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迫近
火銃旗隊雖然分為多個戰鋒隊,但在此前閔元啟已經將指揮權下移給了沈亮。
哪怕閔元啟也會打放火銃,前世少年時用老滑膛的經驗也不少,但最少在這個時代他還沒有率火銃部隊打過仗,而沈亮的經驗明顯更為豐富,性格也相當堅韌強悍。
這是一個相當合格的戰術指揮官,閔元啟定下大局之後,也是敢於放權給自己的部下。
沈亮領戰鋒隊,何時打放,如何進攻,應對敵人攻勢,這些戰術層面的事閔元啟是交給了這個強悍的登州鎮兵。
此外閔元金和楊志晉各負責兩個千總部,而這兩個千總武官又將前方跳蕩隊的指揮,交給了高存誠和謝祥等前敵指揮官。
各部在激昂而舒緩的鼓聲中,仍是繼續向前。
閔元啟和閔元忠等軍官分別在中軍和側翼各處,隨著大軍向前的步伐一併前行。
很多人的心情都是有些燥動,畢竟眼前的敵軍是正經官兵,而且人數在自己一方好幾倍以上。
若不是看到客兵的兵器多半劣制,披甲兵也寥寥無已,甚至穿著破爛,還光著腳板,怕是旗軍這邊還要更心浮氣燥一些。
以少擊多,以精銳敗烏合之眾,這是說說容易的事。
人發覺自己一方遠比敵軍人數少的時候,不可避免會有些焦燥不安。
只有訓練有素的官兵面對近於赤手空拳的流寇時,才會有心安理所的戰場心理優勢。
這也是處於崇禎中期之前的事了,中期之後,流寇兵分五重,外圍裹挾民壯,然後是普通營兵,然後是精銳步兵,接著是更精銳的老營驍騎,最後是老營家口。
旗軍一直是對自己頗有自信,但如果沒有嚴格的軍法監管,還有各級武官在平時訓練時形成的慣性,此外還有旗軍經常拉練剿殺小股土匪,獲得一些戰場經驗。
以眼前略多於敵軍三分之一的數字,旗軍的士氣怕是要低落下去不少。
甚至如客兵那種官兵,遇著強勢的東虜就畏懼不敢戰,遇著大股流寇也是迅速敗逃,在崇禎十四年後的大明官兵也是實在常見之事。
甚至將領都有了豐富的經驗,一旦感覺不敵,家丁簇擁家丁先逃,然後到安全地方再收攏殘兵,盡量使部下保持一定的基數和戰力。
真要敗到沒有一兵一卒了,腦袋肯定就保不住了,皇帝固然是不敢擅殺擁有重兵的大將,對那些戰敗將領可是一點情面也不講的。
崇禎二年一次斬殺幾十員文武將領,默認袁崇煥殺毛文龍,又因為後金兵臨北京城下而殺袁崇煥,皇帝的心性可是所有人都相當了解了。
三十多個局的隊伍在近五十步時仍然相對完整,陣列從北至南鋪陳開來,有千戶所城和幾個土城為側翼,南側是大片的壕溝和箭樓區,所城和土城還有箭樓都站滿了人,還有火炮時時打放,旗軍並不擔心被敵人展開兩翼包抄攻擊,整個陣列在相對完整的情形下持續前行。
近五十步后,沈亮才做了一個手式。
所有戰鋒隊放慢腳步,鼓聲也逐漸停止。
游兵隊則是展開來,象是一個張開的八字,持著刀牌的游兵隊成員都是旗軍中身形高大膽氣過人的孔武勇悍之輩,他們的人數不多,依次展開如雁行一般,鉗制著對方的稀少游兵。
在戰鋒隊和主陣陸續開始放慢腳步時,客兵的弓手還在持續射箭,只是這些弓手的應變能力極差,大量的仰角射擊箭矢都落在了戰鋒之後,多半落在跳蕩隊或駐隊之前。
這些將士多半披綿甲或鎖甲,少量的刀牌手持盾牌披扎甲,箭矢對他們的威脅並不大,因為勁力偏弱,箭矢也多是輕箭,刀牌手們用盾牌遮擋箭矢,或是長槍手鏜把手們乾脆低下頭顱,任箭矢落在自己頭部或有甲胄防護的上半身。
在叮叮噹噹的箭雨落地聲中,終於抵近四十步左右的距離。
這個距離雙方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對方,當客兵們看到火銃手們陸續抬高火銃,將黑洞洞的銃管對準自己的時候,也是忍不住駭然變色。
火銃就算在客兵心裡再不管用,當這個距離到四十步前後時,仍然是給了客兵們足夠大的威脅。
但戰鋒隊的腳步並沒有徹底停止,沈亮只是令銃手們準備,卻並沒有示意停止軍陣就地瞄準打放。
在緩慢的鼓點聲中,旗軍軍陣又向前繼續前行了十步。
到了這個距離,雙方已經蠢蠢欲動,客兵的將領們策馬在軍陣中來回飛馳,準備下令叫自己部下迅速撲上,開始與對面的旗軍肉搏交戰。
在這時,沈亮終於高舉起了胳膊。
在其身後百多步的閔元啟都是滿頭大汗了,忍不住對閔元忠道:「沈亮這廝的膽子,真的是鐵打鋼鑄!」
