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公元一六九一年春,漢元興六年四月。隨著漫長的冬季逐漸逝去,大地回暖,道路靖凈,林漢帝國對蒙古高原的戰爭準備已進入了最後階段,遠在甘肅蘭州的甘陝大都督趙良棟發來密奏,稱:「伏請吾皇萬歲金安,臣陝甘都督軍務趙。奏陳:自上諭遷甘陝大營以西,南北大軍陸續跟至,糧馬日隆……至三月上旬,北上兵馬亦屯聚已畢,軍械、戰馬、糧草均聚,合有七軍、三十三旅,計馬兵兩萬八千餘、步卒十萬零四千餘,大小火炮兩百餘門,隨軍文案官佐大夫逾五千餘,匠營、民團、丁夫集十九萬六千餘眾……時兵糧完備、部伍齊整,三軍上下,常思君恩深重,求報國以效,然越冬以來,敵寇迫於關城之外、士馬屯於轅門之內,國帑日耗,臣未得上諭,不敢輕出,至宵小凶頑、賊焰囂炙,直引人髮指,將士多有心怠者,臣趙惶恐,乞征期以降,而安三軍之心,此皇上之聖明也……」
接到趙良棟密奏之後第六天,駐轅張家口的蒙古將軍趙廣元也發來幾乎同樣的奏章,以北線大軍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北京中央朝廷報告戰爭準備工作已然結束,請求皇帝指示發動戰爭的明確日期。
不過這個時候,北京卻一派歌舞昇平,絲毫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林漢軍事集團從正式建立直到現在,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伴隨著帝國的崛起和壯大,林風也逐漸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位老練的君王,到了今天,這位帝國皇帝已經步入中年,嘴唇上的豎起了小鬍子,對待朝中的大臣,也慢慢地從原來的言笑無忌,變成了威嚴有加。
值得慶賀的是,今年皇室里又添加了新的成員。
今年正月十五日,就在君臣大宴之日,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巡檢都御史陳夢雷突然率群臣進諫,勸說皇帝「完宗嗣之昌盛,而合和四海為一家」,納土謝圖公主保日龍梅為妃,林風堅辭不允,上曰:「不忍離皇后太子之心。」
而之後正月十七日,皇后吳阿珂上奏,勸皇帝「以天下為重、全群臣忠義之心」,力主納妃,起居註記載:「帝固辭,后泣之良久,遂強允之」。當天下午,起居注又記載:「今上游御花園,花架忽坍,帝面頰有損,血流不止,召太醫院醫正劉雲飛入上書房。后聞之,責御花園總管太監楊芾三十杖。」
這樁小小的風波一直到三月底才漸漸沉落下去,阿珂皇后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反想如果還是和皇帝搞冷戰,徒然是白白便宜了那個小狐狸,想到了這一層,心裡也就慢慢地淡了下去,借著清明節祭奠宗廟的機會,和林風重歸於好。
因為皇帝面頰受傷的關係,之後的一個多月林風一直沒有主持朝會,但皇帝的遭遇顯然得到了廣大朝臣的同情,事實上,當宮裡面的小道消息傳出去之後,不少太學生甚至還義憤填膺,打算上書陛下,力陳聖人之家國格言,請求廢后,不過這種衝動而危險的事情顯然得到了太學官員的有效控制,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禮部一票官員一個個嚇得魂飛天外,要知道當今皇后陛下的確不是個善茬,要真是弄出什麼亂子,恐怕連皇帝也保不住。
就因為這個事情,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會議也足足耽擱一個多月。
林漢帝國的中央政治格局部分沿襲了明代的傳統,相對於滿清朝廷,林風對權力放得很開,實際上,這許多年來,他雖然身為皇帝,卻一直沒有對文官政府的具體政策進行過過多的干涉,如果說大漢王朝是一支軍隊的話,林風更像是這支軍隊的軍事主官,而李光地則擔任著政委地角色,按照林風的話來講,就是:「軍事上的事,我管;生活上的事,他管。」
這個良好的習慣自漢王時代養成,一直沿襲到了今天。林漢帝國三大塊,政務李光地、監察陳夢雷、軍事周培公,是為帝國三大巨頭,而這其中又以李光地任務最重、威權最大,排為三巨頭之首;其次就是陳夢雷,手操天下官員生死大權,排為第二;而周培公則明為太尉,其實人人都知道陛下最重軍權,他不過是個處理日常雜事的軍頭,所以就只好排在末尾了。
隨著林漢帝國疆土的不斷擴張,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也越來越繁重,李光地的權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到了現在,不少地方府、州一級的地方官員任命,往往都可以自行任命,朝廷中樞各部司衙門,更是在大學士直接掌控之下。因此,帝國中央政治格局,也逐漸從行政、監察、軍隊三公鼎足而立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以大學士李光地為首的內閣制度,而除李光地之外,陳夢雷、周培公和吏部、禮部、工部、戶部、刑部五大尚書及通商侍郎許淡陽就是內閣成員。
