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尾聲一
勝利的消息隨風四去,與這消息同時傳遞出去的還有趙和的兩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針對他麾下諸將,凡是參與到此次針對火妖大戰的方面將領,如俞龍、戚虎、解羽、李弼等,全部要在十二月十日之前抵達貴山城。
第二道命令則是予西域、蔥嶺、河中乃至北天竺的諸胡部族,諸胡萬人以上部落首領,皆須於十二月底之前抵達貴山城。
大秦道統五年十二月一日,趙和本人回到貴山城。
曾經的大宛王都如今已經成了一片廢墟,趙和回到此城時,不免有些唏噓。
當初為了經營大宛,他也費了不少心血,但在戰爭之中皆付諸東流了。
雖是如此,如今戰事已經平息,貴山城將會作為大秦在西域的戰略重鎮經營,根據趙和自己透露的消息,此地會成為大秦新的安西都護府駐地——原本西域諸國在此戰之後盡皆內附,大秦將在此設數個歸化府,在對原本的王公保持一定優待的同時,直接任免官吏進行管理。這樣一來,安西都護府就必須西遷,而貴山城的地理位置、物產資源使其最合適。
或許再過若干年安西都護府還會繼續西遷,比如遷至撒瑪爾罕——但那至少是二十年後的事情,至少短時間內,趙和還是將貴山當作大秦在蔥嶺以西的第一支點。
隨著他將自己的皇旗立在貴山城,此次大戰,算是徹底結束。各軍統帥,先後在十二月十日前抵達貴山,一來是謁見他,二來也是親自稟報各處戰場的戰況。
這場決定大秦乃至全人類命運的大戰役,在三處戰場同時進行,另外還有兩處戰場發生了牽制、對峙。
趙和自己所在伏殺綠芒的戰場暫且不提,其餘兩處戰場中,郁成至貴山一線乃是主戰場,大秦在此投入了超過三十萬大軍,對抗的火妖總數超過八十萬。這是整個戰役中持續時間最長傷亡也最大的一處戰場,二十萬秦軍加十餘萬諸胡聯軍,最後傷亡數量超過十萬,幾個胡人部族都被打殘,便是秦軍,也足足有六名將軍、十五名校尉和四萬餘人陣亡。此處戰場戰獲豐富,不僅吸引了火妖的主力,還斬殺火妖大主祭康斯坦丁、主祭穆提等頂層和高層火妖二十餘位,殺滅火妖數量超過四十萬。
貳師城至撒瑪爾罕戰場則是次要戰場,俞龍部十萬秦軍五萬胡軍,加上驪軒、犬戎十萬聯軍,一共二十五萬大軍在此,一方面牽制了火妖三十萬,另一方面驪軒、犬戎先後突襲撒瑪爾罕,引開了撒瑪爾察的火妖主力。戰後清點,大秦及盟軍方面,損失了十五萬——驪軒犬戎近乎全部損失,而秦軍與胡軍也損失了超過五萬。單以斬獲而言,這邊殺滅火妖不過十五萬,與自己的損失數量相當,但其發揮的作用,卻並不遜色於正面主戰場。
至於李弼、樊令等部,雖然也發揮了牽製作用,但無論是秦軍還是火妖,投入的兵力都不算多,傷亡數量也不算大。
所以這一戰,火妖固然是全面潰敗,但大秦也傷了元氣,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組織起同樣規模的大戰了。
趙和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知,雖然將領中頗有人叫囂要一直打到泰西去,將驪軒城城作為大秦的西京,趙和還是堅決拒絕了這樣狂妄的建議。
他甚至約束眾將,在地圖上畫出數條線,禁止諸將兵馬向西越過這條線。當然,武人們意欲立功的熱情他也沒有完全打壓,畢竟火妖全軍潰敗之後,還有不少殘部潰兵落在了蔥嶺各處,清剿他們,也有不少功勞。
這些將領同時也帶來了火妖的消息。
火妖在失去綠芒之後,果然陷入內爭之中,大主祭穆西因為未能護衛好綠芒,故此受到了其餘大主祭的敵視,其勢力潰散,僅帶著少數火妖逃遁向西。根據斥侯打探到的消息,其部下數量只有十餘萬。
一個名為科洛威的驪軒出身主祭,控制了撒瑪爾罕,其人自命為大主祭,取代了穆西之位,並且聚攏了大約三十萬火妖。根據李弼帶回的情報,這個科洛威最敵視的還是穆西,因此已經銜尾追擊穆西,準備離開撒瑪爾察。
樊令帶來消息,原本負責天竺方向的火妖大主祭伊利薩拜退向波斯,因為天竺瘟疫的緣故,其部眾數量也只有三十餘萬。雖然火妖的威脅已經主動退去,但南北天竺受瘟疫打擊,仍然處於混亂無序之中。
