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分寸感

做人要有分寸感

做人要有分寸感

成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很脆弱,一段關係的成敗都在一個度上。這個度關乎情商,關乎敏感力,關乎教養,稍不留神過了界,便會讓對方很反感。

孟子他老人家曾說過:「人之忌,在好為人師。」

有不少人打著苦口婆心為你好的旗號「關心」你,但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們招人煩。比如我同事舟姐,心眼不壞,就是說話總愛給別人添堵。

我們部門有個姐姐,今年30歲出頭,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可如今經濟獨立,精神生活豐富的單身女性不在少數,三十幾歲未婚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每次聊到婚姻的話題,舟姐都要拽著這個姐姐說一番「為她好」的話:「現在95后的小姑娘一個個嬌滴滴的,嫩得都可以掐出水來。你再不抓點緊,以後就只能找個離過婚的男人,給人家孩子當后媽了。」

姐姐尷尬地笑笑不回應,大家在旁邊也都一臉無奈。

可舟姐完全沒有察覺到氣氛不對,繼續說:「新聞都報道了,現在大齡剩女比例持續增長,沒結婚的可要抓緊了。」舟姐發表完她的肺腑之言后,氣氛可謂是冷到了冰點。

舟姐是故意戳同事痛處嗎?其實並不是,只是她對女同事所謂的「好言相勸」不僅沒有起到關心安慰的作用,也沒能讓人get到她的「良苦用心」,反而讓對方心生厭煩,關係越來越疏遠。

關心身邊的人沒有錯,但真正有效又舒服的關心,並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關心,而是要換位思考地去關心,能將心比心地站在別人立場想問題,更要先一步想到說出口的話會造成的後果。

後來這個姐姐找了個高高帥帥的男朋友,可惜聽說在訂婚後沒多久就取消了婚約。她請了一周的假飛去海邊散心,回來上班的時候,手上的訂婚戒指摘了,整個人也瘦了一圈。但凡有點智商的人都能猜出來發生了什麼,大家平時關係都還不錯,自然要去關心一下。姐姐強顏歡笑說兩個人性格不合,就和平分手了,多的話也不提,我們自然不會去追問,這畢竟是她的私事。大家主動找些開心的話題,打個岔便過去了。

這個時候,舟姐坐不住了,湊上來問:「是聘禮嫁妝沒談攏分了,還是你發現他出軌了?」天哪,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被她這一句話驚得愣在那裡,誰能料到真的有說話這麼不知分寸的人。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應該明白,別人可以忍受你的嘰嘰喳喳,忍受你的放縱不羈,甚至可以原諒你的無端猜測,但沒有人會對你的無知無禮絲毫不介意。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這樣不管不顧,愛打聽別人隱私的人。

一見面就問,你年薪多少啊?房子買的是學區房嗎?多大面積,全款還是貸款?怎麼還不買車?孩子吃的是進口奶粉嗎?幼兒園是雙語的嗎?

再或者,你早起出門去地鐵站,鄰居阿姨會「心疼」地問你:「你男朋友怎麼沒開車送你啊?」情人節那天你加班到很晚,回來路上碰見門衛大爺,「今晚好幾個女孩捧著花回來的,你怎麼空著手回來的啊?」

成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很脆弱,一段關係的成敗都在一個度上。這個度關乎情商,關乎敏感力,關乎教養,稍不留神過了界,便會讓對方很反感。

我們這些老百姓都會遇到這種煩惱,基本沒什麼私生活可言的明星更是苦不堪言。

好早之前有過一個關於貝克漢姆一家的新聞:貝克漢姆和長子布魯克林、女兒小七到加州餐廳用餐,離開時還在停車場即興玩賽跑。小七含安撫奶嘴的照片曝光后,引來不少家長與育兒專家的批評,英國《每日郵報》也以「專家警告:如果持續吸奶嘴,可能會有語言與牙齒生長問題」為題來專門警告小貝夫婦。