基本上,許多事情一般都是先由這些高級官員進行會議商討,得到統一意見之後,才向皇帝林風進行彙報,進行最後地請示。
這些年來,林風真正直接關注的事情只有三樣,一是軍隊事務,包括部隊的調防、補給以及旅級以上高級軍官的提拔;第二是地方巡撫、布政司、按察司的任命;第三就是數額較大的財政支出。
皇帝和群臣心照不宣,雖然林風的威望和權力幾乎無限,但皇權卻一直控制在一個比較適當的範圍之內,那就是軍隊、人事和財政。
也正是皇帝對具體行政事務的放手,林漢帝國的擴張勢頭才是如此的迅猛,李光地政府一直保持了相當高地效率,中央政府的權威受到了地方尊奉,各種政策、法令都得到了相當有效的執行,而從來沒有出現過諸如前朝的忽然聖旨一到、宦官太監橫插一手爭權奪利的現象出現。
但是,隨著帝國統一任務的完成,外部軍事壓力急劇削弱,朝廷內部的派系鬥爭也逐漸浮出水面。
任何國家政權之中,恐怕都存在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派系,林漢帝國當然也不會例外。
實際上,相對於文官集團,軍隊內部的派系鬥爭甚至出現得更早。在現在的漢軍之內,僅在陸軍之中,以趙廣元為首的從龍系、以馬英為首的遼東系和以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為中堅的降將系三足鼎立,彼此涇渭分明,站隊毫不含糊。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彼此拆台的事情,但在大小事情的處理上,譬如軍械補給、軍官的提拔任用或者防區地盤的劃分等等,那都是有「老軍門」的「栽培愛護」,各有各地靠山,平時開個會,大家寒暄熱鬧,笑容滿面,兄弟長哥哥短,但若是認真了朝心裡去,那也是人人心裡都有本帳。
這種派系局面說嚴重,那也似乎沒什麼了不起,至少絕對沒有發生叛亂的可能;但若是說不嚴重——放眼一看,簡直觸目驚心,幾乎蔓延到了軍隊中的各個角落,甚至連軍校也是如此:馬庄武學是從龍系的根據地,丰台學兵大營是遼東系的地盤;而保定士官學校則是降將系的老巢,各派人馬心照不宣,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作為皇帝親兵的近衛軍自然也同樣如此,瑞克的近衛第一軍,毫無疑問,自然是從龍系的代表;趙應奎的近衛騎二軍、王忠孝的近衛騎三軍,那就是遼東系效忠陛下的鐵證;排到馬進良的第四軍、于成龍的炮兵第五軍,那就證明降將系對皇帝的耿耿忠心了。
甚至連海軍也是這樣的三角平衡架勢。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海軍之內還只有兩派,一派是降將系施琅;另一派則是從龍系王大海,兩者分別執掌一支艦隊,彼此秋色平分,頗為完美,但隨著帝國的擴張,新進加入的遼東系慢慢成長壯大,成為軍方支柱之後,卻一直沒有機會把勢力延伸到海軍中去,故而對此極度不滿,幸好,在產生嚴重矛盾之前,林風就察覺了這種趨勢,所以就從遼東系中精心挑選了一批軍官搭起了第三艦隊的架子,以南洋作戰的名義撥出巨款,在大連、秦皇島進行增補和訓練,直等到遠征軍歸來之後,就順理成章的任命慕容鵡為海軍准將,成立海軍陸戰部隊,與施琅、王大海兩系平衡。
可以說,對於軍隊的穩定、勢力派系的平衡和安撫,林風可謂是煞費苦心,從漢軍成立之日起就開始小心經營,從無到有,由小入微,戰戰兢兢,不敢有一日輕忽,既要做得小心翼翼、不偏不倚,又要不動聲色、光明正大,好教旁人看上去風平浪靜、一派祥和。
三大軍系之中,各派的實力彼此相當——當然,林風也不可能讓某一派出現獨大地現象,不過三派之中,卻各有各的特點。
所謂從龍系,自然就是以最早跟隨林風打天下的那批人為基幹,他們的優勢就在於與皇帝關係密切,親信寵愛,也是出鎮封疆大吏最多的一派,走的是上層路線,勢力強大,地位穩固;遼東系則靠的是實力,這批馬賊出身的將領大多彪悍生猛,而且擅長騎兵戰術,可以說,現在大漢帝國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銳鐵騎,都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帝國若是要打仗,必定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而且同時也是帝國功勛柱石,皇帝不失親近,倚重多多。他們走的是中層路線,實力強大,不可或缺;而降將系,那就是勝在人數眾多了,大江南北,同年不計其數,彼此呼應,自成一派,遍布朝野,不動則已,動一發則牽全身,同時和各地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不少軍官本身就是軍閥和地方實力派出身,而派內幾個老大,如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羅盤根、馬鷂子、王屏藩、旁大疤子等也都是能打硬仗的狠角色,挑得起大梁,不怕別人為難。他們走的是下層路線,聲勢浩大,關係帝國根基,無人輕侮。
