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諸般罪孽盡歸吾身
大聖十五年,戰爭如火如荼,天地如同一個大烘爐,從北至南,無一凈土。
大聖十五年六月十三,大唐鎮南王李煜斬殺蠻人攝政王孝文袞於北關城外,數十萬蠻人大軍瞬間崩潰,潰散千里,蠻人大將德爾薩收攏潰兵於黑木崖。
大聖十五年六月十五,山海關守將杜達起兵歸附,大唐不費一兵一卒,百萬大軍駛過山海關,挺進北方,分兵三路掃蕩北方,大隋王朝崩潰的時間進入了倒計時。
大聖十五年六月十六,剛剛踏入北方的大唐中軍忽然生變,十三位大將裹挾數萬軍隊,以北上抗擊蠻人,援救大唐鎮南王李煜為名,私自北上,消息一出,舉世震驚。大唐左右兩路大軍統帥李丙辛與李繼當日連發十八道金牌,密令中路大軍統帥長孫無忌不惜一切代價鎮壓。中路大軍統帥長孫無忌正要起兵鎮壓之時,李淵聖旨降臨,命令長孫無忌分兵十萬,北上支援北關,不惜一切代價救出大唐鎮南王李煜。長孫無忌無奈,只得聽命,任由十三大將離去。
大聖十五年六月十七,北關大將李中正奇襲黑木崖,亂軍之中斬殺蠻人大將德爾薩,蠻人軍隊再度潰散,李中正奔襲千里,將蠻人潰兵趕到天山以北。
大聖十五年七月初一,蠻人女皇孝文玉鶴宣布攝政王孝文袞十宗罪,一夜之間,殺盡孝文袞滿門,所有支持孝文袞的蠻人貴族都遭到了清洗,次日蠻人八旗子弟中的正黃旗,正藍旗,鑲藍旗三旗尊孝文袞之子,年僅七歲的孝文熙為帝,起兵造反。孝文玉鶴派手下大將白展堂領兵鎮壓起義。
大聖十五年七月初七,北上的大唐軍隊突襲蠻人要鎮齊哈爾,數萬大軍長驅而入,兵鋒直指蠻人都城盛京。蠻人女皇孝文玉鶴大驚,一面派軍鎮壓國內起義,一面派出使節與北關議和。
大聖十五年八月十一,大唐左路軍統帥李丙辛以不服軍令為由,陣前殺十三名大將,數十位百夫長以上的將領遭到牽連,或貶或殺,整個左路大軍徹底成為李丙辛的私人軍隊。
大聖十五年八月十五,月滿中秋日,大唐右路軍統帥李繼,以私通外敵為由,抓捕十五名大將,可以消息提前遭到泄露,右路大軍一日之間嘩變,以程咬金為首的十五名大將以李繼失德的名義,軟禁李繼。一日間,整個右路大軍同室操戈,混亂長達七日。
大聖十五年八月十七,大唐帝王李淵下令讓李丙辛與李繼回江南述職,一夜間派出十八道金牌,李丙辛無奈只能回到江南,大唐攻勢暫緩,讓大隋得以苟延殘喘。
大聖十五年九月初八,北疆再起戰火,大唐鎮南王李煜傷勢忽然惡化,幾乎傳出死亡的消息,屯守齊哈爾的數萬大唐軍隊悲怒極致,謠言要以十萬蠻人之命為李煜陪葬。孝文玉鶴大驚,慌忙調回鎮壓起義的白展堂,先下手為強,偷襲齊哈爾守兵。齊哈爾守兵毫不示弱,針鋒相對,與此同時北關五萬百姓被武裝成軍,在李中正的帶領下,再襲天山,將蠻人潰兵趕到北方苦寒之地。三日之內,轉戰千里,從天山迂迴南上,佔領達布爾盆地,從南方威脅蠻人都城盛京。
大聖十五年九月十八,李煜傷勢得到緩和,連下三道命令,達布爾的戰爭與齊哈爾的戰爭當日得到平息,雙方宣布休戰一日,孝文玉鶴一面緊急派出使節,與奉李煜之命來的使節進行談判,一面加快速度鎮壓國內起義。
大聖十五年九月二十七,大唐軍隊重啟戰火,三路大軍一路戰捷,十日之內,掃蕩整個北方,會師潼關,兵臨上京城外最後一道防線。
大聖十五年十月初九,蠻人與北關簽訂《北關協議》,協議規定蠻人去皇位稱王,尊中原為共主,尊李煜為戰神,名義上為蠻人戰王,統領蠻人軍隊。次日,齊哈爾軍隊與達布爾軍隊和蠻人軍隊攜手,開始共同鎮壓蠻人國內起義。
《北關協議》傳出之後,舉世震驚,李丙辛一日之間連續三次上書,直言不會承認《北關協議》。但李丙辛三次上書都被李淵駁回,以李繼為首的大唐勢力,率先承認《北關協議》,同時派出使節趕赴北關,試圖拉攏李煜。
大聖十五年十一月初五,被圍一月的潼關發生軍變,歸降大唐。潼關失守。
大聖十五年十一月初八,大唐軍隊合圍上京,命令隋煬帝無條件投降。
大聖十五年十一月初九,隋煬帝親手殺死五位皇子后,與皇后公孫氏**於宮內。
大聖十五年十一月初十,上京開門稱降,大唐軍隊進駐上京,從大聖十年開始,到大聖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持續五年的隋唐之戰終於落下帷幕,李家入住龍庭,掌控天下大權。
大聖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李淵宣布立長安為大唐都城,將於新年正式稱帝,國號唐。大聖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李淵忽然下旨立長子李繼為太子。次日,李淵再度下旨,冊封李煜為鎮北王,將北方賜給李煜為領地,同日,李淵下旨,冊封李丙辛為鎮南王,賜予江南為領地。
大聖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被冊封到江南的李丙辛秘密趕到長安,三十日凌晨,李丙辛以述職為由,進宮面聖。李繼得之此消息,大驚,慌忙趕往皇宮。埋伏在玄武門的李丙辛手下,驟然發難,數十刀斧手亂刀相向,殺死李繼。
大聖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李淵突然駕崩,李丙辛掌控整個長安,尊自己為世天皇帝,一面大肆清洗反對派,一面派出使節前往北關安撫李煜。
新年新氣象,可是李煜卻希望這個新年永遠都不要到來。
