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滿朝皆疑

第393章 滿朝皆疑

廣州行宮朝堂上雲集了數十位重臣,小皇帝端端正正坐到龍椅上,想要轉頭看看帘子後面的母后,卻又怕失了皇帝威儀。

「張參政。」簾后楊太後傳來略顯疲憊的聲音,昨天鄧雲突然間率兵出城,可以算作是給了皇室乃至滿朝文武一個措手不及,也累的她徹夜未眠。

廣州之戰的勝利讓大宋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但是楊太后雖然是女人,卻也不是毫無主見的女人,她擁有極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因此她很清楚,大宋能否轉危為安,真正的戰場不是廣州!廣州之戰是臨安降元之後,大宋在無數次的戰敗逃亡之後的第一次大勝,但滿朝文武都知道,這還算不上宋元之爭的轉折之戰!因為元軍之強,兵力之盛,依舊遠非大宋能夠比擬,甚至可以說,元帝忽必烈根本就不認為福安朝廷能在塔出和張弘范大軍的追擊下挺住多久。

元廷的真正威脅是北方,是內戰,所以忽必烈從來沒有把戰略的重心放在南方過!這也是為何臨安降元之後,元軍趁勢追擊南下,一開始時候的兵力甚至遠不如福安在招募義軍之後的兵力多一樣。

但是這一次元軍兵敗廣州,等於是挫敗了元廷滅宋的既定戰略,那麼元廷重視之餘必然會派遣主力南下,一舉殲滅大宋抵抗力量!事實也是如此,忽必烈接到廣州之戰的始末情報之後,果然下旨匯聚二十幾萬大軍悍然南下,意圖匯合塔出、張弘范,形成四十餘萬的陸路大軍,以雷霆之勢戰滅逐虜軍!這才是真正的生死之戰,大宋是浴火重生還是國破社稷終,真正的戰場是惠州!

元兵南下,大戰將起,陰雲已經籠罩廣州城半個月之久,樞密院樞密使已然召集張世傑、鄧雲等重將開了不止一次的軍議,誰都知道此戰的勝負盡負於鄧雲一身,然而鄧雲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推脫,直到昨天悍然率軍出城,給了朝廷一個真正的措手不及!

鄧云為什麼這麼做?

就算鄧雲認為親軍司足以對抗整個元軍,根本不需要殿前司十萬禁軍出手,也沒有必要突然行動,最少也該和朝廷說一聲,讓皇室和眾大臣有個心理準備吧。

張世傑最鬱悶的地方也就在此,鄧雲的出兵讓他深刻感受到了鄧雲對禁軍的不屑!太後點名,張世傑不能不應,只得鬱悶出列拜道:「微臣參見太后。」

「張參政難道也不知道鄧將軍為何突然率軍出城?樞密院的線報不是說元大都十日前出兵,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到臨安,從臨安到惠州,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又要半月之久,那就是說即便大戰,至少還有二十天,那為何鄧將軍此時出城。」

楊太后的一番話可以說是把朝廷的弱勢給體現到了極致。

鄧雲乃親軍司都指揮使,朝廷親命的驃騎大將軍,就算麾下逐虜軍不受朝廷、樞密院調動,可名義上鄧雲的兵終究還是朝廷的兵馬!

鄧雲一聲不吭將數萬兵馬拉出城去,一不知會朝廷,二不向樞密院報備,他這眼裡沒有陸秀夫、張世傑也就算了,可他眼裡還有沒有官家,有沒有朝廷!楊太后的問話讓張世傑都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微怔之後方才說道:「此事頗為蹊蹺,不過以微臣看,元軍傾半國之兵南下,這讓鄧將軍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故而他打算先元廷一步主動開啟戰端,進兵惠州,是打算以親軍司之力將盤踞惠州的塔出與張弘范部兵馬一口吞掉,然後佔據惠州,與南下元軍一決高下!」

楊太后微微頷首道:「哀家也是這般看待,可為何鄧將軍不聯手殿前司一起出兵,而是要獨戰惠州?」

張世傑苦笑道:「或許是鄧將軍以為殿前司禁軍整訓不足,此刻拉上戰場,只怕會造成大量死傷,故而想要為朝廷積蓄力量,另外,廣州城乃朝廷行轅之地,豈能無重兵宿守,因此,在鄧將軍看來,親軍司主攻,殿前司主守,方為王道。」

朝中眾臣面面相覷,張世傑這話說的不無道理,但是不免有些牽強,鄧雲不管出於什麼戰略考慮,也不管從哪個方面去講,都完全沒有私自出兵,以至於讓皇室和名義上掌控天下兵馬的樞密院一無所知的道理。

「范將軍還沒來嗎?」

「回太后話,范平將軍已在殿外侯旨。」

鄧雲帶走了兩個野戰兵團三萬人馬,但將第三野戰兵團留在了廣州,身為兵主的范平自然也留守廣州城。

鄧雲不知會朝廷,但身為鄧雲嫡系的范平沒有道理不知道內情。

只不過除非是大朝議,否則鄧雲一般不參加朝會,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鄧雲現在忙的腳不沾地,不是在廣州灣船廠視察戰船打造進度,就是在各野戰兵團檢驗新兵操練情況,又或者在各個軍工作坊內督促軍工製造。

鄧雲都不參加朝會,他麾下的將領,就算在朝廷擁有不低的軍職也不可能來參加。

因此這還是范平第一次參加朝會,按制需通報。

不一會,范平龍行虎步踏入朝堂,躬身拜見后,斷喝道:「末將范平參見陛下,參見太后。」

「范愛卿平身。」小皇帝終於輪到了開口的機會。

「末將謝陛下。」

「范愛卿。」

「末將在。」

楊太后緩聲道:「昨日午後,鄧將軍親率三萬兵馬出東城而去,而在此之前,親軍司騎營主將石將軍亦率五千精騎出了北門至今未歸,如今哀家與諸位大臣皆不知發生了何事,范愛卿可否為哀家解惑?」

「太后贖罪……」范平肅聲道:「鄧帥臨走之前曾知會末將,告訴末將他離城之後,太后或者樞密院必有召見,故而已讓末將和太后及諸位大臣解釋一二。

鄧帥此番出城,乃是兵進惠州,意欲在元廷重兵雲集惠州之前,一舉擊潰盤踞在惠州的塔出和張弘范,只因此戰關係重大,為了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此行不能走漏半點風聲,否則不知要枉死我多少將勇,鄧將軍讓末將向官家、太后和滿朝大臣致以歉意,待到惠州大捷,他自會親自來向官家、太后請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末之席捲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末之席捲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3章 滿朝皆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