以從龍系穩定遼東系,再以從龍系和遼東系駕馭降將系,三者相互鉗制,同以皇帝為最後根本,這種平衡貫穿了林漢帝國崛起和發展和始終,但卻並非陰謀和算計,而是陽謀,是帝王之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林漢帝國政治構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
而相對於軍方勢力,文官集團這一塊,那就要複雜得多了。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就中國數千年歷史來看,文人政治中的花樣從來就要比軍人多,而林漢集團的文官政府組成比軍隊建設還要複雜。
起初林風殺入北京的時候,是沒有文官的,唯一一個能夠擔任文官角色的周培公,卻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軍人,從來沒有干過文官的事情,所以,若是從人員成分上分析,大伙兒都是一派,都是從前偽清朝廷里投降過來的降官,包括李光地、陳夢雷在內,大哥甭笑二哥。
一般說來,在一個政權之內,投降者出身的官員從來就是矮人一頭的,有著先天不足的缺點,但是,在林漢帝國這一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此,文官集團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降官系,大家彼此彼此,不過這也並非是好事情,因為大的矛盾一去,各種各樣小的矛盾就紛紛應運而生了。
實際上,甚至就連林風自己,也都不太清楚自己這個朝廷里到底有多少文官派系,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圈子比比皆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根本無從談起。
按照權力體系來看,大批官員自然是依附李光地,不過各部尚書以及陳夢雷也都有自己的一票人馬,勢力不小;按照地域上來分析,李光地和陳夢雷都算南方派,而六部尚書以及不少地方的巡撫,譬如于成龍、湯斌之類算北方派;按照彼此之間的交情來算,又可以劃分出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小圈子;按照從前朝偽清中的出身來看,還有順治朝官、康熙朝官,甚至還可以細分到某某年同年;而除了這些,大家彼此的學派、所持的政見又有許多不同,有保守派、有激進派、有和稀泥等等等等,圈子還可以再劃上一劃。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文官那邊簡直就是一鍋粥,彼此矛盾,彼此鬥爭,同時又彼此聯合。但是總體上來說,仍然還是李光地一系勢力最為強大,到底是內閣首輔大臣,朝內首屈一指,無人可與之並肩。
但是,每一派集團都有著他自己的利益,或為本部門,或為本地方,或為本派系,或為本學派,傾軋和爭鬥永遠不可避免。在林風這種強勢皇帝的威權下,就算是李光地,也不可能做到權傾朝野,別人不敢開聲的地步。
這種文官集團內部的傾軋和爭鬥,在每一年的財政預算分配上,表現得最為激烈和明顯。
公元一六九一年春,漢元興六年四月。隨著漫長的冬季逐漸逝去,大地回暖,道路靖凈,林漢帝國對蒙古高原的戰爭準備已進入了最後階段,遠在甘肅蘭州的甘陝大都督趙良棟發來密奏,稱:「伏請吾皇萬歲金安,臣陝甘都督軍務趙。奏陳:自上諭遷甘陝大營以西,南北大軍陸續跟至,糧馬日隆……至三月上旬,北上兵馬亦屯聚已畢,軍械、戰馬、糧草均聚,合有七軍、三十三旅,計馬兵兩萬八千餘、步卒十萬零四千餘,大小火炮兩百餘門,隨軍文案官佐大夫逾五千餘,匠營、民團、丁夫集十九萬六千餘眾……時兵糧完備、部伍齊整,三軍上下,常思君恩深重,求報國以效,然越冬以來,敵寇迫於關城之外、士馬屯於轅門之內,國帑日耗,臣未得上諭,不敢輕出,至宵小凶頑、賊焰囂炙,直引人髮指,將士多有心怠者,臣趙惶恐,乞征期以降,而安三軍之心,此皇上之聖明也……」
接到趙良棟密奏之後第六天,駐轅張家口的蒙古將軍趙廣元也發來幾乎同樣的奏章,以北線大軍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北京中央朝廷報告戰爭準備工作已然結束,請求皇帝指示發動戰爭的明確日期。
不過這個時候,北京卻一派歌舞昇平,絲毫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林漢軍事集團從正式建立直到現在,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伴隨著帝國的崛起和壯大,林風也逐漸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位老練的君王,到了今天,這位帝國皇帝已經步入中年,嘴唇上的豎起了小鬍子,對待朝中的大臣,也慢慢地從原來的言笑無忌,變成了威嚴有加。
