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平亂封侯

九平亂封侯

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越王。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劉邦開始假意推辭了一番,說:「我聽說皇帝的尊號,賢能的人才能據有,空言虛語,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號。」他還提到義帝沒有後代。

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劉邦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了,才說:「既然諸位認為這樣合適,那我就為了國家的便利吧。」

這年的二月初三,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同時,封呂氏為皇后,兒子劉盈為太子。因為齊王韓信熟悉楚地的風俗,就改封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封建成侯彭越為梁王,建都定陶。原韓王信仍舊為韓王,建都陽翟。改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建都臨湘。番君的部將梅鋗有功勞,曾經隨漢軍進入武關,所以皇帝感激番君。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封號都不改變。

即位的同年五月,劉邦在洛陽的南宮舉行慶功宴,宴席上,他和眾人總結楚漢戰爭勝敗的經驗教訓。他對大臣們說:「咱們今天歡聚在一起,大家說話用不到顧忌。你們說說,我是怎麼得天下的,項羽又是怎樣失天下的。」

這時候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喜歡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這兩人拍馬的功夫可是一流,屬於欲揚先抑,要一般的皇帝肯定心裡美得要命了。

劉邦自有他自己的說法:「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鴻門宴實際上是張良導演的,還有那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都是張良的主意。「鎮國家,撫百姓,給餉垧,不絕梁道,吾不如蕭何。」

打仗實際上打的是後勤,糧草的準備,後備軍隊的準備,這樣的事兒都是蕭何乾的,蕭何在後方從來沒有讓劉邦斷過糧,斷過兵,這就是蕭何,沒有蕭何不可能有劉邦的勝利。蕭何是劉邦的後勤部長,張良就是他的戰略部長。「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在戰爭當中,如果他幫項羽,項羽肯定稱王;如果他幫劉邦,劉邦可以奪天下。是這麼厲害的人物。韓信自己的器具不夠,不但不能坐天下,甚至自己的結局也不好。但是劉邦最後能夠把江山打下來,韓信是立了大功的人。「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敗。」

劉邦的總結確實說對了,戰爭的勝敗,人的因素總是最重要的。群臣聽了,皆認為非常精闢。劉邦對張良、蕭何、韓信的這段評價,也被後人認可。從此以後,這三人便被譽為「漢初三傑」。

劉邦之勝和項羽之敗,首先在於人才爭奪上的高下,這個方面,劉邦完勝。

項羽忽視人才對戰爭的作用和影響,而劉邦則極為重視人才。就個人的出身、威望、才能特別是在反秦戰爭中的作用而言,劉邦都遠遠不如項羽。但項羽的最大缺點是輕視人才,任人唯親,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韓信是當時第一流軍事家,陳平是不可多得的智謀之士,都曾在項羽的手下效力,又都因言不聽、計不用而棄楚歸漢,並成為項羽的掘墓人。項羽唯一親信的范增,雖遠不如蕭何、張良、韓信、陳平之輩,但也不失為一個智謀奇士,結果還是被項羽趕走而氣死。項羽所重用的武將,也沒有一個能獨當一面的人物,強大的楚軍只有在項羽的親自率領下才能屢戰屢勝,一旦離開項羽的指揮,就會遭到像濰水之戰那樣的慘敗。

項羽手下也並非無可任用的將才,如「有名於楚」、「數窘漢王」的季布,就是一個很好的將才,但也始終未得到項羽的重用。項羽輕視人才,實行孤家寡人的政策,這是他失敗的最重要而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劉邦則不同。他一旦發現有才能的人士,如蕭何、張良、韓信、陳平、彭越、黥布、酈食其、陸賈以及頗能指揮戰鬥的曹參、樊噲、灌嬰等等,無不採取各種策略招納或籠絡到自己的手下,並大膽地提拔使用,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所以,選賢任能,納諫如流,是劉邦的最大優點,這一優點彌補了他個人的無數缺點和不足。

