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服飾

第三節 服飾

第三節服飾

隋、唐之世,為胡化與中國舊俗漸相融合之時。隋文帝盡革胡服,已見第二章第一節。其時高昌慕化,請解辮,已見第二章第五節。服制之定也,開皇三年正月朔旦,大陳文物。時突厥染干朝見,慕之,請襲冠冕。帝不許。明日,復率其下拜表固請。帝大悅。謂牛弘等曰:「昔漢制初成,方知天子之貴,今衣冠大備,足致單于解辮,卿之功也。」賜帛各有差。《隋書·禮儀志》。此特朝廷禮儀,至於民間習俗,則初未能盡改。《舊書·孫伏伽傳》:高祖平王世充、竇建德,大赦天下,既而責其黨羽,並令配遷。伏伽上表諫曰:「東都城內及建德部下,有與陛下積小故舊,編髮友朋,猶尚有人,敗后始至。此等豈忘陛下?皆雲被壅故也。」編髮即辮髮。此雲編髮,意謂少時,猶中國人言結髮。足見高祖家中,尚沿北族舊習也。《新書·車服志》云:初婦人施羃籬以蔽身。永徽中始用帷冒,施裙及頸,坐檐以代乘車。命婦朝謁,則以駝駕車。數下詔禁而不止。武后時,帷冒益盛。中宗后乃無復羃籬矣。官人從駕,皆胡冒乘馬,海內效之,至露髻馳騁,而帷冒亦廢。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契丹之服。武德間,婦人曳履及線靴。開元中初有線鞋,侍兒則著履,奴婢服襕衫,而士女衣胡服。其後安祿山反,當時以為服妖之應。參看第十六章第一節。《五行志》亦云: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冒。《舊五代史·漢高祖紀》:天福十二年閏七月,禁造契丹樣鞍轡、器械、服裝。此等多由見異思遷;抑中國衣服寬博,可以備禮容,而不便於作事,西北夷之服,於此或有所長也。外夷入居中國,改從華俗者亦多。《舊書·德宗紀》:大曆十四年七月庚辰,詔鴻臚寺:蕃客入京,各服本國之服。《通鑒》雲詔回紇諸胡,由其或衣華服,誘取妻妾,已見第十六章第一節。

其原出胡狄,而為中國人所慣用者莫如靴。皇甫鎛以積年庫物給邊軍,為裴度所奏,引其足奏曰:「此靴乃內庫出者,堅韌可久服。」已見第十八章第一節。《舊書·王鍔傳》:鍔善小數。嘗聽理,有遺匿名書於前者,左右取以授鍔,鍔內之靴中。靴中先有他書,及吏退,鍔探取焚之。人信其以所匿名者焚也。既歸,省所告者。異日,以他微事連,固窮按驗之以譎眾。《酷吏·來子珣傳》:永昌元年四月,以上書陳事,除左台監察御史。時朝士有不帶靴而朝者。子珣彈之曰:「臣聞束帶立於朝。」舉朝大噱。《朱泚傳》:段秀實與劉海賓謀誅泚。同入見。海賓於靴中取匕首。為所覺,遂不得前,《新書·溫造傳》:興元軍殺李絳,造往代,悉殺之,監軍楊叔元擁造靴祈哀。《韋安石傳》:子斌,天性質厚。每朝會,不敢離立笑言。嘗大雪,在廷者皆振裾更立,斌不徙足。雪甚,幾至靴,亦不失恭。《李光弼傳》:河陽之戰,光弼內刀於靴,曰:「戰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於賊。萬有一不捷,當自刎以謝天子。」《崔戎傳》:為華州刺史,徙兗、海、沂、密觀察使。民擁留於道,不得行。乃休傳舍。民至抱持取其靴。《裴度傳》:王承宗、李師道謀緩蔡兵,乃伏盜京師,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擊度。刃三進,斷靴、刜背、裂中單,又傷首。度冒氈得不死。《李訓傳》:甘露之變,仇士良手搏訓而躓。訓壓之。將引刀靴中,救至,士良免。《文藝·李白傳》:白嘗侍帝,玄宗。醉,使高力士脫靴。

