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改政制
「……侖河以北,除去樊江,林城,盤口這片三角地帶,其餘郡縣皆不足為懼。但這三城厚牆高城,有斷雁山脈、橫折山脈的天險環護,又值秋收,無糧草之憂,速戰不下。而且三城的守將有兩人是舊朝老將,還有一個也是靠軍功起家的戰將,他們糾集了樊、臨兩郡二十幾萬兵力固守,只要不出山,我軍一時也拿他們無可奈何。」
我聽清在討論的是軍情,大吃一驚,就想轉身離去。
張天一把抓住我,笑道:「可是珊影讓我們在這裡等的,聽聽也無妨。」
我轉念仔細一想,不禁皺眉。
屋裡嘉凜的聲音響起:「無暇,你有什麼看法?」
因為晁視的關係,我對聞是真分外的留心,聽到這針對聞是真問的話,情不自禁的前行幾步,細聽清聞是真的回答。
屋裡的靜了一下,才有個聲音響起:「主公,臣以為當務之急,不在戰事,而在名位。臣冒昧進言,請主公及早登位以安天下民心。」
我和張天對視一眼,都不禁為聞是真的話震動了一下。元族的將領對嘉凜的統率毫無異議,又在戰中,自然不會想到名位一說。舊朝的降官大多都是文官,估計不少人想是想到了,但不清楚西元內部的情況,怕會有離間皇室之罪,惹禍上身,所以緘默不言。
聞是真這話從統籌全局的出發點說出,發人不敢發之語,難得地是他的勇氣,更證明他的確真心臣服。
我和張天交換了兩句意見,就錯過了屋裡嘉凜的回答,再聽卻是聞是真的聲音:「聽說主公帳下『天羽十六將』有兩名正在雲關守衛戎邊,臣請邊關換防,傳這兩位將軍南下主持樊江、林城、盤口的戰事。」
「天羽十六將」我是久聞其名,可惜除了知道眼前的張天和見過的李縱、宋橫、衛馳等幾人位列其中外,其它的人我連名字都弄不清楚。
「是盛荒和林洪兄弟倆。」
張天見我疑惑,隨口解釋一聲:「盛荒穩重,林洪機智。這兄弟倆同心一體,配合默契,是天羽十六將里最狡猾有耐心的,善守能攻,所以十八爺才敢把雲關交給他他。用他們南下對付樊江,想法不錯。只是雲關外十八爺的兄弟們虎視眈眈,也輕忽不得,邊關換防,不大妥當。」
屋裡嘉凜也對聞是真提出了此問,我心裡一動,有個念頭冒出,傾耳細聽,果然聽到聞是真回答:「臣曾經在雲關駐守五年,自信對當地風土人情和邊關戰事十分了解,如主公不疑,臣請願前往雲關換防。」
張天低聲道:「雲關何等重要,讓他去駐守,萬一他生了異心,勾結十八爺的兄弟,引兵南下,可怎麼得了?」
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嘉凜的用意:「張兄,十八爺的兄弟入雲關意在何為?」
「關內富庶,又值秋收,自然是為了渡冬劫掠而來。」
「那就是了,聞是真縱使真的心有不服,以他的性子也斷然不會容忍西兵入關劫掠的事發生,縱觀朝政,恐怕也只有駐守雲關這件事,聞是真會盡心儘力,毫無感情疑慮的去做。」
嘉凜在眾臣面前討論戰事可謂寓意深遠,一探聞是真的真意;二是使聞是真自請駐守雲關,好讓他能騰出手來;三則借眾臣之口將邊關換防,戰略調動的事傳出去,影響樊江一帶膠著的戰局。
我說著想起遠走的宮時略,不禁嘆了口氣。聞是真此去雲關,出於政治信任的考慮,他多半是領個副職,但在實際上卻需要力擔整個雲關的安危。側身為副,少了這宮時略和晁視兩大謀士替他協調身邊人事,他怕是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實力吧!
