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院試
兩天後,終於要考院試了,樂文三人來到了定州貢院門前。
定州貢院其建築規模宏大,氣勢莊嚴雄偉,大門為三闕轅門,木結構,中通人行,兩側是封閉的。
中軸線上的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五座建築。
貢院平面呈方形,主體建築由號舍、魁閣兩組建築組合而成。
貢院建築群為坐北朝南中軸式布局,影壁、大門、魁閣號舍、大堂、后樓五座主體建築,東西對稱的建築形式,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大門、二門、魁閣號舍、大堂、二堂、后樓等主要建築,東側武場區原有演武廳文昌宮、後宮等建築。
每座建築自成院落,院落間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屬建築,大門外還建有兵房,執事儀仗房等以壯觀瞻,整個建築布局有張有弛,富於變化。
號舍以山面為正面。魁閣在號舍南面,正中攢尖頂,兩側依次降低,形成奇特外觀,成為定州貢院的突出特點。魁閣中的二層閣樓,是供奉「魁星」的地方。大堂緊挨著號舍的北面,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后樓是考官觀看武生比試的地方,兼做住宿用。
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童試』由省里的提督提學官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
在門口有數張几案,每張几案后都有兩位身著衙門制服的官吏在對著名薄甄別各府考生。
第一場錄取人數,為當取秀才名額之一倍,用圓圈揭曉,寫坐號,不寫姓名,稱之『草案』。第二場覆試后,拆彌封,寫姓名,通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
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稟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
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稟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在名簿中每人名下詳註籍貫、三代履歷、年歲、面貌,都是提前經過認保廩生保戳,或須親筆籤押的,這比府、縣試更為慎重,以防替考、冒考等舞弊。
考前需要做的手續,全部完畢,童生們紛紛走上去折了一個小枝別在腰帶上。
古代稱科舉高中為「月中折桂」,語音上,桂諧「貴」,大家也就是討個吉利。
魁閣號舍是貢院的主體建築,面闊七間,進深九間,是考試的正式場所,可容納上百人,最南間魁閣為半四角攢尖結構。
殿脊疊澀四層出檐,翹起的翼角如鳥似翼,如翼似飛,結構嚴謹複雜,與出三檐硬山卷棚頂形式的號舍相連,構造獨特别致。
樂文進了考場后,打量一下號舍,兩層木板前後錯開,上面的木板靠前,下面的木板靠後,下面的木板是板凳。
上面的木板是桌案,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很是一般。
剛坐在板凳上沒多久,很快就有人將考試用品裝在籃子里一併送了過來,樂文接過道了聲謝,便開始布置收拾起來,很快筆墨紙硯都準備妥當了。
一般來說,一篇標準的八股文大約八百來字,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而中等程度的學生,卻只需要寫破題、承題、起講、入手四個部分就可以了。破題、承題、起講是一篇文章的立意部分。
入手是起講后的開篇,是承接上下文的關鍵。一般來說,讀過兩年書,寫這部分內容沒任何問題。但後面的部分從起股開始就要進行大段論述,不是一個普通學生所能夠把握的。如果沒一定的文化素養和一定的文字基礎,就算強寫出來,也是亂寫。
有道題目,一道是《雍也篇》來自《論語》中「袁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另外一道是《滕文公上》,來自《孟子》中「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中的一句。
這兩道題目乃是小題,也就是說,從一個完整的句子中裁出幾個字來讓你作文。你若不知道這個完整句子的意思,根本就沒辦法下筆。
也就是從四書中尋一個句子,截去上下兩截,變成意義不完整的幾個字。然後讓考生腦補這個句子,並按照這個句子的意思進行闡述。
要想做這種題目,考生先要對儒家的典籍非常熟悉,找到這兩個題目是書中那一句。
如果你連這個題目的出處都找不到,這場考試也沒必要參加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院試考的就是童生的死記硬背工夫。
而這兩句也算是四書五經中的名句,別說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即便是樂文上過古文學文科生,也是耳熟能詳。
對樂文來說,這兩道題實在沒有挑戰性,若讓他來做,隨便從腦子裡找兩篇範文抄上去就是,片刻就能做完。
「看來,院試比府試也還是難上不少的。」樂文捏了捏下巴,就磨了墨,提起筆在草稿紙上寫了起來。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
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樂文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他知道無論是速度還是文章,自己是比不過古人的。
要想在這場考試中拿到好名次,就得在書法上吸引住提學官的目光。
仲尼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於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草稿已經打完,也不用再修改了。就算自己想,也不知道該從何改起。
於是,他就提起筆粘了下墨汁開始謄錄。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提學官看落到最後面的樂文,心道:「一個寒門子弟要想讀書進仕的確非常難,最主要是找不到良師指點教導,這個樂文的文章寫得如此之慢,明顯是沒有經過訓練的。」
因為院試都是糊名的,所以那提學官不認識樂文,接過他的卷子瞄一眼,剛要放到一邊,但等他接過樂文遞過來的卷子,才剛瞅上一眼,眼前就是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