值得慶賀的是,今年皇室里又添加了新的成員。
今年正月十五日,就在君臣大宴之日,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巡檢都御史陳夢雷突然率群臣進諫,勸說皇帝「完宗嗣之昌盛,而合和四海為一家」,納土謝圖公主保日龍梅為妃,林風堅辭不允,上曰:「不忍離皇后太子之心。」
而之後正月十七日,皇后吳阿珂上奏,勸皇帝「以天下為重、全群臣忠義之心」,力主納妃,起居註記載:「帝固辭,后泣之良久,遂強允之」。當天下午,起居注又記載:「今上游御花園,花架忽坍,帝面頰有損,血流不止,召太醫院醫正劉雲飛入上書房。后聞之,責御花園總管太監楊芾三十杖。」
這樁小小的風波一直到三月底才漸漸沉落下去,阿珂皇后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反想如果還是和皇帝搞冷戰,徒然是白白便宜了那個小狐狸,想到了這一層,心裡也就慢慢地淡了下去,借著清明節祭奠宗廟的機會,和林風重歸於好。
因為皇帝面頰受傷的關係,之後的一個多月林風一直沒有主持朝會,但皇帝的遭遇顯然得到了廣大朝臣的同情,事實上,當宮裡面的小道消息傳出去之後,不少太學生甚至還義憤填膺,打算上書陛下,力陳聖人之家國格言,請求廢后,不過這種衝動而危險的事情顯然得到了太學官員的有效控制,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禮部一票官員一個個嚇得魂飛天外,要知道當今皇后陛下的確不是個善茬,要真是弄出什麼亂子,恐怕連皇帝也保不住。
就因為這個事情,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會議也足足耽擱一個多月。
林漢帝國的中央政治格局部分沿襲了明代的傳統,相對於滿清朝廷,林風對權力放得很開,實際上,這許多年來,他雖然身為皇帝,卻一直沒有對文官政府的具體政策進行過過多的干涉,如果說大漢王朝是一支軍隊的話,林風更像是這支軍隊的軍事主官,而李光地則擔任著政委地角色,按照林風的話來講,就是:「軍事上的事,我管;生活上的事,他管。」
這個良好的習慣自漢王時代養成,一直沿襲到了今天。林漢帝國三大塊,政務李光地、監察陳夢雷、軍事周培公,是為帝國三大巨頭,而這其中又以李光地任務最重、威權最大,排為三巨頭之首;其次就是陳夢雷,手操天下官員生死大權,排為第二;而周培公則明為太尉,其實人人都知道陛下最重軍權,他不過是個處理日常雜事的軍頭,所以就只好排在末尾了。
隨著林漢帝國疆土的不斷擴張,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也越來越繁重,李光地的權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到了現在,不少地方府、州一級的地方官員任命,往往都可以自行任命,朝廷中樞各部司衙門,更是在大學士直接掌控之下。因此,帝國中央政治格局,也逐漸從行政、監察、軍隊三公鼎足而立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以大學士李光地為首的內閣制度,而除李光地之外,陳夢雷、周培公和吏部、禮部、工部、戶部、刑部五大尚書及通商侍郎許淡陽就是內閣成員。
基本上,許多事情一般都是先由這些高級官員進行會議商討,得到統一意見之後,才向皇帝林風進行彙報,進行最後地請示。
這些年來,林風真正直接關注的事情只有三樣,一是軍隊事務,包括部隊的調防、補給以及旅級以上高級軍官的提拔;第二是地方巡撫、布政司、按察司的任命;第三就是數額較大的財政支出。
皇帝和群臣心照不宣,雖然林風的威望和權力幾乎無限,但皇權卻一直控制在一個比較適當的範圍之內,那就是軍隊、人事和財政。
也正是皇帝對具體行政事務的放手,林漢帝國的擴張勢頭才是如此的迅猛,李光地政府一直保持了相當高地效率,中央政府的權威受到了地方尊奉,各種政策、法令都得到了相當有效的執行,而從來沒有出現過諸如前朝的忽然聖旨一到、宦官太監橫插一手爭權奪利的現象出現。
但是,隨著帝國統一任務的完成,外部軍事壓力急劇削弱,朝廷內部的派系鬥爭也逐漸浮出水面。
任何國家政權之中,恐怕都存在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派系,林漢帝國當然也不會例外。
