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叛國
梁坤漠然無語,對楊天一各種試探全都無動於衷。他手中的杯盞是黑瓷的,什麼茶水倒進去都看不出顏色了,不過那略苦的芳香氣息,縈繞鼻間,使人心神安定。
片刻之後,他放下杯盞,長身而起。今時今日的他,早就是東梁的一國重臣,哪裡還有當年商鋪夥計的青澀卑微樣?經歷了起起落落,氣質中多了幾分淵渟岳峙,面容也多了些風霜摧殘過的痕迹,眉宇間的「川「字紋,讓他皺眉時格外嚴肅。
「楊大人第一次以使者身份外出吧?「
「不錯,料想梁大人也是?我還聽聞,梁大人在東梁境內推廣『官紳一體納糧』,可惜失敗了?哎,明眼人都知道大人是一心為國。可總有些人為了個人私利,不管家國大業啊。硬生生把梁大人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給排擠下來,嘖嘖,好在貴國皇帝知曉是非,知道梁大人的忠誠,調離之後又重用了。不然以梁大人的才幹,若是閑置了,可就白白浪費年華了!「
提到之前大力推廣的國策,梁坤的神色才遽然變了。
官紳一體納糧,是一項關係國家命脈的國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好容易進展到一半,卻被權貴聯手打壓,自己也被趕下台,最後連一直支持自己的皇帝陛下也改變了主意,全部推翻了。梁坤心裡的滋味有多難受就別提了,可能算是他心中的最大隱痛——明明是為國竭心儘力,也是為了百年長久大計,怎麼遇到的羞辱謾罵和不理解!
他都做到了戶部尚書的的職位,要是想為自己籌謀私利,那太簡單,抬抬手的事情。可他自問,戰戰兢兢,從來不曾貪墨,即便這樣,攻訐他的人還是充滿惡意的嘲諷,動輒拿他的出身說話,攻擊他鋪房夥計出身,目光短淺……
國策推廣失利,這也不代表可以容許一個跳樑小丑般的角色,任意奚落。
梁坤淡淡開口,「南魏諸皇子都長大了,聽聞最受寵的是皇貴妃生的九皇子?「
楊天一勉強維持笑容,「是啊,鄙國的九皇子天真爛漫,是為吾皇鍾愛。「
「天真爛漫,皇子?「梁坤都不用反問質疑,就嗤笑一聲,「可有前東齊的皇子爛漫呢?「
前東齊的皇子有兩位,都是痴獃兒,改朝換代之後,東梁的皇帝梁不屈對待前朝皇子極為寬容,不僅照顧周到,還命皇後為兩人迎娶世家望族的女子當新婦。
只是適齡的,又是權貴出身的嬌小姐,哪個願意嫁給痴獃兒?縱然能保一世安穩,可沒指望啊!生出個漂亮聰慧的兒子,也不能建功立業,博什麼未來?後來標準越來越下降,從頂級世家,降為普通世家,再降為祖上是官宦之家,最後只要求家世清白,五族之內沒有犯法之男。
依舊沒有人家願意把女兒嫁過去。
不得已,梁不屈下了詔令,給兩個前朝皇子定了爵位,一旦娶妻,就是東梁世襲的「永安「「永平「三等侯——這個爵位不高,每一代要給出的錢糧都在可接納的範圍之內,可三等侯爵的爵位也不算低了,足以讓兩位前朝皇子和他們的後人風光平靜的生活下去。
雖然律法中有「無功勞者不得封爵「,可這詔令一出,並沒有一個大臣反對。世人對梁不屈的寬容心性,算是感慨不已。
總之,最後有幾個中等之家,把女兒嫁了過去,全了東梁皇帝梁不屈的美名。
東梁皇帝對前朝皇子的關懷,和南魏皇帝對幾個皇子的關愛,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光是放在一起比較,就足夠惡劣了。
楊天一氣得臉歪了,「貴國皇帝為了前朝皇子也是接近竭力了。我國還有一位皇子,苦苦等候認祖歸宗呢……「
「那個東西,是誰?「
梁坤壓根不認,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前東齊國的皇子,活著還是死了,都無關緊要。只是想到南魏費心力氣把人弄了過去,白養了十年,然後竹籃打水……忍不住想笑。
「在貴國生活了十多年,還想什麼祖宗呢?恐怕祖宗姓什麼都忘了吧。貴國就沒請個好老師,好好教育一番?「
楊天一呵呵道,「畢竟是皇子之身,一應起居都是專人照顧的,至於有無老師,哦對了,你的前東家金氏,不就是嫁了周探花么?周探花可是和那位前皇子有師徒名分。「
再一次提起東家金氏的相關,梁坤的表情越發不和善了。過去他對別人提起他的出身,不甚介意。甚至於,一個從底層爬上來的小人物,更能證明他的眼光,魄力,和絕無僅有的運氣!
