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天嘉朝長康四年十一月,失蹤兩個多月的皇帝還駕,班師還朝。長康五年元月,皇太后攜媳、孫部屬入關。
帝妻鈴泉因是帝兄遺孀,且諸子並非全是帝之血脈故,為中昆士族所忌。中書省諸官援引禮制,請帝另選中昆名門淑女以正中宮。帝以元族風俗為由,執意立鈴泉為後。
中書省諸官請帝另皇后,本就是虛張聲勢,意在使帝重視血統純正,將鈴泉兩位已經過了十歲的兒子排除在皇子之列。而後再進言選秀充實後宮,以求有皇子具有中昆士族血統。
不能不說,連墨的舉動是在為中昆士族謀百年之利,可惜的是他們低估了元族女子的剛強。鈴泉初惱中書省諸官對她不敬,后怒親子失了皇子身份,再聽到選秀之言,勃然大怒,硬闖北極殿,一刀將殿門斬開,滿殿追殺禮官。
帝怒,斥令后住手。后抗旨相罵,幾乎登陛揮刀,殿內諸臣既不能對皇后出手,又不能不攔截護陛。
幸而皇太后聞變而至,令女官格開皇后,才沒出現北極殿中,帝后相毆的鬧劇。為緩和帝后及諸臣的緊張關係,皇太后攜皇后居長春宮。
至此,帝後分居。
諸臣雖然有心,卻不敢再向帝進立妃之言,暗地裡對帝實懷同情之心,對后則有怨懟之意。
長康五年二月十一日,也是我正式接掌世神教的日子,姝鬟姝妙清晨來賀,髮鬢上猶帶著連夜趕路而致的露水。
我有些意外,「你們怎麼來了?」
「奴婢聽說郎君不準備回宮了,想想宮外自在舒服,就向主公討令出來了。」
姝妙的話當然是不能信的,我啞然失笑,道:「在我這裡,你可就是一介草民,再也當不了武衛了。」
姝鬟微笑道:「這個奴婢自然醒得,只是奴婢也覺得跟在郎君身邊比在裡面活得自在,所以就來了。」
「郎君,除了禮物之外,奴婢還帶著主公給你的信呢。」
我不忙著接信,問道:「他回去之後,不好生理政,卻弄得宮闈之內的謠言滿天飛,怎麼回事?」
姝鬟抿嘴一笑,輕聲道:「主公讓奴婢給您捎了一句,弄出現在的事,讓皇後來背負這樣的惡名,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處,盼你體諒。再則皇後跟在皇太後身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地位尊榮無比,也足以安慰她的寂廖。」
我沉默片刻,嘆了口氣。
門外慧生在喊:「阿隨,管先生、當陽先生和小弟都來向你道賀來了。」
我訝然揚眉,笑道:「他們來湊什麼熱鬧,這有什麼值得慶賀的?」
慧生笑道:「他們自然是來賀你得出牢籠,不必受拘一時一地了。你快點!別磨磨蹭蹭的讓他們久等,當陽先生可是沒什麼耐性的。」
「是--我這就來了!」
我一面應著,一面向姝妙拿過嘉凜的信,拆開了迅速地掃了一眼,然後將它折起,放入懷中。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嘉凜的信縱然不來,但我與他魂魄相連,又豈能感應不到如此強烈的心意?