《新五代史·李仁矩傳》:董璋置酒召仁矩,仁矩辭醉不往。於傳舍與倡妓飲。璋怒,率衙兵露刃之傳舍。仁矩皇恐,不襪而靴,走庭中。《王彥章傳》:晉取鄆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顧事急,以繩內靴中,入見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為不肖,所謀無不用。今強敵未滅,陛下棄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乃引繩將自經。末帝使人止之。問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彥章不可。」皆文武官吏著靴之證也。《舊書·元稹傳》:稹還京,宿敷水驛,內官劉士元后至爭廳,排其戶。稹襪而走廳后。《李石傳》:中使田金操、劉行深巡邊回,走馬入金光門,從者訛言兵至。百官朝退,倉皇駭散,有不及束帶、襪而乘者。《新書·叛臣·李錡傳》:裴行立攻衙門。錡拊膺曰:「行立亦叛吾邪?」跣足逃於女樓下。《舊五代史·殷鵬傳》:馮玉為樞密使,擢為本院學士。每有庶寮,秉鞹謁玉。故事,宰臣以履見之。鵬多在玉所,見客亦然。此諸事,除馮玉外,其餘亦未必履而不靴,觀李仁矩事可知也。《新五代史·梁家人傳》:太祖元貞皇后張氏。郴王友裕攻徐州,破朱瑾於石佛山。瑾走,友裕不追。太祖大怒,奪其兵。友裕皇恐,與數騎亡山中。久之,自匿於廣王。后陰使人教友裕脫身自歸。友裕晨馳入見太祖。拜伏庭中,泣涕請死。太祖怒甚,使左右摔出,將斬之。后聞之,不及履,走庭中,持友裕泣曰:「汝束身歸罪,豈不欲明非反乎?」太祖意解,乃免。則婦人耳。然則靴之通行誠廣矣。《舊書·音樂志》:長壽樂、天授樂、萬歲樂、破陣樂皆用龜茲樂,舞人皆著靴。惟龍池樂備用雅樂而無鐘磬,舞人躡履。其高麗樂、扶南樂、高昌樂、疏勒樂、康國樂、安國樂,舞人亦皆著靴,而百濟樂用皮履,天竺樂著碧麻鞋。南北兩派服飾之異,固自分明也。高麗、扶南之樂,蓋皆受諸胡狄。《通鑒》: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胡《注》曰:「《實錄》曰:靴,胡履也。趙武靈王好胡服,常短勒,以黃皮為之。后漸以長勒。軍戎通服。唐馬周殺其勒,加以靴氈。開元中,裴叔通以羊為之隱麖,加以帶子裝束。故事,胡虜之服,不許著入殿省,至馬周加飾,乃許之。」則靴入中國,其制亦有變遷也。

袴褶之服,其原疑亦出北夷,而中國效之。說見《兩晉南北朝史》第二十一章第三節。《宋書·禮志》謂為車駕親戎,中外戒嚴之服。然《隋書·禮儀志》謂隋服制定后,師旅務殷,車駕多行幸,百官行從,惟服袴褶。而軍旅間不便,至開皇六年(586)后,詔從駕涉遠者,文武官等皆戎衣,則又以為不便矣。《新書·百官志》:九品已上,自十月至二月,袴褶以朝。御史台。《舊書·歸崇敬傳》:崇敬以百官朔望朝服袴褶非古,上疏云:「按三代典禮,兩漢史籍,並無袴褶之制,亦未詳所起之由。隋代已來,始有服者。事不師古,伏請停罷。」從之。代宗時。蓋宋代惟用諸車駕親戎,中外戒嚴,至隋服之始廣也?《新書·婁師德傳》:檢校豐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則唐世軍中亦服之。

氈之行用甚廣。裴度因冒氈而得不死,即其一證。《舊傳》云:度帶氈帽,故創不至深。《新書·高宗紀》:顯慶二年閏正月,如洛陽官。二月,賜百歲以上氈衾粟帛。四年閏十月,如東都。詔所過供頓,免今歲租賦之半。賜民八十已上氈衾粟帛。五年三月,皇后宴親族鄰里於朝堂,會命婦於內殿。婦人八十已上,版授郡君,賜氈衾粟帛。皆可見其相須之殷。《五行志》謂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人多效之,謂之趙公渾脫。近服妖,蓋以其制之不衷,而非氈之不可用也。

