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我以為終於有了兩名不與世俗同流的人,正心裡高興,對他們笑臉相迎,他們已經踏前一步擊碎了我的美夢:「恭請相君接印!」

尚書令印綬共有三枚,一枚是你嘉凜拜相當日從他手裡接過來的宰相印,此印是歷任宰相傳承之印,一般懸而不用,是『禮』器。一枚是具備我的私人身份的相君之印,是向天下臣民頒布全國性相令的大印;另外一枚則是六部日常行政使用的常印,是禮部掌印書記根據拜相的聖旨刻制的新印,

這兩名官吏不跪,原來是因為他們手裡拿著我還沒接過來的新印啊!

我依禮節打開印匣驗印完畢,照例就是新官上任對下屬的訓誨。這種例行公事卻不是我的長處,我心思幾轉,開口道:「新朝初立,百廢待舉,諸君但請勤勉為公,將大朝會所議落實,某無他求!」

眾官齊諾:「謹遵相君教誨,下官等定當盡心竭力,勤勉為公!」

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我是不知道的,但在這種天下不平,民生艱難的時候,我願意相信他們的話,希望他們能夠言行如一。

春秋閣號稱閣,但圍拱著主閣的房間卻足三百多間,儼然就是一個與六部衙門毗連的大建築群,宰相、六部尚書及其直屬的官員都有辦公及休息的獨立屋宇。

春秋閣的主閣是三開間式的,布置頗為質樸沉肅,裡面的檀木桌椅都因為使用的時間太久,隱隱有股帶著人氣的濕潤和穩重。

「諸位請坐。」

六部的屬吏都已經退了,只留下六部的尚書和兩名副相還有一個「六部侍中」高雲歌。

除了晁視,這裡的各人都是熟人,我舉手介紹:「各位,這是某家的幕友晁視,表字醒源。晁先生,這位是主掌戶部工部的付相;這位是主掌禮部刑部的金相……這位是代掌兵部的兵部侍郎張將軍……」

我陪在晁視身邊,替他一一介紹。眾人見到晁視雖然跟在我身後亦步亦趨,但看我的表現卻也知道晁視不止被我視為心腹,更是十分的尊敬愛重,對他便也另眼相看,不敢怠慢。

晁視禮節周全的施禮拜見,他早已把在座眾官的出身摸清,每見一人都恰到好處的提到他的得意之處,雖然輕輕一句帶過,卻也讓眾官精神大為愉悅,對晁視更是和顏悅色,溫聲客套。

換了幾道茶水,各部才把自己的動向說清。我聽進耳里,卻知道這都是些官面上的文章,面子上光鮮亮麗,其實卻難以落實。

「相君有什麼要教我等的嗎?」

付南音的問題將我從沉思中驚醒,我抬頭挺胸,目光與眾人接觸后再轉開,微微一笑道:「諸位同僚的想法十分周到,某家佩服。各部整理,某家沒有什麼好說的,還是那句老話,請諸位將大朝會議定的朝綱落到實處,及早劃定各部權責,某家別無他求。」

我在接受六部屬吏是不多做要求,眾官可能只當那是我的一種暫時安撫人心的手段,並沒有當真。此時看我不急著發表意見,以期入閣樹威,眾官都有些意外。

「是!」

他們嘴裡應是,卻少了發自內心回答的人才具有的精神氣,我看著他們,忍不住又說了一遍:「某家只有一條要求,請諸位務必落實朝綱。」

「下官等定當竭盡全力,務使朝綱落到實處!」

眾官肅然,總算從我的強調里聽出這是我的真意,回答里也多了幾分凜然。要在以人治為主環境里推行依制度辦事,只能經由長久的堅持一步步的達到目的。現在只能定下規矩,卻不宜逼得太緊了。

眾官散去,我留下付南音、戶部尚書金紹、六部侍中高雲歌三人,直接道:「流民安撫迫在眉睫,關乎朝廷安穩,某家不得不額外慎重……眼下我們需要做的事很多;各郡縣要確定本地可以接納多少流民,流民所需的衣食工具要如何調配……」