可要是把雲關全部交給他,連我都有些放心不下。
屋裡嘉凜的決策一出,我固然大吃一驚,張天也針扎似的變了臉色:「把雲關全部交給聞是真,副將還由聞是真自己點將……這也太……」
我趕緊拉住他,心裡雖然大為震憾,卻也不禁會心一笑:「張兄,這樣的決策,你我連想都不敢想,但十八爺敢作。所以,他才是一軍的統率啊!」
張天一怔,凝神細想片刻,嘆道:「這實在太冒險了。」
我微微一笑,心有感觸:「放在別人這樣行事,自然冒險,放在十八爺身上,卻說不上冒險。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聞是真有沒有一人擔下雲關的安危的足夠能力,畢竟現在雲關的守軍除了舊朝的降兵外,還有元族的士兵,他要融合二者,很有難度。」
我和張天在屋外低聲爭論,屋裡的政議卻已經告一段落,珊影推開房門,做個請我們入內的動作。
我來北極殿的次數很多,但一向都只在偏殿出入,這還是頭一次直接從偏殿走進正殿。
北極殿也算故地重遊,我還來不及生什麼感想,就被北極殿眼前的情況驚得一呆:中昆禮制森嚴,舊朝的時候,北極殿是極其講究君王威嚴的。皇帝高高上座,寬闊的大殿空蕩蕩的一片,文武百官除去皇帝特賜的以外,都只能站著奏事。
可眼前的北極殿里,竟擺滿桌椅,幾十名官員環圍而坐,嘉凜沒坐在皇帝寶座上,卻坐在這些官員的中間。這情形,沒有封建社會裡最官僚的等級,倒與現代行政會議有些相似。
北極殿代表森嚴壁壘的等級,是我一直抗拒入北極殿正殿的原因,因為如果來到這殿中,就必須以臣下的禮節「正式」拜見嘉凜。而在我心裡,既然把他放在了「情人」的位置上,真心相待,並非敷衍,就絕不願意再向他跪拜行禮。
只是我沒想到,嘉凜入主中昆,沒有「入鄉隨俗」,反而將西元行軍,將士之間相對平等,同坐議事的禮制帶到中昆,在北極殿里這樣施行。
我呆了一呆,張天已先我一步走了進去,照著西元的禮節撫胸彎腰施禮:「十八爺,張天前來複命!」
嘉凜的目光轉到我身上,陡然一亮,喜意外溢,手裡的東西一放,霍地站了起來。
我怕他在眾人面前太過失態,快步走了過去,抱拳道:「十八爺,留隨就城北之事前來複命--」
嘉凜早已走了過來,揚眉大笑:「城北之事如何?」
「城北已然平安,請主公下令解禁!」
我抱拳以平輩友人的禮節拜見嘉凜,本來就已經是件令殿中諸臣側目而視的事,偏偏嘉凜表露出來的情緒又太過直接,不容我掩飾,他已經握住我的臂膊。
眾人呆怔,嘉凜卻不以為意,拉著我洒然大笑:「諸位見過他的沒幾個,但沒聽過他的名字的人,在座的應該沒有--這就是近日引得安都紙貴,一部雜學新論學子競先傳抄,震動中昆的人!」
我暗叫慚愧,面上卻隨著嘉凜的介紹堆起笑容。
嘉凜頓了頓,又道:「諫卿是我母妃的弟子,自幼聰慧靈敏,學術新說,百工技藝無一不通。除了雜學新論,目前安都各業百工中流傳的『神跡拾遺』也是他編纂的。」
殿中一陣細微的騷動,我微笑著行禮如儀,與殿中的官員見禮。
好在這種場合也不用我真的把禮節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只是粗略帶過就是,省了我應付繁文縟節的痛苦。
寒暄一陣,我和張天落座,就城北疫情平定的事情作出報告。
城北之禁遲遲不解,在座的官員當然揣測過其中的緣由,但他們大多都是往軍事方面想,此時聽了我的回報,都相顧失色,待到確定瘟疫已經治好,才鬆了口氣。
看來嘉凜對這些舊朝的降官也進行了整頓,這些人以前阿諛奉承的毛病此時都不見了,言談簡潔明快,少有拖沓。在嘉凜的主持下,議政氛圍竟有一股與這亂世極不相襯的安穩從容,透著勃勃生機。
這樣的氛圍,穩重,但輕鬆;熱烈,但不激狂。竟讓我突然生出一股錯覺:此時此刻,在這小範圍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上下尊卑之分,人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環境不相容,我雖然盡了全力想將自己融進這個社會環境里,但那已經刻在骨子裡的平等、民主、自由的觀念,卻始終讓我對這異世有格格不入的孤獨感。
儘管嘉凜在我面前從沒做過因地位差別而生出的舉動,但在我心裡,一直以為那份待我的平等,僅因「愛情」之名而生的縱容,不見得是他的本性。如果他的舉動是「愛情」壓抑了本性才表現出來的,那麼,這份壓抑遲早會變成炸藥,將「愛情」炸得粉碎。
直到今天看到他的議政方式,我才相信:或是因為他母親的教養,或是因為他遊學中昆的歷練,使得嘉凜具備尊重待人的修養,他對人的尊重,竟真的是待「人」!這樣的個人修養,與我骨子裡里根深蒂固的「平等」觀念,雖然有所差別,可多少有那麼一點影子在裡面。
難怪他在四方樓里與我一番對談后,會每晚都找我辯論,對我多方挑撥,試圖將「真正」的我從保護罩后剝離出來,想要我僅以一個「人」的身份與他交往。
「諫卿?」
手上一緊,嘉凜發現了我的走神,握了我一把,但眉梢眼底掠過的卻是笑意,且隱有得意:「你對中昆五老送來的朝綱有什麼意見?」
這新朝綱還沒送到北極殿,我已經從四方樓的編修處看過了。
朝綱里某些立法思想如「取士八法」受了我那「雜學新論」的影響,但在官制上卻是沿用了舊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是立法機關。
門下省負責糾核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如認為不當,可以封還和加以駁正,稱「封駁」。中書、門下二省都設在宮內,所以又有諫諍之責,以匡王皇帝的過失,算是司法監督機構。
尚書省設在宮外,負責貫徹各種政令。「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三省分工,彼此制約,以掌管國家大政。
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統於尚書省。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涉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
兵部職掌全**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
三省六部制,雖然名義上可以彼此制約,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很容易出現偏頗,尤其表現在舊朝後期,三省的權力幾乎全都集到了中書省,皇帝一人真正的掌握了整個天下。
凡是帝王,誰不想乾綱獨斷,一掌江山,天下臣服,無人敢對他有所違逆?
