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14 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14

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被人批評很正常

在生活中,誰都免不了受批評。受到批評時,應該正確地看待批評你的人和錯誤本身。能夠接受逆耳忠言的人才是成熟的人,才是能不斷改進自己的人。

被批評,特別是當眾批評,是很傷自尊心的,但如果自己確實犯了錯,那就應當坦然接受批評。如果受不了批評,勃然大怒,懷恨在心,甚至伺機報復,對自己不會有任何好處,而且損傷的自尊心也不會挽回一絲一毫。

羅某是一家鑄造廠的工人,由於一次工作失誤,羅某給廠里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羅某的上級領導當著全車間職工的面批評了羅某,並對他進行了罰款處理。

羅某被當眾批評,覺得很沒面子。他沒有檢討自己的過錯,反而想方設法報復批評他的上級。幾天後,羅某帶幾個社會青年毆打了上級領導。事發后,廠里立刻報警,羅某和打人的幾個社會青年很快被警察抓獲。最終,羅某被警方行政拘留,還判處了罰金,廠里也把他開除了。

如果錯了,就應該坦率承認。敢於承認錯誤的人,更能獲得他人的尊重。羅某之所以會被領導批評,是因為他工作失誤,況且領導並沒有說任何傷他自尊心的話,如果他能承認錯誤,道個歉,怎麼會鬧到這個地步呢?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而且有可能要面臨批評時,不如搶先一步,主動承認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見你態度誠懇,多半會選擇寬容處理。

卡耐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經常帶著自己的小狗去公園散步,小狗名叫雷斯,雖然是只鬥牛犬,但性情溫馴,從不傷人。由於公園裡的人很少,卡耐基就沒給雷斯繫上狗鏈,也沒讓它戴口罩。

有一次,他和雷斯在公園裡撞見了警察。

警察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嚴,就板著臉訓斥卡耐基,說:「為什麼不給你的狗戴上口罩,或者繫上狗鏈呢?它這樣到處亂跑,會咬到人的,知不知道這是違法的?」

卡耐基友善地回答:「哦,我知道,但我的狗是不會咬人的。」

警察生氣地說:「你敢保證嗎?萬一它咬死松鼠,或者嚇到小孩子,怎麼辦?這次就算了,如果下次再讓我逮到,別怪我不客氣啦!」

卡耐基客氣地答應了。

再去公園之前,卡耐基試著給雷斯戴上口罩,可雷斯很不配合,卡耐基沒有辦法,便抱著僥倖心理,繼續去公園散步。不巧,他和雷斯在一天下午時,被警察撞了個正著。

這一次,卡耐基決定爭取主動,他沒等警察開口,就上前說道:「對不起,警察先生,我錯了,上個禮拜,有位警察先生已經警告過我了,再也不能把沒戴口罩的小狗帶出來。我想給它戴口罩的,可它就是不配合,我也是沒辦法,就心存僥倖……唉,真是對不起,全是我的錯,請你懲罰我吧!」

想不到,警察居然說:「別那麼緊張,我能理解,如果公園裡沒人,帶小狗出來散散步,也沒什麼嘛!」

卡耐基說:「可這畢竟是不對的。」

警察和善地說:「我看你的狗那麼小,應該沒那麼容易傷到人,對吧?」

「可……它如果淘氣,可能會咬到松鼠。」

「不會吧?你是自己嚇自己了,這樣,你把狗帶到山那邊去玩兒,只要離開我的視線範圍就行了。」

這件事讓卡耐基很感慨,人人都有顯示自己權威和重要性的需求,警察也是人,當然會有同樣的需求,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當他批評自己的時候,何不滿足他的這種需求呢?人的需求被滿足以後,態度就會變得寬容和友善,所以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寬恕。

如果我們免不了要受批評,何不搶先一步,自己先承認錯誤呢?自己批評自己,總比聽別人批評自己好得多,對不對?

面對莫名其妙的指責,或者被人誤會時,也要保持冷靜。能夠解釋的,就心平氣和地解釋,不能解釋的,也無須介懷。正所謂清者自清,只要自己無愧於心就好了。

一輛疾馳而擁擠的巴士突然急剎車,一位男士不慎撞在了一位女士的身上。該女士認為這位男士在揩她的油,鄙視道:「什麼德行!」罵聲引來眾多好奇的目光,該男士立即用幽默手段化解了尷尬,他是這樣說的:「對不起,小姐,這不是什麼德行,是慣性!」全車乘客包括這位女士都忍俊不禁,於是人人釋然。