因此,打敗項羽后劉邦總結經驗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的這一認識是很深刻的,是實事求是的。

楚漢戰爭的全過程,實際上也是人才流動和轉移的過程,充分反映了人心向背和人存事興、人亡事廢的道理。

總結起來,劉邦之所以能戰勝項羽,原因有很多。劉邦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如果他不聽魏無知的意見,那麼就有可能錯過陳平;如果他不聽蕭何的意見,那麼就有可能錯過韓信,如果他不聽張良的意見,那麼就有可能錯過黥布。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不可能接觸到那麼多的人,也不可能每次都親自去甄別究竟誰是人才,這個時候恰當的聽取部下的意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他懂得要給別人什麼東西。招徠了人才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更重要。來看看劉邦乾的事情:給彭越以正統的地位,從而籠絡住了彭越;給黥布一幢豪宅,從而使黥布鐵了心和項羽作對;給韓信以獨立操作的權利,從而讓韓信深感知遇之恩而為自己奮戰。此外,劉邦還能給陳平金四萬斤,隨便他怎麼花,自己毫不過問。所有的這些,縱觀中國歷史,有幾個帝王能夠做到?

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之初,劉邦是屢戰屢敗。但在每次戰敗后,都能很快地再次積聚力量,重新投入戰爭。但項羽則不同,儘管在與劉邦的戰爭中,幾乎從來不敗。但垓下一失,就自刎烏江,徹底失敗。究其原因,就在於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後方基地,致使兵、糧的損失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終積小失為大敗。

更重要的是劉邦和項羽對自身的戰略定位不同。劉邦始終將自己定位為社會秩序的制定者與維護者,採取的是王道的戰略。

劉邦初入關中,即與秦人約法三章,開始恢復天下秩序,發布命令:凡項羽手下,只要來降,一概既往不咎。項羽舊部九江王黥布,曾多次使劉邦身陷窘境,劉邦曾為此發誓一定要殺了黥布。但在此時,九江王黥布來降,劉邦不但沒有殺黥布,還封賞了黥布。而黥布的同母兄弟丁公,在劉、項爭霸中,曾因私放了劉邦一條生路,也來投靠劉邦,滿以為可以得到更大的封賞,不料反被劉邦殺了。劉邦聲明賞黥布的理由時說,是給後世為臣子的做個榜樣。可見,劉邦拋棄了個人情感因素,全力在維護其所確定的秩序。

而在劉邦處理韓信的問題上,更能凸顯劉邦的王道戰略。天下初定后,韓信仍手握重兵。因此,劉邦找個理由,說有人舉報韓信要謀反,以此為借口召見韓信並將其囚禁,嚴格控制了全國的兵權,從根本上維護著王權。反觀項羽的做法,則與劉邦完全不同。

項羽將自己定位為秩序的破壞者,採用的是諸侯的王霸之策。項羽徹底打敗秦軍后,因軍糧不足,坑殺秦降卒三十萬人,從而失卻人心。佔據秦都咸陽后,項羽不是從穩定全局出發,儘快建立新的統治秩序,而採取了廢棄劉邦的約法三章、火燒阿房宮等大規模的破壞行為。完全沒有將自己視為天下的共主,因此天下也不會將其視為共主。

在項羽烏江自刎后,當漢軍攻到項羽的大本營時,八萬江東子弟卻不肯投降,因為他們不肯也不願相信他們愛戴的將領已死去。即使在漢軍呈出了項羽的頭顱后,八萬江東子弟沉默著。是的,他們失去了他們值得敬佩的將領,似乎除了投降別無出路。但是沒有,他們明知道失去了將領,他們什麼都做不了,也做不到,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屈於劉邦。八萬江東子弟,無一落逃,無一退縮,他們無畏地衝上去與漢軍廝殺。最終,楚軍全軍覆沒,八萬江東子弟無一生還。當然,漢軍也傷亡慘重。