嘉凜想要這天下海宴河清,那是他的理想,但如果這「海宴河清」與他的權欲相背,他會怎樣?
就這封建制度里根深蒂固的獨裁思想來說,君王的頭一個身份是「乾綱獨斷」的帝王,然後才是一個國家的「君主」。
嘉凜,這海宴河清的理想,我該怎樣助你實現?只求這眼前一安,使這天下因得你而興,或因失你而衰,成就你一世帝王的名聲;還是最大限度的使你的王朝可以平穩的傳承下去,定下數百年不落人後的基礎?
前者可以使他一人的功名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後者會制約他的權欲,於天下卻是最大的福氣。
為天下之故,必須對皇權加以限制,以免帝王的喜怒直接影響國家政務的運行,大亂天下,這就需要大力提高三省六部自身的決事能力,以相權分皇權,以天下為公的思想取代王權家天下的舊念。
「天下為公」說得容易,卻有三個必須的先決條件:平等、自由、民主。
要怎樣才能將兩樣相互衝突,一時無法協調的思想制度融合起來?
可不可以慢慢地,順著嘉凜這遵循西元俗制的議政方式,進行從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一點一點的,試探著改進。採用最委婉的方式,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將這樣的思想滲進去,造就一個自己可以完全融入的社會,如何?
嘉凜,如果我真的將民主思想漸漸滲入,會不會是我的臆想對你的要求過高,直接導致你的不滿?還是我可以對你寄予更高的企望,認定你重天下百姓重過了自己一時的權欲,認定你我可以在這件事上攜手並肩,風雨同行?
「十八爺,朝綱大定,是新朝的第一件盛事,不能草率,最好還是廣集安都的士人學子,賢者鴻儒舉行大朝會,再審議一番。」
嘉凜凝視著我,笑道:「諫卿,你若對新朝綱有什麼增補,就應該趁著此時人少,提議容易通過提出來。若是將提議放在大朝會中提出,那麼你要說服的人,就是天下俊傑,十分艱難。你可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嘉凜的話意,竟是在毫不知道我心裡的打算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我完全的信任,我心頭一震,此時心志堅定,卻是生平首次有為了「理想」而爭的鬥志,雖然明知必有一番苦戰,竟沒有絲毫膽怯心虛,微微一笑,朗聲道:「當然!」
「……侖河以北,除去樊江,林城,盤口這片三角地帶,其餘郡縣皆不足為懼。但這三城厚牆高城,有斷雁山脈、橫折山脈的天險環護,又值秋收,無糧草之憂,速戰不下。而且三城的守將有兩人是舊朝老將,還有一個也是靠軍功起家的戰將,他們糾集了樊、臨兩郡二十幾萬兵力固守,只要不出山,我軍一時也拿他們無可奈何。」
我聽清在討論的是軍情,大吃一驚,就想轉身離去。
張天一把抓住我,笑道:「可是珊影讓我們在這裡等的,聽聽也無妨。」
我轉念仔細一想,不禁皺眉。
屋裡嘉凜的聲音響起:「無暇,你有什麼看法?」
因為晁視的關係,我對聞是真分外的留心,聽到這針對聞是真問的話,情不自禁的前行幾步,細聽清聞是真的回答。
屋裡的靜了一下,才有個聲音響起:「主公,臣以為當務之急,不在戰事,而在名位。臣冒昧進言,請主公及早登位以安天下民心。」
我和張天對視一眼,都不禁為聞是真的話震動了一下。元族的將領對嘉凜的統率毫無異議,又在戰中,自然不會想到名位一說。舊朝的降官大多都是文官,估計不少人想是想到了,但不清楚西元內部的情況,怕會有離間皇室之罪,惹禍上身,所以緘默不言。
聞是真這話從統籌全局的出發點說出,發人不敢發之語,難得地是他的勇氣,更證明他的確真心臣服。
我和張天交換了兩句意見,就錯過了屋裡嘉凜的回答,再聽卻是聞是真的聲音:「聽說主公帳下『天羽十六將』有兩名正在雲關守衛戎邊,臣請邊關換防,傳這兩位將軍南下主持樊江、林城、盤口的戰事。」
「天羽十六將」我是久聞其名,可惜除了知道眼前的張天和見過的李縱、宋橫、衛馳等幾人位列其中外,其它的人我連名字都弄不清楚。
「是盛荒和林洪兄弟倆。」
