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坐懷不亂
蘭妃無奈搖頭,「帶你出來一點用處都沒有。」
「有用,誰說沒用了,等會那個老傢伙若是不同意,我可以幫你嚇唬他。」順景帝一點都不惱,對蘭妃說的每一句都甘之如飴。
蘭妃無情的回了一句,「到時候還不知道是誰嚇唬誰呢,話不要提前說的那麼大。」
面對蘭妃娘娘的話,順景帝每次都能被說的啞口無言。
順景帝乾脆什麼都不說了,老老實實的跟在蘭妃娘娘的身後,好好當自己的護花使者。
兩人在門前就已經爭吵了好一會了,而後便一同往臨安候府走去。
臨安候府門前的兩個小侍衛從來都沒有見過順景帝,所以兩人還不等進去就直接被攔了下來。
因為蘭妃娘娘是偷偷出宮的,所以一切的事情都從簡了,就連喜公公的穿著也是布衣打扮。
喜公公上前從衣袖中摸出一張令牌交到小廝手中。
小廝看了一眼后,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再三確定了幾遍,才意識道這個令牌是真的不是假的,剛要行禮就被小喜子周制止住了,他們偷偷出宮還是低調一點為好。
小廝沒來的急先進去通報,直接帶著蘭妃與順景帝往裡面走去。
孟建偉已經回到自己的府邸,剛進房間準備休息,就聽到小廝急急忙忙的稟告,然後便匆匆來了暖閣。
在見到暖閣內的兩位后,孟建偉著實被驚訝到了,有些意外說道,「皇上,蘭妃娘娘你們怎麼過來了。」
順景帝現在不過就是陪襯的,而且在臨安候過來之前,蘭兒已經警告過他了,等會讓他少說話,若是宋北修的與穆長寧的婚事除了一丁點的差錯,就和她沒玩。
現在順景帝覺的自己是多說多錯,索性干退直接不說話了,就不會出任何的差錯了。
蘭妃娘娘笑道,「今日來見你,當然是為了兩個孩子的大事。」
臨安候還以為值得兩人出宮是什麼天大的事情,原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
臨安候讓下人送來了茶水和點心。
關於穆長寧與宋北修的婚事,但是臨安候能夠同意,也是好不容易的事情,現在穆長寧才剛剛及笄,說實話臨安候不太希望穆長寧這麼早就出嫁。
臨安候踟躕了一下說道,「蘭兒,我覺得兩個孩子的婚事還可以在緩緩,寧寧今天才剛剛及笄,年紀還小,我還不想讓寧寧這麼早就嫁出去。」
蘭妃也能明白臨安候的苦心,如果自己有一個寧寧這樣的孩子,自然也不希望把寧寧這麼早就嫁人。
蘭妃娘娘沒有太過強勢,繼續說道,「其實我也不是急著讓兩人現在就成婚,可以先給兩個孩子定個日子,或者也可以讓寧寧先嫁過來,孟兄擔心的不過是寧寧和小九成親后同房的事情,我覺得可以讓兩人先成親,然後晚半年在同房,孟兄你覺得怎麼樣。」
蘭妃娘娘當年就是十五歲被順景帝這個老東西騙到手的。
當時就因為年紀還小,所以才會被這個老東西輕而易舉的就騙到手了。
臨安候沒有表態,也沒有同意,或者是不同意。
蘭妃娘娘看著臨安候繼續說道,「或者一年。」
一年之後穆長寧都已經十六了,正常的女孩子十六歲都已經成親生孩子了。
臨安候反問道,「你們嘴上這般說著,但是你們能夠保證小九真的能夠坐懷不亂嗎?」
被臨安候問的順景帝和蘭妃娘娘都面面相覷。
不成親的話,兩人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若是成親了,誰能保證宋北修會不會就真的如承諾所說的那一般,不做出什麼畜生的事情。
蘭妃娘娘自己真的也不敢保證,蘭妃娘娘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對於兩個孩子的婚事,孟兄是什麼意思,這一年之後在讓寧寧嫁過來,時間著實有些太長了。」
孟建偉笑道,「這兩年的時間都過來了,怎麼就這一時半會都等不了了。」
就是因為兩年的時間都過來了,所以這一時半刻才更加的等不了了。
順景帝著實不忍心看著臨安候欺負自家蘭兒,忍不住開口道,「老夥計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不等順景帝的話說完,蘭妃和孟建偉的目光同時看了過來,順景帝立馬閉嘴什麼都不說了。
怎麼真的有種,自己多餘的想法呢。
孟建偉能夠看到自家寧寧和宋北修的感情已經逐漸穩固了,而且寧寧也已經不是什麼小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就算是兩人成親了,應該做不出一些過分的事情。
宋北修那個孩子被蘭妃教育的很好,對寧寧也非常的好,讓寧寧嫁給他,也是多一個人在寧寧身邊照顧。
四皇子還能造反謀亂,朝局不穩,穆長寧一旦嫁給了宋北修自然也會被牽扯進這場奪位子之爭,這其中的兇險,臨安候有怎麼可能不知道,臨安候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孫女被牽扯進政治之中。
蘭妃娘娘期待看向孟建偉,只有孟建偉點頭答應了,那麼剩下的事情一切都好說,孟建偉只要不答應,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
孟建偉面色嚴肅道,「如今朝局不穩,蘭兒所說只是我擔心的一部分,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外孫女,可不是嫁給你們成為政治的犧牲品,等什麼時候朝局穩定了,不管是三個月也好,還是半年也好,我都會同意兩個孩子成婚。」
孟建偉的擔心,蘭妃也是能夠理解的。
最好不過帝王家,這帝王家的究竟是好還是壞,只有身在其中才會知道,四皇子謀反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現在四皇子還被人殺了,如今兇手沒有被查出來。
順景帝一聽這朝局穩定,嚇得手中的杯子都差點掉了,南邊還有一個東嶽在虎視眈眈,要想讓朝局徹底穩定,那他家兒子還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成婚。
孟建偉一看就知道順景帝想錯了,解釋說道,「我所說的朝局穩定,是說小九幾個兄弟的皇位之爭。」
關於這件事情,問題都出在順景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