只是當他的信遞過來,那字裡行間的迤邐,卻也另有一番心意深蘊,當成賀禮,倒也值得收藏。
門外,天青日朗,春綠初萌,新燕清啼,信風傳香。
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世間重視的親友,都坐在庭院里談笑風生,等著我加入他們。
長康七年,門下省宰相赫拉以天下安穩而吏治漸壞由,奏請由門下省勘查諸郡獄,帝允之。
大查歷時三年,士族因驕恣成風,倍受打擊。士族諸官以赫拉越權為由,請帝親決獄案,收門下省之權。帝旨,權分三省,三省各司其職,任何人不得侵涉,縱是帝王,亦不得毫無約束的收取各省職權。
至此,三省分立權職分明成為人心定理。
士族真正意識到權不得越法的嚴肅性,若要制尚書、門下二省,須得以法治法,以中書省立法為用。
同年,世神教整肅教風,嚴令教眾不得以宗教影響力為依持,妄圖政事。凡有逾越界限者,即除其教籍。
長康九年,中書省終於立法「各級官府長職者,以五年為一屆,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據此為憑,赫拉在次年春選任官中讓出門下省宰相之職,歷時三年的吏治清查,終於放緩了力度。
同年,門下省與中書省的大批官員都為這條律法所限,退出原職,或是轉任,或是致仕;只有尚書省因為長康五年經歷了一次吏員調整,年限未至,相對穩定。
中書省宰相連墨致仕之後,倒與赫拉私交密切起來,約齊了一眾無奈致仕的官員,商議成立長老院,為中書省立法後援。為了擴大長老院的威信,這些士族也漸漸放開身份矜持,與影響力漸增的農工商階級折節下交。
長康十年,世神教於蘇郡開辦「社上」「稷下」兩學院。「社上學院」以農工技藝教導為主;「稷下學院」以人文政治教導為主。
朝官或有言,結黨則必有私,帝聞言大笑,曰:「諸卿不過一片為國之心,不甘寂寞而已,何必以此大罪妄言揣測?中書省諸官高處朝堂,所議之法每有遠離百姓所需之荒謬處,如今有長老院在野建言,正可拾遺補缺。」
天嘉十二年,長老院在帝之默許,輿論支持下,開始在各地設立下院,吸納當地士農工商中著有影響力者,漸成系統。中書省立法,每以長老院所提之案為據。
天嘉十五年,尚書省宰相付南音任滿,尚書省以高雲歌為相。
高雲歌改稅制,著除士族免稅之制,士與農工商業一體納稅。
諸官於帝駕前哭訴,叩陛至出血流披面。帝亦怒,召高雲歌垂詢。高雲歌狂言:「稅制乃尚書省之事,有臣決斷即可,聖上但請安坐,毋須多憂。」
帝目諸臣,示無奈之意。
稅制既定,天下士子俱哭,自盡以示抗爭之意的士子五十八人。
群情洶洶,而高雲歌不為所動。
至此,帝除軍事以外,凡有奏章,唯閱「可」「不可」發回三省而已,再不親理政事。
有感於尚書省權力過大,而帝不能制之局,中書省奏請將長老院併入中書省,設上下兩院,意圖將尚書省行政亦納入立法範疇。
帝允長老院入中書省,然尚書省行政亦以法案形式納入立法範疇一事,則令緩之,曰:「中書省這上下兩院構建破綻百出,行政之事全不通曉,暫無正確判斷尚書省政務正確與否的能力。此事宜徐圖之。」
同年二月,世神教「社上」「稷下」兩學院的首批學子共一百七十二人面臨畢業考試。
教宗給諸學子親訂的畢業考試題目為:各人遊歷天下半年,於九月在安都四方樓聚會,交出一份遊歷各地,針對自己觀察到的東西,任選農業、技藝、時政、風俗中的一樣,而寫論文一篇。論文由教宗及各科教師審閱,合格者予以畢業;不合格者,罰為世神教援災中心的義工一年。
結果,本年八月,教宗與各科教師尚未至安都,提前趕到四方樓的眾學子,已然在四方樓的論衡台,把講道的數名高閥弟子殺了個落花流水,儼然一副擂主之態。
我站在正對論衡台的小飛閣上,看著得意洋洋的諸弟子,自豪驕傲的同時,也有啼笑皆非之感,嘆道:「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身後有人輕笑一聲:「他們又怎比得你當年的風華?」
嘉凜走到我身邊,看著論衡台上的熱鬧,笑道:「當年,你與中昆五老相爭的時候,我其實就站在你現在站的那個位置,看著你出現的。」
我訝然揚眉,雖然時日久了,還是忍不住抱怨:「原來你專門做這種讓別人出力,你討好的事!」
嘉凜笑呼一聲,「這可冤枉!我一開始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場中的局勢,後來不出去,只是被你的嚇住了。」
我愕然,「我嚇你?」
「當年你站在那裡,被中昆五老逼得鋒芒畢露的時候,那股烈烈風華,雖在三丈以外,已經逼得我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呆了一呆,突然覺得耳根子有些發熱,「胡說八道。」