張天見我疑惑,隨口解釋一聲:「盛荒穩重,林洪機智。這兄弟倆同心一體,配合默契,是天羽十六將里最狡猾有耐心的,善守能攻,所以十八爺才敢把雲關交給他他。用他們南下對付樊江,想法不錯。只是雲關外十八爺的兄弟們虎視眈眈,也輕忽不得,邊關換防,不大妥當。」
屋裡嘉凜也對聞是真提出了此問,我心裡一動,有個念頭冒出,傾耳細聽,果然聽到聞是真回答:「臣曾經在雲關駐守五年,自信對當地風土人情和邊關戰事十分了解,如主公不疑,臣請願前往雲關換防。」
張天低聲道:「雲關何等重要,讓他去駐守,萬一他生了異心,勾結十八爺的兄弟,引兵南下,可怎麼得了?」
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嘉凜的用意:「張兄,十八爺的兄弟入雲關意在何為?」
「關內富庶,又值秋收,自然是為了渡冬劫掠而來。」
「那就是了,聞是真縱使真的心有不服,以他的性子也斷然不會容忍西兵入關劫掠的事發生,縱觀朝政,恐怕也只有駐守雲關這件事,聞是真會盡心儘力,毫無感情疑慮的去做。」
嘉凜在眾臣面前討論戰事可謂寓意深遠,一探聞是真的真意;二是使聞是真自請駐守雲關,好讓他能騰出手來;三則借眾臣之口將邊關換防,戰略調動的事傳出去,影響樊江一帶膠著的戰局。
我說著想起遠走的宮時略,不禁嘆了口氣。聞是真此去雲關,出於政治信任的考慮,他多半是領個副職,但在實際上卻需要力擔整個雲關的安危。側身為副,少了這宮時略和晁視兩大謀士替他協調身邊人事,他怕是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實力吧!
可要是把雲關全部交給他,連我都有些放心不下。
屋裡嘉凜的決策一出,我固然大吃一驚,張天也針扎似的變了臉色:「把雲關全部交給聞是真,副將還由聞是真自己點將……這也太……」
我趕緊拉住他,心裡雖然大為震憾,卻也不禁會心一笑:「張兄,這樣的決策,你我連想都不敢想,但十八爺敢作。所以,他才是一軍的統率啊!」
張天一怔,凝神細想片刻,嘆道:「這實在太冒險了。」
我微微一笑,心有感觸:「放在別人這樣行事,自然冒險,放在十八爺身上,卻說不上冒險。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聞是真有沒有一人擔下雲關的安危的足夠能力,畢竟現在雲關的守軍除了舊朝的降兵外,還有元族的士兵,他要融合二者,很有難度。」
我和張天在屋外低聲爭論,屋裡的政議卻已經告一段落,珊影推開房門,做個請我們入內的動作。
我來北極殿的次數很多,但一向都只在偏殿出入,這還是頭一次直接從偏殿走進正殿。
北極殿也算故地重遊,我還來不及生什麼感想,就被北極殿眼前的情況驚得一呆:中昆禮制森嚴,舊朝的時候,北極殿是極其講究君王威嚴的。皇帝高高上座,寬闊的大殿空蕩蕩的一片,文武百官除去皇帝特賜的以外,都只能站著奏事。
可眼前的北極殿里,竟擺滿桌椅,幾十名官員環圍而坐,嘉凜沒坐在皇帝寶座上,卻坐在這些官員的中間。這情形,沒有封建社會裡最官僚的等級,倒與現代行政會議有些相似。
北極殿代表森嚴壁壘的等級,是我一直抗拒入北極殿正殿的原因,因為如果來到這殿中,就必須以臣下的禮節「正式」拜見嘉凜。而在我心裡,既然把他放在了「情人」的位置上,真心相待,並非敷衍,就絕不願意再向他跪拜行禮。
只是我沒想到,嘉凜入主中昆,沒有「入鄉隨俗」,反而將西元行軍,將士之間相對平等,同坐議事的禮制帶到中昆,在北極殿里這樣施行。
我呆了一呆,張天已先我一步走了進去,照著西元的禮節撫胸彎腰施禮:「十八爺,張天前來複命!」
嘉凜的目光轉到我身上,陡然一亮,喜意外溢,手裡的東西一放,霍地站了起來。
我怕他在眾人面前太過失態,快步走了過去,抱拳道:「十八爺,留隨就城北之事前來複命--」
嘉凜早已走了過來,揚眉大笑:「城北之事如何?」
「城北已然平安,請主公下令解禁!」
我抱拳以平輩友人的禮節拜見嘉凜,本來就已經是件令殿中諸臣側目而視的事,偏偏嘉凜表露出來的情緒又太過直接,不容我掩飾,他已經握住我的臂膊。
眾人呆怔,嘉凜卻不以為意,拉著我洒然大笑:「諸位見過他的沒幾個,但沒聽過他的名字的人,在座的應該沒有--這就是近日引得安都紙貴,一部雜學新論學子競先傳抄,震動中昆的人!」
我暗叫慚愧,面上卻隨著嘉凜的介紹堆起笑容。
