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第 61 章

李二陛下一大早抄起傢伙追著李元嬰揍的消息不脛而走。

這對兄弟一個四十多,一個才十歲,爹又在好幾年前沒了,怎麼看都是亦兄亦父的組合,哥哥要揍弟弟是天經地義的事。偏李元嬰是不肯乖乖挨揍的,見勢不對撒腿就跑,氣得李二陛下非要揍到他不可!

李元嬰這廝還是很有良心的,後來看李二陛下跑不動了,還倒回去把李二陛下拉進屋有模有樣地給他揉捏腿腳,口裡語重心長地勸說:「您看看您,身體不頂好,還學人跑起來了!」

李二陛下國事纏身,也不能年年都外出避暑,今年他就沒去九成宮,只叫人去把洛陽宮修一修,看看明年好不好去巡幸洛陽宮。

瞧見李元嬰坐在自己身邊裝乖賣巧,李二陛下揍人的心思也歇了。自己慣出來的弟弟能怎麼辦,且受著吧!他抬手往李元嬰腦殼敲了一記,罵道:「下回再幹這種事,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李元嬰嘟囔:「還不是你先誣賴我的。」

李二陛下懶得理他。

雖說這個收場有損李二陛下的顏面,導致大家都用「聽說你被甩了」的眼神看著他,但武媚之事也算是有了個良好的收場。別人提起來不會覺得李二陛下此舉荒唐,反倒覺得這帝王聽著有血有肉了許多,還挺重信諾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便是帝王自己也不能後悔!

李元嬰讓董小乙回宮一趟,交待董小乙把學堂與圖書館都交予武媚管理,他先專心完成玉米花生的交接。

得知武媚是玉米花生換來的,董小乙一陣肉疼。不過等武媚迅速擬定出學堂發展規劃並推行開去之後,董小乙就知道自己不需要心疼玉米花生了。有這麼個人才在,學堂這頭批生員都會被調/教成他們底下最得用的人手,將來到了封地上能直接把書院鋪展開!

除了調/教人才之外,武媚還挑了批年長些的學生以及常駐圖書館的志願者輪流滲入圖書館的管理之中,創立了一個名叫「館報」的東西。

這館報仿照官府邸報形式,向往來的讀書人收集各方時文趣事,每日放在館中供人閱覽,寫得普通的文章、沒價值的消息只把原稿擺在原處隨別人挑著看,寫得好的文章、有價值的消息都選入第二日的館報之中,由人挑選出來張貼到圖書館外的布告欄中供所有人閱覽。

武媚是覺得圖書館光出不進有些浪費,想盡量把這些讀書人的能量給利用起來。辦都辦了,不能悶不吭聲地投入,最好能讓所有人都以文章選入館報為榮,爭相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自己創作的文章送到圖書館這邊來,徹底把圖書館打造成天下讀書人心中的聖地!如此一來,只要圖書館開一天,天下讀書人就會記得滕王為他們做過的事!

武媚當然沒把這種想法和李元嬰明說,她知道李元嬰對被天下讀書人感激這種事沒什麼興趣,所以說動李元嬰時用的是「這樣一來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奇聞異事」。

李元嬰一聽,高興得不得了,覺得玉米花生換回個這麼厲害的人實在太值啦!

八月初,李元嬰便拿到了第一份館報。

李元嬰屁顛屁顛地把武媚謄寫的館報拿去和李二陛下炫耀,說道:「看吧,媚娘多厲害,我就說你虧大了!」

這東西真是太合李元嬰心意了,上面全是他在宮裡沒聽過的新奇事,還有一些讀書人寫的好文章!

李元嬰湊到李二陛下近前坐下,給李二陛下看抄在最前面的文章,這是他讓他大侄子他們一人湊的一句「創刊寄語」,最前頭的是李承乾對館報的話,緊接著就是他了。有太子背書,讀書人的投稿熱情可高了!李元嬰得意洋洋地說:「怎麼樣?後悔了吧?媚娘多聰明啊!」

李二陛下睨了他一眼,說道:「你身邊那麼多會編故事的人,還不夠你聽?」

李元嬰道:「這哪能一樣,每個人知道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我在宮中只能聽到宮中人的故事,圖書館可是在宮外的,所有人都能進出,我能聽到全天下的故事!」

李二陛下挑眉道:「口氣挺大。」

李元嬰跑李二陛下面前臭屁地獻完寶,樂滋滋地走了。

就在這個月裡頭,李元嬰接連迎來兩個好消息:首先是工坊那邊來報喜,說一年下來他們順利掌握了三種不同的紙張造法,竹紙、葦紙、秸稈紙。他們還用了一些別的材料嘗試,可惜不是造價太高就是質量不好,算下來還不如原來的麻紙和藤紙。

這三種材料的優點是,材料好找,季節不同總能找到不一樣的材料。竹紙、葦紙自不必說,就是用竹子和蘆葦來造,倒是秸稈紙比較特別。

今年入秋之後各地陸陸續續開始秋收,工坊周圍也一樣。工匠之中有個叫鄧慶的,今年才十九歲,剛娶了妻,妻子娘家喊他過去幫忙,鄧慶去了。

忙碌了一天正要和妻子歸家,鄧慶忽然注意到地里擺著一堆脫了穀粒的秸稈。按著從前的習慣,這些秸稈是要燒掉肥田的,鄧慶看著它們,不知道怎地想到了李元嬰拿出來說要獎勵給他們的金元寶。

試試吧!

要是成功了,能得一個金元寶!