實際上,相對於文官集團,軍隊內部的派系鬥爭甚至出現得更早。在現在的漢軍之內,僅在陸軍之中,以趙廣元為首的從龍系、以馬英為首的遼東系和以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為中堅的降將系三足鼎立,彼此涇渭分明,站隊毫不含糊。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彼此拆台的事情,但在大小事情的處理上,譬如軍械補給、軍官的提拔任用或者防區地盤的劃分等等,那都是有「老軍門」的「栽培愛護」,各有各地靠山,平時開個會,大家寒暄熱鬧,笑容滿面,兄弟長哥哥短,但若是認真了朝心裡去,那也是人人心裡都有本帳。
這種派系局面說嚴重,那也似乎沒什麼了不起,至少絕對沒有發生叛亂的可能;但若是說不嚴重——放眼一看,簡直觸目驚心,幾乎蔓延到了軍隊中的各個角落,甚至連軍校也是如此:馬庄武學是從龍系的根據地,丰台學兵大營是遼東系的地盤;而保定士官學校則是降將系的老巢,各派人馬心照不宣,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作為皇帝親兵的近衛軍自然也同樣如此,瑞克的近衛第一軍,毫無疑問,自然是從龍系的代表;趙應奎的近衛騎二軍、王忠孝的近衛騎三軍,那就是遼東系效忠陛下的鐵證;排到馬進良的第四軍、于成龍的炮兵第五軍,那就證明降將系對皇帝的耿耿忠心了。
甚至連海軍也是這樣的三角平衡架勢。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海軍之內還只有兩派,一派是降將系施琅;另一派則是從龍系王大海,兩者分別執掌一支艦隊,彼此秋色平分,頗為完美,但隨著帝國的擴張,新進加入的遼東系慢慢成長壯大,成為軍方支柱之後,卻一直沒有機會把勢力延伸到海軍中去,故而對此極度不滿,幸好,在產生嚴重矛盾之前,林風就察覺了這種趨勢,所以就從遼東系中精心挑選了一批軍官搭起了第三艦隊的架子,以南洋作戰的名義撥出巨款,在大連、秦皇島進行增補和訓練,直等到遠征軍歸來之後,就順理成章的任命慕容鵡為海軍准將,成立海軍陸戰部隊,與施琅、王大海兩系平衡。
可以說,對於軍隊的穩定、勢力派系的平衡和安撫,林風可謂是煞費苦心,從漢軍成立之日起就開始小心經營,從無到有,由小入微,戰戰兢兢,不敢有一日輕忽,既要做得小心翼翼、不偏不倚,又要不動聲色、光明正大,好教旁人看上去風平浪靜、一派祥和。
三大軍系之中,各派的實力彼此相當——當然,林風也不可能讓某一派出現獨大地現象,不過三派之中,卻各有各的特點。
所謂從龍系,自然就是以最早跟隨林風打天下的那批人為基幹,他們的優勢就在於與皇帝關係密切,親信寵愛,也是出鎮封疆大吏最多的一派,走的是上層路線,勢力強大,地位穩固;遼東系則靠的是實力,這批馬賊出身的將領大多彪悍生猛,而且擅長騎兵戰術,可以說,現在大漢帝國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銳鐵騎,都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帝國若是要打仗,必定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而且同時也是帝國功勛柱石,皇帝不失親近,倚重多多。他們走的是中層路線,實力強大,不可或缺;而降將系,那就是勝在人數眾多了,大江南北,同年不計其數,彼此呼應,自成一派,遍布朝野,不動則已,動一發則牽全身,同時和各地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不少軍官本身就是軍閥和地方實力派出身,而派內幾個老大,如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羅盤根、馬鷂子、王屏藩、旁大疤子等也都是能打硬仗的狠角色,挑得起大梁,不怕別人為難。他們走的是下層路線,聲勢浩大,關係帝國根基,無人輕侮。
以從龍系穩定遼東系,再以從龍系和遼東系駕馭降將系,三者相互鉗制,同以皇帝為最後根本,這種平衡貫穿了林漢帝國崛起和發展和始終,但卻並非陰謀和算計,而是陽謀,是帝王之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林漢帝國政治構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
而相對於軍方勢力,文官集團這一塊,那就要複雜得多了。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就中國數千年歷史來看,文人政治中的花樣從來就要比軍人多,而林漢集團的文官政府組成比軍隊建設還要複雜。
起初林風殺入北京的時候,是沒有文官的,唯一一個能夠擔任文官角色的周培公,卻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軍人,從來沒有干過文官的事情,所以,若是從人員成分上分析,大伙兒都是一派,都是從前偽清朝廷里投降過來的降官,包括李光地、陳夢雷在內,大哥甭笑二哥。
