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士兵裝備
三國士兵裝備
一.防護裝具
防護裝具主要是讓穿戴使用的士兵能夠避免受到直接的殺傷,主要的防護裝具有﹕
甲、冑、盾。
在春秋時代,一名戰士所穿戴的防護裝具合稱「甲冑」,甲就是護身甲、通常是用來指稱「皮甲」,冑就是頭盔。進入戰國時代,鐵製裝具開始用來裝備士兵,因此護身的金屬裝具被稱為「鎧」,所以,直到隋唐之前,士兵的護身裝具依材質不同有甲(皮革)和鎧(金屬)兩種,直到隋唐之後才打破這種劃分,以「鎧甲」稱之。冑在戰國時期出現以鐵鑄成的鐵冑,因為形似鍋子,所以冑又被稱為「兜鏊([ㄠ/]、音[熬],就是鍋子的意思)」。
三國時代士兵的配備,防護裝具是做為頭盔的「兜鏊」,兜鏊主要由一個半圓型的鐵製砵狀物護住士兵頭部,在兜鏊的後部有用鐵片編成的「頓項」以保護後腦、臉頰與頸部。
而用來保護士兵身體的護身鎧甲,在三國後期是流行被稱為「筩袖鎧」的鎧甲,外形就像是一襲現代的短袖套衫,主要是由一片片的鐵片編成。因為鎧甲帶袖,所以可以
連帶保護士兵的上臂與腋下。在漢代劉勝墓中有出土一套類似的鎧甲,不過漢代的鎧甲胸前可開襟,穿戴方式很像在穿襯衫,而三國的筩袖鎧胸前不開襟,以增加防護力,所以穿得時候要像現代穿ㄒ恤一樣從頭套入。
除了筩袖鎧外,三國初期已經開始出現其他型制的鎧甲,以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等五種,由於上述五種鎧甲流行於南北朝甚至部份還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學者推測,三國時代可能已出現了新的鎧甲,只是製作費時又花錢,只有王公貴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時才逐漸普遍流行於軍隊中,例如,有可能三國末期的騎兵已經小規模穿戴便於在戰馬上廝殺的兩當鎧。
盾是士兵用來防止刀矛矢石傷害的手持防護裝具,最初叫做「干」,後來叫做「牌」,使用材質通常是木、藤、竹、皮革等,秦漢之際開始出現鐵製的盾,但是並未普遍使用。
三國時代的士兵所使用的盾,一改兩漢士兵常用的上短下長梯形盾,其外形通常為長六角形、盾面中脊微凸,飾有獸面紋,可以用木柱支撐立於地上。三國時代的盾並沒有實物出土,現存的實例是來自敦煌莫高窟的西魏壁畫中。
還有另一種小型的盾稱為「鉤鑲」,這是一具附有長鐵鉤的小型鐵盾,主要是用來對付使用長戟的敵人。使用時,士兵一手拿鉤鑲一手拿環首刀,當敵人的長戟刺(或劈)過來時,就以鉤鑲上的長鐵鉤勾住敵人的戟頭,再衝過去給敵人一刀。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直接使用鉤鑲上的長鐵鉤來殺傷敵人。鉤鑲出現於東漢,不過三國時還是有士兵在使用。(註1)
二.近戰護身兵器
三國時代士兵的近戰護身兵器沿襲兩漢,每人配發一把環首刀,由於在刀柄尾端有一圓環,故名環首刀。環首刀全長大約從0.7m到1.1m不等。環首刀刀身筆直,單面開鋒,刀背厚實,適合用來砍劈。
在交錯廝殺的戰場上,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短兵器具有構造上的優勢,比較不會像雙刃長劍一樣容易折斷,而且對於士兵來說,如此的兵器可單手持握,使用起來也可以較快上手。
三.主要格鬥兵器
三國時代士兵的主要格鬥兵器也是沿襲兩漢,以長柄兵器中的矛與戟為主,通常長度都在2m到3m間。
戟融合了矛與戈兩種兵器的特色,可以擊刺、勾拉、劈啄。自漢代以來,戟就是部隊士兵使用的主要長柄兵器,廣汎地為步兵與騎兵使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出現了較短的「手戟」,可以單手持握,故士兵可以一手持手戟、一手持盾牌或者雙手都持手戟作戰,像是《三國志》中的《典韋傳》就記載了典韋愛用雙戟與長刀。
