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死後世界
對於尼爾大祭司在問卷上提出的比較優秀的一些問題,機械之神在剛剛看到的瞬間,便對於自己的信徒將如何回答他們產生了興趣。
例如,問卷之中,會有「如果你看到有人侮辱機械之神,你要怎麼做」的開放式回答。
具體如何給分,也有明確的標準。
就比如說,選擇直接將其殺死,給的分數就沒有舉報給衛兵高。
因為這樣的人很顯然是要進行調查的,而且動用私刑也屬於違法行為。
還有像是這樣的科普類提問,都可以檢測對方是否真心信仰且了解機械神教。
比如,「列舉至少四項自來水和井水的區別」。
要如何回答都可以。非常自由。
但是這個問題,包含的知識點卻非常多。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最為受到羅子軒關注。
該提問問道,如果你發現一個地方疑似鬧鬼,現在要由你自己來解決問題,不能求助教會,你要怎麼做。
當然,這種有深度的問題還是開放式提問,選擇題太容易猜對答案了。
機械之神看完這個問題,問尼爾大祭司,他覺得怎麼做比較好。
尼爾給出的回答是,用燃燒彈把這個建築摧毀,並在投擲武器和焚燒的過程中,都要向機械之神祈禱來得到賜福。
對於這一答案,機械之神總體感到比較滿意。
而且今後力量恢復到一定程度后,他還確實能賜福信徒,保佑他們成功用物理手段驅邪。
塞恩人對於鬼魂的認知,其實是不那麼明晰的。
因為理論上塞恩人最多是因為幻覺和臆想等因素見到過鬼,事實上,是不存在真正遭遇鬼魂的可能性的。
但是對於某些文明來說,他們見到鬼魂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鬼魂一般不會出現在這種沒有神靈信仰的封閉位面之中。
但是某些和死者聯繫頗多的文明,就是另一回事了。
鑒於塞恩人原本沒有信仰的神靈,他們對於死後世界的理解,也是比較宏大而自然的。
他們相信人死後,會去一個神秘的地方。在那裡,到處都是可以讓人安息、感到無比慰藉的黑暗。
人們在那裡將獲得徹底的平靜。
事實上,是存在類似的領域的。
舊宇宙的科技文明曾經成功越過生與死的阻隔,短暫來到了死後世界,看到了裡面的樣子。
然而,因為那是破壞了宇宙法則的行為,因此再強大的科技也無法庇護他們在其中停留太久,只是拍攝了一些影像便不得不退出,否則靈魂都將遭到侵蝕。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影像數據,也在調查隊離開時遭到了損壞。
最先進的數據修復技術,也無法挽救回任何一個像素點的資料。
因此,關於冥界的樣子,他們只留下了口供而已。
而且這十幾名調查隊的成員,也都在離開冥界一個月後紛紛因意外死亡,很難不被認為是觸犯禁忌而付出了代價。
因此在那之後,科技文明再也沒有組織過對冥界的探索。
這是追求禁忌的代價。
現世之物不可進入冥界。
就連機器人也在其中無法運作,產生混亂,無法留下任何數據。它們統統產生了亂碼,並自動產生了邏輯病毒。
這種攻擊手段讓待在械神王座上時常查閱舊宇宙資料解悶的羅子軒產生過一種想法——那就是,這冥界,可能跟古神有關。
尤其是夢魘。
這些邏輯病毒的排列規律,跟夢魘實力鼎盛時期影響機械生命體的手段十分相似。
但是因為邏輯病毒的生成本就容易產生巧合的重疊之處,所以羅子軒也無法確定自己的判斷沒有錯誤。
無論如何,都可以肯定,調查隊成員去的那個,只是冥界之一。
而且是中立的。
很多信仰中都有自己的冥界。
信仰該教派的教徒死後如果靈魂沒被吞噬或被外力影響,就通常都會去相應的冥界之中。
至於之後他們的靈魂會如何,也都按照其各自的規矩處置。
所謂的外力影響是什麼?
就比如說,被夢魘之神拉入了永恆夢魘之中。從此該死者的靈魂將一直被困於噩夢之中,無法逃脫。
事實上,很多人信仰的宗教不存在冥界。這通常都是因為他們信仰的神不存在,或者神的力量跟死亡無關,所以在弱小之時還不足以創造屬於自己的亡者位面。
因此,無信者,或上述那些教徒的靈魂,都需要別的去處。
他們會來到中立的亡者位面。
比如當年科技文明去的那片死後世界就是其中之一。
那片區域,有些地方漆黑一片,有些地方卻萬物都慘白不堪。
亡者將在其中沉淪,直至其某一天感受到了與某位掌管冥界的神靈的聯繫和啟迪,再前往他主導的領域。
否則,就將一直在此徘徊。
因此,那片區域,更像是個暫時的滯留地。
它存在的作用就是等待著其中的靈魂找到最終的歸宿。
舊宇宙的機械之神,也擁有自己的冥界領域。
通常來說,只有死者能進入其中。連機械之神自己,都無法過多干涉自己的亡者位面的運轉。因為那屬於另一個領域的力量,被宇宙法則控制。
機械神教的亡者領域,並非被機械之神親自設計。
它是由機械之神力量的性質,以及信徒們的集體潛意識自動形成的。
那是一片到處都是廢棄建築和破損機械的廢土領域。
一切都陷入了死寂之中。
灰白的天空籠罩著一切。
看上去萬物都是那麼的寂靜而凄涼。
沒有可怕的生物,沒有威脅。
只有永恆的沉默。
信徒的靈魂將在這裡反思自己的一生。
最終,當他們徹底拋棄對現世的留念之後,就將轉生為機械神教碳基教徒的新生兒,或成為一段新生AI。
羅子軒暫時還沒有對教徒宣傳這個概念。
因為,他暫時沒有必要許下這一承諾。
機械之神更願意和自己的教徒坦誠相待,而這需要信任。
祂對自己的信徒許諾什麼,都是會予以應驗的。
如果當前還做不到某件事,那祂就不會欺騙信徒說自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