嘉凜頓了頓,又道:「諫卿是我母妃的弟子,自幼聰慧靈敏,學術新說,百工技藝無一不通。除了雜學新論,目前安都各業百工中流傳的『神跡拾遺』也是他編纂的。」
殿中一陣細微的騷動,我微笑著行禮如儀,與殿中的官員見禮。
好在這種場合也不用我真的把禮節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只是粗略帶過就是,省了我應付繁文縟節的痛苦。
寒暄一陣,我和張天落座,就城北疫情平定的事情作出報告。
城北之禁遲遲不解,在座的官員當然揣測過其中的緣由,但他們大多都是往軍事方面想,此時聽了我的回報,都相顧失色,待到確定瘟疫已經治好,才鬆了口氣。
看來嘉凜對這些舊朝的降官也進行了整頓,這些人以前阿諛奉承的毛病此時都不見了,言談簡潔明快,少有拖沓。在嘉凜的主持下,議政氛圍竟有一股與這亂世極不相襯的安穩從容,透著勃勃生機。
這樣的氛圍,穩重,但輕鬆;熱烈,但不激狂。竟讓我突然生出一股錯覺:此時此刻,在這小範圍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上下尊卑之分,人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環境不相容,我雖然盡了全力想將自己融進這個社會環境里,但那已經刻在骨子裡的平等、民主、自由的觀念,卻始終讓我對這異世有格格不入的孤獨感。
儘管嘉凜在我面前從沒做過因地位差別而生出的舉動,但在我心裡,一直以為那份待我的平等,僅因「愛情」之名而生的縱容,不見得是他的本性。如果他的舉動是「愛情」壓抑了本性才表現出來的,那麼,這份壓抑遲早會變成炸藥,將「愛情」炸得粉碎。
直到今天看到他的議政方式,我才相信:或是因為他母親的教養,或是因為他遊學中昆的歷練,使得嘉凜具備尊重待人的修養,他對人的尊重,竟真的是待「人」!這樣的個人修養,與我骨子裡里根深蒂固的「平等」觀念,雖然有所差別,可多少有那麼一點影子在裡面。
難怪他在四方樓里與我一番對談后,會每晚都找我辯論,對我多方挑撥,試圖將「真正」的我從保護罩后剝離出來,想要我僅以一個「人」的身份與他交往。
「諫卿?」
手上一緊,嘉凜發現了我的走神,握了我一把,但眉梢眼底掠過的卻是笑意,且隱有得意:「你對中昆五老送來的朝綱有什麼意見?」
這新朝綱還沒送到北極殿,我已經從四方樓的編修處看過了。
朝綱里某些立法思想如「取士八法」受了我那「雜學新論」的影響,但在官制上卻是沿用了舊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是立法機關。
門下省負責糾核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如認為不當,可以封還和加以駁正,稱「封駁」。中書、門下二省都設在宮內,所以又有諫諍之責,以匡王皇帝的過失,算是司法監督機構。
尚書省設在宮外,負責貫徹各種政令。「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三省分工,彼此制約,以掌管國家大政。
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統於尚書省。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涉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
兵部職掌全**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
三省六部制,雖然名義上可以彼此制約,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很容易出現偏頗,尤其表現在舊朝後期,三省的權力幾乎全都集到了中書省,皇帝一人真正的掌握了整個天下。
凡是帝王,誰不想乾綱獨斷,一掌江山,天下臣服,無人敢對他有所違逆?
嘉凜想要這天下海宴河清,那是他的理想,但如果這「海宴河清」與他的權欲相背,他會怎樣?