袍衫之用亦日廣。《新書·車服志》:中書令馬周上議:「禮無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襕袖褾襈,為士人上服。開骻者名曰骻衫,庶人服之。」《志》又云:軍將有從戎骻之服。不在軍者服長袍。庶人之服骻衫,蓋取其便於動作也。以袍衫代深衣,勢本最便,特格於禮文,慣習不易驟變,自有此制,則於禮文無捍格,衣裳愈可不用矣。《通鑒》: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王凝母,崔彥昭之從母。凝、彥昭同舉進士。凝先及第,嘗衣見彥昭。且戲之曰:「君不若舉明經。」彥昭怒,遂為深仇。《注》云:「衣,便服,不具禮也。」衣亦骻之倫。亦取其便於動作,故以為燕居之服耳。

中原衣服,始自古初,制本寬博,而南北皆較短窄,人情多好新奇,遂有互相放效以為美者,然終不易大變也。《舊書·令狐德棻傳》:高祖問曰:「比者丈夫冠,婦人髻,競為高大,何也?」對曰:「在人之身,冠為上飾,所以古人,方諸君上。昔東晉之末,君弱臣強,江左士女,皆衣小而裳大,及宋武正位之後,君德尊嚴,衣服之制,俄亦變改,此即近事之徵。」高祖然之。此可見短窄之制,起自南方。《文宗紀》:大和二年五月,命中使於漢陽公主及諸公主第宣旨:「今後每遇對日,不得廣插釵梳。不須著短窄衣服。」短窄衣服,亦必非禮容,故被禁止也。韋堅之通廣運潭,篙工柁師,皆大笠、侈袖、芒屨,為吳、楚服,其袖雖侈,其制必短。堅自衣骻衫錦半臂,正取其動作之便,不得篙工柁師,轉衣寬博之服。《新書》本傳。參看上節。此南方衣服短窄之明徵,侈袖蓋堅特為之。大和時諸主之服,或亦規橅楚制矣。然《舊書·文宗紀》:開成四年正月丁卯夜,於咸泰殿觀燈作樂。

三宮太后諸公等畢會。上性節儉。延安公主衣裾寬大,即時斥歸。駙馬竇澣待罪。詔曰:「公主入參,衣服逾制。從夫之義,過有所歸。澣宜奪兩月俸錢。」距大和曾幾何時,又以寬大為戒矣。衣服宜適起居,然其緣起,實非為取暖而為裝飾,故易失之寬大。俗尚既成,即難驟變。其亟變者,不過趨時,並無根柢,故時搖蕩不定也。《新書·車服志》:文宗即位,以四方車服僭奢,下詔准《儀制令》品秩、勛勞為等級。衣曳地不過二寸,袖不過一尺三寸;婦人裙不過五幅,曳地不過三寸;襦袖不過一尺五寸。后其制未能行。見第十八章第三節。《舊五代史·唐庄宗紀》:同光二年(924)圜丘禮畢赦詔云:「近年已來,婦女服飾,異常寬博。倍費縑綾。有力之家,不計卑賤,悉衣錦繡。宜令所在糾察。」《張仁願傳》:兄仁穎,善理家。婦女衣不曳地。可見好尚寬大之風,久而未變矣。《新書·南蠻傳》:初裹五姓,婦人衣黑繒,其長曳地。東欽蠻二姓,婦人衣白繒,長不過膝。其所處之境,無以大異也,而被服適相反,亦可見習俗各有所受之,而不易驟變也。

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此俗相沿甚久。已見第十六章第一節。夫如是,故偽為婦人甚易。《舊書·丘和傳》:漢王諒之反也,以和為蒲州刺史。諒使兵士服婦人服,戴羃籬,奄至城中。和脫身而免。由是除名。又《李密傳》:密入唐后,復起事,簡驍勇數千人,著婦人衣,戴羃籬,藏刀裙下,詐為妻妾,自率之入桃林縣舍。須臾,變服突出。因據縣城。二事相類。所以不易發覺,皆由羃籬為之蔽也。

