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紅樓夢》與《水滸傳》之悲情
人間形如一個碩大的劇場,熙熙融融過後就會是曲終人散場,常言說的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而《紅樓夢》與《水滸傳》這兩部小說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做曲終人散場。無論是女人如花朵朵開的《紅樓夢》還是男人天下江山定的《水滸傳》無疑例外都是以大悲劇收場了,正是因為如此這兩本書才是使得能刻骨銘心。我素來愛看悲劇,即使一開始悲到最後的,還是開始的美好,結束的悲傷我都喜歡,因為看過了太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團圓結局因而使得我沒有什麼記憶了,而《紅樓》與《水滸》這兩本書卻不然,拜託了這天朝小說大團圓的俗套,轉而是一個徹底的大悲劇收尾的,這樣的結局在我們東方小說里卻是別具一格的。我不怎麼看西方的小說,然而對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卻是熟悉的,雖不是情有獨鍾,可卻也有記憶猶新的幾部作品,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這兩部作品聞名於世界,幾百年了依然分外有影響力,我記得婚戀專家把父母反對的婚姻稱之為羅密似婚姻,還有一句俗話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這兩部作品的深入人心,而這兩部作品雖然風格不一,然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悲劇結尾,很多稱之為經典的小說著作其大部分都是一個大悲劇的結尾,我覺得這樣更好一些,為何這麼說?我們仔細想來我們的人生哪可能會處處充滿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喜劇,而是處處有不如意,我們是在遺憾與無可奈何里走完人生的,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里多多少少都會帶著一些刻骨銘心的遺憾走向黃泉路,這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因而一部好的作品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惡口分割的,若偏離的太多了其實也就沒有值得探討的意義和價值了,雖不能說我們的生活里充滿了悲劇,然而無論是在事業上,婚姻家庭,還是各自情感上,能夠一帆風順,喜悅走完今生今世的人有幾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幾乎都會有一樣活著幾樣的憂傷埋藏在心底,活是傷痛,活是遺憾,活是無奈,活是……我們每一天都會經歷著離分,有新生命的降臨,同時也有生命的如凋謝的花兒一般的墜落。就如他富察明義提《紅樓.》詩中的那句聚如春夢散如煙,再美好的相聚之後終究會是生離死別。雖說是多情自古傷離別,然我們怎可做到鐵石無情,笑對離別。
「紅樓夢》和《水滸傳》雖都是悲情的結局,然卻亦非同悲,一個是凄美哀婉,一個是蕩氣迴腸。一拱手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一個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用熊淚滿襟。曾記得《紅樓夢》第五回寶玉盟友太虛幻境時所飲的就是千紅一窟,萬艷同杯,我們似乎就感知到了股市會一步一步的走向悲情,還有那《飛鳥各投林》的曲子,不看內容,單看著飛鳥各投林幾個字我們就感知到了悲的痕迹。曹雪芹從一開始就很明白的說這個故事要走向悲劇,所圍繞的就是賈家的沉浮,以及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還有金陵十二釵左腹側,有封測,加上正冊總共一百零八位女子的命運而展開的。賈家從盛一步步的走向衰亡,那些如花兒一樣的女子一位一位的活是死去,或是遠走,或是沉淪,或是看破紅塵,或是……無不給予我們一種曲終人散場的悲涼,單單從寶黛釵這三角戀我們似乎就嗅到了悲的味道,黛玉的痴情之淚,寶玉的鐘情與多情,寶釵的不放手,還有王夫人等人對於寶黛之戀的橫加阻攔,寶黛的相愛難相守足矣讓我們嘆息,哀傷好一陣子了,我們知道無論寶玉最終選擇和誰相守都是一種悲劇,三角戀的悲哀就是如此,無論選擇誰,對於另外一個痴心的人都是一種傷害,無論選擇誰我們都不能輕易的對於其選擇說出一個對與錯來,愛情里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是誰比誰愛的更純粹,誰比誰愛的更執著。《紅樓夢》的悲情是點滴堆砌而成的,它沒有悲到讓我們看上一些就會撕心裂肺,肝膽欲裂,而它這種悲傷卻很是細膩,如涓涓細流一般隨著故事的發展而一點一點深入到我們的心田裡,我們的靈魂里,這種疼痛細膩悠長,一旦融入就再也難以揮之而去,讓我們感覺到了李清照那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還有那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那一縷一縷的憂傷又如他朱淑真的那句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同為悲劇,然《水滸傳》的悲可足矣讓我們感覺到瞬間就欲敢闖存的,淚如雨下了。單單是拿林沖就足矣讓我們哭的眼淚全無,心痛徹骨了。我之所以鍾愛與新版電視劇《水滸傳》,那是因為演員們把《水滸》所呈現給我們的那種喜與悲表現的入木三分,有血有肉,特別是林沖這個悲情人物的塑造,讓我從他淪落一直到最後的結局都隨之牽扯心魂,林沖的瘦骨嶙峋讓我們心疼,身為男人卻不能夠保護自己心愛之人的無可奈何,還有他得知妻子香消玉殞之後的痛徹心扉,還有他面對高俅卻不能拔劍斬此人的刻骨之恨,及他面對阻礙自己報仇且讓自己敬重的兄長宋江時那種悲痛失望的心情,每一步林沖都走的好辛苦,他是一個好丈夫的典範,愛家愛妻子,可卻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他的悲感天動地。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征繳方臘時在工大杭州城時浪里白條張順等人的英勇就義無意是全本最為悲痛的一幕,我想每個讀者在讀到此處時都難掩心痛,甚至會為此而痛哭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