面對批評,要坦然接受。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修養也有天壤之別,有的人溫和,有的人含蓄,有的人一針見血,有的人破口大罵。無論對方態度如何,我們都應當拿出平常心,千萬不要因此而記恨或伺機報復。要知道,無論對方批評得多嚴厲、多刻薄,起因都是我們自身出了問題,人家才會指出來。

珍視自己的名譽沒有錯,不過,犯了錯誤應該接受批評,敢於擔當。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是生命價值的體現。一個人只有承擔了一定的責任,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就像一位哲人說的那樣:「當我們竭盡全力、盡職盡責時,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贏了。因為這個過程帶給我們滿足,使我們成為贏家。」

受到批評時,別把面子放在第一位,就像西方諺語說的那樣:「恭維是蓋著鮮花的深淵,批評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聽慣了諛辭的人往往容易狂妄自大,只有虛心接受批評,才能改正缺點,提升自己。

◎推翻自己以前說的話不丟臉

人們常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話一旦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如果說話做事自相矛盾,就會被指為出爾反爾,不講誠信。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失去誠信,是很難在世上立足的。照這麼說,把說錯的話收回,就是不講誠信嗎?不。人非聖賢,誰都不可能不犯錯誤,發現錯誤,理應及時更正,這恰恰是誠信的最高境界,反之,迴避或堅持錯誤,是最不講誠信的做法。

有些人意識到自己過去說的話是錯的,想改正,卻又怕別人議論,諷刺自己做出「打臉」的事,所以,有的人寧願堅持錯誤,也不願意推翻以前說過的話,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說起「打臉」的事兒,在商界常見得很。

過去,喬布斯認為手機只適合單手操作,iPhone4的3.5英寸屏幕是最適合人類的屏幕。他曾說:「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然而,後期出現的iPhone6plus,屏幕達到了5.5英寸。

雷軍也曾說:「小米不做中低端機。」可僅僅一年之後,小米的低價子品牌「紅米」就量產發售。不久,雷軍又宣布,紅米手機移動版全面直降100元,售價僅為699元。

馬雲的兒子在10多歲時曾沉迷於網路遊戲,經常和同學泡在網吧不回家,因此,馬雲對網路遊戲深惡痛絕,他曾堅定地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自己一分錢也不會投在遊戲產業上,還公開表示「寧願餓死也不會做遊戲」。然而,幾年之後,馬雲完全具備進軍遊戲領域的條件,他改了主意,開始進軍手游領域。

當時,不少人說,馬雲不是不做遊戲嗎?怎麼變卦了?不過,一些手游開發者認為,他們最關心的是收入,至於馬雲有沒有食言,跟他們沒關係。

沒錯,在商業競爭中,識時務者為俊傑,賺錢才是硬道理。如果這些企業都執著於過去的觀點,不肯改變,那後果很可能是被無情的市場吞噬。市場為王,企業的策略應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不能以個人好惡做出決斷,企業家們一定都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做出的決定,必定是為了企業能更好地發展。

在科學研究領域,推翻以前的觀點和結論就更是尋常事了。無論一種觀點的提出者是誰,只要被證實是錯誤的,科學家們就不會違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就像錢學森說的那樣:「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做台階,也就登不上最後正確結果的高座。」

斯蒂芬·威廉·霍金是現代黑洞理論的創造者之一,而在2014年,這位英國著名科學家卻當眾認輸,推翻他1975年賴以成名的黑洞理論,承認黑洞並非可怕的物質「終結者」,此舉震驚了學術界乃至整個世界。

在一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如果霍金的理論正確,黑洞核心的奇點根本就不存在,甚至不排除「一切事物原則上能逃離黑洞」這種極端局面的可能性。

霍金說:「在經典理論中,黑洞不會放過任何東西,但量子理論允許能量和信息逃離黑洞。」因為現代量子物理學認定這種物質信息是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的,這種說法與量子力學的相關理論是相互矛盾的。

三十多年來,霍金試圖以各種推測來解釋這一自相矛盾的觀點。霍金曾表示,黑洞中的量子運動是一種特殊情況,由於黑洞中的引力非常強,量子力學在此時已經不再適用了。但是霍金的這種說法並沒有讓科學界眾多持懷疑態度的學者信服。現在看來,霍金終於給了這個當年自相矛盾的觀點一個更具有說服力的答案。霍金稱,黑洞從來都不會完全關閉自身,它們在一段漫長的時間裡逐步向外界輻射出越來越多的熱量,隨後黑洞將最終開放自己並釋放出其中包含的物質信息。

