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拈花一笑萬山橫
序:拈花一笑萬山橫
兩千五百年前,西方樂土,靈山之上,佛陀開壇講法,在座者皆屏息凝神,滿懷虔誠,希望從佛陀的教誨中獲得證悟。佛陀看著眾人,一言不發,默默摘下一朵金婆羅花,眾人不明就裡,默然相對,惟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會心,將衣缽傳於迦葉尊者,並作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天。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見《傳燈錄》)迦葉尊者成為禪宗始祖,許多人想破頭也沒想明白,佛陀為什麼拈花,迦葉又為何微笑。拈花一笑萬山橫,對於明心見性的高僧大德而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電光火石一般,剎那閃過,便成永恆。
一千五百年前,一位印度托缽僧隻身穿越絲綢之路,逃過一次次劫難,像他的先驅鳩摩羅什一樣,風塵僕僕來到建康(今南京)。他秉承師祖的遺志,要將佛法傳遍中土。他踏上中華大地,從北向南,一路上,戰火肆虐,百姓嗷嗷,他到了南方,謁見禮佛甚崇的梁武帝,他並沒有選擇留下,雖然那裡有優厚的供奉。他離開南京,來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徹底悟道。這位印度高僧,便是達摩祖師。兩百年多后,中土高僧玄奘沿著達摩的來時路,往印度求法,用堅毅和信念書寫了另一段傳奇。
玄奘取經歸來幾十年之後,在廣東某個小鎮上,一位僧人在集市上講《金剛經》。聽眾中,一個放牛娃聽得心旌搖動,在他的生命體驗中,從來沒聽過如此震撼的聲音。他走向講者,問道:「您講的是什麼,從哪裡能聽到更深入的道理?」講者告訴放牛娃:五祖弘忍是當時的大德,他講的這些,都是從五祖那裡聽來的。這次偶然的際遇,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禪師。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放牛娃就是六祖惠能。正是六祖惠能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轉變,從此,禪宗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給困頓、絕望中的人們帶來平靜和慰藉,也給詩人們更多靈感,熱衷於禪理的蘇軾,寫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等不朽的詩句。
唐代中葉之後,禪宗傳入日本,並為日本文化奠定了淡然、超脫的基調,日本的高僧大德徜徉于山水之間,看淡風雲。若認真回顧日本的文化史,我們會發現日本禪宗貫徹了六祖「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精神。與近代日本令人瞠目的現代化過程全然不同,古代日本,更為關注人內心的寧靜。在《徒然草》中,作者寫道:「細思之,人身不得已而為者,乃食、衣、住也。人間大事不過此三者。不飢、不寒、不畏風雨、閑適度日,人之樂也。然而,人皆有病,罹病則其苦難耐,不可忘醫療。前述三者,加上醫藥,則為四。此四者不能求得,是為貧。四者不缺,即為富,要求四者之外即為驕。以此四者儉約為生,誰曰不足!」
2005年,筆者在廈門南普陀寺第一次近距離聆聽禪音。一位法師在大殿內講道,筆者坐在檻外靜靜聽著。他說修行當破執,即破除心中執著的念頭;還說人要惜福,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當時我正處在人生中的迷惘期,覺得他全說到自己心坎中去了,就那樣靜靜地在門外呆坐三個小時后,起身走下山門。從此當遇到不順心甚至是挫折時,我就會不自覺地想起那位法師的道場,心緒就逐漸平靜下來。
從那以後,遇有不順心的事情,便拿出本子,一遍一遍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來奇怪,抄著抄著,心情很快便得到平復;偶爾在音像店聽到梵樂佛音,心底不由生出舒暢開闊的境界,就像《雜阿含經》中描述的三禪之樂:那是從心底生髮的喜悅心情,妙不可言,這種情緒貫穿全身的每個細胞,深入到每個毛孔,這種快樂讓人五體通泰,怡然自樂。又好像石頭中的泉水,從泉源流出,汩汩奔流,填滿每個需要滋潤的地方。(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樂遍身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爾時五情雖無外塵發識,而樂法內出,充滿諸根,五根之中,皆悉悅樂。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遍滿溝渠。三禪之樂,亦復如!)
三禪之樂不是獲得金錢或權位、學位的那種快樂,而是心靈世界的滿足與愉悅。從物理空間上說,世界是既定的、外在的,人們不得不依靠物質的世界獲得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們也通過攫取、征服獲得額外的報酬。尤其在現代社會,人們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處處高人一頭,竭盡全力,做工作狂、做勞模。這樣是否真的得到快樂和解脫了呢?如果可以通過征服世界獲得心靈的寧靜,為什麼還會有成功之後的空虛感,欣賞生活心境的缺失以及失去目標的焦慮感……另一方面,功業屬於少數人,得不到者的自卑、不平衡、失落感,又該如何排遣……更遑論每個人都要面臨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為此,我們是否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呢?
一沙一世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可是我們似乎太忙,沒有辦法停下來關照蒙塵的心靈世界,任由心靈的田土乾涸荒蕪。我們追求幸福,卻常常假道於外,結果是緣木求魚。讀《六祖壇經》,便是清靜性情、滋潤心田的工夫;破除執念、珍惜福緣,便是禪修。
《六祖壇經》說:「常凈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由於修禪,由於時時清心見性,歷代在禪宗大師們真正做到來去自由,自在解脫,於他們而言,即便是生死大事,也如此簡單、隨緣。
其實,清心修禪不需要特意去山清水秀、渺無人煙的地方,更毋須拜名師訪高僧,真正的禪就在日常生活中。一天,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去拜訪弘一大師,吃飯時,見他只吃一道鹹菜,夏先生問道:「難道您不覺得鹹菜太咸嗎?」弘一大師回答說:「咸有鹹的味道!」飯畢,夏先生見弘一大師只喝白開水,又問:「沒有香茶,每天都喝寡淡的開水,多沒滋味?」弘一大師笑笑說:「開水雖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您有沒有認真品味生活的百味呢?
編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