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呃,是這樣啊,你請坐,本半仙給你先觀下面相。」
三叔指了指對面牆角的椅子,李元圭趕忙坐了下來,挺胸抬頭,坐的筆直,兩隻小眼滴溜溜的亂轉。
李元圭儀錶看起來很猥瑣,身體顯得很單薄,是那種一陣風就能吹倒的樣子,卻瘦而精神爽然,此為貴相。
三叔首先大略觀了一下李元圭的精氣神,覺得李元圭並非福薄之人。
再觀他五嶽,三停,五嶽者:東嶽左顴,西嶽右顴,南嶽額頭,北嶽地閣,中嶽鼻也。
三停者:上停為額,中停為鼻準,下停為頦。
李元圭雙眉之間,山根之上的命宮光明如鏡,說明此人一生多順遂。
如果一個人有經常皺眉頭的習慣,命宮處會產生皺紋,或因受傷留下疤痕,都會影響命運的起伏,而發生負面的遭遇。
三觀此人的準頭,就是鼻頭,在整個鼻長的三分之一處,主要指鼻尖部分。
鼻準是面部的最高處,如一國之君,因此面部配置應以朝向準頭的相貌為佳。
李元圭準頭肉多而圓,無痣痕傷疤,說明此人頭腦聰明又有時運,應該能得到真正的愛情。
「吾觀你並非福薄之人,如諾沒有意外,不出一年內你定會娶到心意的女子。」三叔看著李元奎的面相,緩緩道。
「果真?哈哈,我要娶媳婦了。」
李元圭得意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又指了指他左臉上一顆黃豆大的黑痣問道:「樂半仙,那您說在下這顆痣該如何辦啊,去年不知為何,左臉突然長了這麼一顆丑痣,讓在下很是苦悶,不知可會影響在下的美觀,影響在下娶媳婦啊?」
只見李元圭左臉上的那顆黑痣又黑又圓,上面還長著一根黑毛,不過就算他沒這顆黑痣也夠丑的了,何談美觀,讓坐在一旁的樂文差點笑出來,覺得這人可真逗。
話說,人的面相本來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本來看似富貴之相,也可能會長成貧困之相,尤其後來身體上或面部出現的黑痣更會改變人的命運。
就比如劉邦生下來時,左股並沒有七十二顆黑痣,是一副貧困相,可是後來就莫名其妙的有了,後來就成了一副大富大貴之相,雖然司馬遷對許多歷史人物都有虛構或神話的部分,但高祖這72顆黑痣可能不一定是虛構的。
朱元璋腳踩七星,可以證明這類人可以做地方之長,統領一方,是皇帝命。
三叔擺擺手淡淡一笑說道:「無妨,等你娶妻以後,這顆痣反而會讓你漸漸富裕起來。」
「原來如此?!啊,多謝樂半仙指點迷津,這是一兩銀子,多出來的是在下感謝您的,請務必收下。」李元圭聽完講解,心中很是興奮,想著馬上就能娶到媳婦了,把自己存了兩個月不捨得花的一兩銀子都掏了出來。
三叔自然不會推辭,只是故作了下姿態,便欣然把銀子收下了。
樂文坐在一旁看的是目瞪口呆啊。
三叔只是動了幾下嘴皮子,整整一兩銀子就到手了,這可是樂文家三個月的收入啊,難怪三叔過的這麼滋潤呢,三嬸的錦羅袖裙是換了一件又一件。
未時,太陽沒有那麼曬人了,大伯帶著樂文、龍超兩人和三叔告辭后,便離開唐縣,朝回家的路走去。
家裡的王氏都快急壞了,村裡村外到處找這兩個孩子,就差把地皮翻上一翻了,直找到傍晚,一天都沒有吃飯,可是卻一無所獲,只能先回家等待,如果再等不到就只能報官了。
大伯帶著兩個孩子從未時一直走到戌時才趕到家,可是打開院門的第一眼就看到王氏正在掩面哭泣,一大家人正在勸慰王氏。
「娘,孩兒回來了。」樂文走到王氏身後,心中很是愧疚。
聽到兒子聲音的王氏回頭一看,微微一愣,一把摟住兩個孩子說道:「你們這兩個臭小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大伯走上前來自責道:「老二家的,都怪大哥不好,這兩個小子跟著大哥跑到縣裡,大哥沒留神。」
在一旁的祖母用拐杖指著樂文斥喝道:「你們兩個為何如此不聽話啊,說不讓你們跟著去,你們還偷偷的跟著去,你兄弟倆可知你娘有多擔心嗎,吶,今晚罰就你倆不許吃飯!」
樂文兩兄弟還沒開口。
大伯卻嘟囔道:「娘,可孩兒已經帶著他們在歸來的路上吃過飯了。」
「哎呦……」
老太太咬著牙握著拐杖在樂浩楓屁股上來了一下,拿著拐杖惡狠狠指著大伯說道:「你……你……你是想氣死老娘啊,那就由你帶著他們在這裡罰跪一個時辰!」
「是……」大伯捂著屁股嘟囔道。
就這樣,大伯父帶著樂文和龍超跪在地上,本來一路上走的腿都快累斷了,再跪一個時辰簡直是天罰啊。
樂母雖然看著兩個孩子跪在地上很是心疼,但是她也深知慈母多敗兒的道理,如果不讓這兩個孩子受點懲罰,他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樂文和龍超是跪的腿疼,王氏看的是心疼。
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坐在床邊的樂文,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底都磨出了水泡,膝蓋也跪的有些發紫,可是龍超卻跟沒事人似的,跑了一天,腿腳都沒有一點事,漱洗完畢,一股腦躺床上就睡著了。
樂文是大發感慨啊,龍超這小子身子骨真是好的逆天啊。
樂母看著樂文紫青的膝蓋,端來一盆熱水,俯下身心疼的給兒子雙膝處敷上熱毛巾,嘴裡卻教訓道:「你這個當兄長的怎能帶著弟弟亂跑呢,日後可不許再亂跑了!」
樂文看著娘給他細心的敷著雙膝,雙眼微紅,心頭一酸,兩道眼淚就從眼角流了出來,哽咽道:「娘,孩兒日後不會再讓娘擔心了,娘,孩兒想秋收后就去上學。」
樂母抬眼瞅了一眼樂文,宛然一笑道:「好,好,文兒有志氣,為娘心裡高興。」
……
……
古代學生沒有專門的假期,除了新年、端午節等舉國同慶的節日外,學生每天的任務就是寒窗苦讀,考試前還得頭懸樑錐刺股,或鑿個壁偷點光,進行一下考試衝刺。
古代只有官員才能休假,所以,努力考取功名后,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放假了。
現在的學生常常叫嚷假期太短,如果這種抱怨發生在古代,估計手掌心早被老師或家長打掉兩層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