霍金認為,受到黑洞引力的影響,能量和物質先是靠近,但不會到達黑洞中心,最終還會被釋放出去。不過,這些信息在黑洞中雖然不會被毀滅,但是會被完全打亂,即使逃離出來也會面目全非,幾乎無法還原。

否定了自己提出的「黑洞」理論后,霍金繼而提出了新的「灰洞」理論。

「灰洞」理論認為,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他在論文中承認,最初,自己有關視界的認識是有缺陷的,光線其實是可以穿越視界的。當光線逃離黑洞核心時,它的運動就像人在跑步機上奔跑一樣,慢慢地通過向外輻射而收縮。霍金同時指出,對於這種逃離過程的解釋,需要一個能夠將重力和其他基本力成功融合的理論。在過去近一百年間,物理學界沒有人曾試圖解釋這一過程。

身為享有盛名的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公開承認自己過去的觀點是錯誤的,雖然是「打了自己的臉」,可這絲毫沒影響人們對他的尊重。

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不管身份如何,如果發現自己過去說的話是錯誤的,就應當及時糾正,不必拘泥於面子。

◎護短真的有效嗎?

很多人都有護短的毛病,所謂的「護短」,就是要保護自己的短處,或者保護「自家人」的短處,不準別人批評指責。「護犢子」也是護短的一種,做父母的愛護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但如果不分是非黑白,一味袒護孩子,那就不應該了。

幼兒園組織秋遊,5歲的歡歡口渴了,很想喝水,但忘記帶錢,於是就趁大家沒注意,悄悄拿了其他同學的礦泉水喝了。後來,這事被一個小朋友揭發,歡歡當即承認了錯誤。老師對歡歡進行了批評教育,事情很快平息。歡歡回家以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說孩子被老師當眾批評,覺得很丟臉,她想,別的孩子回家以後,一定會和父母說起這件「醜事」,家長們很多都互相認識,我的孩子偷了東西,人家肯定會笑我教子無方啊,那我以後還怎麼見人?不行,這事不能認,我得找老師去,讓她給孩子平反。

想到這些,她當即把歡歡罵了一頓,還告誡歡歡說:「聽著,我明天去幼兒園找你們老師,你沒有偷其他小朋友的水,是他們冤枉你的,記住了嗎?」歡歡看媽媽怒氣沖沖的樣子,嚇得連連點頭。

第二天,歡歡的媽媽果然去幼兒園找老師,說班上的同學冤枉了歡歡,歡歡從來都不偷東西,大家錯怪了她,要求老師給歡歡「平反」。老師再找歡歡談話時,歡歡對所犯錯誤矢口否認,老師覺得很尷尬,無奈之下,只好把揭發歡歡的小朋友找來,再次調查,那個小朋友沒有改口,堅持說自己看見歡歡拿了別人的礦泉水。被拿了礦泉水的小朋友也說,歡歡拿礦泉水的時候沒告訴自己,是偷偷拿的。

歡歡媽媽忍不住沖兩個孩子吼道:「不可能!歡歡都說了,根本沒這回事!你們這是故意誣賴!」

兩個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訴了父母,三個孩子的家長當面對質。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歡歡承認自己撒了謊,歡歡媽見此情景,羞得滿臉通紅,連聲向老師和其他兩個家長道歉。

歡歡的媽媽要求老師給孩子平反,並不是因為歡歡真的被冤枉了,而是怕別人說自己教子無方,說到底,無非是為了自己那點兒面子。本來歡歡已經認識到錯誤了,被家長這麼一鬧,孩子以後犯了錯,恐怕就會抵賴,那不是害了孩子嗎?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短是護不住的,越護短就會越有短,只有正視,才利於幫助孩子改正。

「保全自家人的面子」的現象很常見。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人如果丟了臉,那麼與當事人沾親帶故的人往往會擔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會受到影響。在吳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三回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上海招商局有一個總辦,是廣東人。他有一個兄弟,很不長進,吃酒、賭錢、吃鴉片煙、嫖妓,無所不為。屢屢去和他哥哥要錢,又不是要的少,一要就是幾百元。要了過來,就不見了他了,在外麵糊里糊塗地花完了,卻又來了。如此也不知幾十次了,他哥哥恨得沒法。一天他又來要錢,他哥哥恨極了,給了他一弔銅錢。他卻並不嫌少,拿了就走。他拿了去,買上一個爐子,幾斤炭,再買幾斤山芋,天天早起,跑到金利源棧房門口擺個攤子,賣起煨山芋來。」我道:「想是他改邪歸正了?」繼之道:「什麼改邪歸正!那金利源是招商局的棧房,棧房的人,哪個不認得他是總辦的兄弟;見他蓬頭垢面那副形狀,哪個不是指前指后的;傳揚出去,連那推車扛抬的小工都知道了,來來往往,必定對他看看。他哥哥知道了,氣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罵。他反說道:『我從前嫖賭,你說我不好也罷了;我此刻安分守己做小生意,又怪我不好,叫我怎樣才好呢?』氣得他哥哥回答不上來。好容易請了同鄉出來調停,許了他多少銀,要他立了永不再到上海的字據,才把他打發回廣東去。你道奇怪不奇怪呢?」

