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培訓
結合原本周瑜記憶中對於兵法中用間的理解、細作的運用、消息的刺探,加上他前世看過的諜戰類電影、小說、電視劇等等,周瑜盡己所知,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以及自己的要求,講解給這些即將上任的情報人員們聽。
一個上午的時間顯然不夠,而且許多知識,這些人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周瑜講的口乾舌燥,便先行打斷,叫他們散去,吩咐他們下午再來。他覺著有必要在這些人被派遣出去之前,做幾日簡單的培訓。
而且,他有些想法需要跟這些人結合起來使用,最好是能把紙做出來后再把這些人分派出去。有了紙后,書寫、通信、傳遞情報等等,都會大為方便。
對於廣派耳目到各地去刺探消息,於他現在來說,其實也並不是多麼迫切需要的。他在居巢的主要目的,不過就是等待並尋找一個好時機去投奔孫策。所以,也不怕遲上個幾日。況且,磨刀不誤砍柴工。花上幾日做些簡單培訓,並不會耽擱多少,反能夠使他們更快地進入狀誠與更好地工作。
「公子!」雨荷即時地端著兩杯茶送來。
周瑜端起一杯茶就一飲而盡,這會兒渴的緊,也不必做什麼細品風雅之態了。
雨荷將另一杯茶端到魯肅面前,魯肅端起來只小飲了一口。這一個上午,他基本沒怎麼發言,也在旁邊做聽眾,認真地聽著周瑜為下面那些人講解。他在旁邊聽著,吸收著這些知識,只覺也是受益匪淺。
「公子!」幾名家將帶著一些人過來,向周瑜見禮。
這幾名家將正是周瑜昨日派出去尋訪造紙匠人未果,周瑜又吩咐他們今日找些從事絲、麻製作的匠人來代替造紙工匠的那幾人。這些絲麻工匠可比懂造紙的匠人好找,每個地方都會有,哪怕再小的地方。只要人還需要穿衣,那就少不得他們抽取絲、麻來織造絲綢、麻布。因此,幾名家將早上出去,中午就陸續回返,把人帶來見周瑜覆命。
不過他們回來時周瑜還正在為那六十七人講解,所以他們也不敢上前打擾,只帶了各自找的人在一旁遠遠待著等候。直到周瑜遣散了那六十七人離去,他們這才帶著人過來。
周瑜將手中的茶杯放還到雨荷的漆盤上,看著這幾名家將帶回來的匠人。他也早有注意到這幾名家將找人回來,不過他正在為那六十七人講解,也沒空理會,更不好中途打斷。但他還是為此儘早結束了講解,遣散了那六十七人。一是他對造紙更比較上心,二是他所講的那些教人刺探消息之事也不好教外人聽去。
他目光從這些人身上一一掃過,約略數了一下,有二十多個,其中有男有女,也有老有少。長得大都平實普通,一副老實人的樣子。沒有出奇之處,也無出奇之人。在他的目光下,都是低著頭恭著身,無一人敢抬頭正視。
掃視打量過後,周瑜問那幾名家將道:「你們幾個都對他們講了要做何事吧?」
幾名家將都回道講了。
「嗯!」周瑜點點頭,又抬頭看了看天色,道:「已是午時了,你們幾個先帶他們去用飯吧。飯後,你們去城中找一找,看縣衙附近有沒有什麼荒廢的宅院,找一座來作為我們造紙的場地,然後帶他們過去安置。」
「喏!」幾人領命而去,帶著那些匠人行禮告退。
周瑜目送著他們離去,轉過頭來對魯肅笑道:「子敬,我們也去用飯吧?」
「好。」魯肅點頭應了,並不推辭。
兩人一起吃過午飯,又談論分派耳目之事。談不多時,那幾名家將中其中一人來報,說是已經選了一處廢棄宅院,並已帶人過去打掃安置。
周瑜聽完后,並未隨他立即過去察看場地,只又吩咐這名家將,帶人去採集檀樹皮來做為造紙的原料,採集完回來后再把樹皮進行蒸煮。後世的機械造紙,基本都是木漿紙,也就是木材打成的紙漿,越純的木漿造出來的紙也越好。他後世集團轄下的那家造紙廠,就是用的木漿造紙。不過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那些大型機械,用人工的話,要把木材打製成紙漿,顯然要費勁吃力許多。
他這兩夜細思,還是定了先用樹皮這傳統的原料來造紙。而且樹皮造的紙也未必差,只不過要看用什麼樹皮,著名的書畫用紙宣紙就是檀樹的樹皮造的。後世的宣紙發源地是安徽的宣州,正好這居巢也是安徽地界,跟宣州相隔也不遠,而且附近生長的樹木也多有檀樹,原料採集起來也很方便。
作為一名書畫愛好者,他前世對於書畫用品也是頗有研究。尤其他祖父是書畫家,對這些東西的研究更深,還是名文房四寶的收藏家。安徽除了出宣紙,還有著名的徽墨。紙墨筆硯這四寶中,安徽就佔了一半、兩項。自宋朝始,文房四寶就特指湖筆、徽墨、宣紙、端硯,這四地所出產的筆墨紙硯都是其中的絕好上品。
他記得前世曾聽祖父講過,好的宣紙要經過長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凈、漂白、製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過程,歷時一年多,方能製造出來。但他現在急著要用紙,也不必非要造出多麼優質的紙出來,差不多的就可以了,先將就著用。所以吩咐家將,檀樹皮採回來后就直接蒸煮,能直接煮爛成漿最好。
家將領命離去不久,雨荷又來稟道,那六十七人又前來到齊。周瑜便又與魯肅一起出去講解,這回他先叫人搬了書案、席墊,又備了茶水,坐在大堂外的台階上,說書般地開講。
既然決定了要培訓幾日再上崗,周瑜也取消了匆匆訓話一場就派他們出去的打算。不只他跟魯肅坐了來講,也吩咐人發了席墊給那六十七人,也讓他們坐下來聽講。大家台上一講桌,下面諸人認真恭聽,倒像是學院的先生在院中授課。
不過,看上去也確實像那麼回事。尤其不知內情,聽不見他們所講授的內容的話,只看錶象,確實難以分辨。底下六十七人雖是軍士出身,但因挑選的機敏靈巧之輩,倒卻少粗豪之相。這時認真聽講,也都收起了粗豪之態。而台上的周瑜與魯肅,寬袍廣袖,氣度雍容,那更是典型的文人飽學之士。
--------------------
大愧,晚了這麼久,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