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京
「你也知道啊,不知會朝廷一聲,就砍下一個四品知府的腦袋,不知道有多少御史參你專權、擅殺,如果不是皇上護著你,而且費學士也在旁為你說上幾句好話,恐怕現在你真的有麻煩了。」李時嘆氣說道。
「宗易兄,你沒有目睹常州的情況,不然你也會憤然的。」張信認真說道:「如果還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我一樣會這樣做。」
「見到災民們的情況后,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這些貪官污吏確實該殺。」李時贊成說道,隱瞞災情不報,趁機奪取百姓財物田地,射殺前來求助的百姓,無論是哪一條,都足以將他們砍殺抄家蜂。
「宗易兄,不是我妄加誹謗,只是有些朝廷的大臣們,長年身居高位,恐怕早就已經忘卻民間疾苦,絲毫不理會百姓的死活,只關心自己的前程。」張信低聲鄙視起來。
「子誠,這話你可不能亂說。」李時小心翼翼的說道。
「本來就是如此,江南災情如此嚴重,不思為皇上分憂,安置災民百姓,卻還在為興獻帝儀注名份爭論不休,簡直就是本末倒置。」張信憤然說道,自己將這件事情都上報這麼久了,現在才運來糧食,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死去,他們有閉心有精力作口舌之爭,還不如多把心思放在賑災上面。
李時苦笑,不知道怎麼回應張信。沉默片刻之後才肅容說道:「子誠,皇上口諭,讓你放下江南之事,儘快回京。」
「微臣遵旨。」張信站起朝北拱手,隨後坐下輕鬆說道:「既然宗易兄已經來到江南賑濟災民,這裡也沒有我什麼事,我自然也該回京了,正好能趕上皇上大婚。」
「子誠好運氣,可惜我只能錯過了。」李時嘆氣說道,似乎非常遺憾。
「宗易兄不用泄氣。等你回京城之後,我會把當天盛況為你轉述一遍的。」張信微笑說道,心中還真有幾分急切,不知道綠綺是否平安到家了。當初為了掩人耳目,張信悄然在常州附近下岸后,畢竟皇家船隊實在太引人注目,況且時間緊迫,宮裡急用綢緞,也耽擱不得,乾脆讓五艘大船先行回京。
考慮到巡視各地地辛苦,張信自然不能讓綠綺一同隨行,極力勸慰之後。善解人意的綠綺這才答應下來,雖然說有陸炳和一些錦衣衛在旁保護,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可是在沒有確認之前,張信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那就要謝謝子誠了。」李時笑道。
兩人聊了一些趣事之後。見天色逐漸暗淡。已然夜深人靜。也就相互告別。返回自己地房間休息。畢竟李時勞累了一天。剛才宴會之時雖然沒有貪杯多喝。可是在蘇州官員們地熱情敬酒之下。還是有幾分醉意地。根本沒有精神和張信秉燭夜談。
翌日清晨。當李時宣布張信準備回京復命后。蘇州府地官員心中高興不已。雖然這麼久沒有再見張信處置過任何官員。可是前車之鑒就是眼前。誰敢放鬆警惕。要知道那些錦衣衛還在各府縣盤旋著呢。官員們不是笨蛋。一想就知道是張信授意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巴不得張信趕緊回京。
「志輔。有興趣隨我進京城嗎?」客廳之中。張信微笑詢問起來。
因為張信從來沒有擺過架子。所以俞大猷在他面前也放得很開。哪怕張信就坐在自己地對面。俞大猷也沒有太多地拘謹。可這回聞言卻著實欏住了。以俞大猷地聰明才智。自然能聽出張信言下之意來。可是他從來沒有過這個心裡準備。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回復張信。只好在一旁默默不語。似乎在權衡其中地利弊。
「俞兄弟。只要你答應一聲。到京城之後。錦衣衛之中自然會有你一席之地。」知道俞大猷祖上是跟太祖皇帝打山河地有功之臣。王傑對他自然另眼相看。而且見他身手不錯。而且待人有禮。心中也有幾分愛才之心。見到張信似乎有意招攬俞大猷。王傑當然也要在一旁幫襯起來。
「志輔,你早晚要繼承祖上百戶之職,只不過沒有經過考核而已,依我來看,以你的能力承襲百戶那是理所當然的。」張信微笑說道,言下之意不言而喻,雖然說軍戶官職世代相傳,可是也要經過兵部考核地,如果沒有通過考核的話,那麼就得不到應有的俸祿和待遇。
