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李元嬰會慫嗎?李元嬰當然是不會的,他還有模有樣地拉高陽坐下,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叮囑一番,說什麼你坐得不正不行、你剛跑動過不準,唬得高陽端端正正地坐直,待李元嬰說的時限過去后才再次伸出手。
李元嬰搞完心理戰術,高陽心裡的懷疑竟去了大半,眨巴著眼等李元嬰診出結果來。
李元嬰按著高陽的脈門,細細一辨識,便知高陽身體無礙。可單說無礙豈能顯示出他的能耐,李元嬰故意擺出嚴肅的臉色,綳著小臉把了一次脈,又把了一次脈,又把了一次……
李元嬰要是直說她生病了,高陽肯定不會信。偏李元嬰這樣欲言又止,高陽心裡倒生出點擔心來了。她著急地問:「怎麼了?」
李元嬰一本正經地道:「你最近吃多了,手腕胖,摸不準!」
高陽:「…………」
高陽起身要打李元嬰,李元嬰反應快得很,撒腿就跑!兩個人繞著迴廊跑了幾圈,跑到兩個人都跑不動了,才勉強握手言和,又回到原處湊到一起玩耍。這兩傢伙追鬧的動靜太吵,李二陛下在另一邊辦公都聽到了,無奈地和魏徵他們感慨:「那混賬小子到哪都能鬧起來。」
魏徵幾人都不接腔。混賬確實挺混賬,可也不想想是誰慣出來的!來行宮泡湯泉都把他們帶上,還不是喜歡看他們鬧騰?
高陽脈象無恙,李元嬰鬧過後便略過她,改拿李治他們練手。李治也沒大毛病,就是有些躁,睡不太好,倒是身體有點虛。李元嬰沒學治病的法子,只會診脈,便把診出來的結果和李治說了,讓他自己調整調整。這點小問題大概根本不需吃藥,注意一下飲食便好!
李治見李元嬰還真說出點門道來了,半信半疑地記下李元嬰的話。
李元嬰又給城陽把脈,沒什麼問題。
輪到兕子,李元嬰剛探下去便愣了一下,停頓下來想了想,又重新把了一次脈。瞧見兕子有些緊張地看著自己,李元嬰笑眯眯地道:「兕子最近也胖了,幺叔得再把一次才行!」
兕子脾氣軟,聽到李元嬰說她胖了也不生氣,還抬手摸摸自己的小臉蛋,高興地問李元嬰:「我真的長肉了嗎?父皇說喜歡我多吃點,多長點肉。」
李元嬰這才發現兕子偏瘦,明明比衡山要大一歲,身形卻和衡山差不多。他抬手把兕子抱起來,掂了掂兕子的重量,篤定地點點頭:「長肉了!」
兕子摟住李元嬰脖子開心地笑。
李元嬰把兕子放下,又重新給她把了一次脈,才正兒八經地說:「兕子也沒問題。」
兕子高興地複述結果:「兕子沒問題!」
李元嬰哄完兕子,最後才替衡山把脈,衡山也很聽話,乖乖伸出小手讓李元嬰替她診脈。
衡山的脈象也很平穩,沒什麼異常之處。
李元嬰練完手,和小夥伴們開了一會故事會,直至兕子她們回去午歇了,他才再一次找上孫思邈。
李元嬰去而復返,孫思邈還真擔心李元嬰張口又說「我已經把書全看完了」。看李元嬰神色不太對,孫思邈才問道:「怎麼了?」
李元嬰道:「兕子出生時有不足之症,這幾年都還好,只在秋季容易得病。可我剛才給她把了脈,發現她脈象屬於『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餘』的沉脈,又隱隱有挺然指下之勢,怕是沉弦相兼,不能輕忽。」
見孫思邈凝神細聽,李元嬰又把自己平日里注意到的一些情況與孫思邈一一說了,兕子身體比其他人弱,腸胃不太好,夏季容易出汗,秋冬容易咳嗽。
近來天氣多變,入睡時有些熱,後半夜又冷,兕子怕是有些著涼了,即便還沒顯出來也得多注意點,不都說病向淺中醫嘛!
