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長康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上朝才知道聖駕已然南征,詔令三省宰相監國。
中書省依詔令重修朝綱、民律、代天子主持祭祀及一應禮節;門下省查檢吏治,監督朝廷上下官員;尚書省則主持一應行政事務。
三省依時治世,但各司其職,不得越權而行。遇關乎國家根本,跨越三省之大事,則由三省宰相共議,以二一對比決斷。
詔令一下,朝野震動。
幸而此時樊江戰報送到,聖駕南征初戰告捷,攻破樊江,取了盤口,得了樊江盤口一帶的千里沃野,同時大破侖河左岸的舊朝水師。
這一戰,不止取得了軍隊渡冬的糧草,更收編了舊朝水軍船千餘艘,水軍將士四萬餘人。
舊朝殘餘勢力倚為天險的侖河頓時形同虛設。
嘉凜大勝之後,卻不躁進,歇馬河邊,著手整頓軍紀。將南下以來招降的舊朝士兵裁去老弱,重新整編,獨成一營,起名「無分軍」。軍名的意義他是這樣解釋的:「昔日神生百子,令其各選棲地,繁衍生息。由此可見,各族雖然習俗各異,風貌不同,卻同出一源,皆為兄弟,無分貴賤!」
朝中的躁動,因為嘉凜的這次大勝而被壓了下來。
我遙想嘉凜日夜兼程趕到樊江軍營,只用了兩天時間整頓布置,就乘樊江守軍出動的空隙,一舉攻破樊江關,擊潰來襲的水軍,不禁心馳神往,長嘆一聲:「嘉凜用兵,奇極、險極!膽大至極!」
赫拉笑道:「聖上用兵奇險,你的理政方式也擔得上『奇險』兩個字。把刑部分到門下省來,那也是從來沒有的事。刑部分出來,一方面削減了你自己的實權;另一方面必會引起中書省的不滿。相君,我再問你一聲,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是。」
「你不怕嗎?」
「我只怕中書省的人太閑了。」
我微笑回答。
中書省的高官以士族出身的居多,那是嘉凜有意將士族架空。嘉凜把尚書省交給我,使赫拉居中牽制平衡,他們大權旁落,又礙著赫拉在,不能沒有君王的旨意對我打擊或者干涉尚書省太過,心中不甘是肯定的。在這種時候,當然要找點事情給他們做,以免他們太閑了多生是非。
這件事送給他們做的事,不能太小;太小了,他們提不起興趣;太大了,會動搖新政的根本;同時,這件事還要讓他們覺得有機可趁,但把柄又不能太大,使他們可以倚仗這個把柄肆意妄為。
將刑部從尚書省劃出,分到門下省去其實是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下盡量的使三權分離,減低行政權力對司法權的控制。我和晁視籌劃了許久,才問赫拉是否可行。
門下省接掌刑部,代表門下省的權力擴大,赫拉作為直接受益者,哪裡有推拒的道理。他雖然當時沒有答應,現在又來明述利害,確定我的意願,但對於接管刑部卻是千肯萬肯了。
「相君,這件事你肯定是先有計劃的,把你的計劃說來聽聽怎樣?」
赫拉說話乾脆,我也不啰嗦:「赫相,我想請你以元族習俗為由,在明天的首次三相議會上主動提出將刑部劃到門下省。」
「等一下!」赫拉擺手:「我們元族可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用這個理由也太勉強了些。」
我微微一笑:「正因為元族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風俗習慣』四個字包含的內容很大,理由才充足。赫相,我這是防止中書省類比刑部要求我從六部里劃出一部讓他們掌管,所以只能借元族與中昆習俗不同來做理由。」
赫拉離去后,我忍不住問正在翻閱卷宗的晁視:「醒源兄,你覺得有多少人會真的依照朝律辦事?」
「十得一二,就是百姓之福了!」
我振作精神,笑道:「能有十之一二,就會有十之三四,慢慢地發展,總有一天,法制觀念會深入人心,成為人們行事遵守的規則。」
晁視對我的樂觀不予置評,問道:「你看過戶部遞上來的關於商社組建的報告嗎?」
「還沒有,有什麼讓你吃驚的事?」
我轉到他案旁,拿過卷宗仔細一翻,忍不住笑了起來:「士族的胃口好大啊!說好了照國四商三士二農工一的比例分配出資及收益份額,他們居然還是在這裡面大作手腳……他們不是恥於言利么?怎麼在這呈上來的商人名額里還是有許多世族門閥的高貴姓氏呢?」