嘉凜的手覆在我扶在窗框的手上,微笑道:「我可沒有胡說,那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人,若能為我所用,那當然好;若不能為我所用……」
我橫了他一眼,「就要斬草除根,這個你不說,我也知道。」
「那你就想錯了。」
嘉凜哈哈大笑:「當時我想的卻是,若不能為我所用,我就要困他一生。」
「咦?!」
嘉凜慢條斯理地說:「那樣的人,若要除去,我怎麼下得了手。」
我啐了一口,「你少在這裡給我瘋言瘋語。」
論衡台上,又傳來一陣歡呼,卻是稷下學院的一名學子解開了挑戰者以牽星術為基設的一道數學題。他的同學歡呼雀躍,旁觀者也嘖嘖稱奇。
這群學生最早雖然師從於我,但他們孜孜以求的學習著,五年下來,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都已經遠超於我。看著他們頭角崢嶸,我心裡那點為人師表的驕傲,已然膨脹到了極點,忍不住像嘉凜誇耀:「你看我這些學生怎樣?」
嘉凜掃了一眼,淡淡地說:「還行。」
他說我什麼倒罷了,但他對我的學生這樣,我卻忍不住怒道:「什麼叫還行,他們的學識,比起你那什麼國學五院的酒囊飯袋,可不知強了多少倍。」
嘉凜點點頭,道:「國學院多紈褲子弟,比起你這些學生來,的確不成才。」
我洋洋自得,笑道:「我的學生現在都還年輕,難免浮躁。可再過上幾年,他們一定會成為引領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飛速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這天下的傳奇!哈,到時候,他們一定會得意洋洋地站在我面前,顯擺他們的成就。」
「不然。」
嘉凜伸手在我眉梢輕輕地一撫,微笑著說:「在我眼裡,這天下,只有一個傳奇,那就是我的白衣卿相!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天嘉朝長康四年十一月,失蹤兩個多月的皇帝還駕,班師還朝。長康五年元月,皇太后攜媳、孫部屬入關。
帝妻鈴泉因是帝兄遺孀,且諸子並非全是帝之血脈故,為中昆士族所忌。中書省諸官援引禮制,請帝另選中昆名門淑女以正中宮。帝以元族風俗為由,執意立鈴泉為後。
中書省諸官請帝另皇后,本就是虛張聲勢,意在使帝重視血統純正,將鈴泉兩位已經過了十歲的兒子排除在皇子之列。而後再進言選秀充實後宮,以求有皇子具有中昆士族血統。
不能不說,連墨的舉動是在為中昆士族謀百年之利,可惜的是他們低估了元族女子的剛強。鈴泉初惱中書省諸官對她不敬,后怒親子失了皇子身份,再聽到選秀之言,勃然大怒,硬闖北極殿,一刀將殿門斬開,滿殿追殺禮官。
帝怒,斥令后住手。后抗旨相罵,幾乎登陛揮刀,殿內諸臣既不能對皇后出手,又不能不攔截護陛。
幸而皇太后聞變而至,令女官格開皇后,才沒出現北極殿中,帝后相毆的鬧劇。為緩和帝后及諸臣的緊張關係,皇太后攜皇后居長春宮。
至此,帝後分居。
諸臣雖然有心,卻不敢再向帝進立妃之言,暗地裡對帝實懷同情之心,對后則有怨懟之意。
長康五年二月十一日,也是我正式接掌世神教的日子,姝鬟姝妙清晨來賀,髮鬢上猶帶著連夜趕路而致的露水。
我有些意外,「你們怎麼來了?」
「奴婢聽說郎君不準備回宮了,想想宮外自在舒服,就向主公討令出來了。」
姝妙的話當然是不能信的,我啞然失笑,道:「在我這裡,你可就是一介草民,再也當不了武衛了。」
姝鬟微笑道:「這個奴婢自然醒得,只是奴婢也覺得跟在郎君身邊比在裡面活得自在,所以就來了。」
「郎君,除了禮物之外,奴婢還帶著主公給你的信呢。」
我不忙著接信,問道:「他回去之後,不好生理政,卻弄得宮闈之內的謠言滿天飛,怎麼回事?」
姝鬟抿嘴一笑,輕聲道:「主公讓奴婢給您捎了一句,弄出現在的事,讓皇後來背負這樣的惡名,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處,盼你體諒。再則皇後跟在皇太後身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地位尊榮無比,也足以安慰她的寂廖。」
我沉默片刻,嘆了口氣。
門外慧生在喊:「阿隨,管先生、當陽先生和小弟都來向你道賀來了。」
我訝然揚眉,笑道:「他們來湊什麼熱鬧,這有什麼值得慶賀的?」
慧生笑道:「他們自然是來賀你得出牢籠,不必受拘一時一地了。你快點!別磨磨蹭蹭的讓他們久等,當陽先生可是沒什麼耐性的。」
「是--我這就來了!」
我一面應著,一面向姝妙拿過嘉凜的信,拆開了迅速地掃了一眼,然後將它折起,放入懷中。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嘉凜的信縱然不來,但我與他魂魄相連,又豈能感應不到如此強烈的心意?
