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的困境(2)
胡縣長又帶人檢查了廟頭中心村的糧庫,滿滿的糧食堆放到那裡。
蘇風配合著縣委的人,開始交公糧,交完公糧,就交欠縣裡面的欠款,當然是用糧食抵消,就看到拉糧車不斷的從廟頭村往外拉糧,像是從來都不會間斷一樣,待廟頭村將債還了,將公糧交了。
正如蘇風所說的那樣,還剩下許多的儲備糧食,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也有十五六萬斤。
這一刻胡縣長和縣裡面的領導都信了,都服了。
胡縣長組織了一場會議,他充分肯定了廟頭中心生產大隊的做法,並且讓堅持下去,出了問題他負責的言論,同時也讓廟頭中心村抓好明年的再生產事宜。
當胡縣長把話講完的時候,村民們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而這一天,蘇風將所有縣裡面的同志都留了下來,請縣委的同志們吃了一頓飯。
這一次胡縣長並沒有推辭和徐副縣長等人留了下來,陪著村民們吃飯。
吃完飯,胡縣長又單獨將蘇風叫到了一邊。
「小蘇,你幹得漂亮,幹得不錯!我謝謝你。」胡縣長道。
「如果沒有胡縣的支持,我恐怕也干不起來。」蘇風道:「我才應該謝謝您。」
胡縣長擺了擺手,他喝了一點酒,有一點臉紅,道:「我是第一次看到老百姓的臉上掛著這樣純真的笑容,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是一種久違多少年都不曾經出現的笑容,看來這分田到戶的確是可以搞。」
蘇風道:「戶分下去了,給自己幹活,這積極性就提高了,而土地最終還是集體的,還是國家的,是不會改變的,基礎其實關沒有動搖。」
胡縣長點頭道:「不錯,你看得透徹。三年的規劃你提前一年完成了,接下來你準備怎麼搞?」
蘇風陪著胡縣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緩緩說道:「三年規劃不是終點,只是一個開始;我想繼續堅持分田到戶的做法,另外我還想引進一些其他的品種,做多種種植,不能只卡在小麥和水稻上……」
胡縣長微微點頭。
蘇風繼續說道:「當然我也想鼓勵農戶實行自主的養殖,豐害餐桌,不過這些都得隨著政策的開放才能夠逐漸開放起來。」
胡縣長道:「已經在開放了,很快就要開花結果。你的想法沒有錯,也沒有偏,逐步去做,也不急功近利,這是很好的事情,我是支持的。小蘇,你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我一直都很看好你,所以繼續回油和努力吧。溧水的未來需要我們一代人一代的努力。」
蘇風應聲道:「是的。」
胡縣長笑了笑道:「家裡還有什麼困難嗎?」
蘇風道:「沒什麼困難了。」
胡縣長道:「我聽說你們只分了兩畝地,怎麼沒有將你舅媽他們一家的關係弄到廟頭中心村來,這樣,就可以多分一些,你們六口人,兩畝地,太少了。」
蘇風道:「我不是還當著這個大隊長嘛,每年都有縣裡面的獎勵和工分補助,還能夠生活。」
「解決掉後顧之憂才能夠更好的替村裡謀福利。」胡縣長道:「最起碼,你得把小武的關係轉到村裡來,他也得分得到地。」
蘇風點頭道:「明天看吧,如果村裡的情況還是一樣的好,我就算頂著壓力,也把小武帶進廟頭中心村,該分給他的地也分一下。」
胡縣長應了一聲道:「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縣小,看了一下小武還有小瑩的成績,都不錯,小武回回是全校第一的成績,小瑩也在前十,這兩個孩子很用功,也肯學,希望日後能夠考上好一點的大學吧。」
頓了頓道:「咱們溧水的師資也是一個問題,不過再過兩年那一批大學生都畢業了,新生力量也能夠補給進來吧。」
「希望是!」蘇風滿懷憧憬的道。
這一晚胡縣長和蘇風聊了好多的事情,也更加堅持了他要在溧水改革的決心。
臨走前,胡縣長緊緊的握住了蘇風的手,重重的拍了拍蘇風的肩膀,雖然什麼都沒有說,但對於蘇風的工作卻是一種肯定,這一切都在看村民們中的眼裡,現在廟頭中心村絕大多數的村民對於蘇風是認可的。
因為他們確確實實感覺到了蘇風的努力和給村子裡帶來的發展。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蘇風的嫉妒愈加的濃重,這個人就是趙剛,二隊的隊長趙剛。
趙剛看到胡縣長和蘇風握著的那一刻,嘴角雖然是帶著笑的,可是心裡卻翻騰著一種恨意,憑什麼蘇風成了村子里的英雄,而他趙剛這個以前的生產標兵,以前的生產能手,只能夠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隊長。
憑什麼現在村裡一提到蘇風,都是豎大拇指的?
憑什麼?
既然趙剛也在蘇風的帶領下嘗到了改革的好處,但心裡的怨恨也沒有減少,甚至更加的重,他這段時間總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那封舉報信並沒有起到作用,甚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趙剛不能夠接受。
他在想,最需要找到一個機會,徹底的將蘇風擊倒,讓他再也站不起來。
……
糧食多了,就有了剩餘。
廟頭中心村的村民留夠了一年的口糧,就將剩下的糧食換一些東西,有換收音機的,有換布的,有換自行車的。
反正從秋收結束,廟頭中心村民跑縣城的多了起來,跑供銷的也多了起來。
這一年伴隨著大豐收,廟頭中心村遠比其他的村子過得熱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鄰村的人看到廟頭中心村的人過得這麼好,看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的好處,也都開始紛紛效仿。
……
1981年,蘇風帶著廟頭中心村的村民繼續實行「分田到戶」,也就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此基礎上,蘇風引進了多樣種植的概念,讓村民自主選擇,同時也鼓勵村民們開展養殖業。
林渠的三姑家以前就替生產隊養豬養羊,如今承包到了自己的手裡單幹,幹得熱火朝天,忙得不可開交。
然後這一年種植花生,棉花,養蠶,種植玉米,地瓜,西瓜。
村民們開始嘗試不同的種植物,選擇優效,高產的來種植,當然主作物還是小麥和水稻。
1981年底,廟頭中心村再一次吸收了農村體制改革的紅利,戶年平均口糧達到了3500斤,還不包括其他農作物的收入,以及一些養殖業帶來的收入。
而這一年也正是蘇風三年規劃的最後一年。
這一年溧水縣十六個鄉一個鎮,絕大部分的村子都實施了分田到戶的責任制,這一年整個溧水縣的糧食產量翻了一番,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到處都是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一年蘇風向縣委的監導組交了最後一張「卷子」。
因為共和,烏山等生產大隊的試點情況不佳,這些生產大隊已經被逐漸取消了,只有廟頭村的生產大隊還存在著,蘇風在這一次「交卷」的時候,也向胡縣長提出了撤銷廟頭中心生產大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