就這封建制度里根深蒂固的獨裁思想來說,君王的頭一個身份是「乾綱獨斷」的帝王,然後才是一個國家的「君主」。
嘉凜,這海宴河清的理想,我該怎樣助你實現?只求這眼前一安,使這天下因得你而興「……侖河以北,除去樊江,林城,盤口這片三角地帶,其餘郡縣皆不足為懼。但這三城厚牆高城,有斷雁山脈、橫折山脈的天險環護,又值秋收,無糧草之憂,速戰不下。而且三城的守將有兩人是舊朝老將,還有一個也是靠軍功起家的戰將,他們糾集了樊、臨兩郡二十幾萬兵力固守,只要不出山,我軍一時也拿他們無可奈何。」
我聽清在討論的是軍情,大吃一驚,就想轉身離去。
張天一把抓住我,笑道:「可是珊影讓我們在這裡等的,聽聽也無妨。」
我轉念仔細一想,不禁皺眉。
屋裡嘉凜的聲音響起:「無暇,你有什麼看法?」
因為晁視的關係,我對聞是真分外的留心,聽到這針對聞是真問的話,情不自禁的前行幾步,細聽清聞是真的回答。
屋裡的靜了一下,才有個聲音響起:「主公,臣以為當務之急,不在戰事,而在名位。臣冒昧進言,請主公及早登位以安天下民心。」
我和張天對視一眼,都不禁為聞是真的話震動了一下。元族的將領對嘉凜的統率毫無異議,又在戰中,自然不會想到名位一說。舊朝的降官大多都是文官,估計不少人想是想到了,但不清楚西元內部的情況,怕會有離間皇室之罪,惹禍上身,所以緘默不言。
聞是真這話從統籌全局的出發點說出,發人不敢發之語,難得地是他的勇氣,更證明他的確真心臣服。
我和張天交換了兩句意見,就錯過了屋裡嘉凜的回答,再聽卻是聞是真的聲音:「聽說主公帳下『天羽十六將』有兩名正在雲關守衛戎邊,臣請邊關換防,傳這兩位將軍南下主持樊江、林城、盤口的戰事。」
「天羽十六將」我是久聞其名,可惜除了知道眼前的張天和見過的李縱、宋橫、衛馳等幾人位列其中外,其它的人我連名字都弄不清楚。
「是盛荒和林洪兄弟倆。」
張天見我疑惑,隨口解釋一聲:「盛荒穩重,林洪機智。這兄弟倆同心一體,配合默契,是天羽十六將里最狡猾有耐心的,善守能攻,所以十八爺才敢把雲關交給他他。用他們南下對付樊江,想法不錯。只是雲關外十八爺的兄弟們虎視眈眈,也輕忽不得,邊關換防,不大妥當。」
屋裡嘉凜也對聞是真提出了此問,我心裡一動,有個念頭冒出,傾耳細聽,果然聽到聞是真回答:「臣曾經在雲關駐守五年,自信對當地風土人情和邊關戰事十分了解,如主公不疑,臣請願前往雲關換防。」
張天低聲道:「雲關何等重要,讓他去駐守,萬一他生了異心,勾結十八爺的兄弟,引兵南下,可怎麼得了?」
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嘉凜的用意:「張兄,十八爺的兄弟入雲關意在何為?」
「關內富庶,又值秋收,自然是為了渡冬劫掠而來。」
「那就是了,聞是真縱使真的心有不服,以他的性子也斷然不會容忍西兵入關劫掠的事發生,縱觀朝政,恐怕也只有駐守雲關這件事,聞是真會盡心儘力,毫無感情疑慮的去做。」
嘉凜在眾臣面前討論戰事可謂寓意深遠,一探聞是真的真意;二是使聞是真自請駐守雲關,好讓他能騰出手來;三則借眾臣之口將邊關換防,戰略調動的事傳出去,影響樊江一帶膠著的戰局。
我說著想起遠走的宮時略,不禁嘆了口氣。聞是真此去雲關,出於政治信任的考慮,他多半是領個副職,但在實際上卻需要力擔整個雲關的安危。側身為副,少了這宮時略和晁視兩大謀士替他協調身邊人事,他怕是無法完全發揮自身的實力吧!