在三國,士兵們仍然大量地使用長戟,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冶金技術的改進,筩袖鎧的防護力大為提高,兼具矛與戈功能的戟,在三國末期已經無法有效地以戈頭殺傷敵人,故戟的重要性下降,最後在晉朝時將其地位讓給了長矛。
矛自古就是中國軍隊大量使用的兵器之一,主要是用於擊刺和挑扎,為了因應防護力提高的甲冑,三國後期的矛沿續自兩漢以來的改良,主要是將矛頭刃部加長,以增加破甲能力。在四川曾出土東漢時期的鋼鐵矛頭,連鋒刃帶套柄全長約48分。
三國騎兵所使用的矛也開始與步兵用矛不同。由於重視騎兵武器的直刺能力,所以騎兵用矛逐漸增加長度,至三國末西晉初出現一丈八尺(約4m)的騎兵用矛,這種長矛被稱為「槊」([ㄕㄨㄛ\]、音[朔],最早寫作「矛肖」),也有人稱其為丈八蛇矛。
還有一種長柄兵器被稱為「長刀」,也被後世稱為「大刀」。其形制就是在長柄端安上具有寬大刀刃的(直體)刀身。長刀可能是源自於西漢的「斬馬劍」,這是漢軍與游牧民族騎兵衝突時,將雙刃劍安裝到長柄上所產生的兵器。除了利用單刃厚脊的刀身給予敵人殺傷外,長刀還可以使用本身的重量將敵人「劈殺」。
在《三國志典韋傳》中曾提到,典韋最愛使用雙戟和長刀,這是正史中關於長刀最早的記載,此時的長刀全長可能有七尺(1.6公尺)。經推測長刀雖然出現很早,但是直到東晉時才開始逐漸大量配發部隊,至唐代成為騎兵或部隊中下級幹部使用的武器。
四.遠射兵器
另外一種步兵主要兵器是弓與弩,這是重要的武器,特別是弩,從兩漢至三國都是由國家統一製造再發給士兵,一般平民是不準私自擁有弩。弓與弩除了利於防守外,更是對付騎兵的有效兵器。中國自古就經常與北方的遊牧民族發生武裝衝突,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射戰術,中國以步兵為主的部隊就是以弓與弩為對抗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主要武器,寄望能以較長的射程殺傷遊牧民族騎兵,達到驅離的目的。
弓的特點就是射速較弩快,歐洲曾經比較過熱那亞弩手與威爾斯長弓手的射速,在一分鐘內,一名熟練的弩手可以發射二至三箭,而一名熟練的弓手則可以發射十箭。不過,較快的射速換來的是較短的射程和較小的威力,而且要訓練出一名能夠快速、精確射擊的弓手往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訓練。
相形之下,弩的特點就是射程較長、威力較大,弩手在張弩上箭完之後,可以專心、長時間地進行瞄準,同時,就訓練時間而言,一位弩手與弓手比起來,弩手的訓練時間較短,明代《武備誌》的作者茅元儀就曾形容弩是﹕「朝學而暮成」,所以弩適合用來裝備只經過短期訓練的士兵。
正由於弓與弩彼此的優缺點是互補的,所以,除了將弓弩兵與矛戟兵混合運用外,也可見到弓兵與弩兵編為一隊,交相掩護。
總結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推測,一名三國時代重甲士兵的標準配備是一頂兜鏊、一副筩袖鎧、一把環首刀,再依該名士兵的任務編組發給長矛、長戟、弓矢、弩箭、盾牌。
(註1)目前所見的鉤鑲實物,是出土於洛陽七里溝東漢墓。這副鉤鑲全部為鐵製,全長70公分,重1.5公斤。主體部份為一個長22公分、寬15公分、厚0.3公分的小鐵盾,鐵盾背面有把手供士兵持握,正面上下各有一個鐵鉤,上鉤長32公分、下鉤長27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