晁視嗤笑一聲:「利之所驅,誰不動心?商人名額里的高貴姓氏,只是近年來門庭沒落,才不得不出面。想求利又想維持表面的清高,在背後控制商家的士族豪強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晁視沉聲道:「雖說這是有意引他們出手,但讓他們太得勢,於日後的穩定也大為不利,要設法將他們的勢力再削弱一些,現在報上來的這份卷宗,不能批。」
我腦子裡念頭一轉,笑道:「醒源兄說的有道理,可是要怎麼遏制他們呢?」
「最直接的辦法,是擴大官府所佔的份額,朝廷管理天下,多佔份額沒有人能說什麼。但這樣就有強權佔先之嫌,既與你和付相極力推崇的交易公平的宗旨違背,又失信於人。會使合作的商人不信任官府,不利於商事發展。二,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各大商家切實掌控手裡的份額,使他們不受制於士族。我認為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商家坐大,比官府出面強。」
「這都是集權……假如反其道而行之,盡量的分化士族本身的勢力,以雨露均沾為由,勒令一家一姓所持份額不得超過定數。把這『士三』的份額小心統算細分,醒源兄覺得可行嗎?」
晁視靜默了一下,嘆氣:「相君近日心思狠辣許多,以前是唯恐事情無法平定,現在是唯恐無事。」
我啞然。
「只是好生統御的話,下面愈亂,上面愈穩,亂中求治,不失為對付士族的一個方法。」
晁視推開卷宗,提筆問道:「說說你想抑哪幾家,揚哪幾家,我好錄出來仔細籌劃一下細節。」
「金州管家,雖是士族,但地處偏遠,一向依附金州真正的豪門貴族苗家,近三代都沒有出仕,卻參予了商事活動,門第觀念不算太重,扶管家可以分化東遼金州的士族勢力。而且此次安都瘟疫,多賴管鬼祖出力,他雖然堅辭朝廷的封賞,但把他的功績蔭澤到管家卻是順理成章的事,對管家特別照顧,就算士族,也不能說什麼。」
晁視一笑,問道:「你這是為公還是為私?」
「世上既然有可以公私兼顧的美事,我何必為了『清名』而分外避嫌?」
我歪頭想了想,笑道:「醒源兄,兩川晁家雖然式微,畢竟也是姓氏錄上的貴族……」454F44窗清入很:)
「不可!」
事情關心,晁視畢竟不能聽而不聞,搖頭反對:「我族中目前儘是庸才,且貪不知足,讓他們隨著大流拿著微利就可以了。如果對他們著意扶持,他們沒有相應的才能,應對其中的詭譎變化,必會有牽連家門的事。」
「醒源兄認真計較過了?」
晁視點頭,把話題自晁家轉開:「倒是宮家,除了謀深以外,還有幾位頗有才幹的子弟,守家有餘,拓業可倚。雲郡久歷戰亂,真正的百年士族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門第觀念對比中昆輕。而且謀深獻儲糧圖也是未賞之功,類比管家扶持宮家,大善。」
兩人細細地商討一番,晁視道:「如果儘是提拔式微的家族,會讓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蹊蹺,落人話柄。這裡還需要斟酌一番,考慮一下廷議輿論。」
本來士族勢力就大,多讓一分就多一分掣肘,但表面功夫不做又不行,一時間這擺在檯面上的人選頗為難選。
我躊躇良久,一咬牙道:「中書省宰相連相爺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醒源兄,你以為如何?」
晁視眼睛微眯,慢慢地說:「不錯,連相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正好!」
連墨非常注意名聲,又獨掌中書省,真讓連家在商社聯營上大占份額,所得的利益對比他的高位,不過是錦上添花,徒然引人眼紅。反而把連家可以暗化的許多行為都擠上了明面,連家稍有差池,少不得就有忌妒者借題發揮。
連墨會有一陣子頭痛的,這樣也好稍緩他對刑部分流的緊張。
連墨現在看來,的確算是個端方君子,我的做法就某種層面來說,是將他推在了懸崖邊上,太過欺人了。
