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意氣交

第四十三章 意氣交

這一場雨,綿密不停的下了兩天。

到了第三天,烏雲盡斂,雨過天晴,秋陽艷烈,兩件大好消息隨著陽光送進了城北司衙。

昨日一日,城北的病人,沒有亡者,各醫館報上來的情況都大致相同:重病者的情況基本穩定,沒有繼續惡化的現象;病症輕微的,已經開始痊癒。這消息雖然沒有徹底根治來得叫人狂喜,卻也讓整個城北的上上下下精神大振。

就連刑衙司大牢那樣陰鬱沉悶的地方,也受那股活力影響,獄卒的聲音也精神多了:「大人,請。」

這間由獄卒的值班室改成的臨時牢房,我已經來過三次了,這還是我頭一次心裡輕鬆的。

晁視從書案里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大人今天心情很好啊!」

「晁先生猜得出是什麼事嗎?」

晁視起身,腳鐐與地面磨擦,帶出一串渾中帶清的金鐵之聲:「歡情四溢,若不是城北瘟疫有治,怎會如此?」

我拍手大笑:「正是如此--晁先生,我攜酒前來,不是得意忘形,把眼前暫時安樂當成長治,而是因為這樣的歡愉心理,積極進取,生氣勃勃,遠勝於世間任何藥物,值得我們浮一大白。」

晁視也不客氣,只是看到姝鬟擺上的菜色時,有些吃驚:「安都解禁了?」

兩葷一素三個菜,比往前我來豐富,最重要的卻是有尾鮮煮的鯉魚。自城北瘟疫,運河、御河、安河三條河的魚都無人敢吃。西元將領飲食簡單,從不著意去尋環境不容享用的奢侈之物。若不是開市,商人圖利,哪裡會有鮮魚進城?

「只有城南昨天解禁,今天正式開市,聽說市貿大盛,雖然貨物簡單,卻人情歡悅。張天將軍送了兩尾活魚給我,我特意帶來酬謝晁先生整理城安衙政務的辛勞。」

城安衙那些交接不齊,處處紕漏的政務,我交給晁視以後,他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整理了出來,還將許多原本沒有記錄在案的細節補上。當時看了卷宗的城安衙眾官吏個個吃驚敬佩,原來晁視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的絕佳記憶力,以前他為了掩飾身份,盡量藏拙,城安衙竟無人知道。

「大人上次說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相制平衡的,在下心存疑惑,還盼大人不吝賜教。」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我為了引誘晁視求生而順著他的性情提出來的,他肯問我,實是我求之不得的喜事,至少證明他的確用心思考過了。

「大人,權力相制,立法彙集民意,司法自成系統,政務盡委於宰相,卻將君王置於何地?」

三權分立在這封建制度基本完善,正向鼎盛時期發展的時候,全套搬來,只會造成兩種制度硬碰,思想混亂的惡果,所以我只是將權力制約的思想改良式的滲進去,以盼日後民主治政的思想逐步為人接受。

我隱晦婉轉的說法,果然沒引起晁視太大的反彈,反而贊同:「只是這三權分立需要時間與人才,徐徐圖之,漸次改進,以中昆百業俱廢的情況來說,難啊。」

「只要立定了目標,一步步的走往前走,再能也能走到。至於人才……晁先生,留隨不才,曾經自編了一部雜學新論,裡面有些對取才為用的淺見。先生若有興趣,我立即叫人去謄一份出來。」

晁視吃了一驚,好一會兒才鎮定下來,問道:「大人就在眼前,卻不直接告訴我您的取士之法,看來大人這雜學新論,已經構建成一體,難於分割了。」

雜學新論是我彙集了印象深刻的諸子百家的名篇,我自己無能創新,但在節選文章,使之得以串聯成文,應用於時局方面,卻著實費了一番苦思。

「晁先生,我若謙詞,不免虛假。這雜學新論,目前只能達到我心裡認為融為一體的程度。這種程度,其實於時政大局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只是我雖然極盡所能,但為自身智能所限,終究看不到它的短處。」

晁視目光閃爍,雖然極力壓制,終究還是帶出了一絲興奮之意:「想來這雜學新論涉及面廣,一時無法釐清。不過大人如不見煩,可否就將取士之法從源頭擇要簡述一遍?」

我悄悄地鬆了口氣,笑道:「晁先生肯聽,留隨自當從命。那取士之法的源頭,起自於新論認為時局必須變革的四個方面。」

我從輕賦稅,興商業;修水利,開通途;嚴律法,重公義;建新校,興科技幾方面,說到了取士七法:

以分料考試,選取人才,擇其長處任職。由各郡薦舉,朝廷考察,量才入官。各學校學子,憑其在校成績,擇優錄用。各郡衙門戶工刑三部,經提學官考試,選郡縣學生中才高者入三部扶助政務,經三年吏事,才能適當,錄為官。自宰相、三部至各郡知事,都可以收錄屬吏,試以職事,才能高者,錄為官。掌握水利、歷算、樂律、測望之類絕學者,郡縣上報,朝廷考察,組成行業,錄其任職。草野之民,敢上書直言國家大事,以所著獻進,其書足以傳世者,與考試登地者同位,由朝廷量才授官。

「大人這七法,是想將天下能才一網打盡啊。」

「天下人才濟濟,朝廷十能得一二,就已經不錯了。但如果廢除士庶門第之分,農工藝商貴賤之別,使這些人才安於其位,盡其所能,在百業中各展所長,民間也必會另有一番景象。」

