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色的城堡
→甬道的終點,是鑿在崖壁上的一座羅馬式宮殿,底層10餘米高的6個圓柱幾乎沒有任何缺損。進入門廳,有台階通達正門,兩邊又有側門,門框門楣的雕刻也十分完好。
門廳兩邊是高大的騎士浮雕。人和馬都呈現為一種簡練飽滿的寫意風格。二層是三組高大的亭柱雕刻,中間一組為圓形,共有9尊羅馬式神像浮雕。
宮殿的整體風格是精緻、高雅、堂皇,集中了歐洲貴族的審美追求,然而二層的圓形亭柱和一層的寫意浮雕又有鮮明的東方風格。
這座宮殿,你甚至不願意把它當作遺迹。它的齊整程度,就像現代仍在啟用的一座古典建築。但現代哪有這般奢侈,敢用一色玫瑰紅的原石築造宮殿,而且是鑿山而建!
這座宮殿被稱之為「法老寶庫」。再走一段路,還能看到一座完好的羅馬競技場,所有的觀眾席都是鑿山而成,環抱成精確的半圓形。競技場對面,是大量華貴的歐洲氣派的皇家陵墓。此外,玫瑰色的山崖間洞窟處處,每一個洞窟都有精美設計。
站在底下舉頭四顧,立即就能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夢幻般美麗的城郭所在,但這個城郭被崇山包裹,只有一兩條山縫隱秘相通。這裡乾燥、通風,又有泉眼,我想古代任何一個部落只要一腳踏入,都會把這裡當作最安全舒適的城寨。
與世隔絕的佩特拉,顯然深受羅馬建築風格的影響。
佩特拉如此美麗神奇,卻缺少文字,也許該有的文字還在哪個沒被發現的石窟中藏著,因此我們對它的歷史,只能猜測和想象。
一般認為,它大約是公元前2世紀那巴特亞人(Nabataean)的庇護地,他們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中的一支,從北方過來。一度曾經顯赫,因此這個隱蔽的地方也曾熱鬧非凡,過往客商爭相在曲折的甬道進進出出,把它當作驛站。它也曾進入羅馬人的勢力範圍,因此打上了深深的羅馬風格印記。
但是,大約到公元7世紀,它突然變得冷清,甚至漸漸死寂。究其原因,一說是過往客商已經開闢海路,此處不再成為交通驛站;二說是遇到兩次地震,滾滾下傾的山石使人們不敢再在這裡居住。
總之,它徹底地逃離了文明的視線,差不多有一千年時間,精美絕倫的玫瑰紅宮殿和羅馬競技場不再有人記得,但它們都還完好無損地存在著,只與清風明月為伴。
只有一些游牧四處的貝都因人(Bedouins)在這裡棲息,我不知道他們面對這些壯麗遺迹時作何感想。他們的後代也許以為,天地間本來就有如此華美的廳堂玉階,供他們住宿。那麼,他們如果不小心游牧到巴黎,也會發出「不過爾爾」之嘆。
站在佩特拉的山谷中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一路探訪的,大多是名垂史冊的顯形文明,而佩特拉卻提供了另一種讓歷史學家張口結舌的文明形態,這樣的形態在人類發展史上應該比顯形文明更多吧?
知道有王國存在過,卻完全不知道存在的時間和原因,更不知道統治者的姓名和履歷;估計發生過戰爭,卻連雙方的歸屬和勝敗也一無所知;目睹有精美建築,卻無法判斷它們的主人和用途……
希臘語中,「佩特拉」的意思是「岩石」。這座建築的確是在岩石上直接鑿刻而成的。
顯形文明因為理清了自己的歷史邏輯,容易使後人以誇張的方式來理解它們存在的廣度和深度。但這種誇張,掩蓋了多少實實在在的豐富、雜亂、爭逐和湮滅!
人們對文明史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文字記載上,以及記載者制訂的規範上。這也難怪,因為人們認知各種複雜現象時總會有一種簡單化、明確化的慾望,尤其在課堂和課本中更是這樣,所以,取消弱勢文明、異態文明、隱蔽文明,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習慣。這種心理習慣的惡果,就是用幾個既定的概念,對古今文明現象定框劃線、削足適履,傷害了文明生態的多元性和天然性。
因追求過度的有序而走向無序,因企圖規整文明而變成損傷文明,這是我們常見的現象。更常見的是,很多人文科學一直在為這種現象推波助瀾。
佩特拉以它驚人的美麗,對此提出了否定。她說,人類有比常識更長的歷史、更多的活法、更險惡的遭遇、更寂寞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