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團(二)

使團(二)

「明朝使節一行沿著平坦而又整潔的道路,自距離大坂九千步遠的堺港出發。為了可以瞻仰使節一行的風采,道路兩側甚至搭起了支架,日本人對於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可謂非常之強......對於有幸目睹的日本人來說,明朝使團隊伍的行列,堪稱一個精彩而又盛大的儀仗。」

——在日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寄往天主教會的報告書中,如是記載

此時,在稍稍遠離大坂城天守閣的地方,自堺港通往大坂城本丸(內城)的一路之上,正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大坂城廣闊的城下町一帶,除了比肩繼踵、人聲鼎沸的主街道外,其餘各處更早已是萬人空巷,如同寂靜的空城一般。無論尊卑貴賤、武士貴婦、老叟少女、商人僧侶,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幾乎統統都涌到了這條寬闊街道的兩旁,相互推搡中,滿懷興奮地期待著盛況空前的一幕,誓要親眼瞧一瞧,號稱天朝上國——大明使團的風采。

這一來,可把主街兩側的店鋪商販們給樂壞了。大坂的商人們素來善於經商,平民百姓喜愛熱鬧,又偏愛新奇之物,借著明國使團的熱潮,這等大好商機豈容錯過。趁著大家的熱切期盼,店家們紛紛兜售起了早已備下的各類明國特色的貨物,扯著嗓子,比賽般此起彼伏地叫喊著:

「四書五經,從明國運來的四書五經啊!還泛著明國紙張的書香氣呢!論語、孟子、大學,還有三國演義,來自明國的全套四書啊!」

叫賣聲處,立時便圍上了一大群人,好奇心起,爭相掏出銅錢購買。但卻幾乎絲毫無人在意,三國演義到底是否屬於「四書」之一。

「明國的上好胭脂,抹一抹,貴妃楊玉環再世!擦一擦,大美人貂蟬再生!」

儘管那鋪內的胭脂其實不過是從琉球販過來的普通貨色,但是店家早早備置了一批印有漢字的盒子,足以以假亂真的精美,引得不少婦人少女紛紛駐足,爭相搶購。

看到這幅情景,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多月前,大坂周邊的京都附近剛剛經歷了一場地震的浩劫,雖然大坂的受損情況不是很大,但是也足足讓生意冷清了許久,而此刻,前些日子裡的蕭條,再也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派欣欣向榮、與熱鬧繁華。

正熱鬧著,不遠處忽然出現了大量的足輕士卒(日本古代最低等步兵之稱呼,通常衣甲上或背後所插小旗上,會印有所屬大名的家紋徽記),沿著街道,將擠在道路中間的人群毫不客氣地通通推到了兩側路邊。而足輕們背後標明所屬的旗指物上,皆是同樣的一個家紋。

「哎,那是小西家的士兵啊!」

「對,看那家紋,的確是小西家的足輕。」

「就是那位擔任議和奉行的小西行長大人?」

「沒錯,看來隊伍馬上就要來了!」

......

人們一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一邊相互推搡著想往前排擠靠,而小西家的足輕士卒此刻早已分作兩列,分別攔在了道路的兩側,將使團行將途經的正道與兩側的人群分隔了開來。甚至不時有全副武裝的武士往來巡視著,腰間鋒利的刀刃,時刻威懾著任何敢於突破足輕人牆、踏足道路正中之人。

「哎,你們看啊——!」

一聲叫喊忽然響起。

原以為是大明使團終於駕到,但是失落之餘,這才發現,喊聲所指的並非道路中央,而是道路兩側屋頂之上的高處,竟然也出現了一個個俯身彎腰、手握弓箭、背後同樣插有小西家家紋的士卒,機警的目光在人群中掃來掃去,時刻戒備著道路兩側的情況。

隨著使團臨近,小西家的武士甚至強行嚴令道路兩側的館驛、旅店、酒肆等各類店鋪的二樓窗戶,通通一律緊閉。縱使惹得不少早早佔好二樓位置的觀者怨聲載道,但是刀劍所逼,卻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餘地。很快,任何可能居高臨下威脅到明朝使團安全的窗口,都已被閉合起來,就差全部用釘子封死。而任何一扇窗口如果稍有異動,就會立刻有數名高處的弓兵張弓搭箭,箭頭徑直對準異動之處。

人們不禁感慨,看這如臨大敵的架勢,就是太閣豐臣秀吉出巡時,也未必如此。

「難不成,是會有人對明國的使團不利?」

「嗯,說不定,咱們之中還有小西家派出的忍者和暗探在監視著呢!」

人群中立刻瀰漫起各種猜測與討論,同時好奇心更盛,心想這大明使團,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

隨著街面上又出現了一隊小西家的足輕士兵,沿著街道中央,快速地凈水掃街,道路兩側的武士與足輕,也紛紛面色冷峻、嚴陣以待,人群的氣氛也更加熱烈起來,因為從街面微微的顫動中,人群已能感覺到,那宏大的明朝使團隊伍,已經越來越近了。

終於,隨著遠處洪亮的鼓樂之聲越來越近,一面面招展的旌旗,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此地等候多時的人群瞬間沸騰了,歡呼聲中,爭吵也是在所難免——

「喂!大叔,你別擠了!」

「少廢話!明國的使者前來,就是把鞋擠掉了,我也要看上一眼!」

......

