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四:抗戰時,中國的武器進口情況

資料四:抗戰時,中國的武器進口情況

1937年7月抗戰爆發,武器彈藥消耗巨大,國軍戰前所積攢的家底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能否得到充足的武器裝備成為決定戰局的關鍵.當時國軍的武器來源有兩個:進口和自己生產.由於重工業基礎薄弱,國民黨兵工廠的水平是比較低的,不僅生產不了飛機和坦克,而且連最基本的槍支和子彈的生產能力也不能滿足需求.在當時的條件下,進口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自清朝末年起德國就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進口來源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抗戰前國軍就通過進口德國武器裝備組建"德械師",國軍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所需資金主要用鎢礦砂,錫,銻,桐油等物資支付.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民黨加大了德國武器的訂貨量.在日本的強烈抗議下,1938年5月德國宣布停止對中國出口武器,最後一批武器於8月份運抵中國.從抗戰爆發到德國停止供貨為止,國軍從德國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12架,105毫米榴彈炮36門,迫擊炮800門,37毫米戰防炮500門,13.2毫米高射機槍300挺,機槍1萬挺,步槍5000支,駁殼槍2萬支,手槍4400支;150毫米炮彈6000發,105毫米炮彈3.6萬發,迫擊炮彈190萬發,37毫米炮彈50萬發,子彈1.6億發.

抗戰爆發后的1937年8月21日,國軍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便開始以貸款的形式向國軍提供武器裝備,貸款由中國用礦產和農產品償還.蘇聯對國軍的武器供應持續到蘇德戰爭爆發.在這將近4年時間裡國軍從蘇聯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885架,坦克82輛,汽車1540輛,115毫米榴彈炮80門,76毫米野炮160門,76毫米山炮50門,高射炮270門,45毫米戰防炮50門,37毫米戰防炮380門,航空機槍120挺,重機槍1300挺,輕機槍5300挺,步槍5萬支,衝鋒槍3000支;航空炸彈3.11萬顆,115毫米炮彈12.68萬發,76毫米炮彈16萬發,45毫米炮彈7.5萬發,37毫米炮彈61萬發,高射炮彈31.44萬發,子彈1.84億發.(中國向蘇聯支付的物資包括:鎢礦砂31177噸,錫13162噸,銻10892噸,鋅600噸,汞560噸,鉍18噸,茶葉30293噸,生絲309噸,羊皮223萬張,羊毛14300噸,豬鬃6340噸,桐油8868噸)

抗戰爆發后國軍還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了一些武器裝備(到貨量)

從英國進口:飛機36架,子彈1667萬發

從法國進口:飛機24架

從義大利進口:裝甲車101輛

從比利時進口:步槍5.4萬支,子彈3867萬發

從捷克進口:輕機槍1829挺,步槍5000支,子彈2600萬發

從瑞典進口:子彈1.18億發

從匈牙利進口:子彈1500萬發

抗戰爆發后的1937年下半年,國軍得到了從美國運來的279架飛機和1205萬發子彈,這批貨是戰前訂購的.由於中立法案的制約,此後美國便停止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案,可以向交戰中的國家出口武器,但必須以現金購買,自行運輸.租借法案出台前美國陸續向國軍提供了4筆小額貸款,分別是1939年2月的桐油貸款(用桐油償還),1940年4月的錫貸款(用錫償還),1940年10月的鎢砂貸款(用鎢礦砂償還),1941年2月的金屬貸款(用鎢礦砂,錫和銻償還),這些貸款規定用於在美國購買除武器彈藥外的其他物資.國軍買回了一些物資(汽車,油料,輪胎,汽車和飛機零件,工業器材等).1941年3月11日美國出台租借法案,向符合美國利益的國家提供援助,1941年5月6日美國宣布將中國列入援助對象,自此美國開始正式向國軍提供軍事援助.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軍從美國得到的武器裝備的粗略數字:飛機1394架(包括美國駐華空軍的飛機),坦克108輛,裝甲車36輛,汽車約2萬輛,155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約200門,75毫米野炮約100門,75毫米山炮約500門,37毫米戰防炮約300門,迫擊炮約2000門,火箭筒1030支,噴火器約150支,槍榴筒約6000支,14毫米戰防槍1269支,重機槍約1500挺,輕機槍約8000挺,步槍約15萬支,衝鋒槍約3萬支,手槍約3600支;各類炮彈約220萬發,火箭彈約6萬發,子彈約7億發.

(以上全部為轉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抗戰元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之抗戰元勛
上一章下一章

資料四:抗戰時,中國的武器進口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