一般說來,在一個政權之內,投降者出身的官員從來就是矮人一頭的,有著先天不足的缺點,但是,在林漢帝國這一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此,文官集團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降官系,大家彼此彼此,不過這也並非是好事情,因為大的矛盾一去,各種各樣小的矛盾就紛紛應運而生了。
實際上,甚至就連林風自己,也都不太清楚自己這個朝廷里到底有多少文官派系,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圈子比比皆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根本無從談起。
按照權力體系來看,大批官員自然是依附李光地,不過各部尚書以及陳夢雷也都有自己的一票人馬,勢力不小;按照地域上來分析,李光地和陳夢雷都算南方派,而六部尚書以及不少地方的巡撫,譬如于成龍、湯斌之類算北方派;按照彼此之間的交情來算,又可以劃分出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小圈子;按照從前朝偽清中的出身來看,還有順治朝官、康熙朝官,甚至還可以細分到某某年同年;而除了這些,大家彼此的學派、所持的政見又有許多不同,有保守派、有激進派、有和稀泥等等等等,圈子還可以再劃上一劃。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文官那邊簡直就是一鍋粥,彼此矛盾,彼此鬥爭,同時又彼此聯合。但是總體上來說,仍然還是李光地一系勢力最為強大,到底是內閣首輔大臣,朝內首屈一指,無人可與之並肩。
但是,每一派集團都有著他自己的利益,或為本部門,或為本地方,或為本派系,或為本學派,傾軋和爭鬥永遠不可避免。在林風這種強勢皇帝的威權下,就算是李光地,也不可能做到權傾朝野,別人不敢開聲的地步。
這種文官集團內部的傾軋和爭鬥,在每一年的財政預算分配上,表現得最為激烈和明顯。
公元一六九一年春,漢元興六年四月。隨著漫長的冬季逐漸逝去,大地回暖,道路靖凈,林漢帝國對蒙古高原的戰爭準備已進入了最後階段,遠在甘肅蘭州的甘陝大都督趙良棟發來密奏,稱:「伏請吾皇萬歲金安,臣陝甘都督軍務趙。奏陳:自上諭遷甘陝大營以西,南北大軍陸續跟至,糧馬日隆……至三月上旬,北上兵馬亦屯聚已畢,軍械、戰馬、糧草均聚,合有七軍、三十三旅,計馬兵兩萬八千餘、步卒十萬零四千餘,大小火炮兩百餘門,隨軍文案官佐大夫逾五千餘,匠營、民團、丁夫集十九萬六千餘眾……時兵糧完備、部伍齊整,三軍上下,常思君恩深重,求報國以效,然越冬以來,敵寇迫於關城之外、士馬屯於轅門之內,國帑日耗,臣未得上諭,不敢輕出,至宵小凶頑、賊焰囂炙,直引人髮指,將士多有心怠者,臣趙惶恐,乞征期以降,而安三軍之心,此皇上之聖明也……」
接到趙良棟密奏之後第六天,駐轅張家口的蒙古將軍趙廣元也發來幾乎同樣的奏章,以北線大軍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北京中央朝廷報告戰爭準備工作已然結束,請求皇帝指示發動戰爭的明確日期。
不過這個時候,北京卻一派歌舞昇平,絲毫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林漢軍事集團從正式建立直到現在,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伴隨著帝國的崛起和壯大,林風也逐漸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位老練的君王,到了今天,這位帝國皇帝已經步入中年,嘴唇上的豎起了小鬍子,對待朝中的大臣,也慢慢地從原來的言笑無忌,變成了威嚴有加。
值得慶賀的是,今年皇室里又添加了新的成員。
今年正月十五日,就在君臣大宴之日,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巡檢都御史陳夢雷突然率群臣進諫,勸說皇帝「完宗嗣之昌盛,而合和四海為一家」,納土謝圖公主保日龍梅為妃,林風堅辭不允,上曰:「不忍離皇后太子之心。」
而之後正月十七日,皇后吳阿珂上奏,勸皇帝「以天下為重、全群臣忠義之心」,力主納妃,起居註記載:「帝固辭,后泣之良久,遂強允之」。當天下午,起居注又記載:「今上游御花園,花架忽坍,帝面頰有損,血流不止,召太醫院醫正劉雲飛入上書房。后聞之,責御花園總管太監楊芾三十杖。」
這樁小小的風波一直到三月底才漸漸沉落下去,阿珂皇后見事情已經成為定局,反想如果還是和皇帝搞冷戰,徒然是白白便宜了那個小狐狸,想到了這一層,心裡也就慢慢地淡了下去,借著清明節祭奠宗廟的機會,和林風重歸於好。
因為皇帝面頰受傷的關係,之後的一個多月林風一直沒有主持朝會,但皇帝的遭遇顯然得到了廣大朝臣的同情,事實上,當宮裡面的小道消息傳出去之後,不少太學生甚至還義憤填膺,打算上書陛下,力陳聖人之家國格言,請求廢后,不過這種衝動而危險的事情顯然得到了太學官員的有效控制,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禮部一票官員一個個嚇得魂飛天外,要知道當今皇后陛下的確不是個善茬,要真是弄出什麼亂子,恐怕連皇帝也保不住。