向來溫和的小貝對此十分不滿,在社交網站上霸氣回應: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他們可以在沒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去批評一名父親帶小孩的方式?為人父母都知道,小孩子在不舒服或發燒時,最能安撫他們的舉動,多數情況下就是用奶嘴,所以這些批評的人,在你對別人的孩子說長道短時,應該要三思,因為實際上,你們沒資格批評我怎麼當家長。」

有些人就是這樣,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也不管是不是八竿子夠不到的關係,總要自以為是地評論一番。這樣的人,你也說不清他們是無聊至極,還是古道熱腸,反正他們就是喜歡對別人隨意評論。

你工作賣力,有人笑你死腦筋;你心地善良,有人說你傻;你不想放棄,有人說你自不量力;甚至你只是去看了一場畫展,有人都要說你裝文藝……

但你要明白,對你指指點點的人,根本就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他們只是習慣了對別人的生活橫加指責,順便有意無意驚擾了別人的幸福。

對付那些喜歡瞎操心的人,無外乎兩種方式:如果是指點,那就虛心聽一聽;如果是添堵,那就直接無視,不理他。

網上有個段子寫得特別好:「有人尖刻地嘲諷你,你馬上尖酸地回應他;有人毫無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馬上輕蔑地鄙視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馬上加倍證明你更厲害;有人對你冷漠,你馬上對他冷淡疏遠。看你討厭的那些人,輕易就把你變成你自己最討厭的樣子。這才是『壞人』對你最大的傷害。」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都不一樣,你想要自由,他追求成功;你喜歡安安靜靜開個小店,不追求紙醉金迷的生活,他想要賺很多的錢供自己揮霍。

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你可以不接受別人的生活方式,但是請不要隨意點評別人的生活。

適當的距離永遠都是良好關係的保鮮劑

什麼是分寸感?不是疏遠,不是傲慢,而是懂得站在各自的角度上,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位置。不過分干預他人的生活,也不會提出什麼無理的要求。

小歪因為這事兒跟我大吐苦水。她以前和井井的關係很好,有時候,下了班兩人還會約著一起逛街、做SPA,周末互相去對方家裡蹭飯也是常有的事。後來,井井辭職去了廣州,兩人漸漸地就淡了聯繫,也不再有那麼多的交集。

前段時間,小歪出差去廣州,叫上井井一起去野生動物園。想著能見到許久不見的好朋友,小歪從出發當天就特別興奮,可誰承想這一路,小歪玩得並不開心。井井先是說自己如今過得多麼精彩,在大城市如何長見識,隨後就開始說小歪窩在家鄉拿著2000塊的工資沒什麼前途,勸她也趕緊走,「你看你成天坐辦公室,腰都粗了一圈。你在老家能有什麼發展,做得再好也不過就是這樣。過幾年找個普通男人嫁了,不就和小區里那些阿姨一樣了嗎?」

小歪說她那天回到酒店,失落了一晚上。看著落地窗外燈火通明,自己的心卻涼了大半截。因為井井的話,讓她聯想到近期的不順心,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從那以後她便很少打電話給井井,井井有事找她幫忙的時候,她也不再像從前那般用心。

成年人之間的交往是懂得點到即止,而不是這樣肆無忌憚。

友誼的小船翻起來,會比你想象的更加劇烈。有時候,過於親密的關係會模糊兩個人之間的分寸和界限,等到了全面崩盤的時候,那種被在意的人傷害、誤解的情緒一股腦撲來時,便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我們都曾付出過自己的真心,因為我們都曾認為,對方是和我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這世間很多人,往往各懷心思、很難一眼望穿。年輕的時候還好,再多的誤會我們也願意用儘力氣去解除,去問一句「為什麼?」「怎麼了?」,大不了吵一架、打一架、哭一場,也就和好了。

可長大以後不一樣了,我們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我們的信任變少了,底線變高了,我們不容冒犯,再也不願意輕易地原諒與和解。

和好朋友鬧掰這事,在我自己身上也發生過。

妹妹暑假期間,我帶她去了香港迪士尼。拍了一堆美食美景和可愛的卡通人物,自然要曬幾張照片的。評論里有人問票價和遊玩攻略,有人推薦當地人氣高的餐廳,有人求幫忙代購,還有人說:「一到假期就出去瀟洒,肯定攢不下存款吧?」

