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盔甲資料
第一類:大型甲片。長方形,類似中國的書簡。所以這種甲片又稱「甲札」。又可以分為大小兩型。大型以二十家子中出土的T401Ⅱ:6為代表。其高23.4厘米,寬4.4厘米。小型為二十家子常見的甲片,一般高11厘米,寬3.4厘米。長安武庫中的甲片大體上也是這一類型,但寬度為2厘米。
第二類:中型甲片,基本上呈圓角長方形,也可以分為兩型。一型,長方形,四角抹圓。長安武庫出土的中型甲片屬於這一類型。高5厘米,寬2-3厘米。劉勝墓和汝陰侯墓出土鐵甲片大部分也屬於這一類型。二型,長方形,下緣平直。上緣兩角抹圓呈弧線狀,兩側邊至下部時微向內收,使兩下角呈稍大於90度的鈍角。這種甲片的外貌類似於舌頭。二十家子鐵鎧肩部和垂緣所用甲片屬於這一類。高4.6-5厘米,寬2.7-3.4厘米,重10克。洛陽西郊3023號墓、居延、崇安漢城出土甲片也屬於此型。
第三類,小型甲片。也可以分為兩型。一型,近似第二類二型,但是兩側邊內收更為顯著,如二十家子標本T703③:97、T34②:1等。高2.8厘米、寬2厘米。與之配合的也有一種近似長方形的甲片,大小類似。滿城劉勝墓甲身甲片、長安武庫的小甲片,也屬於此型。二型,甲片較一型修長,近似柳葉狀,如洛陽西郊3023號墓所出甲片大多數屬於這一型。高2.5厘米,寬1厘米。
大體上就是這些。此外就是因特殊部位(如編領部)的需要而製成的甲片。所有的甲片邊緣都有若干為了編綴而鑽出的孔。
甲片通常是用麻繩編綴的。也有用皮絛的。拿二十家子鐵鎧來說,所用麻繩有三種,一種是細麻繩,大量使用;一種是搓得較精細的三股麻繩,用在編綴甲片的活動部位,以堅實耐磨;一種是沒有加工搓擰過的麻皮,單股或合股使用,數量少且不用於重要部位。出土標本多為麻繩編綴。編綴的方法,大致是先橫編后縱聯,橫編時從中心一片向左、右編綴,縱聯時怎由上向下,所以鎧甲片一般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后片。根據部位不同有兩種編法,一般是縱橫都固定編住;但在活動部位如肩部、腰胯部等處,則是左右橫向固定,上下縱向活動編綴,即使編組的繩索有可供上下活動的長度。這種活動編綴的甲片,編時需要上排壓下排。總的說來此時中國鐵甲的編綴方法比春秋戰國時代有了改進,基本上是簡單而有規律的。戰損時便於維修。出土標本中只有洛陽3023號墓的鎧甲用單繩來回穿聯,相當複雜。算得上是一個另類。
鎧甲的形制
漢代鎧甲的術語如下:保護頸部的稱為「盤領」或「鍛錏」、保護臂部的稱為「釺」、頭盔稱為「兜鍪」、鍪是當時的一種炊具。不過我們只需要知道它像頭盔就行了。出土西漢盔甲的形制都相當於身甲部分,所以對它們的分析也只限於身甲部分。這些鎧甲可以分為兩類六型:
第一大類:札甲,主要使用一類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類甲片。
一型:僅護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帶系聯,長僅及腰。外形類似於明清婦女的肚兜。標本見楊家灣陶俑所著盔甲,其中騎兵俑均屬於這一類。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較一型小。多半屬於一類二型甲片。標本見楊家灣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層甲片位於腰下,采活動編綴。
三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標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盤領,胸中開襟,用鐵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緣也垂於腰部以下。
鐵札甲的製作方法基本上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皮甲,所以這種鐵甲的外形類似於皮甲。加上塗有防鏽漆,在陶俑上表現時簡直難以跟皮甲區分開來。特別是這時的中國皮甲也開始模仿鐵甲塗黑漆,除非是出土實物,否則識別起來就更困難了。這種盔甲的防護力顯然是不足的,不過還好,西亞的魚鱗鐵甲,這時候終於傳到了中國,於是出現了中國版的魚鱗鐵甲。除了唐朝短暫的表現出向板甲進步的傾向,以及從西方引入有異域風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國鐵甲幾乎都是魚鱗甲。
西漢的魚鱗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類和三類甲片,一般不用一類甲片。它們共同的外形特徵是甲片細密呈魚鱗狀,因而得名。
一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的殘鎧,用二類一型甲片編綴。
二型:用三類一型小甲片編綴,,滿城一號墓出土標本屬此型。又見於楊家灣陶俑。其中一件體型較大的標本,所披鎧甲腰帶以上為魚鱗甲,腰帶以下卻是札甲。
三型:用三類二型甲片編成,見洛陽3023號墓出土標本。
從西漢鐵甲的發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魚鱗甲取代札甲的歷史過程。西漢初期的鐵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魚鱗甲極少,以楊家灣陶俑為代表。唯一一個身著魚鱗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著華麗長靴。應該是個軍官,所以防護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時期,情況有了變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見到一片一類一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一類甲片52片,佔17.1%;第三類甲片11片,約佔3.6%;其餘都屬於第二類甲片。札甲的形制主要已是一類三型,表現出從札甲向魚鱗甲過渡的趨勢。到了西漢以後,札甲就完全消失了。波斯技術排擠了中國傳統。
對於西漢鐵甲片的金相鑒定結果如下:其表面為鐵素體的退火組織,中心部分的碳稍高(0.1-0.12%),含有層狀Fe0-2Fe0-Si02共晶夾雜物。表明所用材料是塊煉鐵,鍛成甲片之後,經過退火,進行表面脫碳,提高延性。從河北滿城和內蒙古二十家子出土的甲片,組織類似,可見當時盔甲製作技術已經可以適應大規模生產了。劉徹鹽鐵官營的決策,對於鐵兵器,包括鐵盔甲的普及,發揮了很大作用。從武帝前銅兵器占統治地位到武帝后鐵兵器占統治地位,這種改變簡直可以用「突變」來形容。
西漢軍隊披鎧甲的比例,大概是騎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根據楊家灣陶俑)。武帝后可能有所增加,不過鎧甲不一定都是鐵甲,事實上,皮甲作為輔助類型的盔甲,一直保留到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