只是當他的信遞過來,那字裡行間的迤邐,卻也另有一番心意深蘊,當成賀禮,倒也值得收藏。
門外,天青日朗,春綠初萌,新燕清啼,信風傳香。
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世間重視的親友,都坐在庭院里談笑風生,等著我加入他們。
長康七年,門下省宰相赫拉以天下安穩而吏治漸壞由,奏請由門下省勘查諸郡獄,帝允之。
大查歷時三年,士族因驕恣成風,倍受打擊。士族諸官以赫拉越權為由,請帝親決獄案,收門下省之權。帝旨,權分三省,三省各司其職,任何人不得侵涉,縱是帝王,亦不得毫無約束的收取各省職權。
至此,三省分立權職分明成為人心定理。
士族真正意識到權不得越法的嚴肅性,若要制尚書、門下二省,須得以法治法,以中書省立法為用。
同年,世神教整肅教風,嚴令教眾不得以宗教影響力為依持,妄圖政事。凡有逾越界限者,即除其教籍。
長康九年,中書省終於立法「各級官府長職者,以五年為一屆,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據此為憑,赫拉在次年春選任官中讓出門下省宰相之職,歷時三年的吏治清查,終於放緩了力度。
同年,門下省與中書省的大批官員都為這條律法所限,退出原職,或是轉任,或是致仕;只有尚書省因為長康五年經歷了一次吏員調整,年限未至,相對穩定。
中書省宰相連墨致仕之後,倒與赫拉私交密切起來,約齊了一眾無奈致仕的官員,商議成立長老院,為中書省立法後援。為了擴大長老院的威信,這些士族也漸漸放開身份矜持,與影響力漸增的農工商階級折節下交。
長康十年,世神教於蘇郡開辦「社上」「稷下」兩學院。「社上學院」以農工技藝教導為主;「稷下學院」以人文政治教導為主。
朝官或有言,結黨則必有私,帝聞言大笑,曰:「諸卿不過一片為國之心,不甘寂寞而已,何必以此大罪妄言揣測?中書省諸官高處朝堂,所議之法每有遠離百姓所需之荒謬處,如今有長老院在野建言,正可拾遺補缺。」
天嘉十二年,長老院在帝之默許,輿論支持下,開始在各地設立下院,吸納當地士農工商中著有影響力者,漸成系統。中書省立法,每以長老院所提之案為據。
天嘉十五年,尚書省宰相付南音任滿,尚書省以高雲歌為相。
高雲歌改稅制,著除士族免稅之制,士與農工商業一體納稅。
諸官於帝駕前哭訴,叩陛至出血流披面。帝亦怒,召高雲歌垂詢。高雲歌狂言:「稅制乃尚書省之事,有臣決斷即可,聖上但請安坐,毋須多憂。」
帝目諸臣,示無奈之意。
稅制既定,天下士子俱哭,自盡以示抗爭之意的士子五十八人。
群情洶洶,而高雲歌不為所動。
至此,帝除軍事以外,凡有奏章,唯閱「可」「不可」發回三省而已,再不親理政事。
有感於尚書省權力過大,而帝不能制之局,中書省奏請將長老院併入中書省,設上下兩院,意圖將尚書省行政亦納入立法範疇。
帝允長老院入中書省,然尚書省行政亦以法案形式納入立法範疇一事,則令緩之,曰:「中書省這上下兩院構建破綻百出,行政之事全不通曉,暫無正確判斷尚書省政務正確與否的能力。此事宜徐圖之。」
同年二月,世神教「社上」「稷下」兩學院的首批學子共一百七十二人面臨畢業考試。
教宗給諸學子親訂的畢業考試題目為:各人遊歷天下半年,於九月在安都四方樓聚會,交出一份遊歷各地,針對自己觀察到的東西,任選農業、技藝、時政、風俗中的一樣,而寫論文一篇。論文由教宗及各科教師審閱,合格者予以畢業;不合格者,罰為世神教援災中心的義工一年。
結果,本年八月,教宗與各科教師尚未至安都,提前趕到四方樓的眾學子,已然在四方樓的論衡台,把講道的數名高閥弟子殺了個落花流水,儼然一副擂主之態。
我站在正對論衡台的小飛閣上,看著得意洋洋的諸弟子,自豪驕傲的同時,也有啼笑皆非之感,嘆道:「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身後有人輕笑一聲:「他們又怎比得你當年的風華?」
嘉凜走到我身邊,看著論衡台上的熱鬧,笑道:「當年,你與中昆五老相爭的時候,我其實就站在你現在站的那個位置,看著你出現的。」