因為幾年的農民起義及元軍西下,中昆十六郡近年人口數急劇下降,各郡各縣因為逃荒和被屠殺導致村落成空的地方不在少數,這些破敗的房屋正好此時拿來安置流民。雖說這種做法怕是難免舊主回來無處安身的弊端,可眼看著就要入冬,中昆的天氣一旦變天氣溫就會急劇下降,少有逆轉,不早作打算,流民大範圍的凍死凍傷就無法避免。對比之下,先讓各郡各縣統計本地的廢屋空房讓流民先住進去,是損害最小的做法。

與此相關的糧草、衣被、土地、工具、治安等等問題,都迫在眉睫。

「相君,中昆十六郡各縣都有大面積的荒蕪,僅是接納人口倒是容易,難的是這些流民應該如何管理。這些無錢無糧,若光由朝廷供給生活所需,一來朝廷本身減免賦稅,國庫收入有限,負擔不起;二來也會養成他們不勞而獲的懶惰。所以下官以為,朝廷安撫流民,應當以工代賑,不可為彰新朝仁義之名而賑災。」

高雲歌新入官場,還沒有沾上官場習性,自有一股春風得意者才有的銳氣,說話直截了當,實在大合我的口味:「高侍中言之有理。付相,金閣老,您二位覺得如何?」

付南音和金紹直管戶部,自然明白純粹由朝廷賑災的利害,對高雲歌的提議大為贊同,金紹道:「正值戰後,各郡各縣的城防都還沒有恢復過來,以糧食衣被農具房屋等相抵,調動流民幫助各郡各縣修復城牆,實在是件於國有大益的好事。」

以他們的觀念來說,戰後調動流民加強城防天經地義,金紹的提議倒也沒有什麼不妥,只是不免太浪費人力。

我看了眼付南音和高雲歌,笑問:「金閣老的提議,付相和高侍中覺得怎樣?」

付南音微微皺眉:「金閣老的提議好是好,只是有些不妥。冬季天冷,修出來的城牆歷夏易毀。反倒是冬季水枯,是安排人力整理溝渠河道的好時機。」

付南音實在是個大好的幫手,難怪嘉凜倚重他管理四方樓,現在又把他放到尚書省來。

「只是現在流民數太多,已經統計出來的就已經有二百多萬,加上各郡各縣本來的勞役,僅是整理溝渠河道,顯然勞力富餘過甚……或者說,今年的勞役免了,將作工的機會讓給流民?」

「不可!萬萬不可!」

連晁視一時大失分寸,踏前反對。我不意他們反應這麼大,不禁挑眉問道:「這是為何?」

付南音急道:「相君,減免賦稅三年,已經是國力的極限,實在補不起免除勞役必然造成的空缺。」

金紹道:「下官的意見與付相一致,請相君斟酌。照戶部的統計,國庫支不出免除勞役后需要付給僱工的額外錢財。」

「高侍中,你的意見呢?」

高雲歌認真地說:「相君,前朝初立的時候,設定的正常勞役是一年二征;後來皇帝殘暴,改為一年四征,還有把未成家分戶的壯年男子長年徵用的歲役。在這種情況下,新朝將勞役改為一年一征,百姓已經歡欣鼓舞,感恩戴德。此時貿然將勞役全免了,反而會導致民間失了約束,人心浮動。再者,施利於民應該是逐步的,不可過度放縱。相君今年如此大恩大澤,明年卻當如何?」

「吃過肉餌的鳥,就不會甘心吃秕谷。相君,免除勞役實不可行。」

付南音看了高雲歌一眼,介面支持。

我點點頭,找到了一點眾人真正共商國事的真實感:「不錯,冬季二十天的勞役還不能免,那麼關於以工代賑的,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高雲歌遲疑一下道:「論理來說,糧食短缺恢復生產是眼前最需要的。可冬耕現在要趕時間,而且種子不多,只夠王畿、青郡、蘆郡三地種植。即使開了荒,也種不成作物。」

「冬季是開荒的時機,但百姓開荒得出來的地歸他們自己所有,三年免稅,十年減稅是聖上大赦令里就有的恩典。流民開荒實際上是為他們自己掙家底,拿開荒來代工與朝廷直接賑災也沒有什麼分別。」