俞大猷心動了,雖說他的祖上跟從朱元璋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但是傳至其父時已歷五代,與其他軍戶一樣,家中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俞大猷也是自幼家貧,靠母親楊氏編髮網和親友資助,勤學不輟,自從父親死後,向為家中的男丁,俞大猷只能支撐起這個家來。
想到家中的清貧情況,白髮蒼蒼的母親,俞大猷心中一顫,正欲開口答應下來,可是卻忽然遲疑起來,聽張信的意思,讓是自己進錦衣衛任職,可是大明上下誰都知道錦衣衛地名聲,若是家中的親人好友知道自己成為錦衣衛,那麼他們將如何看待自己。
「志輔,你不必急著回答我,回去再好好考慮一下。」張信微笑說道。
「大人,在下告退。」俞大猷拱手點頭,臉上帶著幾分掙扎之色離去。
「這個俞大猷真是不識好歹,隨大人進京即可保他前程,有什麼好猶豫的。」王傑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錦衣衛的名聲太差了。」白了王傑一眼,張信悠悠地回房。準備走人了,當然要收拾好行李。
兩日後,蘇州城外河渡前,李時攜著蘇州府上下官員禮送張信起航回京。
雖然說皇家船隊已經率先運綢緞走了,可是以張信地身份地位,根本不用自己直說,蘇州府的官員們已經為他準備好一艘豪華的大船,而且還備了划槳百多百船工,就是希望張信一路順風,早點離開江南之地。
「宗易兄。小弟告辭了,來日京城再見。」甲板之上,張信輕笑揮手,輕快的走進船艙。
在船工的指揮下。大船很快就起錨揚帆,見到大船真的消失在北方天際,蘇州府的官員們卻沒有感到多大地喜悅,眼前還有一位欽差要應付,在還沒有了解這位欽差地性情脾氣之前,他們還要繼續絞盡腦汁呢。
「王傑,隨行地護衛安置好了沒有?」船艙一晃動,張信就明白這是起程了,心中也有一些喜悅。隨口詢問起來。
「已經安排妥當。」王傑神態自若地說道,待在江南的這段時間裡,經常乘風破浪地,王傑早就已經習慣船上地搖晃,絲毫沒有開始下江南時眩暈的感覺。
「志輔最後還是出現,真是可惜了。」張信嘆氣說道。船都已經起航了,而俞大猷卻沒有露面。
「俞兄弟說,家中還有年邁的母親要盡孝,只能辜負大人的一番心意了。」王傑也在一旁嘆息起來,為俞大猷放棄這麼好的機會感到可惜之極。
「算了,以他的才華,日後早晚要進京的。到時候看他怎麼躲。」張信一笑。也沒有再計較下去,而且問起其他事情來:「王傑。保山村的情況查得怎麼樣了?」
雖然表面上不在意,可是張信還是惦記著。回到杭州的時候早就暗暗派人去調查那裡地情況了,只是最近這段時間太忙,一時之間也抽不出時間來理會這件事情而已。
「根據杭州錦衣衛都司羅紀探回來的消息說,事情與海匪有關,這兩年不知道怎麼回事,海匪經常前去騒擾保山村那一帶的地區,保山村的村民擔心害怕之下,決心遷移到其他地方去,上虞縣令害怕負上安民不利的罪責,這才隱瞞起來,決口不提此事。」王傑回答道。
「原來如此。」張信輕輕點頭,偏頭問道:「王傑,你覺得事情真是這樣嗎?」
「卑職自然不相信,這分明就是借口,雖然東海匪徒侵擾繁多,但是卑職從來沒有聽說哪個村子,因為這個原因,到背井離鄉遷到他處的。」王傑冷笑說道。
「你說地一點也沒錯,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張信點頭,古代的鄉土觀念可不是一般的固執,除非村子的人都死絕了,不然肯定有人要留在村子之中。
「保山村的村民是被上虞知縣下令強行遷移他處的。」王傑說道。
「原因是什麼?」張信淡然問道。
「保山村不遠處有個梁湖村,村子就在海邊,這兩年經常有貨船從這裡起航,一去就要數月才回,而且有商人商隊在那裡集聚。」王傑回答說道:「就是在那時起,梁湖村附近的幾個村子經常受到海匪地騒擾,但是這些海匪從來不傷人性命,也不奪人財物,不過總是鬧得村民不得安寧,上報縣衙后,知縣以安全為由,下令讓他們遷移。」
「那些村民們遷去哪了,現在情況怎麼樣?」張信問道,雖然王傑說得輕描淡寫,但是張信也明白,讓一群祖輩都生活在村子之中地人離開自己熟悉的鄉土,肯定不會是那麼簡單地事情,但是在官府的高壓之下,什麼矛盾衝突都只能消逝無蹤。
「遷出時,縣衙每戶人家給了三兩銀子路費,把村民們遷到上虞最偏遠地太平山一帶,任其開荒墾田。」王傑說道。
張信沉默不語,起身向船艙外走去,此時船已經駛進太湖,望著綠油油的湖水,清風徐徐拂面,張信輕聞清新的氣息,認真的對一旁的王傑說道:「王傑,江南是個好地方,我還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