婦女服飾,好趨時尚,髻亦為其一端。《新書·五行志》言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時人為之語曰:「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元和末,婦人為圓鬟椎髻。不設鬢飾。不施朱粉,惟以烏膏注唇,狀似悲啼者。僖宗時,內人束髮極急。及在成都,蜀婦人效之。時謂為囚髻。唐末,京都婦人梳發,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時謂之拋家髻。皆其事也。

趨時者勢必流於奢侈,故歷代皆有禁令。《舊書·高宗紀》:永隆二年正月,上詔雍州長史李義玄曰:「朕思還淳反樸,示天下以質素。如聞游手墮業,此類極多。時稍不豐,便致饑饉。其異色綾錦並花間裙衣等,糜費既廣,俱害女工。天後我之匹敵,常著七破間裙。豈不知更有靡麗服飾?務遵節儉也。其紫服赤衣,閭閻公然服用。兼商賈富人厚葬越禮。卿可嚴加捉搦,勿使更然。」《文宗紀》:大和三年九月,敕兩軍諸司內官不得著紗縠綾羅等衣服。駙馬韋處仁戴夾羅巾。帝謂之曰:「比慕卿門地清素,以之選尚。如此巾服,從他諸戚為之,惟卿非所宜也。」《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天成二年正月,詔曰:「亂離斯久,法制多隳。不有舉明,從何禁止?諸都軍將衙官使下系名糧者,只得衣紫皂。庶人商旅,只著白衣。」皆其事也。然此等所禁,實非其至侈者,其至侈者,則法令不能行矣。《舊書·五行志》云:張易之為母阿臧為七寶帳,有魚龍鸞鳳之形,仍為象床犀簟。中宗女安樂公主有尚方織成毛裙。

合百鳥毛。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百鳥之狀,並見裙中。凡造兩要,一獻韋氏。計價百萬。又令尚方取百鳥毛為韉面。視之各見本獸形。韋后又集鳥毛為韉面。安樂初出降武延秀,蜀川獻單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如絲髮。鳥子大如黍米,眼鼻嘴甲俱成,明目者方見之。自安樂公主作毛裙,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嶺奇禽異獸毛羽,采之殆盡。其窮奢極欲如此。文宗言前時內庫惟有二金鳥錦袍,一玄宗幸溫湯御之,一與貴妃。今富家往往皆有。又問漢陽公主:「今之弊何代而然?」主言元和后多出禁藏纖麗物賞戰士,由是散在人間,狃以成風,皆見第十八章第三節。此可見奢侈之風,皆居高明之地者啟之也。風尚既成,群相放效,而力有不贍,則詐偽起焉。《舊五代史·梁太祖紀》:開平三年五月,詔曰:「應東西兩京及諸道州府,創造假犀、玉、真珠、要帶、璧、珥,並諸色售用等,一切禁斷,不得更造作。如公私人家先已有者,所在送納長吏,對面毀棄。如行敕後有人故違,必當極法,仍委所在州府,差人檢察收捕,明行處斷。」日出多偽,民安取不偽?且珠玉等非如金銀有錢幣之用,偽造則凡民將受其害也,而以極法處之,不亦賤人命而為縱侈者作保障邪?

斯時蠶織之業,中原似尚勝於江南。觀范延策請不禁過淮豬羊而禁絲綿匹帛可知。見第十九章第三節。至能織纖麗之品者,則並不以中原之地為限。南詔因攻蜀而工文織,後唐庄宗命蜀匠織十幅無縫錦為被材,被成,賜名六合被,見《青異錄》。可見蜀中文織之工。蓋其技自古相傳,其地又較安靜,工業未曾破壞耳。偏北之區,亦有無蠶業者。《新書·藩鎮傳》:朱滔欲救田悅,士弗聽。裨將蔡雄好諭士曰:「始天子約取成德,所得州縣,賜有功者。拔深州者燕也。本鎮嘗苦無絲纊,冀得深州,以佐調率。今顧不得。又天子以帛賜有功士,為馬燧掠去。今引而南,非自為也。」蓋幽州絲纊甚希,故以是歆動之耳。《狄仁傑傳》:仁傑為來俊臣所構,捕送制獄。守者寢弛。即丐筆書帛,置楮衣中,請付家撤絮。其子光遠得之,乃上變。《孝友·許伯會傳》:母喪,負土成墳,不御絮帛。似絮為人所多有。然《魏徵傳》言徵疾甚,家初無正寢,太宗令輟小殿材為營構,五日畢,並賜素褥布被,以從其尚,則其用之。尚不甚普遍矣。