付南音從商出身,果然算計利益十分細緻,我叩叩椅子的扶手,沉吟道:「如果將以工代賑的所有工時都堆在今年冬天,一來是工期有限,這些人就算整冬都在為官府務工也抵不了賑災糧款;二來把勞力都調出來,不利於流民安家開荒,準備明年的春耕;三來,大量役使民夫,官府管理起來也困難,容易滋生過戾的弊端。所以我想讓各郡各縣將發放的物、糧都折算成工時,記載入簿,讓他們逐年『還工』。付相、金閣老、高侍中你們以為如何?」

「此計妙極,只是如此一來,怕會生出地方官吏抬高物價,借著這個由頭盤剝百姓,長期役使民夫的弊端。」

我心裡一沉,站起身來:「朝廷賑災,弊端何止這些?各地官員侵吞賑災錢糧,借民難發財的,必不在少數!對比計工來說,為害只有更烈……『正常的』的路損倉損報上來,我可以不予追究!但以賑代工修建的工程,今年冬天不修城防,也讓這些官吏掂量一下行事的分寸。」

「門下省的赫相曾經提醒我,刑亂世,用重典!官吏查察,門下省御史台會直接派員私訪。付相,金閣老,賑災由戶部主持,尚書省其它五部都協調而行,但請你們二位嚴格約束手下依照朝律辦理,御史台新組,正是需要人為他們的彈劾記錄上的空白潤色。」

我以為終於有了兩名不與世俗同流的人,正心裡高興,對他們笑臉相迎,他們已經踏前一步擊碎了我的美夢:「恭請相君接印!」

尚書令印綬共有三枚,一枚是你嘉凜拜相當日從他手裡接過來的宰相印,此印是歷任宰相傳承之印,一般懸而不用,是『禮』器。一枚是具備我的私人身份的相君之印,是向天下臣民頒布全國性相令的大印;另外一枚則是六部日常行政使用的常印,是禮部掌印書記根據拜相的聖旨刻制的新印,

這兩名官吏不跪,原來是因為他們手裡拿著我還沒接過來的新印啊!

我依禮節打開印匣驗印完畢,照例就是新官上任對下屬的訓誨。這種例行公事卻不是我的長處,我心思幾轉,開口道:「新朝初立,百廢待舉,諸君但請勤勉為公,將大朝會所議落實,某無他求!」

眾官齊諾:「謹遵相君教誨,下官等定當盡心竭力,勤勉為公!」

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我是不知道的,但在這種天下不平,民生艱難的時候,我願意相信他們的話,希望他們能夠言行如一。

春秋閣號稱閣,但圍拱著主閣的房間卻足三百多間,儼然就是一個與六部衙門毗連的大建築群,宰相、六部尚書及其直屬的官員都有辦公及休息的獨立屋宇。

春秋閣的主閣是三開間式的,布置頗為質樸沉肅,裡面的檀木桌椅都因為使用的時間太久,隱隱有股帶著人氣的濕潤和穩重。

「諸位請坐。」

六部的屬吏都已經退了,只留下六部的尚書和兩名副相還有一個「六部侍中」高雲歌。

除了晁視,這裡的各人都是熟人,我舉手介紹:「各位,這是某家的幕友晁視,表字醒源。晁先生,這位是主掌戶部工部的付相;這位是主掌禮部刑部的金相……這位是代掌兵部的兵部侍郎張將軍……」

我陪在晁視身邊,替他一一介紹。眾人見到晁視雖然跟在我身後亦步亦趨,但看我的表現卻也知道晁視不止被我視為心腹,更是十分的尊敬愛重,對他便也另眼相看,不敢怠慢。

晁視禮節周全的施禮拜見,他早已把在座眾官的出身摸清,每見一人都恰到好處的提到他的得意之處,雖然輕輕一句帶過,卻也讓眾官精神大為愉悅,對晁視更是和顏悅色,溫聲客套。

換了幾道茶水,各部才把自己的動向說清。我聽進耳里,卻知道這都是些官面上的文章,面子上光鮮亮麗,其實卻難以落實。

「相君有什麼要教我等的嗎?」

付南音的問題將我從沉思中驚醒,我抬頭挺胸,目光與眾人接觸后再轉開,微微一笑道:「諸位同僚的想法十分周到,某家佩服。各部整理,某家沒有什麼好說的,還是那句老話,請諸位將大朝會議定的朝綱落到實處,及早劃定各部權責,某家別無他求。」