到得十二月下旬,先後有人帶來了更遠處火妖的消息。
卻是大食、波斯等地殘存的人類得知火妖大敗的消息后,主動派遣使者趕來貴山拜見大秦皇帝。據他們所言,火妖已經陷入混戰之中,大主祭、主祭們為了爭奪部下,彼止爭鬥不休,而漸漸恢復智慧的底層火妖中,亦誕生不少野心勃勃之輩。火妖忙於內鬥,甚至都開始尋求人類盟友——從波斯來的消息里,那個逃遁的穆西,竟然與西奔的驪軒人同行,雙方雖然沒有混於一處,但彼此保持著默契的距離。
而且大食人還說,在名為條支的地方,有一底層火妖聲稱綠芒並未真正死去,只是回歸天國,其本人乃是綠芒遺留人間的子嗣,命定的救主。這底層火妖還真糾合了不少火妖,在條支自立為王,成為一方小勢力。
而在大食,同樣也有火妖聲稱見著綠芒,得綠芒賜福成聖,並奉命要一統火妖,再與大秦決戰。
總而言之,得到的消息都很混亂,不過大致能夠判斷出,火妖正迅速撤離大秦周圍——不僅僅是象蔥嶺、河中和北天竺這樣大秦之畔,甚至連波斯都被放棄。無論少數野心勃勃之輩如何叫囂,但本質上,火妖被大秦打怕了。
皆竟擊殺綠芒,對於火妖來說這是屠神之舉,他們在沒有弄清楚秦人是如何做到的之前,暫時不敢靠近秦地。
這是好消息。
到道統六年正月初一時,趙和於貴山城接見了雲集於此的各部、各國之主。
此次接見,共有兩百七十位自稱為國主、酋長或族長的諸胡來此,其來歷既有如今歸於大秦治下的西域諸胡、犬戎和羌人諸部,也有來自河中、北天竺、波斯甚至大食等更遠處者。其中魚龍混雜自不必說,不少只是統治一座山谷幾個村子的小首領,也自稱為一國之主跑來,趙和並未深究。
在此次接見之中,趙和與這些諸胡之長確定了新的秩序。
正如他在大秦內部確立了道統,在這新秩序中,大秦便是諸國道統之所在,萬邦諸國,皆當遙尊大秦為共主,而大秦也封賜印綬,若曾出兵助大秦與火妖作戰,還被賜以戰旗。趙和與諸國約定,攜手共抗火妖,同時打通彼此之間的道路,統一各國之間的商稅,並於安西、安北諸都護府設宣政理蕃院,協調和仲裁各國各部彼此之間的矛盾紛爭。各國須聽從分鎮都護府號令,以其人口出兵馬錢糧,共同與火妖或者叛逆作戰。所有占利品,無論人口還是金銀,大秦先得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再以戰功論賞。
諸國須遣本國貴裔子弟入大秦,先於各都護府就讀,學習秦人禮儀、語言和文字,經考核之後,再可入中原,或於咸陽,或至洛陽,入官學繼續求學。唯有於大秦求學經歷,方可歸國繼承父位。即便因為種種原因只能先行繼承,也必須在事後赴大秦補備。各國商賈、臣民,在報備申請之後,皆可入大秦經商、求學,甚至參與科舉,同時秦人亦可以在諸國經商、遊歷、定居、置業,各國都須延請經過科舉之後的秦人為國主顧問、參謀。
諸多約定,不一而足,總之趙和是通過這種種手段,不僅將經火妖肆虐之後的殘餘人類綁在了大秦的戰車之上,還強化了對其控制。在如今這等交通通信條件之下,這也是趙和能夠做到的極致了。趙和相信隨著大秦國力的增長,這些地方遲早也會以秦人、秦地自居。
對於諸國而言,他們雖然將諸多主權拱手相讓,但同時也將自己置身於大秦的保護之下。特別是那些國小力弱者,在經過火妖之難后,正面臨著敵人的覬覦,有大秦的保護,沒準就能苟延殘喘下去。
不過諸國也有些不滿——須知他們在得知偉大至尊的滅神者、火妖剋星、天下共主、萬王之王、大秦皇帝還很年輕,甚至還沒有正式冊立皇后之後,紛紛獻上美女,可是卻無一女得近趙和身邊。
趙和倒也沒有直接拒絕,他將這諸多女子都賜予了功臣——唯獨戚虎除外。
此會結束之後,趙和於蔥嶺呆到三月,雪部分融化之後,他才啟程東返。
他知道,從今以後,他的戰鬥就不再在戰場之上了。大秦帝國需要休養生息,需要發展壯大,這就意味著他還會有許多敵人,有形的無形的,甚至有可能現在還是他功臣勛戚的,這些敵人比起綠芒更為狡猾,因此有可能比起綠芒更為危險。
他所能倚靠者,是大秦百家聖賢的門徒,是文採風流的策士,是同仇敵愾的武夫,是田裡的農民、邊關的將士,是郡縣的吏員、中樞的高官。
這些人將是護佑大秦的星穹,長明萬里,光耀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