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 入宮
黃昏。
洛陽宮宮門。
受邀參加慶功宴的大臣,相繼開始入宮。
李治帶著羅通、秦懷玉、趙棠三人,與程咬金一起入宮。
吳用人在長安,至於尉遲寶林和程處亮則在處理生意上的事,都沒有入宮參加這次的宮宴。
宮門口,侍衛在查證所有入宮者的身份。
看起來宮中宿衛也比平時加強了許多。
「這是怎麼回事?」羅通顯得不太明白。
之前都是風平浪靜的,突然洛陽宮加強戒備,只能解釋為最近洛陽有事情發生。
秦懷玉一臉謹慎之色道:「我聽說是跟高句麗和百濟的刺客有關,他們現在已經滅國,但還是有些流落在外的刺客,想在大唐的兩京鬧事。」
李治則什麼都沒說,帶著人走過去。
別的大臣還需要驗證身份,李治這邊所帶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宮廷侍衛都認識。
就算是趙棠,那也是戶部侍郎,官位亨通的那種,算是朝中官員中的高層。
他們沒有經過任何的阻撓,就已經進入到洛陽宮內。
再往裡面走,不多遠,就見到李泰。
「四皇兄,你怎麼不趕緊往前走,這是在等我?」李治笑著對李泰說話。
李泰身邊沒有隨行官員,看了看李治身後的幾名大臣,道:「我有話想跟你說,最好是單獨說。」
李治點頭,讓程咬金他們先走一步,自己留在後面跟李泰交談。
「四皇兄還有什麼事要說的?」
「就是你之前跟我說的,你讓我陷害太子謀反的事……」李泰說話的聲音並沒有壓低,這話有點要張揚出去的意思。
李治驚訝道:「我幾時說太子要謀反了?四皇兄你是不是聽錯了?」
李泰怒道:「不是你說的嗎?太子在長安暗地裡結交武將,甚至還調動兵馬,甚至派出刺客要在洛陽行兇,還讓我去狀告父皇,你……你可不能不認賬。」
「哈哈。」
李治笑道:「四皇兄應該是誤解了我的意思,之前我是說過太子跟長安的武將走得很近,但並沒說太子謀逆。」
「至於他派出刺客這種事,應該是四皇兄你自己領會的吧?我可沒直說過,至於狀告父皇什麼的,我也沒這麼說。」
李泰整個人傻眼了。
明明這些話都是他之前聽李治說的,怎麼一扭臉李治就不認賬了?
「你什麼意思?我可都準備告訴父皇了,現在你跟我說是子虛烏有?你誠心耍我是吧?」李泰更加生氣。
李治走過去,面色冷峻道:「四皇兄,當你從我那離開,再去城外見太子的時候,就註定我們之間沒有合作的可能。」
「你肯定是去跟太子說,想反害我一把是吧?可惜啊可惜,你這樣沒有原則的行為,是根本交不到任何盟友的,不但我不信任你,連太子都不會信任你。」
「父皇更會對你很失望。」
李治說到這裡,李泰身體有些僵。
李治往前走兩步,回頭看著李泰道:「四皇兄應該已經聯合太子,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還在父皇面前說過我壞話了吧?」
「不過很可惜,父皇並不會相信你所說的話,我也什麼事都沒做,至於誰謀反什麼的,那全都是你無端的猜測。」
李治說完,再不理會愣在當場的李泰,徑直往正殿方向而去。
……
李泰傻眼了。
最初他以為是李治要利用他對付李承乾,以他兩面三刀的性格,當然要把這些事告訴李承乾,再聯合李承乾對付李治。
卻不知,李治從開始的計劃,就是在坑他李泰。
李泰通過這一系列的騷操作,徹底讓李世民了解了這個兒子根本沒有原則。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李泰被李世民所厭惡。
洛陽宮內,李世民正在召見長孫無忌。
「陛下,不知為何宮廷加強了戒備,可是真如外間所傳,有高句麗和百濟的刺客?」長孫無忌也不明白。
李世民黑著臉道:「刺客之事,乃是泰兒跟朕說的,說是治兒告訴他,太子將會派出刺客刺殺朕。」
「什麼?」
長孫無忌聽了此話,覺得很荒唐。
李世民顯得很失望道:「朕本以為,就算泰兒不是大才之人,學問上不及治兒,至少在為人處世上能做到不偏不倚。」
「誰知他根本連原則都沒有,做事更是顛三倒四,實在太讓朕失望了。」
長孫無忌苦笑了一下,即便李泰做錯事,但始終也是長孫無忌的外甥。
「陛下,您也不能太誤會於魏王。」
「朕誤會他?也不想想他做了什麼。」
「他剛回長安,就去晉王和太子面前做兩面派,一邊想跟這邊結交,一轉眼又去另一邊談合作。」
「朕將他調回洛陽,本以為他就能省心了,誰知他更是變本加厲,居然跑到朕這裡來同時中傷晉王和太子二人,朕還怎麼相信他?」
長孫無忌疑問道:「陛下的意思,是這件事本身就是子虛烏有的?那魏王……未免也太……不知所謂。」
「他就是不知所謂,你想想便知道了,太子現在根本連自己的勢力都不穩固,就算說他派人刺殺晉王,朕都可能會相信。」
「但說他刺殺朕?可能嗎?」
「還說這是晉王說的,就算晉王真的知道了太子的異動,也不會貿然告訴他人,你說魏王不是在惡意中傷是在做什麼?」
長孫無忌想了想,的確是這道理。
「朕這兩日加強宮廷戒備,也算是最後給他一次機會,若真有刺殺的事發生,朕就姑且相信他。」
「若不然,這次宮宴之後,朕就先放他到地方上去治理一方,除非能做出成績,否則再別想回京師。」
李世民對李泰的忍耐力已經很差。
長孫無忌心中還是覺得很費解。
他心裡也在想,會不會這件事真是李治所為?
現在李治的對手,其實不單純是李承乾。
比試說是李承乾跟李治比試,但就算是李承乾輸了,或是犯了錯,那也應該是李泰來繼承儲君之位,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長子出事,肯定是最年長的弟弟補上,而不是讓小兒子李治來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