我在接受六部屬吏是不多做要求,眾官可能只當那是我的一種暫時安撫人心的手段,並沒有當真。此時看我不急著發表意見,以期入閣樹威,眾官都有些意外。

「是!」

他們嘴裡應是,卻少了發自內心回答的人才具有的精神氣,我看著他們,忍不住又說了一遍:「某家只有一條要求,請諸位務必落實朝綱。」

「下官等定當竭盡全力,務使朝綱落到實處!」

眾官肅然,總算從我的強調里聽出這是我的真意,回答里也多了幾分凜然。要在以人治為主環境里推行依制度辦事,只能經由長久的堅持一步步的達到目的。現在只能定下規矩,卻不宜逼得太緊了。

眾官散去,我留下付南音、戶部尚書金紹、六部侍中高雲歌三人,直接道:「流民安撫迫在眉睫,關乎朝廷安穩,某家不得不額外慎重……眼下我們需要做的事很多;各郡縣要確定本地可以接納多少流民,流民所需的衣食工具要如何調配……」

因為幾年的農民起義及元軍西下,中昆十六郡近年人口數急劇下降,各郡各縣因為逃荒和被屠殺導致村落成空的地方不在少數,這些破敗的房屋正好此時拿來安置流民。雖說這種做法怕是難免舊主回來無處安身的弊端,可眼看著就要入冬,中昆的天氣一旦變天氣溫就會急劇下降,少有逆轉,不早作打算,流民大範圍的凍死凍傷就無法避免。對比之下,先讓各郡各縣統計本地的廢屋空房讓流民先住進去,是損害最小的做法。

與此相關的糧草、衣被、土地、工具、治安等等問題,都迫在眉睫。

「相君,中昆十六郡各縣都有大面積的荒蕪,僅是接納人口倒是容易,難的是這些流民應該如何管理。這些無錢無糧,若光由朝廷供給生活所需,一來朝廷本身減免賦稅,國庫收入有限,負擔不起;二來也會養成他們不勞而獲的懶惰。所以下官以為,朝廷安撫流民,應當以工代賑,不可為彰新朝仁義之名而賑災。」

高雲歌新入官場,還沒有沾上官場習性,自有一股春風得意者才有的銳氣,說話直截了當,實在大合我的口味:「高侍中言之有理。付相,金閣老,您二位覺得如何?」

付南音和金紹直管戶部,自然明白純粹由朝廷賑災的利害,對高雲歌的提議大為贊同,金紹道:「正值戰後,各郡各縣的城防都還沒有恢復過來,以糧食衣被農具房屋等相抵,調動流民幫助各郡各縣修復城牆,實在是件於國有大益的好事。」

以他們的觀念來說,戰後調動流民加強城防天經地義,金紹的提議倒也沒有什麼不妥,只是不免太浪費人力。

我看了眼付南音和高雲歌,笑問:「金閣老的提議,付相和高侍中覺得怎樣?」

付南音微微皺眉:「金閣老的提議好是好,只是有些不妥。冬季天冷,修出來的城牆歷夏易毀。反倒是冬季水枯,是安排人力整理溝渠河道的好時機。」

付南音實在是個大好的幫手,難怪嘉凜倚重他管理四方樓,現在又把他放到尚書省來。

「只是現在流民數太多,已經統計出來的就已經有二百多萬,加上各郡各縣本來的勞役,僅是整理溝渠河道,顯然勞力富餘過甚……或者說,今年的勞役免了,將作工的機會讓給流民?」