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做?他們明知道那樣做是願意白搭上自己的命,因為他們是忠於項羽的,為了項羽,他們不能投降漢軍,他們要為項羽最後戰上一次。他們選擇用生命來祭奠他們已死去的將領!他們死也要追隨他們可愛可敬的將領。試問,是什麼樣的將領,多優秀的將領,才可以讓八萬人心甘情願地為他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五胡時代的後漢皇帝石勒就對劉邦非常仰慕,他曾經對自己的部下說過:如果我和劉邦生在一個時代,我也只能向他臣服,和韓信、彭越等同列。石勒也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人物,他不見得會仰慕戰場上的劉邦,而他仰慕的應該是戰場下縱橫捭闔的劉邦。項羽的眼光所及,僅僅是戰場,不像劉邦,看到的是整個中國的局勢。

雍齒封侯

天下初定,劉邦開始大封功臣了,然而封來封去,還是只封了蕭、曹等二十多個親信。許多將軍心有不平,意見極大,有的甚至開始密謀,如再得不到封賞就要發難。

這天他在洛陽南宮,站在高高的復道上朝下看,瞅見他的一堆武將坐在沙子里說話,劉邦感到很奇怪,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些人在謀反呢。」劉邦聽不懂了:天下這才安定,他們謀什麼反?

張良分析說:「陛下斬蛇起義,靠了這些將士們出生入死才奪取了天下,現在,秦朝被推翻了,項羽也被陛下打敗了,您當上了皇帝,將軍們現在關心的就是分封土地和授予官位。可是,陛下分封的二十多人中,都是蕭何、曹參等陛下最親近的人,處分的都是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現在,將軍們一邊在盼著陛下快快分封他們,一邊又擔心土地有限輪不到自己。還有一些人害怕平時得罪過陛下,會遭到陛下的暗算。所以他們聚集在一起密謀發難。如果處置不當,就會出現內亂。」

劉邦焦急地追問:「事到如今,那該怎麼辦呢?」張良說:「我倒有一計,可以對付這個局面。陛下請告訴我,您平素最討厭,而且大夥都知道的人是誰?」

劉邦咬牙切齒地說:「當然是雍齒!此人作戰勇猛,立過許多戰功,在將士們中也有威望。可是恃功自傲,說話沒君沒臣的,幾次讓我在大臣面前難堪。我真想殺了此人,痛痛快快地出口氣。但想到那時正是用人之際,也就忍了。」

張良拍手笑道:「這就好了,陛下立即封雍齒為侯,那些有戰功而擔心陛下為難他們的人,一看陛下最恨的人都分封了,什麼顧慮也就煙消雲散了,還愁他們會造反嗎?」

劉邦一聽,心想,雍齒曾經背叛過我劉邦,充其是排在「不殺」之列,哪能給什麼封賞,但除此之外,確實沒有比雍齒更好的人選。以大局為重,以天下為重,封就封吧,咬牙切齒也得封。

說起雍齒和劉邦的過結,可以退回到劉邦剛辦完母親的喪事的時候,當時傳來陳勝兵敗被殺的消息,這個噩耗對劉邦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在他的心裡,他對第一個舉大旗的陳勝很是敬佩。同樣是地地道道農民出身的陳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怒而揭竿而起。

比起自己明哲保身,率逃兵躲在大澤的深山中的懦夫行為,陳勝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了。他身上有太多的東西值得自己去學習。

劉邦本來想等自己辦完喪事守完孝就舉兵追隨陳王去干大事業。然而,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他還來不及反應,秦朝的大軍已向他來開涮了。原因很簡單,他殺了沛縣的縣令,自立為縣令,是典型的革命反動派。泗水的郡守親率秦軍來圍剿他。此時陳勝的義軍差不多被章邯滅得不成樣子了,需混水摸魚乘機撈點功勞,好為他的仕途鋪路。

面對氣勢洶洶的秦軍,劉邦知道他此時如果還不反擊,只怕永遠都沒有反擊的機會了。於是向樊噲使了個眼色,樊噲直殺得秦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出師大捷,劉邦還來不及一品勝利的美酒,便嘗到了背叛的滋味。