這格格不入的評論讓我沒辦法忽視,我反覆看了好幾遍,確定那個頭像是我的初中同學小竹,而不是我那些愛管閑事的遠親。

我沒有回復,也沒記在心上。但從那之後,我發的每一條朋友圈,小竹都要點評一番。

我報名了花藝沙龍課,製作了萬聖節風格花束,小竹評論「把花插在南瓜上?南瓜明天就會腐爛壞掉的」;我帶狗狗去寵物樂園游泳,小竹評論「現在養寵物都這麼高級了,小狗游泳肯定不便宜吧」;我去網紅地拍照打卡,小竹評論「這有什麼可拍的」;我搶到了期待已久的偶像演唱會門票,小竹評論「明明在家看得更清楚吧……」

對於小竹的評論,我起初就當沒看見,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回復她。我深夜碼字賺稿費,眼睛乾澀得連隱形眼鏡都摘不下來的感覺,她並不能體會。我的狗狗帶給我的陪伴和喜悅,是無法用錢衡量的。從15歲就喜歡的偶像,買一張門票去看看,有什麼過分?

但這些,我都不想跟小竹解釋。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只要你喜歡自己的生活,那對你來說就是幸福。長大后的我們交集越來越少,別說感受對方的心路歷程了,連參與對方成長都變成了不可能。

真正觸發我倆關係分崩離析的,是有天晚上我敷著面膜在趕稿子,小竹發來微信:「我今天碰見你媽媽了,阿姨說你還沒有男朋友。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了,我勸你一句,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挑男朋友的眼光不要太高,過了30歲只能等著別人對你挑挑揀揀了。」

這條信息徹底影響了我寫作的情緒,我扯下面膜甩在一邊,忍不住回復小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喜歡我現在的生活。我不評價你的生活,也請你別對我的生活指指點點好嗎?」

發過去后,小竹沒有再回復我。

然後我就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最近工作壓力大,情緒把控不住,想再發一條微信緩解尷尬。然而我發現,自己已經被小竹拉黑刪除了。我獃獃地看著屏幕上那一行細細小小的字:「對方開啟好友驗證,你還不是他(她)的好友,請先發送好友驗證請求,對方驗證通過後,才能聊天。」

這讓我霎時有點恍惚,想起上學那會兒,她會每天早上在我家樓下等我一起坐校車,會在我回答不上來老師的提問時,偷偷告訴我答案。

誰都有幾個死黨、閨密,我們之所以喜歡在一起玩鬧,除了彼此熟悉之外,還因為我們在提及對方糗事的時候,會在心裡有一個合適的度,知道不戳痛點,避開雷區,知道哪些是對方心裡的疤,不去輕易碰觸。

人際交往中,最怕的就是你不懂分寸感,不懂和人保持距離,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那些真正過得好的人,都在忙著熱愛生活、發現美好。只有那些理不清自己的人,才喜歡用自己的無知和淺薄去別人的生活里插一腳。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懂得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懂得察言觀色,懂得適可而止。不必要靠得太近,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也不用離得太遠,在真正需要的時候能夠伸出手。距離產生美,這句老話是很有道理的。

無論是朋友、愛人還是親人,適當的距離永遠都是良好關係的保鮮劑。

真正關心你的人,會用一種有分寸且更有效的方式幫助你,並在意你是否開心、健康,而不是以「關心」之名去打探你的隱私。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更不會過度干涉別人的生活,而是出言有尺,嬉鬧有度。

能夠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對待別人,懂得語言有治癒力的同時也有殺傷力,懂得不以自己的角度去單方面地看待問題,懂得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所以當你準備吐槽、準備翻白眼不屑、準備批評掐架的時候,請收起你的衝動。

勿用自己的見識和價值觀去衡量、指責、評價別人,是對人對己的尊重。希望你不要輕易去別人生活里指手畫腳,也不要輕易被別人打擾。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狀態,大概就是,我們偶爾一起談談自己的理想,我雖然不懂你,但我尊重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除了努力還有什麼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除了努力還有什麼力
上一章下一章

做人要有分寸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