「士庶之分,貴賤之別……大人,你這七法,完全是量才為用,根本沒有考慮大家士族。中昆、南荒、西鳳、東遼四十二郡,士族閥門上千,在地方上影響力極盛,人口過萬的豪族有十一姓,新朝最多只能滅其中三五姓立威,再來的就要極力安撫籠絡,您這取士之法,阻斷了世家子弟仗著門第恩蔭入仕的捷徑,士族豈能容忍?」

士族勢力盤根錯節,在不願以血腥屠殺剷除的情況下,就只能極力安撫。

「留隨智能所限,面對這些地方豪強,實在無從下手,望先生教我。」

晁視看了我一眼,笑道:「大人何必自謙,士族勢大,是新朝的大患,您豈會毫無防備?還是先將您的想法說出來吧,在下洗耳恭聽。」

我整理了一下思緒才開口:「士族所以為患,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們的子弟多出而為宦,朝政為他們把持;二是他們家族佔地極多,許多百姓不得不倚他們為耕;三是他們家族除去自家子弟以外,有大批奴婢,人口極眾。」

我說完這些,嘆了口氣:「晁先生,我只想到從這三方面削減士族勢力,但在具體操作方面卻毫無頭緒。且不說各族自身的勢力,就他們各族之間互相通婚造就出來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就夠讓頭疼的了。」

我垂頭喪氣,晁視卻精神大振,笑了起來:「大人何必如此焦急?只要尋到了根源,想要對付他們,就容易得很。至於籠絡打壓,挑撥離間,分化瓦解,那都屬於手段問題,只要有心,就能辦到。」

我一攤手:「晁先生說得容易,士族勢力根深蒂固,採用任何手段,都必須慎之又慎,這主持大局的人既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也要有足夠智能,更要有狠辣的手段--這樣的人,你叫我上哪裡找?」

晁視靜靜的看著我,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帶出一抹苦澀:「大人不是想用宮時略,卻又無處著手,所以才來找晁視閑聊的嗎?」

我想不到晁視會直言逼問,一時間尷尬起來。

室內一片寂靜,陽光透過牆上的高窗照了進來,晁視伸手在陽光里晃了一晃,突然問了句與現在的情境絕不相符的話:「大人,我近日所見,您為了這新朝,可謂盡心竭力,您這樣的努力,為名?為利?為權?為天下?還是為了其它的什麼?」

問這樣的題外話,他的眼神竟是前所未有的認真,讓我無法虛詞相應。

浮雜的情緒在他認真的目光里沉積下來,觸動的是心裡最隱密的一個念頭。

「不是名利,不是權勢,不是天下,是為了我自己!」

胸腔劇烈的跳動,一顆心似乎要跳出來似的,令我不由自主的伸手壓抑其間的激烈:「有個人,我想把他所有想要得到的東西,都送到他的面前。他想有個海宴河清的天下,我就竭盡全力助他。」

晁視愕然,片刻又瞭然一嘆:「可你如果照著自己的這樣的想法推行政務,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樣的事,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再怎麼想,眼前的路我依然會走下去:「縱使日後身敗名裂,不得善終,亦勝於此時有力不出,心痛神傷。」

晁視站起身來,迎著陽光,走到窗前,輕輕的問:「己身是安是危無所謂,名節是清是濁無所謂,甚至於起意之時,連自己手裡握著什麼都無所謂,這樣的想法,還算是為了你自己嗎?」

「所有為國、為民、為天下、為親友、甚至於為意中人的名義,去做某事,都只是用借口去掩飾自己的**。」

我從來沒有如此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半點猶疑,半點猜忌:「我只為我自己!只是因為我想這麼做!」

晁視轉過身去,看著窗外的秋陽,秋風吹得他的衣裳簌簌發抖,好一會兒,他才喑聲問道:「已到了嘉凜將軍定下的最後時日,大人來與我論政臉上卻儘是喜意,可是聞侯降了?」

我心裡卻是真的歡喜:「剛剛收到消息,聞是真降,封『明義侯』,其舊有屬官,一概免死。」

晁視呼了口氣,雖然隱晦,卻似乎是他全心全力,發自靈魂深處的一聲嘆息,分不出是悲傷、惋惜、沉重、歡喜,或是脫離了這一切的輕鬆:「除去讓他知道我們這些下屬朋友被擒以外,誰去勸服他的?」

「中昆鳴家學子華石染……」

「後生小子,雖有奇巧之說,要勸服無暇,還差火候。」

「原空派學子秦立中……」

晁視愕然:「空派不擅駁論,近年更是門庭衰敗,少有傑出人物,秦立中是何許人?」

這件事,我也覺得實在太巧:「可秦立中卻是秦誓貞的族兄。」

晁視驚啊一聲,我簡要的將秦氏一族與舊朝的恩怨說了一遍:「秦誓貞十六歲入安都謀剌舊朝皇帝,八年毫無音訊,秦氏一族也是在舊朝抄查聞侯府的時候才知道她的下落,可很快又失了她的音訊,直到秦立中求嘉凜將軍准他去見聞侯,才兄妹相認。」

晁視臉色變幻,喃喃的道:「難怪無暇士族閥門,卻自請駐守雲關,與秦姑娘夫妻相處,卻始終沒有全禮嫁娶……」

聞是真與秦誓貞二人之間有什麼情緣牽扯,我們這些外人不得而知,但於晁視來說,這隻怕是心裡的傷痛。

「晁先生,聞侯已降,你願意出任城安衙府台一職,還是再回到聞侯帳前聽用?」

我召來獄卒將晁視的腳鐐去掉,晁視的眼神有一剎迷茫,那是心裡的執著放棄以後的茫然不知所措。

昨是今非,世事變化,再聰明的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都會有這樣的迷茫,只是不知道晁視卻會做怎樣的選擇。

