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章:世界之巔
張梁走在回歸大漢的路上,身後是鮮卑王帳派來送行的軍隊,對於大草原統一的局面張梁十分高興,但是也充滿了擔憂,沒有了敵人的鮮卑將會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國家,如果自己有一天…或許有一天不在了,畢竟人都是會死的.
雖然自己是修行者,但是張梁從不認為自己會長生不老永世不死,草原上的民族對富饒的大漢土地的渴望,張梁比誰都清楚,蒙古,女真,突厥,這些在草原上興起的民族每一個的誕生都是建立在中原百姓的血淚之上.
如果自己有一天不在了,失去了威懾的游牧民族必然會對富饒的大漢侵略,尤其是一個完整團結的國家建立后,這股侵略的風潮必然席捲大漢,想到這裡,張梁已經在心中作出了決定,這個龐大的計劃將在他的有生之年以他全部的精力來完成。
終於回歸了大漢的領土,熟悉的田園景色,淳樸的百姓在農田內耕作,遙遠的青衫襯托在碧藍的天空下,顯得一切是那麼和平美好,張梁喜歡這樣美麗的景色,也絕不允許誰恣意破壞。
等回到了兗州的大漢臨時皇都,張梁就開始大舉的安排草原的移民計劃,以幽州和冀州為首,在張梁這個大賢良師的號召下,無數的信徒抱著感化異族,宣揚太平道的光輝的理想進入了草原,凡是自願進入草原的信徒,都自動升級為太平道的教民,並給予路費.
就這樣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張梁號召的開墾塞外的大軍就長驅直入,在大漢和鮮卑軍隊的保護下,直入東北的黑土地,這裡的資源豐富,礦產林業資源也都取之不盡,讓一些抱著吃苦的信徒大感意外,有軍隊作為先鋒軍,又有眾多信徒在後面不斷開墾,東北的土地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另一個魚米之鄉。
許多的鮮卑人見到大漢的信徒開墾團,看到他們的生活如此優越,誰還願意在草原上面對狼群和暴風雪?很快大批的鮮卑人也開始加入信徒開墾團,這也使得漢族的語言和文字還有服侍融入到了鮮卑人的骨血之中。
而遼東方向的高句麗和扶余在失去了匈奴的聯合后,也變成了大漢包圍下的一葉孤舟,在鮮卑鐵騎和幽州軍的夾攻下退縮到了百濟和新羅等地,順手就滅掉了兩個半島上建立的國家,但是隨著大漢的步步入侵,高句麗多次向大漢求和.
張梁的政策是,他要求和就給他和平,但是卻勒索大批的金銀和財富,等錢財到手,讓張寶這個製造事端的高手繼續挑撥,只要對方稍有反抗,就大軍壓境,如果不反抗,哼哼,那就搶個痛快好了,大漢的軍隊還好說,軍紀嚴明之下沒有將帥的命令很少騷擾百姓.
但是鮮卑可就不行了,高句麗佔領的半島在一年之間就被來去如風的鮮卑人深入腹地七次以上,造成了幾十萬的傷亡,終於受不了這樣蠶食的高句麗王室終於像大漢投降,張梁命令高麗王朝的統治者帶著所有皇族進入大漢,封給他們一個有名無實的爵位,就任其自生自滅。
而扶余就慘多了,一直負隅頑抗的扶余跟大漢和鮮卑軍隊交戰,反抗大漢的力量非常強大,最後張梁一怒之下讓張寶和鮮卑的首領大將實行滅族計劃,頓時扶余的土地上十室九空.
被打得退無可退的扶余王室終於無奈的駕船出海想要逃往倭島,但是在路上,卻被張梁派出的斗神老道一陣狂風把數百搜船隻通通吹翻進大海,能活著回到岸上的扶餘人屈指可數。
就這樣高麗半島徹底被大漢征服,張梁對半島實行了駐軍和軍事化管理,所有的的半島居民,不管你是新羅人還是百濟人或者高句麗人,一律不許講本族的文字,所有的百姓強制講漢化用漢字穿漢服.
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半島經常發生起義和暴亂,但是張梁聽說后卻笑了,這個半島資源匱乏,土地也不肥沃,猶如雞肋,張梁並不想不這裡當成寶貝一樣統治起來,他需要的是順民,是開墾荒地修路挖石的奴隸。
所以他的命令是,所有暴亂份子,通通殺光,一村暴亂屠一村,一城暴亂屠一城,如果整個半島都亂起來,他以大賢良師的名義宣布,這裡已經不適合所有民族的居住,屠光所有人好了。
殺一個人其他人也許會害怕,殺一百人也許所有人會恐懼,但是殺一千一萬十萬人以後,就算再大膽的叛亂份子,也會變成綿羊一樣,短短數個月,半島上的原住民被屠戮一半以上,每日往大海中拋棄的屍體成千上萬,引得這一片海域的捕魚業變得極度發達起來。
大漢有了鮮卑這個後勤戰馬培育基地,騎兵部隊很快就訓練了出來,在戰爭手段還停留在步兵對戰的這個年代,騎兵部隊代表的就是強大的戰鬥力,很快張梁就派出二十萬鐵騎去征討西涼地區,西涼地區戰亂不斷,勢力錯綜複雜。
張梁用分化拉攏的手段,再派出手下的修行者對西涼各部的首領進行暗殺活動,很快西涼就被打了下來,張梁利用西涼對西域的地理優勢,乘機出兵開始入侵月氏和羌族的地盤,在張梁的屠殺政策下,這兩地很快就臣服於大漢。
公元190年,張梁終於徹底征服了黃河北方的所有土地,進入了休養生息的階段,這時候南方已經開始不斷的發生小型的戰事,雖然不大,但卻是在試探張梁會否出兵南方,所有諸侯的眼睛都盯著北方呢,可是張梁卻彷彿視而不見,軍隊也不見絲毫調動.
這就讓南方諸侯的膽子開始大了起來,一時間南方戰雲密布,烽煙四起,各路諸侯為了爭奪地盤,打得不可開交。
可是就算再怎麼大,誰也不敢輕易的入侵司州和兗州一線的朝廷領土,讓北方呈現出一片和平的景象,在戰亂之地的百姓大批的湧入北方,給北方提供了大量的人口,一些無人耕種的田地也分配了出去,南方是越打越慘,北方連兵都不用動,卻越來月富裕。
終於在公元193年,張梁還政於漢獻帝,獻帝親政后的第一個聖旨就是尊張梁為太平道的教宗,統領全國太平道,這個時候的太平道的信徒從塞外到大漢信徒數量過千萬,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宗教,張梁的徒子徒孫遍布各地,以太平要術為基礎創立了無數的新教派,雖然名字不同,但大家都是同根同源,道統也都是繼承自太平道。
同年鮮卑大王檀石槐把自己的三公主送到了被譽為太平道聖庭的嵩山,正式成為了太平道的欽封聖女,在三個月後,漢獻帝的姐姐萬年公主也來到嵩山,成為了太平道的第九名聖女,從此太平道的聖女就規定為九人。
張梁攜著眾女站在嵩山之巔,鳥瞰大漢一望無際的大地,張梁的理想還在繼續傳承,大漢征服的腳步不會停止,下一步就是征服南方的戰爭,張梁雖然放下了朝政,但他的威懾力卻永遠的留在了朝中,被張梁培養多年的劉協將會是個好皇帝,有無數精兵良將謀士智者的輔助,大漢將會重新強大起來,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