留守在豐邑的守將雍齒不失時機的在他背後放了一把火,差點沒讓劉邦葬身火海中。劉邦起義后,雍齒也帶了幾個人來投奔他,劉邦當時正值用人之際,自然來者不拒了。

劉邦讓雍齒駐守豐城,他前腳剛走,魏國軍隊後腳就到了,魏軍的首領帶話給雍齒,你別跟著劉邦混了,你要是投降我們,還讓你守著豐城。雍齒一想也是,雖說魏王跟劉邦半斤八兩,但總是個陌生人,不像劉邦,原本街坊鄰居的,我還高他一頭呢,現在倒在他手下聽喝,不如投降了事。

雍齒很爽快地答應了,自動脫離了劉邦的陣營,雍齒之所以沒做什麼猶豫就投降了魏國,不但是跟劉邦有過結,還有更主要的原因:雍齒很瞧不起劉邦過去的流氓行徑。在豐鄉,雍齒家是絕對的名門望族,而雍齒本人也算得上是高雅的君子,鄉里鄉親的,雍齒對劉邦的老底非常地清楚,並且心裡也一直鄙視劉邦,所以另投別人門下,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這下劉邦簡直氣瘋了:「雍齒,這個兔崽子,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在攻打了幾次豐鄉之後,劉邦有些泄氣了,雍齒早有準備,加固了軍事防禦工事,想衝進去還真不容易。劉邦又急又氣,現在這些老鄉都跟著雍齒背叛自己,讓劉邦很傷心。

當時天下群雄並起,大家分分合合是常事,各有各的利益盤算,也都能互相理解,但雍齒這麼做,讓劉邦難以理解,他投降的原因並不是不得不這樣,而是瞧不起自個兒,且以故人的身份瞧不起自個兒,怎麼能不讓他胸悶到暗傷?

儘管後來雍齒又投降過來了,按照劉邦的說法,還立了大功,但是劉邦一看這個人就不舒服,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他不是一個擅長掩飾情緒的人,他手下的那幫人又都是那麼賊,如此一來,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雍齒是劉邦最討厭的人了。

劉邦便同意了張良的主意,而且說辦就辦,擺上宴席,當著眾臣和將軍們的面,封雍齒為什邡侯,又讓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賞的進度。幾天前還準備發難的將軍們吃過酒宴,高高興興地說:「現在好了,什麼都不用愁了,我們就等著陛下的分封獎賞吧。」

張良的小小一計,安定了漢初的局面。雍齒呢,相當於撿了一個什邡侯來當。聖旨一下,雍齒仰天大笑,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雖不及蕭、曹、張良的萬戶,但也畢竟是獨佔一方的諸侯,級別並列將相,雍齒高高興興到什邡走馬上任去了。

對於韓信、彭越他們,他有感情,但就算那感情再深十倍,他照樣得把他們殺了,因為他們觸犯的是他的大我,使他隱隱感到不安全,這是利益之爭。雍齒冒犯的,則是劉邦的小我,一個普通人被人尊敬看重的需求,這是意氣之爭。

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當然會把利益放在意氣之上,所謂的仇恨說得很誇張,卻並不真的當成自己的底線,雍齒被封侯之後,劉邦也沒找過他茬子,他一口氣活到漢惠帝三年,此時劉邦早已去世。

在追隨劉邦的人中間,這樣的善終不算太多,一個人因為被憎惡而意外地獲益,讓人想破頭,也參不透命運的玄機。相比雍齒,其他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在封侯的同時,劉邦對手下不安分的諸侯王開始大開殺戒。

平定諸侯王之亂

第一批諸侯王中,第一個「中標」的,是始終保持中立狀態的燕王臧荼。臧荼的燕王稱號是項羽封的,劉邦不過是承認既有的事實而已。所以劉邦建立漢王朝以來,臧荼只是消極不抵抗,並未積極表示支持新政權。這當然引起劉邦的不快,你的舊主子早就成了我的手下敗將,自殺在烏江邊了,你還對我不恭不敬,難道想替他報仇復國不成?

