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成形中國的『紅色戰隼』殲-13戰鬥機
殲-13飛機的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當時根據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作為我國空軍殲擊機主力的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空軍主力戰鬥機。
在方案論證,審查過程中,自1973年起,進行了多種氣動布局的風洞試驗,達3,000多次;自1974年起,對20多種機翼結構設計方案進行了強度和氣動彈性計算;自1975年下廠徵求工藝員和工人的意見,對方案進行了調整和修改;1976年以來,又和621,625所以及冶金部工廠進行了材料選用和工藝方案的討論。
1977年6月1日至11日,三機部在北京召開了殲-13飛機論證會。國家計委,國防工辦,總參裝備部,空軍,海軍,航定委,一,四,五機部,冶金,石油,輕工部,建材總局等71個單位256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王震也參加了會議。會議認真審查方案之後認為「飛機的總體方案是先進可行的,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1978年8月,從國外引進了米格-23MC(MiG-23MSFloggerE),以601所112廠為主進行了全面的技術分析,其發動機P-29主要由410廠分析。1979年3月10日,三機部下達了開展殲-13飛機選用渦噴-15(P-29)發動機方案論證的通知。601所經過計算,殲-13改用渦噴-15發動機,可使飛機有些性能提高,發動機的現實性和把握性也比較大。同年10月9日,在瀋陽召開了殲-13裝渦噴-15發動機方案論證會。1980年5月,總參和國防工辦正式批准殲-13改用渦噴-15發動機。
但由於後來由於空軍隊裝備發展規劃的調整以及縮短新機研製戰線等原因,1981年3月以後,停止了研製,直接研製費1,221萬元。
殲-13型殲擊機的氣動外形十分巧妙。首先,作為一架絕對空中優勢殲擊機,殲-13即需要具備儘可能大的最大飛行馬赫數以追擊或規避敵機,又需要能在亞音速或跨音速作高機動飛行。為了平衡矛盾,該機主翼採用了邊條機翼形式。由於有邊條前翼,使整架飛機的有效後掠角增大,相對厚度減小,所以激波阻力較小,適合於超音速飛行的要求。而基本翼的存在,又使整個機翼的有效展弦比增大,可減小低亞音速及跨音速時的誘導阻力,特別是大仰角飛行時,從邊條分離產生的邊條渦形成有利干擾從而增加了升力。另外拖出的邊條渦流還可以給上翼面補充動能,延緩基本翼上的分離,從而又可以產生相當大的附加升力,這就非常有利於飛機在高亞音速或跨音速時作高機動飛行(要求有儘可能高的可用升力)。
殲-13的兩種氣動構型,上為機腹進氣,下為兩側進氣。
在當時同量級的新戰鬥機中,同時研製的還有美製的F-16,這一型飛機設計非常成功,並經過了不斷改進,成為了北約國家的主力裝備。雖然同處兩個世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殲-13與F-16的外形差別也是非常之大,但是在主翼的設計上確是驚人的相似。同是採用了邊條翼形式。雖然這一機翼構型現在已是十分常見,但在60年代末卻是絕無僅有的。而且美國畢竟至少擁有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噴氣時代殲擊機設計的經驗,而中國什麼都沒有,能參考的至多不過是米格-19,然而在完全獨立的,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竟能
設計出如此先進而巧妙的機翼構型,本身就是個奇迹。
不僅如此,為了使阻力減至儘可能的小,殲-13採用了上單翼。但是上單翼形式穩定性好,不利於高機動飛行。所以該機在設計時巧妙地使主翼下反,增加了飛機的軸向不穩定性,解決了這個矛盾的問題。
而且該型機是中國殲擊機首次採用前緣機動襟翼,雖然偏轉速度現在已不得而知,但足以和飛機的俯仰姿態響應,和飛機的飛行馬赫數及仰角相配。更何況當時我國還沒有隨控布局中的「放寬靜穩定度」技術,飛機無法靠「增穩系統」自動控制舵面,所以使用這一設計是十分大膽的。
本書中的殲-13一定會與渦扇6一道順利出生並成為中華航空的揚名大作牛bb小說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