「不可!萬萬不可!」

連晁視一時大失分寸,踏前反對。我不意他們反應這麼大,不禁挑眉問道:「這是為何?」

付南音急道:「相君,減免賦稅三年,已經是國力的極限,實在補不起免除勞役必然造成的空缺。」

金紹道:「下官的意見與付相一致,請相君斟酌。照戶部的統計,國庫支不出免除勞役后需要付給僱工的額外錢財。」

「高侍中,你的意見呢?」

高雲歌認真地說:「相君,前朝初立的時候,設定的正常勞役是一年二征;後來皇帝殘暴,改為一年四征,還有把未成家分戶的壯年男子長年徵用的歲役。在這種情況下,新朝將勞役改為一年一征,百姓已經歡欣鼓舞,感恩戴德。此時貿然將勞役全免了,反而會導致民間失了約束,人心浮動。再者,施利於民應該是逐步的,不可過度放縱。相君今年如此大恩大澤,明年卻當如何?」

「吃過肉餌的鳥,就不會甘心吃秕谷。相君,免除勞役實不可行。」

付南音看了高雲歌一眼,介面支持。

我點點頭,找到了一點眾人真正共商國事的真實感:「不錯,冬季二十天的勞役還不能免,那麼關於以工代賑的,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高雲歌遲疑一下道:「論理來說,糧食短缺恢復生產是眼前最需要的。可冬耕現在要趕時間,而且種子不多,只夠王畿、青郡、蘆郡三地種植。即使開了荒,也種不成作物。」

「冬季是開荒的時機,但百姓開荒得出來的地歸他們自己所有,三年免稅,十年減稅是聖上大赦令里就有的恩典。流民開荒實際上是為他們自己掙家底,拿開荒來代工與朝廷直接賑災也沒有什麼分別。」

付南音從商出身,果然算計利益十分細緻,我叩叩椅子的扶手,沉吟道:「如果將以工代賑的所有工時都堆在今年冬天,一來是工期有限,這些人就算整冬都在為官府務工也抵不了賑災糧款;二來把勞力都調出來,不利於流民安家開荒,準備明年的春耕;三來,大量役使民夫,官府管理起來也困難,容易滋生過戾的弊端。所以我想讓各郡各縣將發放的物、糧都折算成工時,記載入簿,讓他們逐年『還工』。付相、金閣老、高侍中你們以為如何?」

「此計妙極,只是如此一來,怕會生出地方官吏抬高物價,借著這個由頭盤剝百姓,長期役使民夫的弊端。」

我心裡一沉,站起身來:「朝廷賑災,弊端何止這些?各地官員侵吞賑災錢糧,借民難發財的,必不在少數!對比計工來說,為害只有更烈……『正常的』的路損倉損報上來,我可以不予追究!但以賑代工修建的工程,今年冬天不修城防,也讓這些官吏掂量一下行事的分寸。」

「門下省的赫相曾經提醒我,刑亂世,用重典!官吏查察,門下省御史台會直接派員私訪。付相,金閣老,賑災由戶部主持,尚書省其它五部都協調而行,但請你們二位嚴格約束手下依照朝律辦理,御史台新組,正是需要人為他們的彈劾記錄上的空白潤色。」

我以為終於有了兩名不與世俗同流的人,正心裡高興,對他們笑臉相迎,他們已經踏前一步擊碎了我的美夢:「恭請相君接印!」

尚書令印綬共有三枚,一枚是你嘉凜拜相當日從他手裡接過來的宰相印,此印是歷任宰相傳承之印,一般懸而不用,是『禮』器。一枚是具備我的私人身份的相君之印,是向天下臣民頒布全國性相令的大印;另外一枚則是六部日常行政使用的常印,是禮部掌印書記根據拜相的聖旨刻制的新印,

這兩名官吏不跪,原來是因為他們手裡拿著我還沒接過來的新印啊!

我依禮節打開印匣驗印完畢,照例就是新官上任對下屬的訓誨。這種例行公事卻不是我的長處,我心思幾轉,開口道:「新朝初立,百廢待舉,諸君但請勤勉為公,將大朝會所議落實,某無他求!」

眾官齊諾:「謹遵相君教誨,下官等定當盡心竭力,勤勉為公!」

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我是不知道的,但在這種天下不平,民生艱難的時候,我願意相信他們的話,希望他們能夠言行如一。