我訝然揚眉,雖然時日久了,還是忍不住抱怨:「原來你專門做這種讓別人出力,你討好的事!」
嘉凜笑呼一聲,「這可冤枉!我一開始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場中的局勢,後來不出去,只是被你的嚇住了。」
我愕然,「我嚇你?」
「當年你站在那裡,被中昆五老逼得鋒芒畢露的時候,那股烈烈風華,雖在三丈以外,已經逼得我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呆了一呆,突然覺得耳根子有些發熱,「胡說八道。」
嘉凜的手覆在我扶在窗框的手上,微笑道:「我可沒有胡說,那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人,若能為我所用,那當然好;若不能為我所用……」
我橫了他一眼,「就要斬草除根,這個你不說,我也知道。」
「那你就想錯了。」
嘉凜哈哈大笑:「當時我想的卻是,若不能為我所用,我就要困他一生。」
「咦?!」
嘉凜慢條斯理地說:「那樣的人,若要除去,我怎麼下得了手。」
我啐了一口,「你少在這裡給我瘋言瘋語。」
論衡台上,又傳來一陣歡呼,卻是稷下學院的一名學子解開了挑戰者以牽星術為基設的一道數學題。他的同學歡呼雀躍,旁觀者也嘖嘖稱奇。
這群學生最早雖然師從於我,但他們孜孜以求的學習著,五年下來,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都已經遠超於我。看著他們頭角崢嶸,我心裡那點為人師表的驕傲,已然膨脹到了極點,忍不住像嘉凜誇耀:「你看我這些學生怎樣?」
嘉凜掃了一眼,淡淡地說:「還行。」
他說我什麼倒罷了,但他對我的學生這樣,我卻忍不住怒道:「什麼叫還行,他們的學識,比起你那什麼國學五院的酒囊飯袋,可不知強了多少倍。」
嘉凜點點頭,道:「國學院多紈褲子弟,比起你這些學生來,的確不成才。」
我洋洋自得,笑道:「我的學生現在都還年輕,難免浮躁。可再過上幾年,他們一定會成為引領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飛速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這天下的傳奇!哈,到時候,他們一定會得意洋洋地站在我面前,顯擺他們的成就。」
「不然。」
嘉凜伸手在我眉梢輕輕地一撫,微笑著說:「在我眼裡,這天下,只有一個傳奇,那就是我的白衣卿相!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天嘉朝長康四年十一月,失蹤兩個多月的皇帝還駕,班師還朝。長康五年元月,皇太后攜媳、孫部屬入關。
帝妻鈴泉因是帝兄遺孀,且諸子並非全是帝之血脈故,為中昆士族所忌。中書省諸官援引禮制,請帝另選中昆名門淑女以正中宮。帝以元族風俗為由,執意立鈴泉為後。
中書省諸官請帝另皇后,本就是虛張聲勢,意在使帝重視血統純正,將鈴泉兩位已經過了十歲的兒子排除在皇子之列。而後再進言選秀充實後宮,以求有皇子具有中昆士族血統。
不能不說,連墨的舉動是在為中昆士族謀百年之利,可惜的是他們低估了元族女子的剛強。鈴泉初惱中書省諸官對她不敬,后怒親子失了皇子身份,再聽到選秀之言,勃然大怒,硬闖北極殿,一刀將殿門斬開,滿殿追殺禮官。
帝怒,斥令后住手。后抗旨相罵,幾乎登陛揮刀,殿內諸臣既不能對皇后出手,又不能不攔截護陛。
幸而皇太后聞變而至,令女官格開皇后,才沒出現北極殿中,帝后相毆的鬧劇。為緩和帝后及諸臣的緊張關係,皇太后攜皇后居長春宮。
至此,帝後分居。
諸臣雖然有心,卻不敢再向帝進立妃之言,暗地裡對帝實懷同情之心,對后則有怨懟之意。
長康五年二月十一日,也是我正式接掌世神教的日子,姝鬟姝妙清晨來賀,髮鬢上猶帶著連夜趕路而致的露水。
我有些意外,「你們怎麼來了?」
「奴婢聽說郎君不準備回宮了,想想宮外自在舒服,就向主公討令出來了。」