可要是把雲關全部交給他,連我都有些放心不下。
屋裡嘉凜的決策一出,我固然大吃一驚,張天也針扎似的變了臉色:「把雲關全部交給聞是真,副將還由聞是真自己點將……這也太……」
我趕緊拉住他,心裡雖然大為震憾,卻也不禁會心一笑:「張兄,這樣的決策,你我連想都不敢想,但十八爺敢作。所以,他才是一軍的統率啊!」
張天一怔,凝神細想片刻,嘆道:「這實在太冒險了。」
我微微一笑,心有感觸:「放在別人這樣行事,自然冒險,放在十八爺身上,卻說不上冒險。真正需要擔心的,是聞是真有沒有一人擔下雲關的安危的足夠能力,畢竟現在雲關的守軍除了舊朝的降兵外,還有元族的士兵,他要融合二者,很有難度。」
我和張天在屋外低聲爭論,屋裡的政議卻已經告一段落,珊影推開房門,做個請我們入內的動作。
我來北極殿的次數很多,但一向都只在偏殿出入,這還是頭一次直接從偏殿走進正殿。
北極殿也算故地重遊,我還來不及生什麼感想,就被北極殿眼前的情況驚得一呆:中昆禮制森嚴,舊朝的時候,北極殿是極其講究君王威嚴的。皇帝高高上座,寬闊的大殿空蕩蕩的一片,文武百官除去皇帝特賜的以外,都只能站著奏事。
可眼前的北極殿里,竟擺滿桌椅,幾十名官員環圍而坐,嘉凜沒坐在皇帝寶座上,卻坐在這些官員的中間。這情形,沒有封建社會裡最官僚的等級,倒與現代行政會議有些相似。
北極殿代表森嚴壁壘的等級,是我一直抗拒入北極殿正殿的原因,因為如果來到這殿中,就必須以臣下的禮節「正式」拜見嘉凜。而在我心裡,既然把他放在了「情人」的位置上,真心相待,並非敷衍,就絕不願意再向他跪拜行禮。
只是我沒想到,嘉凜入主中昆,沒有「入鄉隨俗」,反而將西元行軍,將士之間相對平等,同坐議事的禮制帶到中昆,在北極殿里這樣施行。
我呆了一呆,張天已先我一步走了進去,照著西元的禮節撫胸彎腰施禮:「十八爺,張天前來複命!」
嘉凜的目光轉到我身上,陡然一亮,喜意外溢,手裡的東西一放,霍地站了起來。
我怕他在眾人面前太過失態,快步走了過去,抱拳道:「十八爺,留隨就城北之事前來複命--」
嘉凜早已走了過來,揚眉大笑:「城北之事如何?」
「城北已然平安,請主公下令解禁!」
我抱拳以平輩友人的禮節拜見嘉凜,本來就已經是件令殿中諸臣側目而視的事,偏偏嘉凜表露出來的情緒又太過直接,不容我掩飾,他已經握住我的臂膊。
眾人呆怔,嘉凜卻不以為意,拉著我洒然大笑:「諸位見過他的沒幾個,但沒聽過他的名字的人,在座的應該沒有--這就是近日引得安都紙貴,一部雜學新論學子競先傳抄,震動中昆的人!」
我暗叫慚愧,面上卻隨著嘉凜的介紹堆起笑容。
嘉凜頓了頓,又道:「諫卿是我母妃的弟子,自幼聰慧靈敏,學術新說,百工技藝無一不通。除了雜學新論,目前安都各業百工中流傳的『神跡拾遺』也是他編纂的。」
殿中一陣細微的騷動,我微笑著行禮如儀,與殿中的官員見禮。
好在這種場合也不用我真的把禮節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只是粗略帶過就是,省了我應付繁文縟節的痛苦。
寒暄一陣,我和張天落座,就城北疫情平定的事情作出報告。
城北之禁遲遲不解,在座的官員當然揣測過其中的緣由,但他們大多都是往軍事方面想,此時聽了我的回報,都相顧失色,待到確定瘟疫已經治好,才鬆了口氣。
看來嘉凜對這些舊朝的降官也進行了整頓,這些人以前阿諛奉承的毛病此時都不見了,言談簡潔明快,少有拖沓。在嘉凜的主持下,議政氛圍竟有一股與這亂世極不相襯的安穩從容,透著勃勃生機。
這樣的氛圍,穩重,但輕鬆;熱烈,但不激狂。竟讓我突然生出一股錯覺:此時此刻,在這小範圍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上下尊卑之分,人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環境不相容,我雖然盡了全力想將自己融進這個社會環境里,但那已經刻在骨子裡的平等、民主、自由的觀念,卻始終讓我對這異世有格格不入的孤獨感。
儘管嘉凜在我面前從沒做過因地位差別而生出的舉動,但在我心裡,一直以為那份待我的平等,僅因「愛情」之名而生的縱容,不見得是他的本性。如果他的舉動是「愛情」壓抑了本性才表現出來的,那麼,這份壓抑遲早會變成炸藥,將「愛情」炸得粉碎。
直到今天看到他的議政方式,我才相信:或是因為他母親的教養,或是因為他遊學中昆的歷練,使得嘉凜具備尊重待人的修養,他對人的尊重,竟真的是待「人」!這樣的個人修養,與我骨子裡里根深蒂固的「平等」觀念,雖然有所差別,可多少有那麼一點影子在裡面。
難怪他在四方樓里與我一番對談后,會每晚都找我辯論,對我多方挑撥,試圖將「真正」的我從保護罩后剝離出來,想要我僅以一個「人」的身份與他交往。
「諫卿?」
手上一緊,嘉凜發現了我的走神,握了我一把,但眉梢眼底掠過的卻是笑意,且隱有得意:「你對中昆五老送來的朝綱有什麼意見?」
這新朝綱還沒送到北極殿,我已經從四方樓的編修處看過了。
朝綱里某些立法思想如「取士八法」受了我那「雜學新論」的影響,但在官制上卻是沿用了舊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是立法機關。
門下省負責糾核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如認為不當,可以封還和加以駁正,稱「封駁」。中書、門下二省都設在宮內,所以又有諫諍之責,以匡王皇帝的過失,算是司法監督機構。
尚書省設在宮外,負責貫徹各種政令。「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三省分工,彼此制約,以掌管國家大政。
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統於尚書省。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涉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
兵部職掌全**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
三省六部制,雖然名義上可以彼此制約,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很容易出現偏頗,尤其表現在舊朝後期,三省的權力幾乎全都集到了中書省,皇帝一人真正的掌握了整個天下。
凡是帝王,誰不想乾綱獨斷,一掌江山,天下臣服,無人敢對他有所違逆?