李元嬰到底只是初學者,遇到這等相兼脈不敢妄下定論,所以先安撫完兕子才悄悄來找孫思邈。
孫思邈聽李元嬰這樣慎重,點頭說:「光憑脈象也不能斷定到底如何,還需再配合望診和問診,你都弄清楚了才能判斷是不是當真有問題。」
兕子雖還小,但到底是李家公主,孫思邈這個外臣不能貿然去替他看診。而李元嬰若是憑著一個不知對不對的脈象就跑去和李二陛下說「我學了一天診脈覺得兕子身體出了問題,你趕緊找人幫兕子治治病」,李二陛下怕是會把他打出去!
孫思邈想了想,讓李元嬰多留一會,他找些病患邊替他們看診邊教他如何綜合各項結果得出結論。
事關兕子,李元嬰自然一口應下,捋起袖子充當學徒在旁邊給孫思邈打下手,跟著孫思邈學那望聞問切之法。
診斷方法之中最難的其實是診脈,這個李元嬰都輕鬆學會,其他自然也不難,他缺的是多多識背和臨床實踐。
行宮之中只有那麼點人,每日來求醫問葯的人來過一輪就少了,李元嬰等了一會見沒人再過來,便大膽地提出要和孫思邈出去義診。
義診這個詞還是李元嬰從孫思邈口裡聽到的,孫思邈說他當年為了見識更多奇難病症,偏又年紀輕,不易取信於人,於是每次攢了些錢便到街頭擺個攤兒搞義診,藉機接觸大量病人。
那場景,光是想想就很熱鬧。李元嬰最喜歡熱鬧了,一聽還可以這麼玩就躍躍欲試!
孫思邈道:「今日不早了,明日再去吧,要義診也得準備些藥材才行,有些葯在尋常葯堂一時半會可能找不著。」
李元嬰聽孫思邈這麼說,立刻表示葯錢全部由他出,總不能讓孫思邈不僅又出人又出力,還得自掏腰包給人送葯!
惦記著明日去義診,李元嬰晚膳也不回去用了,直接跟著孫思邈用太醫這邊的「工作餐」,還叫太醫賣他個小藥箱,跟著孫思邈一起收拾藥材,孫思邈拿什麼他便拿什麼,十足十一個小跟屁蟲。
孫思邈收過不少弟子,還是頭一回遇上李元嬰這麼個活力充沛的,由著他跟在自己屁股後面跑來跑去。
李二陛下用飯時數了數小蘿蔔頭的數目,發現少了一個,著人去問才曉得李元嬰不知怎地又跑去找孫思邈了,而且孫思邈幹啥他都跟著,連晚膳都在那邊用了!