春秋閣號稱閣,但圍拱著主閣的房間卻足三百多間,儼然就是一個與六部衙門毗連的大建築群,宰相、六部尚書及其直屬的官員都有辦公及休息的獨立屋宇。

春秋閣的主閣是三開間式的,布置頗為質樸沉肅,裡面的檀木桌椅都因為使用的時間太久,隱隱有股帶著人氣的濕潤和穩重。

「諸位請坐。」

六部的屬吏都已經退了,只留下六部的尚書和兩名副相還有一個「六部侍中」高雲歌。

除了晁視,這裡的各人都是熟人,我舉手介紹:「各位,這是某家的幕友晁視,表字醒源。晁先生,這位是主掌戶部工部的付相;這位是主掌禮部刑部的金相……這位是代掌兵部的兵部侍郎張將軍……」

我陪在晁視身邊,替他一一介紹。眾人見到晁視雖然跟在我身後亦步亦趨,但看我的表現卻也知道晁視不止被我視為心腹,更是十分的尊敬愛重,對他便也另眼相看,不敢怠慢。

晁視禮節周全的施禮拜見,他早已把在座眾官的出身摸清,每見一人都恰到好處的提到他的得意之處,雖然輕輕一句帶過,卻也讓眾官精神大為愉悅,對晁視更是和顏悅色,溫聲客套。

換了幾道茶水,各部才把自己的動向說清。我聽進耳里,卻知道這都是些官面上的文章,面子上光鮮亮麗,其實卻難以落實。

「相君有什麼要教我等的嗎?」

付南音的問題將我從沉思中驚醒,我抬頭挺胸,目光與眾人接觸后再轉開,微微一笑道:「諸位同僚的想法十分周到,某家佩服。各部整理,某家沒有什麼好說的,還是那句老話,請諸位將大朝會議定的朝綱落到實處,及早劃定各部權責,某家別無他求。」

我在接受六部屬吏是不多做要求,眾官可能只當那是我的一種暫時安撫人心的手段,並沒有當真。此時看我不急著發表意見,以期入閣樹威,眾官都有些意外。

「是!」

他們嘴裡應是,卻少了發自內心回答的人才具有的精神氣,我看著他們,忍不住又說了一遍:「某家只有一條要求,請諸位務必落實朝綱。」

「下官等定當竭盡全力,務使朝綱落到實處!」

眾官肅然,總算從我的強調里聽出這是我的真意,回答里也多了幾分凜然。要在以人治為主環境里推行依制度辦事,只能經由長久的堅持一步步的達到目的。現在只能定下規矩,卻不宜逼得太緊了。

眾官散去,我留下付南音、戶部尚書金紹、六部侍中高雲歌三人,直接道:「流民安撫迫在眉睫,關乎朝廷安穩,某家不得不額外慎重……眼下我們需要做的事很多;各郡縣要確定本地可以接納多少流民,流民所需的衣食工具要如何調配……」

因為幾年的農民起義及元軍西下,中昆十六郡近年人口數急劇下降,各郡各縣因為逃荒和被屠殺導致村落成空的地方不在少數,這些破敗的房屋正好此時拿來安置流民。雖說這種做法怕是難免舊主回來無處安身的弊端,可眼看著就要入冬,中昆的天氣一旦變天氣溫就會急劇下降,少有逆轉,不早作打算,流民大範圍的凍死凍傷就無法避免。對比之下,先讓各郡各縣統計本地的廢屋空房讓流民先住進去,是損害最小的做法。

與此相關的糧草、衣被、土地、工具、治安等等問題,都迫在眉睫。

「相君,中昆十六郡各縣都有大面積的荒蕪,僅是接納人口倒是容易,難的是這些流民應該如何管理。這些無錢無糧,若光由朝廷供給生活所需,一來朝廷本身減免賦稅,國庫收入有限,負擔不起;二來也會養成他們不勞而獲的懶惰。所以下官以為,朝廷安撫流民,應當以工代賑,不可為彰新朝仁義之名而賑災。」

高雲歌新入官場,還沒有沾上官場習性,自有一股春風得意者才有的銳氣,說話直截了當,實在大合我的口味:「高侍中言之有理。付相,金閣老,您二位覺得如何?」

付南音和金紹直管戶部,自然明白純粹由朝廷賑災的利害,對高雲歌的提議大為贊同,金紹道:「正值戰後,各郡各縣的城防都還沒有恢復過來,以糧食衣被農具房屋等相抵,調動流民幫助各郡各縣修復城牆,實在是件於國有大益的好事。」