良久,晁視問道:「大人,您身邊有襄助政務的幕僚嗎?」

襄助政務的幕僚,既要有獨當一面的才能,又要有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品性,還要與主性情相投,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初來城北的時候,我因為政務處理不能如意而起過這樣的心思,最後卻只是多用了幾個筆錄師爺彌補自己的不足。

「主公派有兩名助手幫我襄理政務,我並不打算延攬幕僚。」

要是我真的招攬了幕僚,萬一日後小小之事敗露,我雖然未必會死,身邊的人多半便會腦袋搬家。

「大人為什麼不延攬幕僚呢?」

我想了想,正色說:「留隨身邊不是可得名利的地方,卻是是非中心,危險得緊。我不願貿然招引幕僚,置他人於險境;更不願招攬來的人與自己離心背德,有賣我求榮的一日。因為幕僚與主翁雖然名分主賓,但理政處事,卻同出一體,名為僚屬,實義卻如同至親好友,首先必須要互相信任,然後能夠福禍相依。我既然不信他人,自然就不必去延攬幕僚了。」

晁視深深地注視著我,問道:「大人,您今日對晁視說的話,有公有私,那些事本不應泄漏於人前,晁視與您身份難分敵我,何以您竟不對晁視設絲毫防備?」

我錯愕一呆,額頭滲出一層冷汗,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晁先生,實不相瞞,留隨與您幾日相交,只覺得與您政見相同,意氣相投,竟是連想都沒想過要防備您什麼。」

晁視呆了一呆,笑得眼裡淚光閃動。他抹了把眼睛,面帶笑意的問:「大人,您既然如此信任,覺得以晁視之才,有無資格列位您身側,做您的馬前卒?」

「先生之才足以獨當一面,做我的……」我結巴了一下,慌忙擺手:「先生才高氣華,一片為民之心,自當列位於朝堂,為一方重臣。留隨後生小子,何德何能……」

「大人!」

晃視打斷了我的話,問道:「晁視只問您,您竭盡所能,盼望天下海宴河清,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一句話,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

晁視慢慢地說:「晁視出身沒落士族,自十六歲破出族門,與謀深結伴流浪江湖,目睹天下之苦,卻無為民之力,心中每常遺恨。直至五年前感念聞侯胸懷,投入其帳下,得他賞識,才算有了一席之地。聞侯寬厚,晁視本該肝腦塗地相報,奈何時勢變化,到如今,主從之間已無顏再見……大人,我負聞侯,只能以此生再不涉仕途為報。」

晁視等人感動聞是真的仁義節烈,所以才投到其帳下以供驅遣。他們拚命營救,落在我的手裡,反而成了聞是真不能不降的軟肋。聞是真降,有為他們性命著想的成份,但這變節投降的舉動,卻使他們彼此再也無顏相見--這樣的矛盾,不是好笑,而是讓人覺得悲哀。

既然為民入仕是晁視最大的心愿,那麼現在他為了聞是真不再入仕,放棄擺在眼前的大好時機,壯志難酬,實是他對自己最痛苦的懲罰。

我深深地嘆了口氣,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室內一片寂靜,晁視前行兩步,站在我身前:「大人,您覺得晁視配當你的幕僚么?」

我反手自指,苦笑:「晁先生,留隨私心甚重,任性至極,是我不配當您的主翁。」

「每個人都有公私兩心,善惡兩念,可以露於人前的光明,必須隱晦的黑暗。大人,你以友義待我,我亦以友義回報,不獨是為公之心。」

晁視的言中之意,不能不令我動容:「即使有一天,你發現我負義無情;即使有一天,我累你葬送性命?」

晁視凝神微笑,回答:「他朝縱殞身,亦是此時心。」

這一場雨,綿密不停的下了兩天。

到了第三天,烏雲盡斂,雨過天晴,秋陽艷烈,兩件大好消息隨著陽光送進了城北司衙。

昨日一日,城北的病人,沒有亡者,各醫館報上來的情況都大致相同:重病者的情況基本穩定,沒有繼續惡化的現象;病症輕微的,已經開始痊癒。這消息雖然沒有徹底根治來得叫人狂喜,卻也讓整個城北的上上下下精神大振。

就連刑衙司大牢那樣陰鬱沉悶的地方,也受那股活力影響,獄卒的聲音也精神多了:「大人,請。」

這間由獄卒的值班室改成的臨時牢房,我已經來過三次了,這還是我頭一次心裡輕鬆的。

晁視從書案里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大人今天心情很好啊!」

「晁先生猜得出是什麼事嗎?」

晁視起身,腳鐐與地面磨擦,帶出一串渾中帶清的金鐵之聲:「歡情四溢,若不是城北瘟疫有治,怎會如此?」

我拍手大笑:「正是如此--晁先生,我攜酒前來,不是得意忘形,把眼前暫時安樂當成長治,而是因為這樣的歡愉心理,積極進取,生氣勃勃,遠勝於世間任何藥物,值得我們浮一大白。」

晁視也不客氣,只是看到姝鬟擺上的菜色時,有些吃驚:「安都解禁了?」

兩葷一素三個菜,比往前我來豐富,最重要的卻是有尾鮮煮的鯉魚。自城北瘟疫,運河、御河、安河三條河的魚都無人敢吃。西元將領飲食簡單,從不著意去尋環境不容享用的奢侈之物。若不是開市,商人圖利,哪裡會有鮮魚進城?