就因為這個事情,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會議也足足耽擱一個多月。
林漢帝國的中央政治格局部分沿襲了明代的傳統,相對於滿清朝廷,林風對權力放得很開,實際上,這許多年來,他雖然身為皇帝,卻一直沒有對文官政府的具體政策進行過過多的干涉,如果說大漢王朝是一支軍隊的話,林風更像是這支軍隊的軍事主官,而李光地則擔任著政委地角色,按照林風的話來講,就是:「軍事上的事,我管;生活上的事,他管。」
這個良好的習慣自漢王時代養成,一直沿襲到了今天。林漢帝國三大塊,政務李光地、監察陳夢雷、軍事周培公,是為帝國三大巨頭,而這其中又以李光地任務最重、威權最大,排為三巨頭之首;其次就是陳夢雷,手操天下官員生死大權,排為第二;而周培公則明為太尉,其實人人都知道陛下最重軍權,他不過是個處理日常雜事的軍頭,所以就只好排在末尾了。
隨著林漢帝國疆土的不斷擴張,政府的日常行政工作也越來越繁重,李光地的權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到了現在,不少地方府、州一級的地方官員任命,往往都可以自行任命,朝廷中樞各部司衙門,更是在大學士直接掌控之下。因此,帝國中央政治格局,也逐漸從行政、監察、軍隊三公鼎足而立的狀態,慢慢轉變為以大學士李光地為首的內閣制度,而除李光地之外,陳夢雷、周培公和吏部、禮部、工部、戶部、刑部五大尚書及通商侍郎許淡陽就是內閣成員。
基本上,許多事情一般都是先由這些高級官員進行會議商討,得到統一意見之後,才向皇帝林風進行彙報,進行最後地請示。
這些年來,林風真正直接關注的事情只有三樣,一是軍隊事務,包括部隊的調防、補給以及旅級以上高級軍官的提拔;第二是地方巡撫、布政司、按察司的任命;第三就是數額較大的財政支出。
皇帝和群臣心照不宣,雖然林風的威望和權力幾乎無限,但皇權卻一直控制在一個比較適當的範圍之內,那就是軍隊、人事和財政。
也正是皇帝對具體行政事務的放手,林漢帝國的擴張勢頭才是如此的迅猛,李光地政府一直保持了相當高地效率,中央政府的權威受到了地方尊奉,各種政策、法令都得到了相當有效的執行,而從來沒有出現過諸如前朝的忽然聖旨一到、宦官太監橫插一手爭權奪利的現象出現。
但是,隨著帝國統一任務的完成,外部軍事壓力急劇削弱,朝廷內部的派系鬥爭也逐漸浮出水面。
任何國家政權之中,恐怕都存在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派系,林漢帝國當然也不會例外。
實際上,相對於文官集團,軍隊內部的派系鬥爭甚至出現得更早。在現在的漢軍之內,僅在陸軍之中,以趙廣元為首的從龍系、以馬英為首的遼東系和以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為中堅的降將系三足鼎立,彼此涇渭分明,站隊毫不含糊。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彼此拆台的事情,但在大小事情的處理上,譬如軍械補給、軍官的提拔任用或者防區地盤的劃分等等,那都是有「老軍門」的「栽培愛護」,各有各地靠山,平時開個會,大家寒暄熱鬧,笑容滿面,兄弟長哥哥短,但若是認真了朝心裡去,那也是人人心裡都有本帳。
這種派系局面說嚴重,那也似乎沒什麼了不起,至少絕對沒有發生叛亂的可能;但若是說不嚴重——放眼一看,簡直觸目驚心,幾乎蔓延到了軍隊中的各個角落,甚至連軍校也是如此:馬庄武學是從龍系的根據地,丰台學兵大營是遼東系的地盤;而保定士官學校則是降將系的老巢,各派人馬心照不宣,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作為皇帝親兵的近衛軍自然也同樣如此,瑞克的近衛第一軍,毫無疑問,自然是從龍系的代表;趙應奎的近衛騎二軍、王忠孝的近衛騎三軍,那就是遼東系效忠陛下的鐵證;排到馬進良的第四軍、于成龍的炮兵第五軍,那就證明降將系對皇帝的耿耿忠心了。
甚至連海軍也是這樣的三角平衡架勢。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海軍之內還只有兩派,一派是降將系施琅;另一派則是從龍系王大海,兩者分別執掌一支艦隊,彼此秋色平分,頗為完美,但隨著帝國的擴張,新進加入的遼東系慢慢成長壯大,成為軍方支柱之後,卻一直沒有機會把勢力延伸到海軍中去,故而對此極度不滿,幸好,在產生嚴重矛盾之前,林風就察覺了這種趨勢,所以就從遼東系中精心挑選了一批軍官搭起了第三艦隊的架子,以南洋作戰的名義撥出巨款,在大連、秦皇島進行增補和訓練,直等到遠征軍歸來之後,就順理成章的任命慕容鵡為海軍准將,成立海軍陸戰部隊,與施琅、王大海兩系平衡。