「不知道連相會不會推拒這個提議……」
晁視嘿嘿一笑:「連相自己當然不會把這點上蠅頭小利放在眼裡,可連家卻未必!這送上門來的財富,連家如何能拒?」
終於把聯合商社組建的出資收益份額分完,我把晁視整理出來的卷宗看完,想到這薄薄的一疊紙上,決定著以後幾年全國糧食的流通以及士族與士族的權力劃分、士族與庶族的地位抗爭,突然不自禁的打了個寒戰。
「怎麼了?」
我抬頭看著晁視,想起他在我提出分權的建議時說的話,問:「醒源兄,我最近是不是變得很可怕?」
「有一點。」
難得晁視明白跟我相處的最好方式,在我面前往往表露真情,我不禁一笑:「怎麼個可怕法?」
「以前的你,以隱忍為要,得過且過,雖然有心,但行事卻嫌無力;不是必須,絕不願挑破阻隔,只恐多生事端。現在的你,行事卻有股銳意,鋒芒畢露,有時候不惜挑起事端,以求成功,太咄咄逼人了。」
我恍然撫額,長嘆一聲:「難怪天賜近來對我多有不滿,當陽生更是連見我一面都不願……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時間我心裡百感交集,嘴裡五味齊涌。
「作為朋友,當然覺得你這樣的轉變有些令人難以接受。可在事實上,你也只有像現在這樣變化,才能真正的審時度勢,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我悵然若失,嘆道:「從政者,多情寡……」
晁視淡淡一笑,問道:「你既然有這樣的話,卻又想做什麼樣的決定?」
「固守本心,矢志不移。」
長康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上朝才知道聖駕已然南征,詔令三省宰相監國。
中書省依詔令重修朝綱、民律、代天子主持祭祀及一應禮節;門下省查檢吏治,監督朝廷上下官員;尚書省則主持一應行政事務。
三省依時治世,但各司其職,不得越權而行。遇關乎國家根本,跨越三省之大事,則由三省宰相共議,以二一對比決斷。
詔令一下,朝野震動。
幸而此時樊江戰報送到,聖駕南征初戰告捷,攻破樊江,取了盤口,得了樊江盤口一帶的千里沃野,同時大破侖河左岸的舊朝水師。
這一戰,不止取得了軍隊渡冬的糧草,更收編了舊朝水軍船千餘艘,水軍將士四萬餘人。
舊朝殘餘勢力倚為天險的侖河頓時形同虛設。
嘉凜大勝之後,卻不躁進,歇馬河邊,著手整頓軍紀。將南下以來招降的舊朝士兵裁去老弱,重新整編,獨成一營,起名「無分軍」。軍名的意義他是這樣解釋的:「昔日神生百子,令其各選棲地,繁衍生息。由此可見,各族雖然習俗各異,風貌不同,卻同出一源,皆為兄弟,無分貴賤!」
朝中的躁動,因為嘉凜的這次大勝而被壓了下來。
我遙想嘉凜日夜兼程趕到樊江軍營,只用了兩天時間整頓布置,就乘樊江守軍出動的空隙,一舉攻破樊江關,擊潰來襲的水軍,不禁心馳神往,長嘆一聲:「嘉凜用兵,奇極、險極!膽大至極!」
赫拉笑道:「聖上用兵奇險,你的理政方式也擔得上『奇險』兩個字。把刑部分到門下省來,那也是從來沒有的事。刑部分出來,一方面削減了你自己的實權;另一方面必會引起中書省的不滿。相君,我再問你一聲,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是。」
「你不怕嗎?」
「我只怕中書省的人太閑了。」
我微笑回答。
中書省的高官以士族出身的居多,那是嘉凜有意將士族架空。嘉凜把尚書省交給我,使赫拉居中牽制平衡,他們大權旁落,又礙著赫拉在,不能沒有君王的旨意對我打擊或者干涉尚書省太過,心中不甘是肯定的。在這種時候,當然要找點事情給他們做,以免他們太閑了多生是非。
這件事送給他們做的事,不能太小;太小了,他們提不起興趣;太大了,會動搖新政的根本;同時,這件事還要讓他們覺得有機可趁,但把柄又不能太大,使他們可以倚仗這個把柄肆意妄為。
將刑部從尚書省劃出,分到門下省去其實是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下盡量的使三權分離,減低行政權力對司法權的控制。我和晁視籌劃了許久,才問赫拉是否可行。
門下省接掌刑部,代表門下省的權力擴大,赫拉作為直接受益者,哪裡有推拒的道理。他雖然當時沒有答應,現在又來明述利害,確定我的意願,但對於接管刑部卻是千肯萬肯了。