但是從戶部尚書的職位趕下台後,他才知道,出身,就是一個人的烙印!根本抹不掉,犯了任何錯,甚至沒有犯錯,只要別人想攻擊你的時候,都可以拿來當成羞辱的話隨意辱罵!
而出身顯貴的呢,哪怕這個人一事無成,尸位素餐,只要他的祖上有過光輝,他的父兄都是官宦,旁人說話都會顧忌幾分,奏本上也會克制。很多事情,都在眉來眼去的勾兌中,就決定了。
他梁坤在朝堂上,就像一個另類,時時刻刻要提防暗中射來的冷箭。
這次被派遣到北漢來,也像是一個徵兆,他被排斥在中樞之外。哪怕他看到了北漢的中興之兆,回去之後如實描述,也會被朝臣們視為「誇大其詞「,就像他說明「官紳一體納糧「的必要性時——有識者當然知道他所說的,不是駭人聽聞,土地兼并,特權階級卻不納稅,長久下去就要亡國了。可他們就是官紳自己,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罷了。
看明白了這一點,梁坤每次看六部的朝臣,都像是看東梁的蛀蟲!他們啃噬國家的基石,還自以為自己才是支撐大廈的忠臣骨幹。多麼可笑!
對面的楊天一,出身和那些自以為是的朝臣差不多。其長相舉止,也沒任何區別。都是讓梁坤厭惡的,可惜不得不打交道。
兩人所處的環境差不多,也同樣憂慮各自國家的危機,然而實在不是一路人,勉強坐在一起也是相看兩厭,喝了一杯茶,感受到了啥叫度日如年。之後,就兵分兩路,誰也不搭理誰了。
……
「看來梁坤也是生了忌憚之心。只是他現在在東梁皇帝的面前,說話的份量大不如從前了。「回到驛站,楊天一私下和副手說起,感慨不已,「的確是個能人,可惜,東梁皇帝平衡調和東齊國留下的權貴,只能犧牲了他!「
「那也是無可奈何了。大人,以您之見,東梁和北漢?「
「都是強敵啊。東梁只要安撫了國內的權貴階層,共同對外,那就是悍虎一隻;北漢則像極了飢餓許久的野狼,說不定就會南下咬我們一口,不得不防!「
「我已經將一路的見聞傳訊回去了。對了,還有一件事,不知該不該和大人說起。「
「什麼事?「
楊天一的這位副手,算是禮部尚書送來的另一份大禮,進退得宜,做事沉穩周到,關鍵是太懂眼色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心裡門清。既不會在關鍵場合煩他,也不會讓他對重要的大事一無所知,顯得是白吃飯的。
他主動說,不知該不該,那就是真是難以抉擇。楊天一揮手,「有什麼難辦的,直接說吧!「
「大人,我們查到,周姑娘為了獲取明面上的交易資格,送了一樣重禮給北漢諜報司。「
「送禮,那無所謂。她帶來不少寶貝過來,就是為了疏通關係,再說么,和北漢恢復貿易,也是陛下默許的——與其把錢財都給那些見不得光老鼠偷偷賺去,不如掌控在手裡,靠著稅收也能養活一大批人。「
「普通的重禮,怎麼敢煩大人?實在是這重禮,實在出人意外!「
「怎麼著,總不會送了絕色佳人過去,或者是她自己主動送上門?「楊天一開玩笑道。
「女人算得了什麼,大人,周姑娘送了一副弓弩,能十連發的弓弩!「
「什麼?!「楊天一再無一絲嬉笑模樣,整個人都鄭重起來,「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若非確定了,怎麼敢直言到大人面前?眼下使者團中,大人與我都各有上書渠道,周姑娘那邊暫時不知,但可以確定的是,肯定還有其他人接了密旨,說不定已經傳訊回去了。瞞,是肯定瞞不住的!「