兩個人的關係親密,其中一個人犯了錯,丟了人,另一個人如果不想受他的牽連,辦法只有兩個,要麼與他劃清界限,要麼想辦法替他遮掩。一般說來,劃清界限是比較困難的,那麼想辦法替他遮掩似乎就是唯一的選擇了,這是護短的動機之一。出於這種目的選擇護短,是很糊塗的。

自己人和外人的說法,對中國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了。有的人在十分失望的情況下,會傷心地喊出這樣一句話:「從今往後,我再也不把你當姑姑看了!」既然可以不把姑姑當姑姑,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不把自己當自己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為自身的行為負責,你和一個人的關係親密,不表示他的成敗榮辱都與你有關。平時相處,擔待自家人的缺點和毛病無可厚非,但涉及原則性問題時,再講人情,一味地袒護自家人,就是不理性的做法了。

◎認錯不丟人

人生在世,想要什麼錯都不犯,幾乎是不可能的。犯錯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勇氣面對。犯錯之後能主動承認錯誤,並引以為戒,積極改正,就是難能可貴的。

據中新網報道,2011年5月,高曉松和兩位朋友在崑崙飯店喝酒。酒後的高曉鬆開車回家,結果在東直門外大街十字路口造成了連環追尾事故。一周后,高曉松因酒駕被判拘役六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

高曉松在車禍發生后當即表示歉意,並稱願意賠償全部損失,之後還寫下保證書,就酒駕一事向公眾道歉:對不起!永不酒駕!

在審理時,高曉松主動放棄辯護,他說自己沒有需要辯護的,有的只是懺悔,他表示,自己願意承擔車禍的全部責任,並最大限度地賠償受害人和造成的損失。在此次事件中,高曉松的態度是真摯而誠懇的,他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11月8日,高曉松刑滿出獄,參加了禁止酒駕公益宣傳片的拍攝,在該片中,高曉松以個人經歷為鑒,呼籲公眾珍愛生命,遠離酒駕。

高曉松在庭審中的表現很好地挽救了他的公共形象,他的懺悔不是為了開脫責任,而是明確表示「願意以最大的程度賠償這次事故造成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高曉松放棄無罪辯護,明確表示「我沒有任何想為自己辯護的」「我完全認罪」,他誠懇的態度贏得了大多數公眾的寬容和尊重。

有人在網上發了個帖子提問,問題是:「無意間說錯話,得罪了同事,現在兩個人見了面連話都不說了,很後悔,可又拉不下臉來道歉,怎麼辦?」回帖的人很多,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既然錯了,就大大方方認個錯唄,有什麼大不了的?

確實如此,一個人肯承認錯誤,至少說明他敢作敢當,比起逃避和推脫來,認錯不但不丟人,反而更值得尊重。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不就是一樁美談嗎?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的一員名將,而藺相如起初只是一位上卿。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兒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他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他,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后,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

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

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個人不但冰釋前嫌,還成了莫逆之交。

不管有錯沒錯,承認錯誤都不是丟人的事。犯錯時認錯,能使你記住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沒犯錯時認錯,有時能使你挽回一段不忍割捨的感情。

對於上面提到的那個帖子,還有一個人的回答更精闢:「明知道自己錯了還不認?一看就是沒女朋友的人,要是有了女朋友你就知道了。別說自己錯了,就是沒錯,她說你錯了,你敢不認嗎?」

這句話乍看起來像是玩笑,但仔細想想,卻又覺得有幾分道理。不管是愛人之間,親人之間,還是好朋友之間鬧了矛盾,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涉及原則問題。對於一筆糊塗賬,分辨誰對誰錯意義不大,關鍵得看你是不是在意這段關係了。偶爾跟對方認個錯,道個歉,說明你在意對方,也說明你寬容大度,如果對方同樣在意你的話,必定會理解你的善意,說不定還會在日後對你投桃報李。雖然認錯很難為情,但仔細想想,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對不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學會拒絕,學會堅持自我(套裝共2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學會拒絕,學會堅持自我(套裝共2冊)
上一章下一章

14 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