬪一直都看不起明妃,便不讓謝淑怡再和謝詩筠有什麼接觸。
久而久之兩個人便再也沒什麼來往,謝詩筠也就遺忘了她這個童年的玩伴。
「我本來還擔心你一直這個樣子可怎麼辦,如今我聽聞了你許多事,明珠果然不會一直蒙塵。」
謝淑怡的眼裡滿是欣慰的笑意,她明明只比謝詩筠大兩歲,但是氣質已經頗為成熟溫婉。
這樣的她本應該及笄禮一過,便會被皇上安排一門好婚事,可是卻一直等到了被謝元送出去和親。
謝詩筠不明白,不過她今世也許能夠得到答案。
「皇姐謬讚了,我最多不過是那清溪里的石頭,表面光滑罷了。」
謝詩筠抬頭看了一眼天色,大概估摸時間,覺得不能再耽誤下去。
謝詩筠略帶歉意地對謝淑怡說道,「皇姐,我還有事需得快些回去,待到皇姐何時有空不妨來沉恩閣坐坐。」
「嗯,既然這樣,那就等到下次吧。」
謝淑怡點點頭,向謝詩筠揮揮手,目送著謝詩筠離開。
這時站在謝淑怡身後的宮女翎言突然說道,「公主殿下,您確定要和這十六公主來往?」
「鳳凰豈是池中物?我有所預感,她今後一定會在這皇宮帶起一場風雲。」
謝淑怡看著謝詩筠離開的方向,捏著帕子的手緊握在一起,她眼裡含著堅定和信任。
謝詩筠回到沉恩閣的時候,飛羽正百無聊賴地在走廊上站著吹風。
「飛羽。」
「殿下回來了。」
飛羽見謝詩筠回來了,立刻迎了上來,在她耳邊小聲說道,「東西我放在房裡了。」
「好。」
謝詩筠知道飛羽是理解了她先前的意思,推開房門走進去,飛羽緊跟其後,環顧了一眼門外把門合上。
謝詩筠走到裡間,發現食盒正放在桌面上。
謝詩筠拿出葯盅,裡面還有皇上喝剩下的些許葯湯。
她放到面前仔細嗅著,除了苦澀別無其他。
「飛羽,你可認識懂藥理的人?」
「我有一朋友是這方面的能人,殿下如有需要,我可出宮代為傳信。」
謝詩筠看著手裡的葯盅,眼神幽冷地像一潭死水,嘴唇緊緊地抿在一起。
她心中有強烈的預感,這葯湯一定不簡單,也許她能從中獲得一個對她極為有利的線索。
謝詩筠站起身從一旁的柜子里拿出幾個小白瓷瓶,把剩下的葯湯一點點分裝進去,交給了飛羽一份。
「你把這個瓶子幫我送到你朋友那裡,我需要知道裡面都用了什麼藥物。」
「是,殿下。」
謝詩筠朝著屋外叫了一聲四喜,重新將葯盅放進食盒,讓四喜送回到鳳儀宮。
「我今日有些事,沒來得及送回去,,若是母后問了,你代我解釋一番。」
「皇後娘娘肯定不會因為這等小事責問殿下的。」
四喜得了命令,提著盒子離開。
而飛羽也運用輕功,懷揣著瓷瓶離開皇宮。
謝詩筠叫來吳嬤嬤,吳嬤嬤在宮裡的時間長,對宮裡的人和事都十分了解。
她現在需要知道皇宮之中具體有多少皇嗣,他們所代表的勢力又是哪一方。
「殿下如今對這些感興趣,讓老奴意外。」
吳嬤嬤總覺得她一直照看大的謝詩筠,如今怎麼都看不透了。
不過在她看來,這也是好事,至少謝詩筠不再像以前一樣唯唯諾諾,任人欺負只能像只小雞仔一樣,躲在她並不豐滿的羽翼之下。
她如今的變化證明了,她在這深宮裡,也有能自保的能力。
「如今宮裡明爭暗鬥,父皇的身子也大不如前,各宮蠢蠢欲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