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利於行,百依百順有奸心

忠言逆耳利於行,百依百順有奸心

忠言逆耳利於行,百依百順有奸心

原文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華杉詳解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

曹操註:「詳,愚也。或曰:彼欲進,設伏而退;彼欲去,開而擊之。」

這就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指揮作戰的事,在於順著敵人的意圖,讓他得志,讓他鬆懈,然後打他。

杜牧註:「夫順敵之意,蓋言我欲擊敵,未見其隙,則藏形閉跡,敵人之所為,順之勿驚。假如強以陵我,我則示怯而伏,且順其強,以驕其意,候其懈怠而攻之。假如欲退而歸,則開圍使去,以順其退,遂因而擊之。皆順敵之旨也。」

我們要打敵人,又找不到他的空隙,那就把自己隱藏起來,敵人要做什麼,都順著他,別驚動他。假如他強悍,要欺負我,我就示弱示怯,顯得很害怕,讓他逞強,讓他驕傲,等他懈怠,然後設埋伏打他。假如他想撤退回國,我就開圍一面,讓他退出,然後擊其惰歸。

害人的道理都一樣,就是順著他,讓他自己變壞。所以忠言逆耳,而奸臣對你都是百依百順。

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並敵一向」,是並兵向敵,朝著一個方向,就是集中兵力攻其一點。

曹操註:「並兵向敵,雖千里而能擒其將也,是謂成事巧者也。」

指揮作戰的事,在於假裝順從敵人的意圖,讓他得志鬆懈,然後悄悄集中兵力,朝著一個方向,一舉擊之,則長驅千里,擒敵殺將,這就是巧妙能成事。

戰例就是前面學過的,匈奴冒頓滅東胡的故事。冒頓殺了他父親頭曼單于繼位。東胡見他初立,欺負他,派使者來說:「頭曼的千里馬不錯,能不能送給我們?」朝臣們都說東胡無禮。冒頓說:「就一匹馬,怎麼不能給友邦呢?」給了。

東胡又來使者,說冒頓單于後宮美女那麼多,分一個給我吧。朝臣們激憤,認為這是奇恥大辱,要發兵攻打東胡。冒頓卻說:「一個女人,怎麼不能給兄弟呢?」給了。

這樣,不僅東胡認為冒頓軟弱可欺,冒頓自己的朝臣都覺得他沒出息。過了一陣子,東胡又來使者,說匈奴和東胡之間有一塊千里荒地,是無主之地,劃界歸我們東胡吧。

冒頓再召集朝臣會議。一些大臣心想你連老婆都可以送人,一塊荒地算什麼呀,再給唄,還問我們幹啥,於是說給。

冒頓大怒,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能給人!」殺了主張給地的大臣,即刻起兵,千里突襲東胡。東胡毫無防備,東胡王被殺,土地、人民、牛羊,全都歸了冒頓。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

這是保密需要。曹操註:「謀定,則閉關以絕其符信,勿通其使。」

決定戰爭行動之後,就要封鎖關口,銷毀通行符證,禁止兩邊百姓往來,也不許敵國使者進入。這樣防止軍情泄露,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的情況。

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

「厲」,嚴厲、嚴格、認真的意思。

「誅」,曹操註:「誅,治也。」商議決定。

在宗廟裡秘密、認真地謀划軍國大事。

杜牧註:「言廊廟之上,誅治其事,成敗先定,然後興師。」

張預註:「兵者大事,不可輕議,當惕厲於廟堂之上,密治其事,貴謀不外泄也。」

所以這裡是兩層意思,一是謀定而後動,先勝后戰,贏了再打;二是計於廟堂之上,運籌帷幄之中,要絕對保密。

敵人開闔,必亟入之。

「開闔」,「闔」,是門扇。曹操註:「敵有間隙,當急入也。」

敵人一旦露出破綻,當急速乘隙而入。

不過有時失敗也在這裡,敵人露出那「破綻」,可能正是誘我們亟入的假象。

先其所愛,微與之期。

「先其所愛」,先佔領敵人最心疼的戰略要地。比如李世民戰竇建德,先搶佔了虎牢關,就把竇建德擋在關外了。曹操註:「據利便也。」

杜牧註:「凡是敵人所愛惜依恃之所為軍者,則先奪之也。」戰略要地也好,糧草輜重也好,凡是他愛惜的,倚仗的,就奪了他。

「微與之期」,這四個字怎麼解又費勁了。

曹操註:「後人發,先人至。」后發先至,他沒說「微與之期」四個字啥意思。

杜牧註:「微者,潛也,言以敵人所愛利便之處為期,將欲謀奪之,故潛往赴期,不令敵人知也。」

杜牧解釋了「微」,是潛,不讓人知道。這個說得通,所謂微行,微服私訪,就是潛行的意思。

杜牧解釋的「期」,是期待的地方,期待的目標。

所以「微與之期」,是秘密潛往我們期待的目標。但這「期」的主語就是我,不是「之」,不是敵人,所以還是不完全通。

陳皞、梅堯臣、王皙、張預四人的注意思一樣,都是受曹操「後人發,先人至」六個字的影響。「微與之期」,與后發先至有什麼關係呢。他們說,「微」,是把消息微微泄露給敵人。因為我們先佔了那裡,如果敵人不知道,所以他不來,怎麼辦呢?所以要微微把消息泄露給他,讓他跟來,我們才能打他。

我覺得這四位發揮太多了。這四位,加曹操、杜牧,六個人的解釋我都不滿意。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郭化若將軍的《譯註》。他的註解很簡單,「微與之期」,就是不要和敵人約期會戰。

再查,「微與」,就是「不應該這樣」的意思。《禮記?檀弓下》,那個大家都熟悉的嗟來之食的典故: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喊他「嗟!來食!」他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樣的。

曾子聽聞后說:「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鄭玄註:「微,猶無也。無與,止其狂狷之辭。」孔穎達疏:「微與者,微,無也;與,語助。言餓者無得如是與!」

所以「微與」,就是不要。

「微」就是「無、非」,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微斯人,吾誰與歸」,意思就是:「不是這個人,我跟誰去呢?」

「微與之期」,戰爭不是決鬥,不要跟敵人約好時間地點按時打,而是隨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這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踐墨隨敵」,問題又來了。「墨」,是規矩。木工鋸木板打傢具,先劃上墨線,然後照那個線鋸。問題在「踐」,這「踐」,是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

按理應該是守規矩,踐行嘛!但是古文「踐」同「剪」,滅除的意思,所以說是不守規矩,也對。

杜牧說是守規矩:「墨,規矩也,言我常須踐履規矩,深守法制,隨敵人之形,若有可乘之勢,則出而決戰也。」

賈林說是不守規矩:「踐,除也;墨,繩墨也。隨敵計以決戰事,惟勝是利,不可守以繩墨而為焉。」

曹操註:「行踐規矩無常也。」他沒說踐是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他說守規矩的時候不守常法。

郭化若將軍註:「實施作戰計劃時,要靈活地隨著敵情變化作相應修改,來決定軍事行動。」

這是正解。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曹操註:「處女示弱,脫兔往疾也。」

開始時像處女一樣沉靜柔弱,一旦敵人露出破綻,則動如脫兔,讓敵人來不及抵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精裝修訂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精裝修訂版)
上一章下一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百依百順有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