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瑪麗民謠
傷寒瑪麗民謠
1想起荷索
那是冬天,一艘來自遠方的船在大雪中抵達紐約港口。海港的人員並沒有發現船的蹤影,直至它孤獨地闖入了海禁的三海里範圍之內。沒有人知道船的到達,並不是因為清晨與大雪,而是,遠來的船靜悄悄的,居然沒有一絲歡樂的喧鬧聲,驚醒岸上的守衛。從歐洲來的船,到了紐約港外,船上的移民總是早就歡呼起來了。
一名海關的職員後來向移民局報告:那船,彷彿一幅剪紙,在黑色的海面上航行,船帆都已破碎,桅杆折斷。約在十五英尺外,風就把船上的氣味吹送過來。幾乎所有的移民船都有一股臭味,而這艘船的氣味更叫人難以忍受。
船從漢堡起程,是一艘普通的小船,載滿了德國南部、瑞士、普魯士等地的移民。船小,幾乎把一切東西都移走了,才容納下五百四十四名乘客。人們擠在一起,真的像貨物一般。由於天氣不好,船起程時滯留了幾天,船長決定改由南路航行,經過氣溫高達華氏九十四度的水域,航程長達七十天。在這些日子裡,船外是天空和海,船內,人們擠在甲板上,躺在破席上,任何人只要動一下手臂就會碰撞到身邊的人。船上缺乏通風系統,沒有窗。最糟的位置當然是船底第三層,空氣污濁得可以窒息燈火,沙丁魚般的人無奈地等待,再也不為食物的粗劣而爭吵。船上到處都是糞便和嘔吐的東西。
起初,人們還敢到第三層下面去,漸漸地,再也沒有人下去了,底下傳來的是人的呻吟和老鼠的尖叫,這情況,一直向上層蔓延。死亡開始時,也沒有人理會,由得屍體在甲板上腐爛,直到生了蛆蟲,才拋下海。船上沒有牧師,沒有人為死者祈禱。七十日的航程中,每天有人死去。紐約港的官員報道說,這是一艘鬼船,五百多人中,一共死了一百零八人。
一艘靜悄悄的船,在大雪紛飛的早上,寂寂地闖入海港,這畫面,令人想起荷索[赫爾佐格(WernerHerzog)]的電影《吸血殭屍》[《吸血鬼》]。
2或者德沃夏克
海關人員上船的時候,迎接他們的不是船長,也不是船員,而是許多不成人形的兒童。問起他們的父母,都指著船邊說:在那邊。
事實上,船上的工作人員只死了一個,那是船上的廚師。一名女孩說,廚師是她的父親。她看來十三四歲,面上沒有一絲恐懼和悲愁,自稱十二歲,名字叫瑪麗亞,答不出姓氏。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北歐國家出現了移民潮,主要是德國和愛爾蘭人民,大量向美國移居。他們穿得破爛不堪,帶著極少的行李,不能說新世界的語言,也沒有什麼文化。他們遭受的是官員的揶揄、醫生的譏諷,隨身帶的一些紀念品——項鏈、戒指,都拿去賄賂海關的人員了。
移民抵達紐約,首先進入的是叫作花園城堡的建築物,本來是一座賽狗、賽拳的場所,又改成過歌劇院,如今闢為移民營。這裡有六千座位,和可以容納四千人站立的空間。改成移民營后,一切並沒有多大的變更,只不過牆紙剝落了,華燈拍賣了,包廂都改裝為浴室。任何移民想進入新世界,必須先徹底淋浴。
新世界是凈土。移民脫下所有的衣服,交給官員消毒,在蓮蓬頭下徹底清洗自己,穿回衣服。然後,痛苦的詢問程序才告開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怎麼來,有多少錢?最後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移民與僅有的最後一批紀念品,從此永別。
一艘船,抵達異國的港口,悄悄地,在大雪紛飛的早上,載滿僥倖生還的人。使人想起什麼呢?荷索的《吸血殭屍》,還是德伏扎克[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樂》?
