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賞賜若何?
不用問是誰,王府之中,用這口吻說話的,除了王安石王相爺無疑問了。
卻是王安石路過,聽著王雱的話,所以乾脆走了過來,他揮手示意劉瑜不用多禮,很簡單直接地說道:「錦繡想要到京兆府修行,老夫已然應允了她。元澤不可如此戲弄子瑾,成何體統?」
王雱連忙起身唱了諾,又向著劉瑜賠了罪,王安石看著點了點頭,向劉瑜略一示意,便自離開了。劉瑜躬身行禮,送了王安石離去,再與王雱重新落座,卻很是為王安石的氣度折服。
他也是要用劉瑜的,但他不屑這樣相挾,甚至覺得王雱用這事半真半假開玩笑,都是不對的,這是劉瑜自己的前程,不應該用這樣的小把戲,來左右劉瑜的選擇,所以才會站出來,讓王雱給劉瑜道歉。
「我兄不必介懷,相爺律已太嚴,以你我的交情,這算不得什麼。」劉瑜開口安慰著王雱。
但王雱也是很驕傲的人,之前半真半假開玩笑被王安石訓斥,那麼落座之後,他便再也沒有提起他妹妹王苘的事,哪怕劉瑜把話題往這裡引,他也不接茬。只是跟劉瑜說起新法的必要性。
而對於劉瑜提出,一些新法在施行中出現的問題,王雱倒也很認同,並且他認為,這才是劉瑜要站隊到新黨的原因:「若有子瑾,將此錯漏之處,一一改正,時長日久,何愁新法不行?」
不過劉瑜卻也沒有接這茬,因為王安石方才的話,也給他提了個醒,他的確不應該因為私人感情,去決定自己的政治生命。
很快劉瑜就向王雱告辭了,因為他如在迷茫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縷陽光。
回到那小院子,這是當時混了個特奏名之後,他和仙兒在京師里買下的小院子,和如今相對,已是天壤之別,但有一點不變的,那就是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會永遠停留在這小院子里。
「我想要什麼?」劉瑜喃喃地自問。
「我煉過鋼鐵,燒過玻璃,不成,不得已,想起范文正公生平,所以弄險拜師。」
劉瑜在仔細的整理著他自己的人生規劃。
「若是能煉得成鋼鐵,造得出火槍,練得數百上千精兵,我會如何?」
想到這裡,他用力甩了甩腦袋:「不,我沒有打破一個舊世界的勇氣,我不是一個敢於打破舊世界的人。跟能不能煉出鋼鐵,造出火槍,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沒有它們,我有了向自己交代的籍口罷了。」
「我要的,不過是不為奴的自由。」他感覺自己從來沒有如此清晰過。
「一個擔負不起時代的肩膀,不到不得已,那就不應該去擔起這個時代。」
這一夜,是劉瑜近一年來,睡得最安穩的一夜,連夢都沒有。
所以當早朝之後,宰執派員相召他去樞密院問話時,劉瑜的精神極為飽滿。
以至於到了樞密院,曾公亮剛好在王安石這邊的公事房議事,看著他由小吏引了入內來,就笑道:「子瑾看來,已是胸有成竹?」
「不敢。」劉瑜客氣地向著曾公亮行了禮。
王安石在看著奏摺,揮手示意劉瑜在邊上等著,把手裡奏摺遞給了曾公亮,示意他看上面的記錄。
曾公亮看了一眼,撫須大笑起來:「子瑾,你也過來看看。」
劉瑜本來是沒資格看的,但曾相爺開了口,王安石便也點了點頭。
這是王韶的奏摺,寫得很詳細的戰況,簡略說起,便只是四個字:邊關大捷!
而按著王韶所提及的,就是青唐那邊突然後勁不足,之前危險時,疑似夏國兵馬的援軍,這回大量的減少沒有出現。
「你這一趟夏遼之行,沒有白跑啊!」曾公亮對著劉瑜點了點頭。
這時外間便聽著喧嘩:「官家!」、「見過官家!」
卻是皇帝過來了,王安石和曾公亮起了身迎了出去,劉瑜便也跟在他們身後。
皇帝很年輕,對於王安石和曾公亮也很尊重,入得內來便開口:「我只是聽說,劉愛卿來樞密院述職,便過來看看。卿等不須理會,我隨便聽聽就可以。」
他沒動輒稱聯,他也沒有什麼君臨天下的氣概,畢竟現在的相權,是足夠跟皇權抗衡的。但王安石和曾公亮,卻也不可能真的就敢不管他,把皇帝晾在邊上,讓他真的隨便聽聽就算了。
於是王安石清了清嗓子,終於結束了劉瑜的「罰站」。
「從赴秦鳳始,你自己把諸般事務,都撿要緊的,說一說。」
劉瑜拱手道:「諾。」
然後便依著王安石的吩咐,一一簡略的講述,中間有皇帝感興趣的,劉瑜就不得不細說上一番。皇帝也是人,也是好八卦的,說到跟梁太后之間的事情,皇帝便頗是問多了幾句。
劉瑜不得已說道:「彼為刀俎,我為魚肉。臣不得已,為留有用之身,也只好虛與委蛇。但她百般折磨,要臣到夏國為官,卻就萬萬不能的。」
「這事我也有聽聞,她怎麼折磨愛卿的?」皇帝就在這關節開始八卦了。
劉瑜就不好說了,難道要在樞密院,講他和梁太后怎麼搏鬥嗎?
「官家,此非禮也!」王安石和曾公亮就聽不下去了,馬上就要開啟噴皇帝模式。
皇帝也是機靈的,看著這兩位相爺不對勁,嚇得連忙說道:「劉愛卿只管述職,我只是隨便問問,不必作答的。」
劉瑜鬆了一口氣,倒是接著把這一路上的事情,簡略說完了。
王安石和曾公亮拈鬚不語,因為劉瑜乾的事,是有功的,也是有過錯的,這怎麼賞罰,都得有個說法,要不然以後怎麼服眾?不能說就這麼功過相抵算了,那會讓人寒心啊,誰還為國家出力?
但沒等他們開口,皇帝卻就抑壓不住問道:「劉愛卿此行居功甚偉,想要什麼賞賜,只管說來!」
「回官家的話,為君父分憂是臣子本分,劉瑜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