「相君,這件事你肯定是先有計劃的,把你的計劃說來聽聽怎樣?」
赫拉說話乾脆,我也不啰嗦:「赫相,我想請你以元族習俗為由,在明天的首次三相議會上主動提出將刑部劃到門下省。」
「等一下!」赫拉擺手:「我們元族可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用這個理由也太勉強了些。」
我微微一笑:「正因為元族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風俗習慣』四個字包含的內容很大,理由才充足。赫相,我這是防止中書省類比刑部要求我從六部里劃出一部讓他們掌管,所以只能借元族與中昆習俗不同來做理由。」
赫拉離去后,我忍不住問正在翻閱卷宗的晁視:「醒源兄,你覺得有多少人會真的依照朝律辦事?」
「十得一二,就是百姓之福了!」
我振作精神,笑道:「能有十之一二,就會有十之三四,慢慢地發展,總有一天,法制觀念會深入人心,成為人們行事遵守的規則。」
晁視對我的樂觀不予置評,問道:「你看過戶部遞上來的關於商社組建的報告嗎?」
「還沒有,有什麼讓你吃驚的事?」
我轉到他案旁,拿過卷宗仔細一翻,忍不住笑了起來:「士族的胃口好大啊!說好了照國四商三士二農工一的比例分配出資及收益份額,他們居然還是在這裡面大作手腳……他們不是恥於言利么?怎麼在這呈上來的商人名額里還是有許多世族門閥的高貴姓氏呢?」
晁視嗤笑一聲:「利之所驅,誰不動心?商人名額里的高貴姓氏,只是近年來門庭沒落,才不得不出面。想求利又想維持表面的清高,在背後控制商家的士族豪強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晁視沉聲道:「雖說這是有意引他們出手,但讓他們太得勢,於日後的穩定也大為不利,要設法將他們的勢力再削弱一些,現在報上來的這份卷宗,不能批。」
我腦子裡念頭一轉,笑道:「醒源兄說的有道理,可是要怎麼遏制他們呢?」
「最直接的辦法,是擴大官府所佔的份額,朝廷管理天下,多佔份額沒有人能說什麼。但這樣就有強權佔先之嫌,既與你和付相極力推崇的交易公平的宗旨違背,又失信於人。會使合作的商人不信任官府,不利於商事發展。二,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各大商家切實掌控手裡的份額,使他們不受制於士族。我認為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商家坐大,比官府出面強。」
「這都是集權……假如反其道而行之,盡量的分化士族本身的勢力,以雨露均沾為由,勒令一家一姓所持份額不得超過定數。把這『士三』的份額小心統算細分,醒源兄覺得可行嗎?」
晁視靜默了一下,嘆氣:「相君近日心思狠辣許多,以前是唯恐事情無法平定,現在是唯恐無事。」
我啞然。
「只是好生統御的話,下面愈亂,上面愈穩,亂中求治,不失為對付士族的一個方法。」
晁視推開卷宗,提筆問道:「說說你想抑哪幾家,揚哪幾家,我好錄出來仔細籌劃一下細節。」
「金州管家,雖是士族,但地處偏遠,一向依附金州真正的豪門貴族苗家,近三代都沒有出仕,卻參予了商事活動,門第觀念不算太重,扶管家可以分化東遼金州的士族勢力。而且此次安都瘟疫,多賴管鬼祖出力,他雖然堅辭朝廷的封賞,但把他的功績蔭澤到管家卻是順理成章的事,對管家特別照顧,就算士族,也不能說什麼。」
晁視一笑,問道:「你這是為公還是為私?」
「世上既然有可以公私兼顧的美事,我何必為了『清名』而分外避嫌?」
我歪頭想了想,笑道:「醒源兄,兩川晁家雖然式微,畢竟也是姓氏錄上的貴族……」454F44窗清入很:)
「不可!」
事情關心,晁視畢竟不能聽而不聞,搖頭反對:「我族中目前儘是庸才,且貪不知足,讓他們隨著大流拿著微利就可以了。如果對他們著意扶持,他們沒有相應的才能,應對其中的詭譎變化,必會有牽連家門的事。」
「醒源兄認真計較過了?」