姝妙的話當然是不能信的,我啞然失笑,道:「在我這裡,你可就是一介草民,再也當不了武衛了。」
姝鬟微笑道:「這個奴婢自然醒得,只是奴婢也覺得跟在郎君身邊比在裡面活得自在,所以就來了。」
「郎君,除了禮物之外,奴婢還帶著主公給你的信呢。」
我不忙著接信,問道:「他回去之後,不好生理政,卻弄得宮闈之內的謠言滿天飛,怎麼回事?」
姝鬟抿嘴一笑,輕聲道:「主公讓奴婢給您捎了一句,弄出現在的事,讓皇後來背負這樣的惡名,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處,盼你體諒。再則皇後跟在皇太後身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地位尊榮無比,也足以安慰她的寂廖。」
我沉默片刻,嘆了口氣。
門外慧生在喊:「阿隨,管先生、當陽先生和小弟都來向你道賀來了。」
我訝然揚眉,笑道:「他們來湊什麼熱鬧,這有什麼值得慶賀的?」
慧生笑道:「他們自然是來賀你得出牢籠,不必受拘一時一地了。你快點!別磨磨蹭蹭的讓他們久等,當陽先生可是沒什麼耐性的。」
「是--我這就來了!」
我一面應著,一面向姝妙拿過嘉凜的信,拆開了迅速地掃了一眼,然後將它折起,放入懷中。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嘉凜的信縱然不來,但我與他魂魄相連,又豈能感應不到如此強烈的心意?
只是當他的信遞過來,那字裡行間的迤邐,卻也另有一番心意深蘊,當成賀禮,倒也值得收藏。
門外,天青日朗,春綠初萌,新燕清啼,信風傳香。
最重要的,是我在這世間重視的親友,都坐在庭院里談笑風生,等著我加入他們。
長康七年,門下省宰相赫拉以天下安穩而吏治漸壞由,奏請由門下省勘查諸郡獄,帝允之。
大查歷時三年,士族因驕恣成風,倍受打擊。士族諸官以赫拉越權為由,請帝親決獄案,收門下省之權。帝旨,權分三省,三省各司其職,任何人不得侵涉,縱是帝王,亦不得毫無約束的收取各省職權。
至此,三省分立權職分明成為人心定理。
士族真正意識到權不得越法的嚴肅性,若要制尚書、門下二省,須得以法治法,以中書省立法為用。
同年,世神教整肅教風,嚴令教眾不得以宗教影響力為依持,妄圖政事。凡有逾越界限者,即除其教籍。
長康九年,中書省終於立法「各級官府長職者,以五年為一屆,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據此為憑,赫拉在次年春選任官中讓出門下省宰相之職,歷時三年的吏治清查,終於放緩了力度。
同年,門下省與中書省的大批官員都為這條律法所限,退出原職,或是轉任,或是致仕;只有尚書省因為長康五年經歷了一次吏員調整,年限未至,相對穩定。
中書省宰相連墨致仕之後,倒與赫拉私交密切起來,約齊了一眾無奈致仕的官員,商議成立長老院,為中書省立法後援。為了擴大長老院的威信,這些士族也漸漸放開身份矜持,與影響力漸增的農工商階級折節下交。
長康十年,世神教於蘇郡開辦「社上」「稷下」兩學院。「社上學院」以農工技藝教導為主;「稷下學院」以人文政治教導為主。
朝官或有言,結黨則必有私,帝聞言大笑,曰:「諸卿不過一片為國之心,不甘寂寞而已,何必以此大罪妄言揣測?中書省諸官高處朝堂,所議之法每有遠離百姓所需之荒謬處,如今有長老院在野建言,正可拾遺補缺。」
天嘉十二年,長老院在帝之默許,輿論支持下,開始在各地設立下院,吸納當地士農工商中著有影響力者,漸成系統。中書省立法,每以長老院所提之案為據。
天嘉十五年,尚書省宰相付南音任滿,尚書省以高雲歌為相。
高雲歌改稅制,著除士族免稅之制,士與農工商業一體納稅。
諸官於帝駕前哭訴,叩陛至出血流披面。帝亦怒,召高雲歌垂詢。高雲歌狂言:「稅制乃尚書省之事,有臣決斷即可,聖上但請安坐,毋須多憂。」
帝目諸臣,示無奈之意。
稅制既定,天下士子俱哭,自盡以示抗爭之意的士子五十八人。
群情洶洶,而高雲歌不為所動。