「只有城南昨天解禁,今天正式開市,聽說市貿大盛,雖然貨物簡單,卻人情歡悅。張天將軍送了兩尾活魚給我,我特意帶來酬謝晁先生整理城安衙政務的辛勞。」

城安衙那些交接不齊,處處紕漏的政務,我交給晁視以後,他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整理了出來,還將許多原本沒有記錄在案的細節補上。當時看了卷宗的城安衙眾官吏個個吃驚敬佩,原來晁視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的絕佳記憶力,以前他為了掩飾身份,盡量藏拙,城安衙竟無人知道。

「大人上次說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相制平衡的,在下心存疑惑,還盼大人不吝賜教。」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我為了引誘晁視求生而順著他的性情提出來的,他肯問我,實是我求之不得的喜事,至少證明他的確用心思考過了。

「大人,權力相制,立法彙集民意,司法自成系統,政務盡委於宰相,卻將君王置於何地?」

三權分立在這封建制度基本完善,正向鼎盛時期發展的時候,全套搬來,只會造成兩種制度硬碰,思想混亂的惡果,所以我只是將權力制約的思想改良式的滲進去,以盼日後民主治政的思想逐步為人接受。

我隱晦婉轉的說法,果然沒引起晁視太大的反彈,反而贊同:「只是這三權分立需要時間與人才,徐徐圖之,漸次改進,以中昆百業俱廢的情況來說,難啊。」

「只要立定了目標,一步步的走往前走,再能也能走到。至於人才……晁先生,留隨不才,曾經自編了一部雜學新論,裡面有些對取才為用的淺見。先生若有興趣,我立即叫人去謄一份出來。」

晁視吃了一驚,好一會兒才鎮定下來,問道:「大人就在眼前,卻不直接告訴我您的取士之法,看來大人這雜學新論,已經構建成一體,難於分割了。」

雜學新論是我彙集了印象深刻的諸子百家的名篇,我自己無能創新,但在節選文章,使之得以串聯成文,應用於時局方面,卻著實費了一番苦思。

「晁先生,我若謙詞,不免虛假。這雜學新論,目前只能達到我心裡認為融為一體的程度。這種程度,其實於時政大局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只是我雖然極盡所能,但為自身智能所限,終究看不到它的短處。」

晁視目光閃爍,雖然極力壓制,終究還是帶出了一絲興奮之意:「想來這雜學新論涉及面廣,一時無法釐清。不過大人如不見煩,可否就將取士之法從源頭擇要簡述一遍?」

我悄悄地鬆了口氣,笑道:「晁先生肯聽,留隨自當從命。那取士之法的源頭,起自於新論認為時局必須變革的四個方面。」

我從輕賦稅,興商業;修水利,開通途;嚴律法,重公義;建新校,興科技幾方面,說到了取士七法:

以分料考試,選取人才,擇其長處任職。由各郡薦舉,朝廷考察,量才入官。各學校學子,憑其在校成績,擇優錄用。各郡衙門戶工刑三部,經提學官考試,選郡縣學生中才高者入三部扶助政務,經三年吏事,才能適當,錄為官。自宰相、三部至各郡知事,都可以收錄屬吏,試以職事,才能高者,錄為官。掌握水利、歷算、樂律、測望之類絕學者,郡縣上報,朝廷考察,組成行業,錄其任職。草野之民,敢上書直言國家大事,以所著獻進,其書足以傳世者,與考試登地者同位,由朝廷量才授官。

「大人這七法,是想將天下能才一網打盡啊。」

「天下人才濟濟,朝廷十能得一二,就已經不錯了。但如果廢除士庶門第之分,農工藝商貴賤之別,使這些人才安於其位,盡其所能,在百業中各展所長,民間也必會另有一番景象。」

「士庶之分,貴賤之別……大人,你這七法,完全是量才為用,根本沒有考慮大家士族。中昆、南荒、西鳳、東遼四十二郡,士族閥門上千,在地方上影響力極盛,人口過萬的豪族有十一姓,新朝最多只能滅其中三五姓立威,再來的就要極力安撫籠絡,您這取士之法,阻斷了世家子弟仗著門第恩蔭入仕的捷徑,士族豈能容忍?」

士族勢力盤根錯節,在不願以血腥屠殺剷除的情況下,就只能極力安撫。

「留隨智能所限,面對這些地方豪強,實在無從下手,望先生教我。」

晁視看了我一眼,笑道:「大人何必自謙,士族勢大,是新朝的大患,您豈會毫無防備?還是先將您的想法說出來吧,在下洗耳恭聽。」

我整理了一下思緒才開口:「士族所以為患,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們的子弟多出而為宦,朝政為他們把持;二是他們家族佔地極多,許多百姓不得不倚他們為耕;三是他們家族除去自家子弟以外,有大批奴婢,人口極眾。」

我說完這些,嘆了口氣:「晁先生,我只想到從這三方面削減士族勢力,但在具體操作方面卻毫無頭緒。且不說各族自身的勢力,就他們各族之間互相通婚造就出來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就夠讓頭疼的了。」

我垂頭喪氣,晁視卻精神大振,笑了起來:「大人何必如此焦急?只要尋到了根源,想要對付他們,就容易得很。至於籠絡打壓,挑撥離間,分化瓦解,那都屬於手段問題,只要有心,就能辦到。」

我一攤手:「晁先生說得容易,士族勢力根深蒂固,採用任何手段,都必須慎之又慎,這主持大局的人既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也要有足夠智能,更要有狠辣的手段--這樣的人,你叫我上哪裡找?」

晁視靜靜的看著我,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帶出一抹苦澀:「大人不是想用宮時略,卻又無處著手,所以才來找晁視閑聊的嗎?」