「這個周至柔,還真會給我找事情!「楊天一背著手,氣得原地轉了兩個圈。
「大人,我很擔心,這是周姑娘並不知曉輕重呢,是隨意送出去的禮物,還是明知故犯?若是後者,她現在又居住在東梁使者團的驛館,其用心就……「
楊天一按著腦門,「別瞎想,她不是蠢貨!她的父親,可是大名鼎鼎的周探花!能送出這種禮物,她肯定是三思過的!疏通貿易渠道,是應該,不過以武器來……我看她是真的活不耐煩了!「
「不用給我面子,該怎麼寫,就怎麼寫!如實的回復!「
「是!「
周至柔送出的十連發弓弩,算是領先一個時代的「高科技「武器了。這種武器,比起日常人們所見的弓箭,強弱之處都很明顯。
強就強在十連發!只要安裝好,對準目標,一發動就是嗖嗖嗖,方向準確,基本對方就逃不過了。
弱點也明顯,安裝得步驟複雜,並且不能大批量量產。
精密儀器,需要慢慢的打磨,稍微短的長了,都會安裝不上去。
從這一點上說,就算北漢掌握了製作十連發弓弩的技巧,也不能大規模量產。
但是,這不能裡通外國的理由!用武器資助異國,無異於對本國的背叛。將來那些死於十連發弓弩的南魏士兵,都是冤死的,都是周至柔親手送上的武器給害死的!
飛鴿傳訊,十天後,南魏京城就受到消息了。
朝堂上,為此攻訐周家的更多了。不僅是御史台的人,叫罵不止,就連翰林院清貴的翰林們,也無法容忍這種叛國行為!
周慶書是文壇享譽一方的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又如何!他生出了這種背叛家國的女兒,難道不要反思自己!
所有人都在跟風痛罵,連街頭小民都知道了,對周家的家風觀感頓時惡了。
這時,異軍突起,周家的下一代繼承人周瑛,忽然告御狀!
狀告的不是別人,正是京兆尹和兵部尚書,罪名是沆瀣一氣!如果說他妹妹周至柔的行為是叛國,那這兩人就是誤國!
始末原由,狀紙傳得沸沸揚揚,因為用大白話寫的,也不存在溝通不暢的。
原來,這十連發弓弩,早發明出來了。當時,周瑛就代替妹妹上報,報給誰呢,當然是報給父母官。京兆尹見了他,呵呵一聲冷笑,直接關到牢房裡,說他的罪名沒有洗清,那香楓里的冤魂還在飄蕩。
都多少時間的案子了,前任京兆尹都審完了,他還不肯放過。關鍵是也沒什麼證據證人了,就是看到他,找個理由關兩天,放掉。再找個機會,關兩天,放掉。耽誤他幾次功名考試,這就不說了,十連發弓弩這等關係重大的事情,他也毫不理會。
事後,他又去想辦法取兵部,將這十連發的弓弩圖紙交給兵部。兵部的人怎麼回復的?瞎玩意兒,要它何用。
周瑛心想,可能是底下人不認識圖紙,那他就去找認識的。
幾次在兵部找人,都被趕了出來。人家都說,他一文弱書生,竟然不思讀書報效國家,總是想走歪門邪道,搞什麼武器。兵部的武器庫是能讓他亂闖的么?再敢進來,打斷腿!
周瑛泣血道,「兵部的武器庫根本就不再兵部衙門裡,誰人不知。此話無法是想找個理由,辱罵周瑛罷了!「
好吧,既然你們上上下下都沒當一回事,也沒覺得十連發弓弩是禁忌,那送給北漢了,怎麼一窩蜂的攻擊,說叛國呢?
這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