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八章徐晃董昭
「公仁,請!」
「公明,請!」
碎陽城中,一座宅院之內的軒堂之中,兩個年紀皆在四十左右的壯年男子正在對座飲酒。這兩人一個作文士打扮,一個作武將打扮。
右邊文士打扮的男子姓董,名昭。字公仁,乃濟陰定陶人,現在朝中任光祿勛下的議郎之職。他原為袁紹的屬下,為袁紹出謀劃策,多有功勞,后因受讒言而離開,成為張楊的謀士。去年隨張楊迎接天子,在安邑被封為議郎。
光祿勛雖是九卿中的武官,統領羽林、虎賁二軍,但其屬官中亦有文職,如光祿大夫、太中大夫等小便是武職,亦並非全由武人出任。光祿勛的屬官中有大夫、中郎將、郎、偈者等,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其中以議郎為首。西漢時議郎與中郎皆秩比六百石,東漢時議郎的秩提高到六百石,並且不再歸屬五官中郎將與左右中郎將管轄。可參與朝政。
董昭雖因緣際會下成為了張楊的謀士,但其實並不看好張楊,對張楊亦無多少忠心,成為朝庭的議郎之後。便基本脫離了張楊,不再為張楊出謀劃策。
在天下群雄之中,他看好充州牧曹操,視其為可大有作為並能結束亂世的明主。當初趙歧從荊州歸來。帶來請天子遷都襄陽,讓劉表輔佐扶助漢室之議時,他便持反對竟見。並提出要讓曹操來作此事。只可惜他雖也聯絡了幾名官員,但比起劉表的支持率來,支持他提議的人實是寥寥無幾。
後來天子率百官回抵維陽,曹操派來迎接天子的兵馬卻被董承與文聘給阻在了虎牢關外,不得通關而過。來迎天子。再後來,韓暹因攻維陽挾持天子失敗,實力大減。並被逐出了權力中心之外,讓遷都襄陽之議失去了這個最堅決的反對者而順利通過。
至此,在劉表與曹操的這場角逐中。可以說是劉表馬經勝出。董昭為曹操感到十分可惜,但他知道曹操不會輕易認輸,他自己也不甘於認敗,常欲思謀良策,要幫助自己心目中的明主曹操挽回局勢。
近日,他終思得一良策弓他認為天子身邊的幾路兵馬中。以楊奉的西涼軍為最強,但卻缺少黨援。他以此為機,假借曹操的名義寫了一封信寫楊奉,信中言曰:「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今將軍拔萬乘之艱難,反之舊都,翼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能獨建,心腹四支,實相恃賴。一物不備,則有闕焉。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能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
楊奉得信之後,果然喜悅,召集了手下諸將與白波軍帥韓暹一起商量。楊奉自己是十分高興於能夠有曹操為他在外的黨援的,而弗遢正十分不甘失去了把持天子大權在握的機會,常來楊奉營中欲挑撥楊奉與他一起出兵再挾持天子。楊奉與他商議此事,他自然是十分支持,兩人遂一起聯名共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
今日兩人的聯名表章送抵朝中,並且朝議通過,董昭在朝堂之上當時便心中大喜。
一喜自己的計策得行,並且成功;二喜曹操若能得與楊奉、韓暹為內援,便仍然還有機會迎得天子。
下朝之後,董昭邀了自己的好友徐晃一起到自己家中擺酒慶賀。
徐晃便正是他對面所坐的那名武將打扮的壯年男子,其乃時東楊縣人。字公明。兩人的表字中都有一個「公」字,只一字之差,可說十分巧合,兩人也以此為緣,關係十分友善。
徐晃乃是楊奉手下的將領,其初為郡吏,后隨楊奉討賊有功,被封為騎都尉。楊奉初為白波帥,被招安歸屬西涼軍后屬李催的部下,李催與郭記亂長安時,便是徐晃勸說的楊奉背叛了李催,奉天子與百官東歸維陽。在安邑時,徐晃因功被封為都亭侯。
徐晃與董昭,也正是在安邑時相識。一見之下便十分投緣,遂成好友。徐晃與董昭一般,現雖為楊奉手下將領,但其實並不看好楊奉,亦對楊奉並無多少忠心。在天下群雄之中,他亦十分看好曹操並視其為明主。這一點,與董昭相同,兩人能夠成為現在這般親密的好友,也是有此因在內,兩人有共同的志向與共同看好的明主。
董昭假借曹操的名義寫信給楊奉之事,徐晃也知道,並且還是提前知道的。關於如何能夠讓曹操反敗為勝,迎到天子,此前董昭也常尋他來一起商議。對於董昭能出此一計。他十分佩服。而在楊奉看過「曹操」的那封信后,先召集手下將領之時,也是他大力贊同與曹操結成黨援。倡議此事,才讓楊奉下定決心的。
楊奉與韓暹聯名表奏曹操的奏章,也是他帶人前來睢陽送抵朝中的。他也藉此為由順便來見董昭。楊奉與韓逞的聯名表奏通過,他在殿外也是第一時間知道。下朝之後。便尋董昭來一起慶賀。
兩人對飲了一杯酒後,對視一眼,皆是大喜而笑,心情十分歡悅。
笑了片刻,徐晃親自執勺為董昭舀了一杯酒,再又為自己添滿,端起酒杯向著董昭道:「公仁妙計,晃敬服之至,再讓我敬你一杯!」
董昭含笑謙虛了句,也便舉杯與徐晃一起對飲了。放下杯來,他道:「此計雖使得曹公得了楊奉與韓暹為援,但虎牢關仍被荊州軍所把持。曹公若不能破送抵達維陽,仍是很難迎天子。而且朝中也因此事生了警惕,今日朝議,亦多有催促天子儘快起駕離維赴襄陽的。」
徐晃收起了笑容,皺眉道:「虎牢關乃天下有數的雄關險隘,非是輕易可破。曹公即便再傾盡全力。短時間內恐亦難攻下虎牢關,而天子近期恐便要起駕動身。看來,要想迎得天子,還需在往襄陽的路途中來想辦法了。」
董昭點頭道:「不錯,我亦是此意。此事我還需修書一封向曹公說明,並告知先前借名作書於楊奉之事。」
他假借曹操的名義寫信給楊奉。卻並不曾告訴曹操,此事曹操還並不知,亦不知此處還有兩名亦欲力於他之人。徐、董二人雖視曹操為明主,但到目前為止,卻還未跟曹操有過接觸。
董承假借曹操的名義寫信給楊奉,本也是打算事成才另寫信告知曹操。當下便召進一名家僕來奉上筆墨。他當即修書一封,然後召過一名親信家將,命其即玄持信前往許縣。將此信呈遞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