閔元忠也道:「我以為六十步他就會下令停止打放了。」
「這其實簡單的很。」閔元啟抹了抹臉上的汗珠,笑著道:「如果咱們有三四百支銃,六十到八十步沈亮就會下令打放。不停向前,不斷打放,裝填,再打放。如果敵人弓手不得力,雙方交換是咱們佔大便宜,乾脆就停下來打放火銃,令游兵掩護,跳蕩隊準備。幾輪涮下來,怕就能把敵軍前陣打崩,最少會使得他們陣腳大亂傷亡慘重。」
「可惜了。」閔元忠也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火銃威力雖大,但可惜數量太少。
合機銃才一百不到,剩下的幾十支是以前到處搜羅來的,有不少還是劣製品,打的近,易炸膛,威力小。
如果有四百支作工精良的合機銃,沈亮肯定在百步之內就考慮放慢腳步,甚至停下來用三段擊輪流打放,不停的火力輸出,在八十步左右客兵的弓矢威力極小,火銃的威力卻並不受大影響。
輪流打放之後,對客兵的信心會是嚴重的打擊,甚至在傷亡慘重下直接崩潰也不是沒有可能。
「是可惜了……」閔元啟眼神中也有淡淡的失望,其實他是希望看到幾百上千支火銃橫掃眼前客兵的場面,白煙滾滾,戴著范陽笠穿著大明鎧甲的士兵持著裝著銃劍的滑膛槍正步向前,不停的打放火槍,把眼前的敵人成排的打翻放倒。
這是何等漂亮的場面,現在歐洲各國都沒有大規模的常備兵,更沒有穿軍服的習慣。如果有可能閔元啟希望中國是開風氣之先,把軍銜軍服先確定下來,大量的常備軍拿著上刺刀的滑膛槍所向披靡,排隊槍斃,中國再次走到世界之前。
什麼內敵,外夷,都是統統用滑膛槍來教他們做人。
無數個戰鋒局,百人一隊在戰場上為橫陣前行,十個,百個,千個……那是何等壯麗的奇觀,光是想一想,閔元啟就激動的不能自己。
這一次是無論如何趕不上了,沈亮的應對辦法相當簡單。
火銃數量不足,且相當部份是劣製品,那麼就離的越近越好,最多打放兩輪,能給客兵多大傷害就給其多大傷害,力爭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造成敵人的混亂。
在戰鋒隊停住腳步之後,所有一百五十多銃手在第一時間舉起了手中的火銃。
子葯早就提前上好了,塞實了彈丸,並且是點燃了火繩。
火繩是特製的,可以緩慢燃燒很久。
只要不是陰雨天氣,火繩槍的打放成功率是遠在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之上。
這個時代的燧發槍想要解決打放成功率的難題還是相當困難,遇到陰雨天氣燧發槍的打放成功率也會更進一步下降。
陰雨天一般就算冷兵器部隊也會避免會戰,一則是弓箭也不能受到雨水浸泡,在浸濕弓弦后勉強開弓射箭,弓箭就基本上報廢了。
二來將士在雨水天氣也行動困難,優勢或劣勢會變得含混不清,一般參與會戰的都是感覺能贏,自是沒有必要驅趕將士去冒險。
如此一來燧發槍雖是技術上的進步,但其意義沒有前膛改後膛那麼大。
前膛裝填改為後填后,出現了膛線等技術革新,火槍的殺傷力和有效射距大幅度的增加,可謂是一次質變,此前的變化無非是量變而已。
火銃平舉,戰鋒隊都是一字排開,並沒有分為兩到三個縱隊,也是考慮到第一擊就是要帶來最大的傷害,三段擊或分為兩隊都是沒有必要之事。
在停了幾息功夫之後,沈亮沒有猶豫,直接將自己的右手高高豎起,然後再往下一揮!
嘹亮的喇叭聲驟然響起,接著便是有人打響了第一銃。
火光迸射,在銃響之後,子彈迸射而出,射向四十步外的敵人。
由於相隔太近,對手又是密集陣列,這一輪的齊射效果相當驚人。
沈亮在揮手之後,也是瞄準自己對面陣列中的一個敵軍,果斷扣動扳機。
龍頭夾住火繩被扳機轉動,火繩點燃葯池中的引葯,銃管一震,接著沈亮感覺雙手震動,同時兩手感覺銃管開始變熱。
再打放幾銃,銃管就會發燙。
不過看起來對面是肯定不會等待了。
一輪齊射后,四十步外的客兵齊涮涮的倒下了一大群,這個結果令客兵將領們目瞪口呆,同時也憤怒不已。
普通的客兵將士則是驚慌失措,看著身邊大量被打碎頭顱,打裂胸膛的夥伴,這些客兵將士都是無比驚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