我想不到晁視會直言逼問,一時間尷尬起來。

室內一片寂靜,陽光透過牆上的高窗照了進來,晁視伸手在陽光里晃了一晃,突然問了句與現在的情境絕不相符的話:「大人,我近日所見,您為了這新朝,可謂盡心竭力,您這樣的努力,為名?為利?為權?為天下?還是為了其它的什麼?」

問這樣的題外話,他的眼神竟是前所未有的認真,讓我無法虛詞相應。

浮雜的情緒在他認真的目光里沉積下來,觸動的是心裡最隱密的一個念頭。

「不是名利,不是權勢,不是天下,是為了我自己!」

胸腔劇烈的跳動,一顆心似乎要跳出來似的,令我不由自主的伸手壓抑其間的激烈:「有個人,我想把他所有想要得到的東西,都送到他的面前。他想有個海宴河清的天下,我就竭盡全力助他。」

晁視愕然,片刻又瞭然一嘆:「可你如果照著自己的這樣的想法推行政務,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樣的事,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再怎麼想,眼前的路我依然會走下去:「縱使日後身敗名裂,不得善終,亦勝於此時有力不出,心痛神傷。」

晁視站起身來,迎著陽光,走到窗前,輕輕的問:「己身是安是危無所謂,名節是清是濁無所謂,甚至於起意之時,連自己手裡握著什麼都無所謂,這樣的想法,還算是為了你自己嗎?」

「所有為國、為民、為天下、為親友、甚至於為意中人的名義,去做某事,都只是用借口去掩飾自己的**。」

我從來沒有如此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半點猶疑,半點猜忌:「我只為我自己!只是因為我想這麼做!」

晁視轉過身去,看著窗外的秋陽,秋風吹得他的衣裳簌簌發抖,好一會兒,他才喑聲問道:「已到了嘉凜將軍定下的最後時日,大人來與我論政臉上卻儘是喜意,可是聞侯降了?」

我心裡卻是真的歡喜:「剛剛收到消息,聞是真降,封『明義侯』,其舊有屬官,一概免死。」

晁視呼了口氣,雖然隱晦,卻似乎是他全心全力,發自靈魂深處的一聲嘆息,分不出是悲傷、惋惜、沉重、歡喜,或是脫離了這一切的輕鬆:「除去讓他知道我們這些下屬朋友被擒以外,誰去勸服他的?」

「中昆鳴家學子華石染……」

「後生小子,雖有奇巧之說,要勸服無暇,還差火候。」

「原空派學子秦立中……」

晁視愕然:「空派不擅駁論,近年更是門庭衰敗,少有傑出人物,秦立中是何許人?」

這件事,我也覺得實在太巧:「可秦立中卻是秦誓貞的族兄。」

晁視驚啊一聲,我簡要的將秦氏一族與舊朝的恩怨說了一遍:「秦誓貞十六歲入安都謀剌舊朝皇帝,八年毫無音訊,秦氏一族也是在舊朝抄查聞侯府的時候才知道她的下落,可很快又失了她的音訊,直到秦立中求嘉凜將軍准他去見聞侯,才兄妹相認。」

晁視臉色變幻,喃喃的道:「難怪無暇士族閥門,卻自請駐守雲關,與秦姑娘夫妻相處,卻始終沒有全禮嫁娶……」

聞是真與秦誓貞二人之間有什麼情緣牽扯,我們這些外人不得而知,但於晁視來說,這隻怕是心裡的傷痛。

「晁先生,聞侯已降,你願意出任城安衙府台一職,還是再回到聞侯帳前聽用?」

我召來獄卒將晁視的腳鐐去掉,晁視的眼神有一剎迷茫,那是心裡的執著放棄以後的茫然不知所措。

昨是今非,世事變化,再聰明的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都會有這樣的迷茫,只是不知道晁視卻會做怎樣的選擇。

良久,晁視問道:「大人,您身邊有襄助政務的幕僚嗎?」

襄助政務的幕僚,既要有獨當一面的才能,又要有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品性,還要與主性情相投,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初來城北的時候,我因為政務處理不能如意而起過這樣的心思,最後卻只是多用了幾個筆錄師爺彌補自己的不足。

「主公派有兩名助手幫我襄理政務,我並不打算延攬幕僚。」

要是我真的招攬了幕僚,萬一日後小小之事敗露,我雖然未必會死,身邊的人多半便會腦袋搬家。

「大人為什麼不延攬幕僚呢?」

我想了想,正色說:「留隨身邊不是可得名利的地方,卻是是非中心,危險得緊。我不願貿然招引幕僚,置他人於險境;更不願招攬來的人與自己離心背德,有賣我求榮的一日。因為幕僚與主翁雖然名分主賓,但理政處事,卻同出一體,名為僚屬,實義卻如同至親好友,首先必須要互相信任,然後能夠福禍相依。我既然不信他人,自然就不必去延攬幕僚了。」

晁視深深地注視著我,問道:「大人,您今日對晁視說的話,有公有私,那些事本不應泄漏於人前,晁視與您身份難分敵我,何以您竟不對晁視設絲毫防備?」

我錯愕一呆,額頭滲出一層冷汗,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晁先生,實不相瞞,留隨與您幾日相交,只覺得與您政見相同,意氣相投,竟是連想都沒想過要防備您什麼。」

晁視呆了一呆,笑得眼裡淚光閃動。他抹了把眼睛,面帶笑意的問:「大人,您既然如此信任,覺得以晁視之才,有無資格列位您身側,做您的馬前卒?」

「先生之才足以獨當一面,做我的……」我結巴了一下,慌忙擺手:「先生才高氣華,一片為民之心,自當列位於朝堂,為一方重臣。留隨後生小子,何德何能……」

「大人!」

晃視打斷了我的話,問道:「晁視只問您,您竭盡所能,盼望天下海宴河清,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一句話,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