可以說,對於軍隊的穩定、勢力派系的平衡和安撫,林風可謂是煞費苦心,從漢軍成立之日起就開始小心經營,從無到有,由小入微,戰戰兢兢,不敢有一日輕忽,既要做得小心翼翼、不偏不倚,又要不動聲色、光明正大,好教旁人看上去風平浪靜、一派祥和。
三大軍系之中,各派的實力彼此相當——當然,林風也不可能讓某一派出現獨大地現象,不過三派之中,卻各有各的特點。
所謂從龍系,自然就是以最早跟隨林風打天下的那批人為基幹,他們的優勢就在於與皇帝關係密切,親信寵愛,也是出鎮封疆大吏最多的一派,走的是上層路線,勢力強大,地位穩固;遼東系則靠的是實力,這批馬賊出身的將領大多彪悍生猛,而且擅長騎兵戰術,可以說,現在大漢帝國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銳鐵騎,都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帝國若是要打仗,必定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而且同時也是帝國功勛柱石,皇帝不失親近,倚重多多。他們走的是中層路線,實力強大,不可或缺;而降將系,那就是勝在人數眾多了,大江南北,同年不計其數,彼此呼應,自成一派,遍布朝野,不動則已,動一發則牽全身,同時和各地地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不少軍官本身就是軍閥和地方實力派出身,而派內幾個老大,如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羅盤根、馬鷂子、王屏藩、旁大疤子等也都是能打硬仗的狠角色,挑得起大梁,不怕別人為難。他們走的是下層路線,聲勢浩大,關係帝國根基,無人輕侮。
以從龍系穩定遼東系,再以從龍系和遼東系駕馭降將系,三者相互鉗制,同以皇帝為最後根本,這種平衡貫穿了林漢帝國崛起和發展和始終,但卻並非陰謀和算計,而是陽謀,是帝王之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林漢帝國政治構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
而相對於軍方勢力,文官集團這一塊,那就要複雜得多了。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就中國數千年歷史來看,文人政治中的花樣從來就要比軍人多,而林漢集團的文官政府組成比軍隊建設還要複雜。
起初林風殺入北京的時候,是沒有文官的,唯一一個能夠擔任文官角色的周培公,卻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軍人,從來沒有干過文官的事情,所以,若是從人員成分上分析,大伙兒都是一派,都是從前偽清朝廷里投降過來的降官,包括李光地、陳夢雷在內,大哥甭笑二哥。
一般說來,在一個政權之內,投降者出身的官員從來就是矮人一頭的,有著先天不足的缺點,但是,在林漢帝國這一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此,文官集團之中從來就沒有什麼降官系,大家彼此彼此,不過這也並非是好事情,因為大的矛盾一去,各種各樣小的矛盾就紛紛應運而生了。
實際上,甚至就連林風自己,也都不太清楚自己這個朝廷里到底有多少文官派系,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圈子比比皆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根本無從談起。
按照權力體系來看,大批官員自然是依附李光地,不過各部尚書以及陳夢雷也都有自己的一票人馬,勢力不小;按照地域上來分析,李光地和陳夢雷都算南方派,而六部尚書以及不少地方的巡撫,譬如于成龍、湯斌之類算北方派;按照彼此之間的交情來算,又可以劃分出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小圈子;按照從前朝偽清中的出身來看,還有順治朝官、康熙朝官,甚至還可以細分到某某年同年;而除了這些,大家彼此的學派、所持的政見又有許多不同,有保守派、有激進派、有和稀泥等等等等,圈子還可以再劃上一劃。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文官那邊簡直就是一鍋粥,彼此矛盾,彼此鬥爭,同時又彼此聯合。但是總體上來說,仍然還是李光地一系勢力最為強大,到底是內閣首輔大臣,朝內首屈一指,無人可與之並肩。
但是,每一派集團都有著他自己的利益,或為本部門,或為本地方,或為本派系,或為本學派,傾軋和爭鬥永遠不可避免。在林風這種強勢皇帝的威權下,就算是李光地,也不可能做到權傾朝野,別人不敢開聲的地步。
這種文官集團內部的傾軋和爭鬥,在每一年的財政預算分配上,表現得最為激烈和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