嘉凜想要這天下海宴河清,那是他的理想,但如果這「海宴河清」與他的權欲相背,他會怎樣?
就這封建制度里根深蒂固的獨裁思想來說,君王的頭一個身份是「乾綱獨斷」的帝王,然後才是一個國家的「君主」。
嘉凜,這海宴河清的理想,我該怎樣助你實現?只求這眼前一安,使這天下因得你而興,或因失你而衰,成就你一世帝王的名聲;還是最大限度的使你的王朝可以平穩的傳承下去,定下數百年不落人後的基礎?
前者可以使他一人的功名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後者會制約他的權欲,於天下卻是最大的福氣。
為天下之故,必須對皇權加以限制,以免帝王的喜怒直接影響國家政務的運行,大亂天下,這就需要大力提高三省六部自身的決事能力,以相權分皇權,以天下為公的思想取代王權家天下的舊念。
「天下為公」說得容易,卻有三個必須的先決條件:平等、自由、民主。
要怎樣才能將兩樣相互衝突,一時無法協調的思想制度融合起來?
可不可以慢慢地,順著嘉凜這遵循西元俗制的議政方式,進行從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一點一點的,試探著改進。採用最委婉的方式,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將這樣的思想滲進去,造就一個自己可以完全融入的社會,如何?
嘉凜,如果我真的將民主思想漸漸滲入,會不會是我的臆想對你的要求過高,直接導致你的不滿?還是我可以對你寄予更高的企望,認定你重天下百姓重過了自己一時的權欲,認定你我可以在這件事上攜手並肩,風雨同行?
「十八爺,朝綱大定,是新朝的第一件盛事,不能草率,最好還是廣集安都的士人學子,賢者鴻儒舉行大朝會,再審議一番。」
嘉凜凝視著我,笑道:「諫卿,你若對新朝綱有什麼增補,就應該趁著此時人少,提議容易通過提出來。若是將提議放在大朝會中提出,那麼你要說服的人,就是天下俊傑,十分艱難。你可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嘉凜的話意,竟是在毫不知道我心裡的打算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我完全的信任,我心頭一震,此時心志堅定,卻是生平首次有為了「理想」而爭的鬥志,雖然明知必有一番苦戰,竟沒有絲毫膽怯心虛,微微一笑,朗聲道:「當然!」
,或因失你而衰,成就你一世帝王的名聲;還是最大限度的使你的王朝可以平穩的傳承下去,定下數百年不落人後的基礎?
前者可以使他一人的功名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後者會制約他的權欲,於天下卻是最大的福氣。
為天下之故,必須對皇權加以限制,以免帝王的喜怒直接影響國家政務的運行,大亂天下,這就需要大力提高三省六部自身的決事能力,以相權分皇權,以天下為公的思想取代王權家天下的舊念。
「天下為公」說得容易,卻有三個必須的先決條件:平等、自由、民主。
要怎樣才能將兩樣相互衝突,一時無法協調的思想制度融合起來?
可不可以慢慢地,順著嘉凜這遵循西元俗制的議政方式,進行從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一點一點的,試探著改進。採用最委婉的方式,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將這樣的思想滲進去,造就一個自己可以完全融入的社會,如何?
嘉凜,如果我真的將民主思想漸漸滲入,會不會是我的臆想對你的要求過高,直接導致你的不滿?還是我可以對你寄予更高的企望,認定你重天下百姓重過了自己一時的權欲,認定你我可以在這件事上攜手並肩,風雨同行?
「十八爺,朝綱大定,是新朝的第一件盛事,不能草率,最好還是廣集安都的士人學子,賢者鴻儒舉行大朝會,再審議一番。」
嘉凜凝視著我,笑道:「諫卿,你若對新朝綱有什麼增補,就應該趁著此時人少,提議容易通過提出來。若是將提議放在大朝會中提出,那麼你要說服的人,就是天下俊傑,十分艱難。你可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嘉凜的話意,竟是在毫不知道我心裡的打算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我完全的信任,我心頭一震,此時心志堅定,卻是生平首次有為了「理想」而爭的鬥志,雖然明知必有一番苦戰,竟沒有絲毫膽怯心虛,微微一笑,朗聲道:「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