至此,帝除軍事以外,凡有奏章,唯閱「可」「不可」發回三省而已,再不親理政事。
有感於尚書省權力過大,而帝不能制之局,中書省奏請將長老院併入中書省,設上下兩院,意圖將尚書省行政亦納入立法範疇。
帝允長老院入中書省,然尚書省行政亦以法案形式納入立法範疇一事,則令緩之,曰:「中書省這上下兩院構建破綻百出,行政之事全不通曉,暫無正確判斷尚書省政務正確與否的能力。此事宜徐圖之。」
同年二月,世神教「社上」「稷下」兩學院的首批學子共一百七十二人面臨畢業考試。
教宗給諸學子親訂的畢業考試題目為:各人遊歷天下半年,於九月在安都四方樓聚會,交出一份遊歷各地,針對自己觀察到的東西,任選農業、技藝、時政、風俗中的一樣,而寫論文一篇。論文由教宗及各科教師審閱,合格者予以畢業;不合格者,罰為世神教援災中心的義工一年。
結果,本年八月,教宗與各科教師尚未至安都,提前趕到四方樓的眾學子,已然在四方樓的論衡台,把講道的數名高閥弟子殺了個落花流水,儼然一副擂主之態。
我站在正對論衡台的小飛閣上,看著得意洋洋的諸弟子,自豪驕傲的同時,也有啼笑皆非之感,嘆道:「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身後有人輕笑一聲:「他們又怎比得你當年的風華?」
嘉凜走到我身邊,看著論衡台上的熱鬧,笑道:「當年,你與中昆五老相爭的時候,我其實就站在你現在站的那個位置,看著你出現的。」
我訝然揚眉,雖然時日久了,還是忍不住抱怨:「原來你專門做這種讓別人出力,你討好的事!」
嘉凜笑呼一聲,「這可冤枉!我一開始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場中的局勢,後來不出去,只是被你的嚇住了。」
我愕然,「我嚇你?」
「當年你站在那裡,被中昆五老逼得鋒芒畢露的時候,那股烈烈風華,雖在三丈以外,已經逼得我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呆了一呆,突然覺得耳根子有些發熱,「胡說八道。」
嘉凜的手覆在我扶在窗框的手上,微笑道:「我可沒有胡說,那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人,若能為我所用,那當然好;若不能為我所用……」
我橫了他一眼,「就要斬草除根,這個你不說,我也知道。」
「那你就想錯了。」
嘉凜哈哈大笑:「當時我想的卻是,若不能為我所用,我就要困他一生。」
「咦?!」
嘉凜慢條斯理地說:「那樣的人,若要除去,我怎麼下得了手。」
我啐了一口,「你少在這裡給我瘋言瘋語。」
論衡台上,又傳來一陣歡呼,卻是稷下學院的一名學子解開了挑戰者以牽星術為基設的一道數學題。他的同學歡呼雀躍,旁觀者也嘖嘖稱奇。
這群學生最早雖然師從於我,但他們孜孜以求的學習著,五年下來,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都已經遠超於我。看著他們頭角崢嶸,我心裡那點為人師表的驕傲,已然膨脹到了極點,忍不住像嘉凜誇耀:「你看我這些學生怎樣?」
嘉凜掃了一眼,淡淡地說:「還行。」
他說我什麼倒罷了,但他對我的學生這樣,我卻忍不住怒道:「什麼叫還行,他們的學識,比起你那什麼國學五院的酒囊飯袋,可不知強了多少倍。」
嘉凜點點頭,道:「國學院多紈褲子弟,比起你這些學生來,的確不成才。」
我洋洋自得,笑道:「我的學生現在都還年輕,難免浮躁。可再過上幾年,他們一定會成為引領科技、經濟、文化、教育等飛速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這天下的傳奇!哈,到時候,他們一定會得意洋洋地站在我面前,顯擺他們的成就。」
「不然。」
嘉凜伸手在我眉梢輕輕地一撫,微笑著說:「在我眼裡,這天下,只有一個傳奇,那就是我的白衣卿相!除此之外,再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