晁視慢慢地說:「晁視出身沒落士族,自十六歲破出族門,與謀深結伴流浪江湖,目睹天下之苦,卻無為民之力,心中每常遺恨。直至五年前感念聞侯胸懷,投入其帳下,得他賞識,才算有了一席之地。聞侯寬厚,晁視本該肝腦塗地相報,奈何時勢變化,到如今,主從之間已無顏再見……大人,我負聞侯,只能以此生再不涉仕途為報。」

晁視等人感動聞是真的仁義節烈,所以才投到其帳下以供驅遣。他們拚命營救,落在我的手裡,反而成了聞是真不能不降的軟肋。聞是真降,有為他們性命著想的成份,但這變節投降的舉動,卻使他們彼此再也無顏相見--這樣的矛盾,不是好笑,而是讓人覺得悲哀。

既然為民入仕是晁視最大的心愿,那麼現在他為了聞是真不再入仕,放棄擺在眼前的大好時機,壯志難酬,實是他對自己最痛苦的懲罰。

我深深地嘆了口氣,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室內一片寂靜,晁視前行兩步,站在我身前:「大人,您覺得晁視配當你的幕僚么?」

我反手自指,苦笑:「晁先生,留隨私心甚重,任性至極,是我不配當您的主翁。」

「每個人都有公私兩心,善惡兩念,可以露於人前的光明,必須隱晦的黑暗。大人,你以友義待我,我亦以友義回報,不獨是為公之心。」

晁視的言中之意,不能不令我動容:「即使有一天,你發現我負義無情;即使有一天,我累你葬送性命?」

晁視凝神微笑,回答:「他朝縱殞身,亦是此時心。」

這一場雨,綿密不停的下了兩天。

到了第三天,烏雲盡斂,雨過天晴,秋陽艷烈,兩件大好消息隨著陽光送進了城北司衙。

昨日一日,城北的病人,沒有亡者,各醫館報上來的情況都大致相同:重病者的情況基本穩定,沒有繼續惡化的現象;病症輕微的,已經開始痊癒。這消息雖然沒有徹底根治來得叫人狂喜,卻也讓整個城北的上上下下精神大振。

就連刑衙司大牢那樣陰鬱沉悶的地方,也受那股活力影響,獄卒的聲音也精神多了:「大人,請。」

這間由獄卒的值班室改成的臨時牢房,我已經來過三次了,這還是我頭一次心裡輕鬆的。

晁視從書案里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大人今天心情很好啊!」

「晁先生猜得出是什麼事嗎?」

晁視起身,腳鐐與地面磨擦,帶出一串渾中帶清的金鐵之聲:「歡情四溢,若不是城北瘟疫有治,怎會如此?」

我拍手大笑:「正是如此--晁先生,我攜酒前來,不是得意忘形,把眼前暫時安樂當成長治,而是因為這樣的歡愉心理,積極進取,生氣勃勃,遠勝於世間任何藥物,值得我們浮一大白。」

晁視也不客氣,只是看到姝鬟擺上的菜色時,有些吃驚:「安都解禁了?」

兩葷一素三個菜,比往前我來豐富,最重要的卻是有尾鮮煮的鯉魚。自城北瘟疫,運河、御河、安河三條河的魚都無人敢吃。西元將領飲食簡單,從不著意去尋環境不容享用的奢侈之物。若不是開市,商人圖利,哪裡會有鮮魚進城?

「只有城南昨天解禁,今天正式開市,聽說市貿大盛,雖然貨物簡單,卻人情歡悅。張天將軍送了兩尾活魚給我,我特意帶來酬謝晁先生整理城安衙政務的辛勞。」

城安衙那些交接不齊,處處紕漏的政務,我交給晁視以後,他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整理了出來,還將許多原本沒有記錄在案的細節補上。當時看了卷宗的城安衙眾官吏個個吃驚敬佩,原來晁視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的絕佳記憶力,以前他為了掩飾身份,盡量藏拙,城安衙竟無人知道。

「大人上次說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相制平衡的,在下心存疑惑,還盼大人不吝賜教。」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我為了引誘晁視求生而順著他的性情提出來的,他肯問我,實是我求之不得的喜事,至少證明他的確用心思考過了。

「大人,權力相制,立法彙集民意,司法自成系統,政務盡委於宰相,卻將君王置於何地?」

三權分立在這封建制度基本完善,正向鼎盛時期發展的時候,全套搬來,只會造成兩種制度硬碰,思想混亂的惡果,所以我只是將權力制約的思想改良式的滲進去,以盼日後民主治政的思想逐步為人接受。

我隱晦婉轉的說法,果然沒引起晁視太大的反彈,反而贊同:「只是這三權分立需要時間與人才,徐徐圖之,漸次改進,以中昆百業俱廢的情況來說,難啊。」

「只要立定了目標,一步步的走往前走,再能也能走到。至於人才……晁先生,留隨不才,曾經自編了一部雜學新論,裡面有些對取才為用的淺見。先生若有興趣,我立即叫人去謄一份出來。」

晁視吃了一驚,好一會兒才鎮定下來,問道:「大人就在眼前,卻不直接告訴我您的取士之法,看來大人這雜學新論,已經構建成一體,難於分割了。」

雜學新論是我彙集了印象深刻的諸子百家的名篇,我自己無能創新,但在節選文章,使之得以串聯成文,應用於時局方面,卻著實費了一番苦思。

「晁先生,我若謙詞,不免虛假。這雜學新論,目前只能達到我心裡認為融為一體的程度。這種程度,其實於時政大局來說,是遠遠不足的--只是我雖然極盡所能,但為自身智能所限,終究看不到它的短處。」