鄧慶生出這個念頭后,便與相熟的人一起嘗試著用秸稈造紙。

結果是,造是造出來了,紙張卻不太適合書寫,有的太軟,有的太硬,而且顏色不好,雜紋太多。鄧慶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把成果遞到董小乙那邊,董小乙也拿不準這東西算不算紙,帶著回宮去請示李元嬰。

李元嬰看了,對此非常滿意,表示軟些的可以用來當草紙,硬些的用來當包裝紙,不用來寫字也還不錯,叫董小乙去取金元寶去分給鄧慶他們。

秸稈這東西秋天到處都是,花不了多少錢,一個秋天夠造許多秸稈紙了,楊六今年還在長安養大象,大不了用象糞和百姓換秸稈,象糞堆肥可比燒秸稈好用多了!

秸稈紙雖然不適合寫字,但卻是做草紙的好材料!眼下沒有人會用紙來擦屁股,那會被天下讀書人罵死,富貴些的用絹帛,窮人用竹片,李元嬰覺得若是能多產些草紙應該能造福許多人的屁股。

至於要給讀書人們的紙,李元嬰讓他們專註改進竹紙和葦紙,竹紙漫山遍野都能長,蘆葦也是比比皆是,這些原料都便宜!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儘快投入生產,這樣他就可以盡情地幫孫思邈印《千金方》了!

鄧慶等人得了獎勵,自是幹勁十足地開工,力求儘快把這些紙張的造法摸索透。

李元嬰安排完造紙事宜,便聽人說王師即將凱旋,全城可以預備迎接了!王師自然是侯君集與薛萬均帶領的軍隊,他們兵不刃血拿下高昌,又走了幾個月,才帶著高昌新國主麴智盛跋涉千里回到長安。

李元嬰一聽,激動不已,不僅侯君集他們要回來,戴亭也要回來了啊!他的葡萄、美酒都要回來了!

李元嬰跑去和李二陛下打聽好侯君集等人抵京的日子,算著時間騎著小馬出城去接自己遠行的小夥伴。

李元嬰出城后先看到的是長長的軍隊,侯君集、薛萬均在前面領頭。

迎面看見李元嬰,侯君集和薛萬均都望向他。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李元嬰總覺得他們看他的目光怪怪的,好像在說「怎麼會有你這麼無恥的人」。

李元嬰有點納悶,但還是得兒得兒地騎著馬過去和侯君集等人打招呼,問了句戴亭他們可隨軍回來了。

聽到戴亭二字,侯君集他們的臉色就更臭了。

薛萬均沒好氣地說:「在後頭,你看看就知道了。」

李元嬰興沖沖地騎著馬越過長長長長的隊伍,終於看見了綴在軍隊後面的戴亭一行人。

出發的時候,戴亭不過帶了百來人,可這會兒李元嬰定睛一看,隨行歸來的人竟有近千人,每個人還都帶著大包小包,甚至還有大車小車跟隨!李元嬰還看到了浩浩蕩蕩幾百頭馱著重物的駱駝。

李元嬰睜圓了眼。

帶回了這麼多人、這麼多東西啊!

戴亭原也騎著馬,遠遠見李元嬰過來了,立即示意隊伍停下,自己下馬恭迎李元嬰。比之出發之前,戴亭又老成了許多,臉上的面具上多了幾道清晰的划痕,顯示著他們此行也並非一帆風順。

李元嬰興緻勃勃地問戴亭:「你怎麼會帶回這麼多人?」

戴亭簡略地給李元嬰解釋了一番,簡單來說,情況和李元嬰預料的差不多,侯君集是個喜奢豪的,不費一兵一卒拿下高昌之後他興奮不已,認為自己立下了大功,入城后便大肆擄掠美人和財物。

戴亭是很挑的,他伺機與一些高昌豪強富戶亮明身份,這些人不想被侯君集搜刮乾淨便答應帶著家財與工匠伎人之類的投奔他們,由於戴亭眼光精準,一下子寶貝有了,葡萄有了,美酒有了,李元嬰要的書籍與人才也有了。

他們這百來人拿下的東西,比如侯君集手下士卒的無差別搶掠收穫要豐厚多了!

簡單來說就是,全靠同行襯托。

有侯君集帶頭搶掠了一番,不想被禍害的高昌人都投奔了他們!戴亭帶去的准王府侍衛們也都尋機博得美人芳心,成功抱得美人歸!

李元嬰聽完便明白侯君集他們為什麼會用那樣的眼神看他了。

不過他全然不在意這些。

他看向戴亭帶回的那群國破家亡、離鄉背井的高昌人。

他皇兄認為四海一家,不管是哪裡的人,只要願意到大唐來、願意為大唐效力那都算是大唐人!

李元嬰和戴亭嘀咕了兩句,跟戴亭現學了句高昌話,邁步上前友善地望向那群面帶惶然、略顯無助的高昌來客,學著他皇兄平日里端出的姿態對他們說道:「歡迎你們到大唐來,大唐將會是你們未來的家園!」

※※※※※※※※※※※※※※※※※※※※

小王爺:我撿的人才都超牛逼的!

*

二更完成!

今天依然是大過年堅持二更的一天!

難道不值得澆灌……(喂

有人說小王爺不夠閑,其實文案還有後半段的

李元嬰覺得這些人一個兩個都不理解他,他明明只是想安心當個混吃等死的閑人!撈點錢、占點地、搶點人怎麼了?沒錢怎麼當閑人!沒地怎麼當閑人!沒人幫忙幹活跑腿怎麼當閑人!好端端的,怎麼就罵他無恥呢?不文明,不文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閑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閑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 61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