劉邦遷都關中后,臧荼更有「天高皇帝遠」的感覺,他有意趁機獨立,脫離中央的管轄。由於齊地自從韓信遷調為楚王后,一直沒有立新王,更讓臧荼有機不可失之感。七月,臧荼便宣布不再奉侍大漢王朝。為了表示統一決心,不惜任何困難,於是,剛登上王位的劉邦,重新披堅執銳,對臧荼御駕親征。

不知道劉邦為什麼有這種興緻,也許因為臧荼的實力實在太弱,劉邦正好借他過一把指揮千軍萬馬的癮;也許劉邦要殺雞儆猴,親手殺掉臧荼這隻雞,給其餘的諸侯們看。

臧荼原先判斷劉邦不可能派部隊前來,他可以強度關山,再讓劉邦不得不承認事實。但沒想到劉邦卻克服萬難,親率大軍征討,他的心裡難免大起恐慌。這場戰事進行得很順利,燕軍兵力不多,沒多久便被漢軍包圍,兩個月時間,叛亂平定,臧荼只好投降被俘。

劉邦沒有把燕國領土收歸中央政府,而是把盧綰,這位和他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關係最好的老兄弟,封為燕王,繼續幫他看守帝國的東北邊疆。盧綰是劉邦的發小,兩人同鄉又同年同月同日生,盧綰從小便在劉邦身旁搖旗吶喊,兩人情同手足。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被官府捉拿,他東躲西藏,盧綰總是形影相隨。後來盧綰跟隨劉邦一直干到將軍,進出劉邦軍帳卧室如同家人,衣食賞賜無人企及,受到的親近寵幸就連與劉邦一同起事的蕭何、曹參也無法相比。不過盧綰沒有什麼能力,在建國期間功勞不多,因此成為第一個不靠自己力量受封的諸侯王。

劉邦先把盧綰封為長安侯,那可是天子腳下的長官,就這劉邦還嫌給盧綰的待遇不高,一心想給他封個王做,可論功盧綰還不夠資格。天子有的是辦法。

劉邦派盧綰帶兵平定燕國的臧荼,凱旋之後,立即下詔,要在群臣中選拔功臣做燕王。文武大臣誰不知道劉邦的用意,誰敢不跟劉邦保持一致,內心同意的、勉強同意的,和原本不同意的人都一齊上言封盧綰為燕王,劉邦說:「好,就按大家的意見辦。馬上批准了。」

由此已顯示劉邦有足夠軍力,不必再承認既有力量,可憑自己的喜好和關係來晉封諸侯王了。

盧綰和劉邦關係之鐵自不待言,同年同月同日來到這個世界,從此便如影隨形,親熱如同一個人。一同上學,一同習武,一同造反,從沛封到咸陽,從漢中到長安,可謂好朋友,鐵哥們,老戰友。盧綰對劉邦絕對信仰,劉邦對盧綰充分信任,是為美談。

按造出生時辰,盧綰早劉邦半日,但盧綰總是跟在劉邦的身後叫「大哥」,按造家庭背景,盧綰要殷實富裕得多,到他從來不歧視劉邦,反而每每資助劉邦,讓他上學,交遊。按造身份貴賤,盧綰在家裡也是端吃端喝的主兒,可造反之後卻甘心情願地照顧劉邦的飲食起居,使其專心一意搞工作。至於劉邦對盧綰的偏愛,更是令沛豐弟兄嫉妒。劉邦出征中原,竟然讓盧綰作為眼線盯梢蕭何,信任之深可見一斑。固然,革命成功后盧綰和其他弟兄一樣封為侯爵,但是在平定臧荼之亂時,劉邦執意把首功讓給他,使之得以爵加燕王,成為沛豐弟兄中的唯一。如此情誼毋庸贅言,恐怕蕭曹周樊任何人也難以比肩了。