李二陛下想到那日自己說了李元嬰一句「你又不曾學醫」,難道他隨口一提,李元嬰便真跑去跟孫思邈學醫去?這傻小子,便是現在馬上開始學,等他學會得等到什麼時候?李二陛下道:「既是如此,我們就不等他了,隨他去吧。」
兕子踴躍地和李二陛下晌午發生的事:「幺叔已經學會診脈了,可厲害了!」
高陽哼道:「哪裡學會了,我看他分明是裝樣子!」
李二陛下也認同高陽的話,帶著兒女們用過晚膳,照常拉著魏徵他們接著泡湯泉商討政務。
直至月兒高升,李二陛下才放幾個信重的大臣回去歇息,自己踏著月色往回走。
行至半途,李二陛下又想起自己那既糟心又貼心的弟弟,覺得他為自己去學醫著實難得,便讓人把李元嬰眼饞了好久的那套琉璃杯給他送去。
那套琉璃杯本不是李二陛下的心頭好,看李元嬰眼饞李二陛下才時常拿出來用用,而且專挑李元嬰在的場合拿出來,比如這次來驪山就讓人帶上了。
琉璃雖貴重,重金去買也不是買不著,只是這一套琉璃杯紋理特別得很,又通體晶瑩剔透,美得不得了。當初李元嬰一眼就看上了,結果李二陛下偏不給他,氣得李元嬰和他絕交了足足好幾天(後來為了吃南邊送來的荔枝才結束了這次絕交,因為荔枝在外頭根本買不到)。
李元嬰在孫思邈那邊玩耍到宮門要落鎖才跑回去。聽底下的人說李二陛下命人把那套琉璃杯送來給他了,李元嬰大吃一驚,只覺覺得李二陛下一定有陰謀。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李元嬰十分警惕地打開盛著琉璃杯的錦盒一看,發現裡頭確實是他非常眼饞的那套杯子沒錯。
他有點納悶李二陛下為什麼突然這麼好心,但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索性不想了,歡歡喜喜地拿起琉璃杯把玩了一會才去看孫思邈給他挑的醫書。
第二日一早,李元嬰隨意用了早膳,精神奕奕地跑去和孫思邈會合。聽說孫思邈要給李元嬰搞現場教學,其他太醫都很吃驚,不明白這位滕王怎麼突然開始學醫,還能勞動孫思邈手把手地教。
懷著疑惑又艷羨的心情,太醫們紛紛派出手底的學徒去給孫思邈打下手,希望自己平時使喚的學徒也能學到一星半點。要不然光是給滕王講,完全是浪費啊!
孫思邈不介意有人幫忙跑腿幹活,由著他們齊齊上陣幫忙扛葯扛雜物。他也把太醫們的想法看得清清楚楚,不過他相信這些學徒們很快會發現,才入門兩天的李元嬰會比他們學得快許多!
驪山之下也有個人流密集的縣城,李元嬰頭一次到這種縣城來,一路上很感興趣地到處張望著。直至被孫思邈招呼著走進前頭的葯堂,李元嬰才安安分分地跟到孫思邈身邊。
孫思邈把自己要義診的事一講,和葯堂借了紙筆和銅鑼,親自寫了「義診一日」四字張貼到外頭,便讓隨行的學徒去外頭敲鑼叫喝。
縣城裡頭熱鬧事還是不多,不消多時周圍的人便都循著鑼聲聚集而來。
聽說有位老神醫要在此處義診,眾人都將信將疑。等他們探頭往裡一望,發現孫思邈鶴髮童顏,面色紅潤,精神奕奕,頓時疑慮全消。
再一問,居然是孫思邈,更是都信服不已。有人當場便排起隊來,餘下那些覺得自己沒病的也飛快往回跑,通知家裡或鄰里的病人。
隨著孫思邈在縣裡義診的消息傳開,鎮上人不管有病沒病都奔涌而至,或是想搭上良機治治身上頑疾或是純粹想看看孫老神醫到底長什麼樣!
李元嬰瞧見這仗勢,眼睛睜得老大。
哇,真的好熱鬧!
果然來對了!
※※※※※※※※※※※※※※※※※※※※
小王爺:哪裡有熱鬧,哪裡就有我!
*
二更完成!√
世上竟有如此勤快的作者!!
看到有小天使去舊文考古!覺著需要友情提醒一下!除了《玩宋》,其他文的風格都和這篇不太一樣!近期的《愛財如命》應該也算平平穩穩叭!其他的全部靠運氣(理直氣壯)!如果在非晉江的地方看到其他標著這個筆名的文,也不要輕易點開,否則……否則怎麼樣就不說了!以上是友情提示!反正很多人看過後說要拉黑我!就是這麼驚才絕艷!令人嘆服!
註:差點忘了標註,沉弦脈的脈象來自參考文獻,一時忘了是哪篇,反正一看就不是我寫的那兩句話不是我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