晁視點頭,把話題自晁家轉開:「倒是宮家,除了謀深以外,還有幾位頗有才幹的子弟,守家有餘,拓業可倚。雲郡久歷戰亂,真正的百年士族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門第觀念對比中昆輕。而且謀深獻儲糧圖也是未賞之功,類比管家扶持宮家,大善。」
兩人細細地商討一番,晁視道:「如果儘是提拔式微的家族,會讓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蹊蹺,落人話柄。這裡還需要斟酌一番,考慮一下廷議輿論。」
本來士族勢力就大,多讓一分就多一分掣肘,但表面功夫不做又不行,一時間這擺在檯面上的人選頗為難選。
我躊躇良久,一咬牙道:「中書省宰相連相爺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醒源兄,你以為如何?」
晁視眼睛微眯,慢慢地說:「不錯,連相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正好!」
連墨非常注意名聲,又獨掌中書省,真讓連家在商社聯營上大占份額,所得的利益對比他的高位,不過是錦上添花,徒然引人眼紅。反而把連家可以暗化的許多行為都擠上了明面,連家稍有差池,少不得就有忌妒者借題發揮。
連墨會有一陣子頭痛的,這樣也好稍緩他對刑部分流的緊張。
連墨現在看來,的確算是個端方君子,我的做法就某種層面來說,是將他推在了懸崖邊上,太過欺人了。
「不知道連相會不會推拒這個提議……」
晁視嘿嘿一笑:「連相自己當然不會把這點上蠅頭小利放在眼裡,可連家卻未必!這送上門來的財富,連家如何能拒?」
終於把聯合商社組建的出資收益份額分完,我把晁視整理出來的卷宗看完,想到這薄薄的一疊紙上,決定著以後幾年全國糧食的流通以及士族與士族的權力劃分、士族與庶族的地位抗爭,突然不自禁的打了個寒戰。
「怎麼了?」
我抬頭看著晁視,想起他在我提出分權的建議時說的話,問:「醒源兄,我最近是不是變得很可怕?」
「有一點。」
難得晁視明白跟我相處的最好方式,在我面前往往表露真情,我不禁一笑:「怎麼個可怕法?」
「以前的你,以隱忍為要,得過且過,雖然有心,但行事卻嫌無力;不是必須,絕不願挑破阻隔,只恐多生事端。現在的你,行事卻有股銳意,鋒芒畢露,有時候不惜挑起事端,以求成功,太咄咄逼人了。」
我恍然撫額,長嘆一聲:「難怪天賜近來對我多有不滿,當陽生更是連見我一面都不願……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時間我心裡百感交集,嘴裡五味齊涌。
「作為朋友,當然覺得你這樣的轉變有些令人難以接受。可在事實上,你也只有像現在這樣變化,才能真正的審時度勢,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我悵然若失,嘆道:「從政者,多情寡……」
晁視淡淡一笑,問道:「你既然有這樣的話,卻又想做什麼樣的決定?」
「固守本心,矢志不移。」
長康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上朝才知道聖駕已然南征,詔令三省宰相監國。
中書省依詔令重修朝綱、民律、代天子主持祭祀及一應禮節;門下省查檢吏治,監督朝廷上下官員;尚書省則主持一應行政事務。
三省依時治世,但各司其職,不得越權而行。遇關乎國家根本,跨越三省之大事,則由三省宰相共議,以二一對比決斷。
詔令一下,朝野震動。
幸而此時樊江戰報送到,聖駕南征初戰告捷,攻破樊江,取了盤口,得了樊江盤口一帶的千里沃野,同時大破侖河左岸的舊朝水師。
這一戰,不止取得了軍隊渡冬的糧草,更收編了舊朝水軍船千餘艘,水軍將士四萬餘人。
舊朝殘餘勢力倚為天險的侖河頓時形同虛設。
嘉凜大勝之後,卻不躁進,歇馬河邊,著手整頓軍紀。將南下以來招降的舊朝士兵裁去老弱,重新整編,獨成一營,起名「無分軍」。軍名的意義他是這樣解釋的:「昔日神生百子,令其各選棲地,繁衍生息。由此可見,各族雖然習俗各異,風貌不同,卻同出一源,皆為兄弟,無分貴賤!」
朝中的躁動,因為嘉凜的這次大勝而被壓了下來。
我遙想嘉凜日夜兼程趕到樊江軍營,只用了兩天時間整頓布置,就乘樊江守軍出動的空隙,一舉攻破樊江關,擊潰來襲的水軍,不禁心馳神往,長嘆一聲:「嘉凜用兵,奇極、險極!膽大至極!」