既然盧綰屬於沛豐元老,那麼在對付韓信等「半道派」時就應該同仇敵愾的。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盧綰現在已經有了燕王的頭銜,所以他既屬於「沛豐圈」,又屬於「諸侯幫」,與諸侯們惺惺相惜了。可以這樣認為,登上諸侯的台階,加入諸侯的等級,他便屬於諸侯階級,看待問題的立場變了,處理事情的態度變了。於是,劉邦廢掉韓信,他心懷抵觸。劉邦遷調韓王信,他坐卧不寧。劉邦征討陳稀,他按兵不動,甚至陽奉陰違,裡通外國,終於留下了致命把柄,最後導致君臣反目。要知道,除了盧綰以外,沛豐圈所有弟兄都是一心剪除其他諸侯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仍然是過去的沛豐弟兄,僅僅因為一侯一王,態度反差竟天壤之別。

漢十一年秋,陳欷反代地(今河北蔚縣地),盧綰隨高祖討伐。但在雙方互派使者拉攏分化匈奴這一關鍵時刻,盧綰卻受逃亡到匈奴的前燕王藏茶之子藏衍的蠱惑,對高帝產生二心,而私下與陳欷媾和,以求自保。這無疑犯了致命的錯誤。陳欷兵敗事泄,劉邦疑慮之際尚對盧綰心存顧念,派辟陽候審食其和一個御史大夫前去探驗。盧綰驚懼之下,竟口無遮攔,意氣用事,對漢宮朝政胡亂說話,發泄心頭不滿,矛頭直指劉邦和呂后。事情被審食其告發,遂使劉邦由疑生怒。

偏偏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揭發盧綰此前派往匈奴的使者就是燕國的內使,這無異於火上澆油,劉邦憤然:「盧綰果反矣!」這次不再有任何猶豫,立即發兵攻打。初以樊噲為將,后又以周勃代樊噲為將而討燕,幾經交戰,盧綰軍勢單力孤,節節敗退。

漢軍討伐盧綰叛軍的進軍路線是先攻下薊城,及西進而屠軍部(上谷郡、軍都),出居庸塞,敗盧綰軍於上蘭(在居庸塞至沮陽之間,應在今懷來東南地),再敗盧綰軍於沮陽(今懷來官廳水庫南岸大古城一帶),向北一直追擊到燕北長城下,定上谷郡十二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九縣。

盧綰終於絕望了,估計也是大悔特悔了,喪失了最後的抵抗信心和勇氣,把宮人家屬和數千軍騎置於長城腳下等候發落。結果還算慶幸,適縫劉邦大病初癒,盧綰前去負荊請罪,大概劉邦還是念及舊情,沒有深究,寬恕他了。但劉邦一死,呂后秉政,盧綰當然心存疑懼,惶惶不可終日,終於還是跑到匈奴避難去了,一年之後也鬱鬱而終。

匈奴給了他一個東胡盧王的名號,但究竟與此前擁兵自重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了,肯定是倍遭冷眼與欺凌,「為蠻夷所侵奪」,再想回來已是遙遙無期了,寄身異邦,鬱鬱而終。

盧綰沒有任何值得誇耀的戰功,但卻憑著是劉邦從一而終的忠實小弟而封侯。他對於劉邦的作用幾乎如同虞姬之如項羽,劉邦的一生無疑是輝煌的,但無疑又是可憐的,人們只看到劉邦的顯貴,卻沒有從盧綰的身上看到他的可悲。

作為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盧綰就像劉邦的一個影子,他們一起偷雞摸狗打架鬥毆,哪怕面對官吏的追捕,盧綰依然對劉邦不離不棄,這種關係就是親生兄弟也不過如此了。一般身居高位的人,哪怕自家人都有避諱,可劉邦即使做了漢王盧綰依然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卧室,這種交情甚至連親兄弟有時都無法比擬。