海關人員上船來了,下令立刻把船消毒。這時,瑪麗亞站在甲板上,雙唇凍得發紫。一名官員問:誰帶這孩子上花園城堡去?一名醫生見小孩可憐,決定由自己來收養她,他帶她進移民營,然後,把她帶回家。
3廚師瑪麗
瑪麗亞幸運地進入新世界了。她的監護人是杜夫海瑪醫生,住在紐約東區,家中有一名女僕。他查過了瑪麗亞的檔案,所知不多。他問她的姓名、親屬、年齡,都不得要領。他相信她不是廚師的女兒,她的親人一定在船上喪生了。他稱她作瑪麗。
醫生待瑪麗不錯,帶她去買些衣物,答應讓她入學讀書,然而,瑪麗不答話,她只說了一句英語:我會烹飪。醫生會講德語,所以,兩人之間並無語言上的隔膜。
瑪麗進入醫生的家不久,女僕就辭工不幹了。她覺得,主人帶了一個女孩回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主人既沒有結婚,家中多了一個年紀看來不小的女孩,她看不過眼。醫生挽留女僕不住,只好由得她走掉。如今,瑪麗承繼了女僕的工作,她打理家務。醫生下班回家,發現瑪麗已經做好了晚餐。瑪麗說得不錯,她會烹飪。
瑪麗說船上的廚師是她的父親,事實可能不準確,但是,瑪麗必定在廚房裡學會了不少本領。醫生漸漸發現,瑪麗不但會烹飪,還是個烹飪迷,她喜歡廚房,整天在裡面研究食物,還找烹飪的書籍看。
鄰居也漸漸認識瑪麗了。她上街買菜,學習講英文,回家煮食,生活得不錯。可是,醫生忽然生病了。一天早上,醫生沒有起床,眼睛流淚水,頭很熱,在床上輾轉呻吟。瑪麗喂他喝茶,中午又給他煮了一碗湯,放在床邊的小几上。外面下雪,瑪麗關上所有的窗子。第二天早上,有人搖門鈴,瑪麗透過窗玻璃看見一個男人的影子,但她不開門。訪者一小時后再來,用傘柄敲門玻璃,瑪麗仍不應門。下午五點,醫生背誦起兒童詩歌來,痛苦呻吟。再過一陣,竟死了。
瑪麗在船上見過許多人死亡,她念了一陣禱告,把一束蠟花放在床上,然後帶了一點錢,包了兩座銀燭台和一隻瓷碟,寫了一張紙條,離開了醫生的家,消失在大街上的人群之中。
4傷寒瑪麗
瑪麗喜歡烹飪。醫生後來怎樣,瑪麗可不管了。她自己又孤獨一個人了,報紙上有不少聘請女僕的廣告,瑪麗如今能讀能講英語,她總去應徵。她到別人家中去當女僕,主要的還是,讓她進廚房烹飪。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瑪麗每到一家人家去當女僕,結果,那家人就一個一個地死掉。而她,悄悄收拾包袱,又離開了屋子,消失在人群之中。瑪麗彷彿是死亡天使。事實上,她愈長愈漂亮,烹飪術也愈來愈精。只是,每到一處,吃過她烹煮的食物的人,都不幸地喪了命。
瑪麗進入的家庭愈多,死亡的人數相對激增,她還為食堂烹飪,為醫院工作,更多的人遭了殃。終於,醫務處的工作人員展開調查、研究,認為瑪麗是帶菌者,人們患的病症是傷寒。至於瑪麗自己,她一點病徵也沒有,傷寒只從她傳播出去,她安然無恙。
沒有人知道瑪麗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什麼地方,醫務人員到處找尋她、追蹤她,甚至把她拘捕,留在醫院中監管。但她也會到處躲藏,轉變身份,在監管下逃走。瑪麗從不選擇別的職業,她對烹飪的狂熱,使她成為無數人的索命者,也留下追捕她的最佳線索。
傷寒瑪麗的名字變得街知巷聞。有人說,這次,死的竟是有錢人哩,只有有錢的人才請得起女僕和廚師。只有狄更斯,才會寫些窮人死亡的故事。
只要找遍紐約所有的廚房,總能找到傷寒瑪麗。結果,她又被拘捕,簽下一份聲明,從此不參與任何烹飪的工作、不接觸一切他人的食物,每三個星期要向衛生處報到。但不久,她又失蹤了。
瑪麗最後的日子是在囚禁的醫院中度過的,死後也沒留下什麼,倒有一份菜單、幾隻碟子、銀燭台和很少的錢。在她的一生中,她從不承認自己殺害過人,因為她沒有患上傷寒症,也不相信傷寒和她有關。
5傷寒瑪麗民謠
把「傷寒瑪麗」的故事寫成小說的人是瑞士小說家弗德史比爾[菲德斯皮爾(J.F.Federspiel)]。原著用德文寫,這是他的第一本英譯。小說的全名叫《傷寒瑪麗民謠》(TheBalladofTyphoidMary)。為什麼叫民謠呢?書中的敘述者說:是因為歌德,他同意民謠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故此,敘述者採用民謠來稱呼他的傳記體小說。傷寒瑪麗的故事,乃是傷心瑪麗的故事。
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名五十八歲的兒科醫生,他家五代都行醫,他和他的兒子是醫生,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醫生。而一切還得由他的曾祖父說起,因為這位曾祖父是傷寒瑪麗的同鄉。
敘述者的家中,有一份祖父留下的傷寒瑪麗病歷個案記錄,他就憑這些資料來寫小說。他說,數據是泉源,其他的全是想象。至於寫小說的原因,完全由於傷寒瑪麗是祖先的鄉親。
透過傷寒瑪麗,敘述者回溯了祖先們的時代。瑪麗抵達新世界的時候,世界是怎樣的呢?住在天鵝堡的巴伐利亞王魯域[路德維希]去世了;在古巴,掀起了一場反西班牙的革命;在美國,黑人獲得了投票權;華格納[瓦格納]完成了《尼柏龍根的指環》[《尼伯龍根的指環》]、布拉姆斯[勃拉姆斯]完成了《德意志安魂曲》。透過傷寒瑪麗,敘述者也描述了一百年前的紐約,以及他如今生活的地方。他就這樣時空交錯地講故事。
電視上有一個叫「信不信由你」的節目,專門搜集一些資料,推翻人們心目中已確實的事情。譬如:莎士比亞的作品並不是莎士比亞所寫、聖女貞德並不是在刑場上遭焚死,而是壽終正寢。至於傷寒瑪麗,人們認為:她並不帶菌。
電視上也播送了一些移民的報道,黃種人在白種人的地區並不受歡迎,當地人公開發言:黃種人回家去。哪裡有美麗的新世界?移民,在別人的眼中,都是帶菌的傷寒瑪麗。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