晁視目光閃爍,雖然極力壓制,終究還是帶出了一絲興奮之意:「想來這雜學新論涉及面廣,一時無法釐清。不過大人如不見煩,可否就將取士之法從源頭擇要簡述一遍?」

我悄悄地鬆了口氣,笑道:「晁先生肯聽,留隨自當從命。那取士之法的源頭,起自於新論認為時局必須變革的四個方面。」

我從輕賦稅,興商業;修水利,開通途;嚴律法,重公義;建新校,興科技幾方面,說到了取士七法:

以分料考試,選取人才,擇其長處任職。由各郡薦舉,朝廷考察,量才入官。各學校學子,憑其在校成績,擇優錄用。各郡衙門戶工刑三部,經提學官考試,選郡縣學生中才高者入三部扶助政務,經三年吏事,才能適當,錄為官。自宰相、三部至各郡知事,都可以收錄屬吏,試以職事,才能高者,錄為官。掌握水利、歷算、樂律、測望之類絕學者,郡縣上報,朝廷考察,組成行業,錄其任職。草野之民,敢上書直言國家大事,以所著獻進,其書足以傳世者,與考試登地者同位,由朝廷量才授官。

「大人這七法,是想將天下能才一網打盡啊。」

「天下人才濟濟,朝廷十能得一二,就已經不錯了。但如果廢除士庶門第之分,農工藝商貴賤之別,使這些人才安於其位,盡其所能,在百業中各展所長,民間也必會另有一番景象。」

「士庶之分,貴賤之別……大人,你這七法,完全是量才為用,根本沒有考慮大家士族。中昆、南荒、西鳳、東遼四十二郡,士族閥門上千,在地方上影響力極盛,人口過萬的豪族有十一姓,新朝最多只能滅其中三五姓立威,再來的就要極力安撫籠絡,您這取士之法,阻斷了世家子弟仗著門第恩蔭入仕的捷徑,士族豈能容忍?」

士族勢力盤根錯節,在不願以血腥屠殺剷除的情況下,就只能極力安撫。

「留隨智能所限,面對這些地方豪強,實在無從下手,望先生教我。」

晁視看了我一眼,笑道:「大人何必自謙,士族勢大,是新朝的大患,您豈會毫無防備?還是先將您的想法說出來吧,在下洗耳恭聽。」

我整理了一下思緒才開口:「士族所以為患,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們的子弟多出而為宦,朝政為他們把持;二是他們家族佔地極多,許多百姓不得不倚他們為耕;三是他們家族除去自家子弟以外,有大批奴婢,人口極眾。」

我說完這些,嘆了口氣:「晁先生,我只想到從這三方面削減士族勢力,但在具體操作方面卻毫無頭緒。且不說各族自身的勢力,就他們各族之間互相通婚造就出來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就夠讓頭疼的了。」

我垂頭喪氣,晁視卻精神大振,笑了起來:「大人何必如此焦急?只要尋到了根源,想要對付他們,就容易得很。至於籠絡打壓,挑撥離間,分化瓦解,那都屬於手段問題,只要有心,就能辦到。」

我一攤手:「晁先生說得容易,士族勢力根深蒂固,採用任何手段,都必須慎之又慎,這主持大局的人既要有敏銳的洞察力,也要有足夠智能,更要有狠辣的手段--這樣的人,你叫我上哪裡找?」

晁視靜靜的看著我,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帶出一抹苦澀:「大人不是想用宮時略,卻又無處著手,所以才來找晁視閑聊的嗎?」

我想不到晁視會直言逼問,一時間尷尬起來。

室內一片寂靜,陽光透過牆上的高窗照了進來,晁視伸手在陽光里晃了一晃,突然問了句與現在的情境絕不相符的話:「大人,我近日所見,您為了這新朝,可謂盡心竭力,您這樣的努力,為名?為利?為權?為天下?還是為了其它的什麼?」

問這樣的題外話,他的眼神竟是前所未有的認真,讓我無法虛詞相應。

浮雜的情緒在他認真的目光里沉積下來,觸動的是心裡最隱密的一個念頭。

「不是名利,不是權勢,不是天下,是為了我自己!」

胸腔劇烈的跳動,一顆心似乎要跳出來似的,令我不由自主的伸手壓抑其間的激烈:「有個人,我想把他所有想要得到的東西,都送到他的面前。他想有個海宴河清的天下,我就竭盡全力助他。」

晁視愕然,片刻又瞭然一嘆:「可你如果照著自己的這樣的想法推行政務,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樣的事,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再怎麼想,眼前的路我依然會走下去:「縱使日後身敗名裂,不得善終,亦勝於此時有力不出,心痛神傷。」

晁視站起身來,迎著陽光,走到窗前,輕輕的問:「己身是安是危無所謂,名節是清是濁無所謂,甚至於起意之時,連自己手裡握著什麼都無所謂,這樣的想法,還算是為了你自己嗎?」

「所有為國、為民、為天下、為親友、甚至於為意中人的名義,去做某事,都只是用借口去掩飾自己的**。」

我從來沒有如此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沒有半點猶疑,半點猜忌:「我只為我自己!只是因為我想這麼做!」

