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幻影F1真實的原創版殲11

中國的幻影F1真實的原創版殲11

殲11戰機計劃

最初殲-11是在1969年「825會議」根據部隊的需要和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的經驗提出研製的9噸級高機動中型殲擊機,由瀋陽飛機製造廠承擔研製任務,提出三個方案:方案一選用兩台渦噴6丙作為動力,不過最大平飛速度只能達到馬赫數1.75,達不到要求;方案二選用一台渦噴7丙,但是想要保證性能要求則飛機重量不能超過7噸;方案三則採用一台斯貝發動機。這也是最佳的方案。飛機整體布局為正常式布局,兩側進氣,帶激波錐三元可調進氣口;採用后掠式上單翼,機翼上設計有前緣縫翼和開封襟翼,外翼前緣有鋸齒。飛機機頭裝645雷達或204雷達,武器配置為兩門30毫米機炮和兩枚紅外空空導彈。八十年代初期為經濟建設讓路而下馬。

殲11與殲13這兩個方案,是當時20世紀70到80年代的中國可以實現的方案。

殲11的主要問題是發動機。無論是兩台渦噴6還是渦噴7丙的推力都不足,而如果用渦扇9則會造成超重問題。這個問題在中國於70年代末期獲得米格-21MF上的R-11發動機並山寨出渦噴13后應該就可以獲得解決。米格-21MF的最大起飛重量是9.4噸,與殲11基本相當,渦噴13完全可以滿足殲11的配套動力需求,而殲11的改進潛力遠比米格21要大。殲13的主要問題則是好高騖遠,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類似F-16的性能指標,這對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來說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其實,如果當時殲13能夠改變一下追蹤目標,改為以當時法國的主力戰鬥機――幻影F1為追趕目標,那麼按照當時70到80年代中國的技術水平,達到這一要求是完全可能的。

幻影F1性能簡介:

機長(米)15.30翼展(米)8.40正常起飛重量(公斤)10900

推重比1最大飛行馬赫數2.2轉場航程(公里)3300

可以看出,幻影F1的這些數據與殲11十分接近。而且,當時中國已經獲得了斯貝MK202發動機的轉讓,該發動機的綜合性能要強於幻影F1使用的阿塔9K發動機。因此以斯貝發動機為動力裝置,在80年代中後期搞出這樣一型性能與幻影F1相當的飛機,是完全可能的。

殲11(上)和幻影F.1(下)對比:殲11指定由具有豐富的殲6生產經驗的112廠承擔研製任務。112廠在篩選後主要考慮三個方案:方案一選用兩台渦噴6丙作為動力,不過最大平飛速度只能達到馬赫數1.75,達不到要求;方案二選用一台渦噴7丙,但是想要保證性能要求則飛機重量不能超過7噸;方案三則採用一台斯貝發動機,這也是最佳的方案。飛機整體布局為正常式布局,兩側進氣,帶激波錐三元可調進氣口;採用后掠式上單翼,機翼上設計有前緣縫翼和開封襟翼,外翼前緣有鋸齒。飛機機頭裝645雷達或204雷達,軍械為兩門30毫米機炮和兩枚紅外空空導彈。整體而言,有一點類似換裝斯貝發動機的幻影F.1。

殲11與幻影F.1相比,除了發動機不同外,氣動外形上改變比較大的則是尾翼設計。殲11的水平尾翼採用了更加米格式的后掠水平尾翼,而不是幻影F.1形式的切尖平尾;而垂直尾翼不僅取消了切尖設計,前後緣後掠角也有較大增加。整體尾翼設計更類似於MiG-21/殲7型殲擊機。

不久后,還曾經提出過一種換裝M53發動機的類幻影F.1方案,一切設計為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和格鬥能力服務,遺憾的是最後仍舊無果而終。

但在本書中它必獲新生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操控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操控者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的幻影F1真實的原創版殲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