相互的激烈推搡中,懷著強烈好奇心的人群,終於等到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只見,旌旗招展的隊列漸入眼帘,走在隊伍前方、佔據了整個街道中央的,是分作四列的明軍騎兵,足有近百人之多,隨著「噠噠噠」的鐵蹄聲來到近處,地面上未及清掃的碎石不斷地跳躍起來。同時,感受著來自腳底的密集震顫,讓不少從未上過戰場的倭國百姓,似乎也能稍稍體驗到,戰場上明朝鐵騎衝鋒時那恐怕更要十倍於此的磅礴氣勢。再看馬背之上的明國騎兵,個個身披赤紅罩甲、鮮衣怒馬,手執旌旗、威風八面,正緊緊跟隨在隊列最前排兩名為首騎行者的身後。

而這兩名騎在整個使團最前列的,其一,正是倭國全權負責議和與冊封一事的小西行長。而另一人則身穿大明武將官袍,只見二人並駕而驅,言語間似乎正相談甚歡。

人群中又立刻議論了起來:

「呦,那不是小西行長嗎?」

「對啊!是小西大人。這麼說,旁邊那位就是明朝的使節了?」

「那個就是明朝使節嗎?瘦削的身材,乾巴巴的,看起來一大把年紀了耶。」

「是啊,相貌模樣似乎也差強人意,堂堂明國,怎麼不選派一個儀錶堂堂的使節呢?」

「切,以貌取人!咱們太閣殿下不也長得和......和猿猴一個樣嘛!」

儘管說話者在提及「猿猴」二字時刻意壓低了聲響,以免招惹不必要的是非,但還是立刻在人群中引發了一陣鬨笑。畢竟,太閣的長相像個猴子,是全日本人盡皆知的事情。

「哈哈哈哈,的確!太閣殿下據說長得也和猿猴似的,不也成為了如今執掌全日本權柄的『天下人』嗎?明國好像也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對,『人不可貌相』啊!這麼說,倒是頗有道理了。」

這時,終於有知道些內情的人,忍不住出口糾正道:

「切,你們這些傢伙懂什麼!那是明朝使團的副使——沈惟敬。議和的事情就是他和小西大人在兩國之間主持操辦的。而明國皇帝派來的正使,估計還在後面呢!」

「哦——原來如此!」

人群中發出了恍然大悟的聲音,隨即繼續翹首企盼。

而在行進中享受著萬眾矚目、同時談笑風生的明朝使團副使——沈惟敬,與日方議和奉行——小西行長,此刻,也在馬背上不時地低聲交流著,用的竟均是中土的漢話:

「一路細察,夾道歡迎,人心歡喜,秩序井然。小西大人好生布置!」

「海外野俗,不閑禮儀。讓沈大人見笑了!」

沈惟敬的語氣中評價甚高,相當滿意。而原是堺港豪商出身、早年就會說些漢話的小西行長,歷經這近三年來的兩國議和,與沈惟敬交談起來,也已能偶爾引經據典,文雅了許多。

二人隨即默契地各自相視一笑,顯得極為親密。根本不像是唇槍舌劍的對手,更似是相知多年的故人老友一般。

只是,仿若又想起了什麼,沈惟敬不免有些擔心地壓低了聲音,輕聲問道:

「冊封儀式,準備得怎樣了?不會有問題吧。」

「敬請安心。三日後舉行,絕無差池。今晚先是太閣殿下為諸位擺下的迎接盛宴。哦,對了——」

小西行長信心滿滿,但也轉而追問起了沈惟敬,只是這一次,餘光掃了一眼身後緊緊相隨的明國騎兵們,小西行長改換了倭語,用只有二人彼此能聽到的聲音提醒道:

「明國皇帝陛下的詔書......」

「無須擔心。」

精通倭語的沈惟敬狡黠地悠然一笑,這次,也同樣用倭語低聲答道:

「萬無一失。詔書中的秘密,誰也不會發現......」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詔
上一章下一章

使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