赫拉笑道:「聖上用兵奇險,你的理政方式也擔得上『奇險』兩個字。把刑部分到門下省來,那也是從來沒有的事。刑部分出來,一方面削減了你自己的實權;另一方面必會引起中書省的不滿。相君,我再問你一聲,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是。」
「你不怕嗎?」
「我只怕中書省的人太閑了。」
我微笑回答。
中書省的高官以士族出身的居多,那是嘉凜有意將士族架空。嘉凜把尚書省交給我,使赫拉居中牽制平衡,他們大權旁落,又礙著赫拉在,不能沒有君王的旨意對我打擊或者干涉尚書省太過,心中不甘是肯定的。在這種時候,當然要找點事情給他們做,以免他們太閑了多生是非。
這件事送給他們做的事,不能太小;太小了,他們提不起興趣;太大了,會動搖新政的根本;同時,這件事還要讓他們覺得有機可趁,但把柄又不能太大,使他們可以倚仗這個把柄肆意妄為。
將刑部從尚書省劃出,分到門下省去其實是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下盡量的使三權分離,減低行政權力對司法權的控制。我和晁視籌劃了許久,才問赫拉是否可行。
門下省接掌刑部,代表門下省的權力擴大,赫拉作為直接受益者,哪裡有推拒的道理。他雖然當時沒有答應,現在又來明述利害,確定我的意願,但對於接管刑部卻是千肯萬肯了。
「相君,這件事你肯定是先有計劃的,把你的計劃說來聽聽怎樣?」
赫拉說話乾脆,我也不啰嗦:「赫相,我想請你以元族習俗為由,在明天的首次三相議會上主動提出將刑部劃到門下省。」
「等一下!」赫拉擺手:「我們元族可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用這個理由也太勉強了些。」
我微微一笑:「正因為元族沒有三省六部這樣的設置,『風俗習慣』四個字包含的內容很大,理由才充足。赫相,我這是防止中書省類比刑部要求我從六部里劃出一部讓他們掌管,所以只能借元族與中昆習俗不同來做理由。」
赫拉離去后,我忍不住問正在翻閱卷宗的晁視:「醒源兄,你覺得有多少人會真的依照朝律辦事?」
「十得一二,就是百姓之福了!」
我振作精神,笑道:「能有十之一二,就會有十之三四,慢慢地發展,總有一天,法制觀念會深入人心,成為人們行事遵守的規則。」
晁視對我的樂觀不予置評,問道:「你看過戶部遞上來的關於商社組建的報告嗎?」
「還沒有,有什麼讓你吃驚的事?」
我轉到他案旁,拿過卷宗仔細一翻,忍不住笑了起來:「士族的胃口好大啊!說好了照國四商三士二農工一的比例分配出資及收益份額,他們居然還是在這裡面大作手腳……他們不是恥於言利么?怎麼在這呈上來的商人名額里還是有許多世族門閥的高貴姓氏呢?」
晁視嗤笑一聲:「利之所驅,誰不動心?商人名額里的高貴姓氏,只是近年來門庭沒落,才不得不出面。想求利又想維持表面的清高,在背後控制商家的士族豪強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晁視沉聲道:「雖說這是有意引他們出手,但讓他們太得勢,於日後的穩定也大為不利,要設法將他們的勢力再削弱一些,現在報上來的這份卷宗,不能批。」
我腦子裡念頭一轉,笑道:「醒源兄說的有道理,可是要怎麼遏制他們呢?」
「最直接的辦法,是擴大官府所佔的份額,朝廷管理天下,多佔份額沒有人能說什麼。但這樣就有強權佔先之嫌,既與你和付相極力推崇的交易公平的宗旨違背,又失信於人。會使合作的商人不信任官府,不利於商事發展。二,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各大商家切實掌控手裡的份額,使他們不受制於士族。我認為由四方樓出面支持商家坐大,比官府出面強。」
「這都是集權……假如反其道而行之,盡量的分化士族本身的勢力,以雨露均沾為由,勒令一家一姓所持份額不得超過定數。把這『士三』的份額小心統算細分,醒源兄覺得可行嗎?」
晁視靜默了一下,嘆氣:「相君近日心思狠辣許多,以前是唯恐事情無法平定,現在是唯恐無事。」
我啞然。