以他們的觀念來說,戰後調動流民加強城防天經地義,金紹的提議倒也沒有什麼不妥,只是不免太浪費人力。

我看了眼付南音和高雲歌,笑問:「金閣老的提議,付相和高侍中覺得怎樣?」

付南音微微皺眉:「金閣老的提議好是好,只是有些不妥。冬季天冷,修出來的城牆歷夏易毀。反倒是冬季水枯,是安排人力整理溝渠河道的好時機。」

付南音實在是個大好的幫手,難怪嘉凜倚重他管理四方樓,現在又把他放到尚書省來。

「只是現在流民數太多,已經統計出來的就已經有二百多萬,加上各郡各縣本來的勞役,僅是整理溝渠河道,顯然勞力富餘過甚……或者說,今年的勞役免了,將作工的機會讓給流民?」

「不可!萬萬不可!」

連晁視一時大失分寸,踏前反對。我不意他們反應這麼大,不禁挑眉問道:「這是為何?」

付南音急道:「相君,減免賦稅三年,已經是國力的極限,實在補不起免除勞役必然造成的空缺。」

金紹道:「下官的意見與付相一致,請相君斟酌。照戶部的統計,國庫支不出免除勞役后需要付給僱工的額外錢財。」

「高侍中,你的意見呢?」

高雲歌認真地說:「相君,前朝初立的時候,設定的正常勞役是一年二征;後來皇帝殘暴,改為一年四征,還有把未成家分戶的壯年男子長年徵用的歲役。在這種情況下,新朝將勞役改為一年一征,百姓已經歡欣鼓舞,感恩戴德。此時貿然將勞役全免了,反而會導致民間失了約束,人心浮動。再者,施利於民應該是逐步的,不可過度放縱。相君今年如此大恩大澤,明年卻當如何?」

「吃過肉餌的鳥,就不會甘心吃秕谷。相君,免除勞役實不可行。」

付南音看了高雲歌一眼,介面支持。

我點點頭,找到了一點眾人真正共商國事的真實感:「不錯,冬季二十天的勞役還不能免,那麼關於以工代賑的,諸位有什麼好的建議?」

高雲歌遲疑一下道:「論理來說,糧食短缺恢復生產是眼前最需要的。可冬耕現在要趕時間,而且種子不多,只夠王畿、青郡、蘆郡三地種植。即使開了荒,也種不成作物。」

「冬季是開荒的時機,但百姓開荒得出來的地歸他們自己所有,三年免稅,十年減稅是聖上大赦令里就有的恩典。流民開荒實際上是為他們自己掙家底,拿開荒來代工與朝廷直接賑災也沒有什麼分別。」

付南音從商出身,果然算計利益十分細緻,我叩叩椅子的扶手,沉吟道:「如果將以工代賑的所有工時都堆在今年冬天,一來是工期有限,這些人就算整冬都在為官府務工也抵不了賑災糧款;二來把勞力都調出來,不利於流民安家開荒,準備明年的春耕;三來,大量役使民夫,官府管理起來也困難,容易滋生過戾的弊端。所以我想讓各郡各縣將發放的物、糧都折算成工時,記載入簿,讓他們逐年『還工』。付相、金閣老、高侍中你們以為如何?」

「此計妙極,只是如此一來,怕會生出地方官吏抬高物價,借著這個由頭盤剝百姓,長期役使民夫的弊端。」

我心裡一沉,站起身來:「朝廷賑災,弊端何止這些?各地官員侵吞賑災錢糧,借民難發財的,必不在少數!對比計工來說,為害只有更烈……『正常的』的路損倉損報上來,我可以不予追究!但以賑代工修建的工程,今年冬天不修城防,也讓這些官吏掂量一下行事的分寸。」

「門下省的赫相曾經提醒我,刑亂世,用重典!官吏查察,門下省御史台會直接派員私訪。付相,金閣老,賑災由戶部主持,尚書省其它五部都協調而行,但請你們二位嚴格約束手下依照朝律辦理,御史台新組,正是需要人為他們的彈劾記錄上的空白潤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流水・天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流水・天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