晁視轉過身去,看著窗外的秋陽,秋風吹得他的衣裳簌簌發抖,好一會兒,他才喑聲問道:「已到了嘉凜將軍定下的最後時日,大人來與我論政臉上卻儘是喜意,可是聞侯降了?」

我心裡卻是真的歡喜:「剛剛收到消息,聞是真降,封『明義侯』,其舊有屬官,一概免死。」

晁視呼了口氣,雖然隱晦,卻似乎是他全心全力,發自靈魂深處的一聲嘆息,分不出是悲傷、惋惜、沉重、歡喜,或是脫離了這一切的輕鬆:「除去讓他知道我們這些下屬朋友被擒以外,誰去勸服他的?」

「中昆鳴家學子華石染……」

「後生小子,雖有奇巧之說,要勸服無暇,還差火候。」

「原空派學子秦立中……」

晁視愕然:「空派不擅駁論,近年更是門庭衰敗,少有傑出人物,秦立中是何許人?」

這件事,我也覺得實在太巧:「可秦立中卻是秦誓貞的族兄。」

晁視驚啊一聲,我簡要的將秦氏一族與舊朝的恩怨說了一遍:「秦誓貞十六歲入安都謀剌舊朝皇帝,八年毫無音訊,秦氏一族也是在舊朝抄查聞侯府的時候才知道她的下落,可很快又失了她的音訊,直到秦立中求嘉凜將軍准他去見聞侯,才兄妹相認。」

晁視臉色變幻,喃喃的道:「難怪無暇士族閥門,卻自請駐守雲關,與秦姑娘夫妻相處,卻始終沒有全禮嫁娶……」

聞是真與秦誓貞二人之間有什麼情緣牽扯,我們這些外人不得而知,但於晁視來說,這隻怕是心裡的傷痛。

「晁先生,聞侯已降,你願意出任城安衙府台一職,還是再回到聞侯帳前聽用?」

我召來獄卒將晁視的腳鐐去掉,晁視的眼神有一剎迷茫,那是心裡的執著放棄以後的茫然不知所措。

昨是今非,世事變化,再聰明的人在面對這樣的變化時,都會有這樣的迷茫,只是不知道晁視卻會做怎樣的選擇。

良久,晁視問道:「大人,您身邊有襄助政務的幕僚嗎?」

襄助政務的幕僚,既要有獨當一面的才能,又要有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品性,還要與主性情相投,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初來城北的時候,我因為政務處理不能如意而起過這樣的心思,最後卻只是多用了幾個筆錄師爺彌補自己的不足。

「主公派有兩名助手幫我襄理政務,我並不打算延攬幕僚。」

要是我真的招攬了幕僚,萬一日後小小之事敗露,我雖然未必會死,身邊的人多半便會腦袋搬家。

「大人為什麼不延攬幕僚呢?」

我想了想,正色說:「留隨身邊不是可得名利的地方,卻是是非中心,危險得緊。我不願貿然招引幕僚,置他人於險境;更不願招攬來的人與自己離心背德,有賣我求榮的一日。因為幕僚與主翁雖然名分主賓,但理政處事,卻同出一體,名為僚屬,實義卻如同至親好友,首先必須要互相信任,然後能夠福禍相依。我既然不信他人,自然就不必去延攬幕僚了。」

晁視深深地注視著我,問道:「大人,您今日對晁視說的話,有公有私,那些事本不應泄漏於人前,晁視與您身份難分敵我,何以您竟不對晁視設絲毫防備?」

我錯愕一呆,額頭滲出一層冷汗,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晁先生,實不相瞞,留隨與您幾日相交,只覺得與您政見相同,意氣相投,竟是連想都沒想過要防備您什麼。」

晁視呆了一呆,笑得眼裡淚光閃動。他抹了把眼睛,面帶笑意的問:「大人,您既然如此信任,覺得以晁視之才,有無資格列位您身側,做您的馬前卒?」

「先生之才足以獨當一面,做我的……」我結巴了一下,慌忙擺手:「先生才高氣華,一片為民之心,自當列位於朝堂,為一方重臣。留隨後生小子,何德何能……」

「大人!」

晃視打斷了我的話,問道:「晁視只問您,您竭盡所能,盼望天下海宴河清,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一句話,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

晁視慢慢地說:「晁視出身沒落士族,自十六歲破出族門,與謀深結伴流浪江湖,目睹天下之苦,卻無為民之力,心中每常遺恨。直至五年前感念聞侯胸懷,投入其帳下,得他賞識,才算有了一席之地。聞侯寬厚,晁視本該肝腦塗地相報,奈何時勢變化,到如今,主從之間已無顏再見……大人,我負聞侯,只能以此生再不涉仕途為報。」

晁視等人感動聞是真的仁義節烈,所以才投到其帳下以供驅遣。他們拚命營救,落在我的手裡,反而成了聞是真不能不降的軟肋。聞是真降,有為他們性命著想的成份,但這變節投降的舉動,卻使他們彼此再也無顏相見--這樣的矛盾,不是好笑,而是讓人覺得悲哀。

既然為民入仕是晁視最大的心愿,那麼現在他為了聞是真不再入仕,放棄擺在眼前的大好時機,壯志難酬,實是他對自己最痛苦的懲罰。

我深深地嘆了口氣,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室內一片寂靜,晁視前行兩步,站在我身前:「大人,您覺得晁視配當你的幕僚么?」

我反手自指,苦笑:「晁先生,留隨私心甚重,任性至極,是我不配當您的主翁。」

「每個人都有公私兩心,善惡兩念,可以露於人前的光明,必須隱晦的黑暗。大人,你以友義待我,我亦以友義回報,不獨是為公之心。」

晁視的言中之意,不能不令我動容:「即使有一天,你發現我負義無情;即使有一天,我累你葬送性命?」

晁視凝神微笑,回答:「他朝縱殞身,亦是此時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流水・天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流水・天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意氣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