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江寧和議

第九章 江寧和議

第九章

江寧和議

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兵既逼江寧,清廷戰守俱窮,乃以耆英、伊裡布為全權大臣,與英使璞鼎查訂立條約十三款,是為中國與外國訂約之始。此約中國割香港與英,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許英人攜眷居住,英國派領事駐紮,英商得任意與華人貿易,毋庸拘定額設行商,進出口稅則訂明秉公議定,由部頒發曉示,並訂明英商按例納稅後,其貨物得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除照估價則例加收若干分外,所過稅關不得加重稅則。英國駐中國之總管大員與京內外大臣文書往來稱照會,屬員稱申陳,大臣批複曰札行,兩國屬員往來亦用照會,惟商賈上達官憲,仍稱稟。凡以破前此口岸任意開閉,英人在陸上無根據地,稅額繁苛,及不許英官平行之局也。又償英軍費千二百萬元,商欠三百萬元,煙價六百萬元,限四年分期交清。第一期六百萬元交清后,英兵退出長江,惟仍占舟山、鼓浪嶼兩處,俟償款全清,五口均行開放,然後撤兵。此約條款殆全出英意,清廷以福州系省會,欲以泉州代之,又不願。鈐用御寶,欲代以欽差大臣關防,以英人不可,卒未能得約定。於是年七月二十四日,即1842年8月29日也。

當英人侵擾沿海時,閩粵江浙均不能抗,而獨未能得志於台灣。是時台灣總兵為達洪阿,兵備道為姚瑩。英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犯基隆,因中國炮擊卻退,觸礁而沉。中國獲「黑夷」百餘及刀仗、衣甲、圖書等。九月,再犯基隆,遣兵登陸,又為中國伏兵擊退。明年犯大安港時中國募漁船防敵船。有粵人偽通英船所攜粵中漢奸,誘之入土地港,英船遂觸礁,官兵鄉勇奮擊,獲白夷十八、紅夷一、黑夷三十、粵東漢奸五。事聞,詔加達洪阿太子太保銜,賞姚瑩二品頂戴。台灣本屬福建,以在海外特加兵備道三品銜,與總兵皆得專摺奏事。基隆之捷陳明事屬隔海,恐督臣轉奏稽滯,由驛遞徑行呈奏。奉硃諭嗣後攻剿夷匪折件,由五百里奏報,如大獲勝仗,即由六百里奏報。大安之役,乃由五百里奏聞。自是驛遞相望,督臣怡良頗惎之,又慮英人報復。時俘獲徒刑台灣者百六十餘人,鎮道謂解省既不可,久羈亦非計,奏明倘夷船大幫猝至,惟有先行正法,以除內患。報可。閩督怡良聞之懼,亟令泉州守函止之。鎮道不聽,除英酋顛林等九人及漢奸黃某、張某奉旨禁錮外,余悉殺之。時英人尚據鼓浪嶼,聞之大怒,遍張偽示,謂中華之辱莫甚於此見姚瑩致劉韻珂書。及和議成,訂明被禁英人及因英事被禁之華人,一律釋放。於是顛林等九人及散夷二十五人均送廈門省釋,而英人謂兩次俘獲均遭風難,夷脅江浙閩粵四省大吏入奏,詔怡良渡海查辦。甫至,兵民即諸行營為鎮道訴冤,全台士民,陸續奔訴者甚眾。怡良慮激變,受其詞而迫鎮道自認冒功,奉旨革職,逮入都交刑部審訊,旋以業徑革職,免其治罪結案焉。此事措置蓋迫於勢不得不然,論者以此咎怡良,未為平允。然謂鎮道冒功則實誣。當時兵勇確曾協力戰鬥,革鎮道之職,已足以全和局,乃並因此議敘之官紳概行撤銷,則亦稍過矣。達洪阿、姚瑩多殺英俘,自今日觀之,誠不免於野蠻,然今昔思想不同,不能執此以議昔人。瑩致劉韻珂書謂鎮道天朝大臣,不能與夷對質,辱國。諸文武即不以為功,豈可更使獲咎,失忠義之心,惟有鎮道引咎而已。頗有大臣之風概也。

英人用兵實緣種種積釁,鴉片之利或其所歆,然必挾兵力以求仇,則究為義所不許。故當時雖許以通商,仍可要以禁煙,而諸臣不明外情,置諸不論不議之列,煙禁遂暗中解除。咸豐五、六年間(1855、1856),各省競行抽厘以充軍餉。八年(1858),乃以洋葯為名,收百斤三十兩之稅,除官員、兵丁、太監外,人民概許買用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江寧和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