卉服,野人仍多用之。朱桃椎緝木葉自蔽,又織芒以易米茗是已。見第一節。《通鑒》:晉高祖天福六年(941),唐主性節儉,常躡蒲履。《注》云:「織蒲為屨,江淮之人多能之。」此即韋堅使篙工柁師所服也。其技蓋自唐至宋未變。又有以紙為衣者。《舊書·回紇傳》:東京之平,朔方軍及郭英義、魚朝恩等軍與回紇縱掠坊市,及汝、鄭等州。比屋盪盡,人悉以紙為衣是也。此則祗取蔽體,無益禦寒矣。

喪服不可與人接,然泥古之士,仍有守禮不變者。《新書·文藝·孫逖傳》:子成,通經術。嘗有期喪,吊者至,成不易縗而見。客疑之,請故。答曰:「縗者古居喪常服,去之則廢喪也。今而巾襆,失矣。」此古義也。然《舊書·文苑·蕭穎士傳》:李林甫采其名,欲拔用之,乃召見。時穎士寓居廣陵,母喪,即衰麻而詣京師。徑謁林甫於政事省。林甫素不識,遽見衰麻,大惡之。即令斥去。則其事之不諧於俗久矣。

服飾有以為符契之用者,隋之軍記帶,唐之佩魚是已。《隋書·禮儀志》:大業七年(611)征遼東,通諸道合三十軍,亘一千四十里。諸軍各以帛為帶。長尺五寸,闊二寸。題其軍號為記,御營內者,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並分隸內外前後左右六軍。亦各題其軍號,不得自言。台省王公已下,至於兵丁廝隸,悉以帛為帶,綴於衣領,名軍記帶。諸軍並給幡數百,有事使人交相去來者執以行。不執幡而離本軍者,他軍驗軍記帶,知非部兵,則所在斬之。此軍中所用也。《新書·車服志》:隨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左二右一。左者進內,右者隨身。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舊書·崔義玄傳》:子神慶,則天時為太子右庶子。時有突厥使入朝,准儀注,太子合與朝參,未降敕書。神慶上疏曰:「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龜者,比為別敕徵召,恐有詐妄,內出龜合,然後應命。況太子元良國本,萬方所瞻?古來徵召,皆用玉契。此誠重慎之極,防萌之慮。昨緣突厥使見,太子合與朝參,直有文符下宮,曾不降敕處分。令人稟淳化,內外同心,然古人慮事於未萌之前,所以長無悔吝之咎。況太子至重,不可不深為誡慎。以臣愚見,太子既與陛下異宮,伏望每召太子,豫報來日。

非朔望朝參,應須別喚,望降墨敕及玉契。」則天甚然之。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官有貳者加左右。皆盛以魚袋。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刻姓名者去官納之,不刻者傳佩相付。此平時所用也。又云: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銀袋,以防召命之詐。出內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飾袋。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賜魚。天授二年(691),改佩魚皆為龜。其後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四品以銀,五品以銅。中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郡王嗣王亦佩金魚袋。景龍中,令特進佩魚。散官佩魚,自此始也。然員外、試、檢校官猶不佩魚。景雲中,詔衣紫者魚袋以金飾之,衣緋者以銀飾之。開元初,駙馬都尉從五品者假紫金魚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緋魚袋。五品以上檢校、試、判官皆佩魚。中書令張嘉貞奏致仕者佩魚終身。自是百官賞緋紫,必兼魚袋,謂之章服。當時服朱紫佩魚者眾矣。此則符契變為服飾之漸也。安重榮以為金魚袋不足貴,刻玉為魚佩之。《新史》本傳。好奢者可謂無微不至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節 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