劉邦生在一個沒什麼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在兄弟不親家人不愛的情況下,盧綰的這份感情對於劉邦而言恐怕是心底最後的一絲溫暖,就算呂后也不過是一次利益的婚姻,感情是沒什麼純潔度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小弟盧綰,劉邦像個大哥一樣費盡心思替他謀划戰功,封王加爵。

跟著他的劉邦大哥,盧綰這個小弟要風得風,要雨有雨。陳豨謀反,本來盧綰一心維護劉邦,不想派出去的使者自作主張的貌似以維護盧綰的名義實則是為了自家前途的做了相反的謀划,讓盧綰最後騎虎難下,不得不就坡上驢從事實上勾結匈奴反了漢朝。從盧綰的角度來說,不過是懼怕呂后的殘暴而自保的行為,他本人完全沒有必要反劉邦,因為他的一切都是劉邦給予。

第二個造反的叫利幾。利幾曾經是項羽的部將,投降劉邦封了一個侯,但劉邦卻一直未重新晉封,只要求其部隊在穎川等待。劉邦由燕地返回時,至洛陽駐營,便召見利幾。

利幾先前曾和臧荼有過聯繫,害怕被劉邦知道,而且這個時候召見,具有相當敏感性,利幾怕入洛陽后遭害,於是宣布獨立,劉邦親率部隊擊之,利幾兵敗被殺。

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后,每天按照一般人家父子相見的禮節,去參拜自己的老父親。太公的家令勸說太公道:「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地上不應有兩個君主。當今皇帝在家雖然是兒子,在天下卻是萬民之主,太公您在家雖然是父親,對皇帝卻是臣子。怎麼能夠叫萬民之主拜見他的臣子呢!這樣做,皇帝的威嚴就不能遍行天下了。」

有一天,劉邦又去參拜父親劉太公時,卻見老父親穿著一件舊襖,手拿掃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劉邦大吃一驚,急忙上前攙扶父親,而劉太公卻連連後退。劉太公說:「你是一朝天子,誰敢不敬?我雖然是你爹,也只是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殺頭的。怎麼能因為我而亂了天下的規矩呢?」漢高祖犯了愁,對於怎樣才能不失禮度地對待自己的父親,他一直想不出個好辦法。

後來,有個大臣說秦始皇曾經尊去世的父親為太上皇,建議封劉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這話大喜過望,馬上舉行大典,將劉太公扶上太上皇位。皇帝的父親從此就被稱為「太上皇」,這一叫法歷代沿襲下來。

作為一個新朝代的開國皇帝,劉邦需要的不僅僅是卓越的治國才能,他也需要超越常人的勇氣,永不放棄的精神,堅忍不拔的品格,頑強不息的意志。

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劉邦在很多方面平庸之極,他沒讀過書,文化水平低,武藝也不高,更不精通高深的兵法,對指揮三軍作戰更是一竅不通。反觀他的「死對頭」項羽,在沙場上勇猛無敵,銳不可當,武藝高強,也有一些豪邁之氣。

但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者是「平庸至極」的漢王劉邦,並不是那個「勇猛無敵」的西楚霸王。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劉邦身上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閃光點。

劉邦樂於助人,他不過是個山野草民,而後來幫助他奪天下的大多也是出身低微的人。後來成為漢朝第一任宰相的蕭何,曾經也只是縣城的一個小官,劉邦幫助了他一次,兩人隨即就成為了好朋友。當劉邦揭竿而起的時候,他是第一個也是最忠實的追隨者。他為劉邦攻打天下盡心儘力,特別是在一個夜晚追回了一位傑出的將才韓信,「蕭何月下追韓信」,名垂千史,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邦總是對有困難的人慷慨相助,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生死之交陪伴左右。如曹參,夏侯嬰,樊噲等等,這幾員勇猛的武將個個對他忠心耿耿,誓死追隨。他的一言一行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詮釋得天衣無縫。