「只是好生統御的話,下面愈亂,上面愈穩,亂中求治,不失為對付士族的一個方法。」
晁視推開卷宗,提筆問道:「說說你想抑哪幾家,揚哪幾家,我好錄出來仔細籌劃一下細節。」
「金州管家,雖是士族,但地處偏遠,一向依附金州真正的豪門貴族苗家,近三代都沒有出仕,卻參予了商事活動,門第觀念不算太重,扶管家可以分化東遼金州的士族勢力。而且此次安都瘟疫,多賴管鬼祖出力,他雖然堅辭朝廷的封賞,但把他的功績蔭澤到管家卻是順理成章的事,對管家特別照顧,就算士族,也不能說什麼。」
晁視一笑,問道:「你這是為公還是為私?」
「世上既然有可以公私兼顧的美事,我何必為了『清名』而分外避嫌?」
我歪頭想了想,笑道:「醒源兄,兩川晁家雖然式微,畢竟也是姓氏錄上的貴族……」454F44窗清入很:)
「不可!」
事情關心,晁視畢竟不能聽而不聞,搖頭反對:「我族中目前儘是庸才,且貪不知足,讓他們隨著大流拿著微利就可以了。如果對他們著意扶持,他們沒有相應的才能,應對其中的詭譎變化,必會有牽連家門的事。」
「醒源兄認真計較過了?」
晁視點頭,把話題自晁家轉開:「倒是宮家,除了謀深以外,還有幾位頗有才幹的子弟,守家有餘,拓業可倚。雲郡久歷戰亂,真正的百年士族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了,門第觀念對比中昆輕。而且謀深獻儲糧圖也是未賞之功,類比管家扶持宮家,大善。」
兩人細細地商討一番,晁視道:「如果儘是提拔式微的家族,會讓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蹊蹺,落人話柄。這裡還需要斟酌一番,考慮一下廷議輿論。」
本來士族勢力就大,多讓一分就多一分掣肘,但表面功夫不做又不行,一時間這擺在檯面上的人選頗為難選。
我躊躇良久,一咬牙道:「中書省宰相連相爺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醒源兄,你以為如何?」
晁視眼睛微眯,慢慢地說:「不錯,連相德高望重,連家也是世族門閥……正好!」
連墨非常注意名聲,又獨掌中書省,真讓連家在商社聯營上大占份額,所得的利益對比他的高位,不過是錦上添花,徒然引人眼紅。反而把連家可以暗化的許多行為都擠上了明面,連家稍有差池,少不得就有忌妒者借題發揮。
連墨會有一陣子頭痛的,這樣也好稍緩他對刑部分流的緊張。
連墨現在看來,的確算是個端方君子,我的做法就某種層面來說,是將他推在了懸崖邊上,太過欺人了。
「不知道連相會不會推拒這個提議……」
晁視嘿嘿一笑:「連相自己當然不會把這點上蠅頭小利放在眼裡,可連家卻未必!這送上門來的財富,連家如何能拒?」
終於把聯合商社組建的出資收益份額分完,我把晁視整理出來的卷宗看完,想到這薄薄的一疊紙上,決定著以後幾年全國糧食的流通以及士族與士族的權力劃分、士族與庶族的地位抗爭,突然不自禁的打了個寒戰。
「怎麼了?」
我抬頭看著晁視,想起他在我提出分權的建議時說的話,問:「醒源兄,我最近是不是變得很可怕?」
「有一點。」
難得晁視明白跟我相處的最好方式,在我面前往往表露真情,我不禁一笑:「怎麼個可怕法?」
「以前的你,以隱忍為要,得過且過,雖然有心,但行事卻嫌無力;不是必須,絕不願挑破阻隔,只恐多生事端。現在的你,行事卻有股銳意,鋒芒畢露,有時候不惜挑起事端,以求成功,太咄咄逼人了。」
我恍然撫額,長嘆一聲:「難怪天賜近來對我多有不滿,當陽生更是連見我一面都不願……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時間我心裡百感交集,嘴裡五味齊涌。
「作為朋友,當然覺得你這樣的轉變有些令人難以接受。可在事實上,你也只有像現在這樣變化,才能真正的審時度勢,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我悵然若失,嘆道:「從政者,多情寡……」
晁視淡淡一笑,問道:「你既然有這樣的話,卻又想做什麼樣的決定?」
「固守本心,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