「世天皇帝。世天皇帝。二哥,我的好二哥。」低聲喃喃,李煜捏著手中的密報,怎麼也不敢相信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殺父弒兄。李煜怎麼也沒想到李丙辛竟然會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為了皇位,竟然殺父弒兄,渾然不念半點骨肉血親。
「殿下。節哀。」李中正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李煜才好,只能低聲勸慰,生怕李煜還沒好利索的身體,遭此打擊,一病不起。
李煜苦笑一聲,沒有說話,只是點點頭,道:「我想一個人安靜一會兒。」
李中正遲疑一下,還是點點頭,轉身離開,留下李煜一個人痴痴的想。
「中正,殿下沒事吧。」仇誠難掩擔憂的問道。
李中正搖搖頭,「不知道。哎,誰也沒想到李丙辛竟然如此喪心病狂。本還以為戰亂終於平息,百姓可以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但是現在,哎。」
仇誠點點頭,猶豫一下,才道:「殿下會作何決定,要不我們起兵反了吧。李丙辛殺父弒兄,要是讓他坐穩了皇位,以後我們定然遭到清洗。」
「閉嘴!」李中正猛然咆哮一聲,「阿仇。你最後打消你心頭的那點小心思。中原,亂不得了。」
「難道就這麼認了?」仇誠憤懣的低吼道。
李中正猶豫一下,才點點頭,道:「只能如此了。中原亂不得了。別看蠻人現在還挺老實的,等孝文玉鶴鎮壓了國內的起義,蠻人依舊還是那些兇殘的蠻人。我們若是露出半點破綻,蠻人立刻就會起兵。」
「不可能吧。」仇誠滿臉的不信。
「非我族內,其心必異。中原不能亂啊。只要中原一亂,一切都完了。我中原百姓很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李中正嘆了口氣,滿臉的憂心,「多事之秋。你好好安撫住手下軍隊,我也會去安撫好刀疤他們。然後,等過上幾日,我在去與殿下痛陳利害,想必他會明白的。」
過了幾日,李丙辛殺父弒兄,謀奪皇位的事情就在北關傳開了,開始所有人都是義憤填膺,但是在李中正痛陳利害的分析下,所有人都沉默了。看見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利害關係,李中正鬆了口氣,遲疑一下,決定去見李煜。一年多的戰爭,李煜已經成了北關的圖騰,不能說服李煜,一切都是虛妄。可以說,是戰是和,此刻只在李煜一念之間了。
「你是來說服我的?」
沒等李中正開口,李煜就將話題挑開了。李中正沒有任何猶豫,點點頭,「殿下。事已至此,只能默認了。」
「默認,殺父弒兄之輩,你還要我默認他是君,他是兄。」李煜譏笑一聲,話中滿是憤怒。
「殿下。我相信,只要你一聲令下,整個北關上下都將一呼百應,殺回中原。可是,除此之外了,整個北關不過十數萬百姓,十萬軍隊,如何與中原相抗。整個中原幾乎都是李丙辛打下來的。他在中原的威望甚高,從整個中原現在的穩定殿下就可以看出來。我們根本沒有實力與李丙辛抗衡。反之,殿下若是默認李丙辛稱帝的事情。即使李丙辛對殿下忌憚不已,可是有北關在手,李丙辛又能奈殿下如何。。。。。」李中正還在試圖分析,卻被李煜揮手打斷。
「知道嗎。昨日我見了白展堂。」
「什麼?!」李中正頓時大驚失色,急聲道:「殿下,蠻人兇殘,和蠻人聯手,簡直就是與虎謀皮,飲鴆止渴。殿下,萬萬不可啊!」
「蠻人願意借兵二十萬給我。我否決了。」李煜的話,讓李中正頓時鬆了口氣,知道李煜還沒有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心中對說服李煜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但李煜話鋒一轉,冷冷道:「但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李丙辛如此行徑,不當人子。」
「李丙辛喪心病狂,人神共憤,但是殿下,大局為重啊。」李中正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卻見李煜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忽然拔劍在手,劍光如水,讓李中正心頭一冷。
「你知道嗎?我十歲學劍,磨劍十年,所為不過自由。其後亂世而起,我意氣風華,劍鋒所指,要一舒理想。結果卻是當頭棒喝,獨自涕零,轉戰千里,求的只是快意恩仇,片刻心安。輾轉數年,我見到了仇天將軍。慷慨赴死,殺身成仁。那一刻我明了了仁義二字。北關城下,我捨生忘死,傾命一戰,懂得信念所在,守護真諦。今日李丙辛殺父弒兄,一面是家仇,一面是蒼生。我揪心難捨,最終明了,一切不過造化二字。我這一生,狼狽不堪,皆因造化,要想得到超脫,必斬造化。斬造化,則必先斷因果。」李煜低聲喃喃,李中正卻是一頭霧水,聽不明白。
「你無需明白。只需知道我已經有了決定。斬造化,斷因果。若能超脫,便是諸般罪孽盡歸吾身,那又如何。」
話一出口,李中正頓時色變,隱隱中猜到了李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