劉邦善於忍辱負重,他早期起義的時候實力很弱,無法獨當一面,和各路勢力相抗衡。於是他選擇依附當時實力較強的項羽,當然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下去,必須「寄人籬下」,但他沒有表現出灰心喪氣的樣子,只是更加全心全意投入於戰鬥中。鴻門宴上,他面對項羽和范增的多番刁難,他忍下了,有驚無險地脫身。

項羽稱王后,把功勞最大的劉邦攆到荒蕪的巴蜀之地,劉邦同樣未有任何怨言。事實上,他在鴻門宴上重新獲取項羽的信任,他在巴蜀之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都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但是他做到了,他為自己贏得了生命,為自己贏得了取勝的機會。所以他能做皇帝,能開創一個新朝代,他做皇帝是必然的,是無可爭議的。

劉邦知錯就改,別看這一點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實很難,人很容易三番兩次都犯同樣的錯誤,卻不悔改,但劉邦不一樣,他知道同樣的錯誤絕對不能犯第二次,否則,可能無法保全生命。他率領攻取彭城以後,沉迷於酒色,軍隊一下子鬆懈下來,等到憤怒的項羽趕來,劉邦的十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任意蹂躪,被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劉邦自己也差點被俘。

但從那以後,他痛改前非,卧薪嘗膽,認真備戰,再也不沉迷於酒色之中,最後終於在烏江邊逼得項羽橫刀自刎。一個人犯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夠改正,能夠改正錯誤比不犯錯誤更偉大。

劉邦愛民如,他每次攻下一座城池,必定先安撫人心,不殺一個降卒,這種做法使他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人們都崇敬他。他入咸陽的時候,和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賊,按輕重處罰;亡秦苛法,一律廢除。

這使他贏得了群眾的支持,百姓十分擁戴他。而項羽,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他每到一處,必定要屠城,他恨透了秦朝。在入關之前,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殺子嬰,誅懷王,咸陽屠城,火燒阿房宮……這些行為既殘暴又愚不可及,天怨人怨,失盡人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為這樣,項羽做不成皇帝,即使他做了皇帝,也是個暴君。但劉邦就能夠得到天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劉邦的一個閃光點是他善於用人。別看這種能力似乎很簡單,劉邦之所以能夠贏項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點。項羽德高望重,智慧出眾的范增雖然被他尊稱為「亞父」,但項羽這人剛愎自用,不肯聽聽范增的忠言,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把范增趕走。勇猛的西楚霸王得不到謀士的相助,也不過是一頭瞎了眼睛的老虎,只會亂沖亂撞,不足為懼,可悲,可嘆。而漢王劉邦呢,他網羅了大批的能人異士為自己效力,凡是有才能的人他一個也不放過,並且總是採納他們的建議,因此做他的謀士總會很有成就感。

他手底下有運籌帷幄的張良,百戰百勝的韓信,鎮國安邦的蕭何,還有陳平,周勃,灌嬰……他們無一不是有才能的人,個個忠肝義膽,只因為劉邦待他們就如親兄弟一般,在他們面前,劉邦總是謙遜有禮,恭恭敬敬的。大將軍韓信在項羽手下不得志,只是一個看門的,一個徹頭徹尾的底層人物,但到了劉邦那兒卻成為了統率三軍的大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連不可一世的項羽也死在了他的十面埋伏之下。風度翩翩的謀士陳平本也是項羽手下的小官,後來投靠了劉邦,起初大家都對他有偏見,認為他空有一副好外表,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但劉邦卻委以他重任,對他非常信任。而陳平更是為漢朝的建立和興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來報答劉邦的知遇之恩,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呂氏專權的時候,用智慧和謀略幫助劉氏奪回了天下,足以體現出他的忠心。

劉邦在用人方面絕對是個天才,只有他才懂得讓他手下這麼多的天才充分地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打敗敵人,贏得勝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天威:劉邦的草根哲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漢天威:劉邦的草根哲學
上一章下一章

九平亂封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