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無論這幾日鳳凰王朝的皇宮內如何動蕩,司徒浩始終都保持觀望態度。
按理說,鳳天德駕崩,鳳燁剛剛繼承皇位,朝中各派勢力渙散,此時應是鳳氏的權力統治最薄弱的時刻。假如司徒浩選在此時出兵圍攻皇宮,將會不費吹灰之力的取代鳳氏控制住鳳凰王朝。但他卻什麼都沒有做,靜靜地看著鳳燁從登基時的手忙腳亂,到迅速鞏固兵權,重新編排朝中文武百官。
鳳燁年輕雖輕,但他卓越的統治才能卻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短短的十天內,他就將一切紛亂平息,將朝政大權和兵權牢牢地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成為當世三大強國中最年輕的君王。
沒有人能理解司徒浩為何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冷眼看著鳳燁羽翼漸豐。只有晗若清楚,他因為她。
那晚,回到邊關的寢室,她要他答應她永遠不許吞併鳳凰王朝,永遠不許傷害鳳燁,因為他是她的朋友。
司徒浩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她前面的要求,後面的要求他適當的修改了一下,說他可以保證不招惹鳳燁,但前提是鳳燁也不許來招惹他。
這要求並不過份,所以晗若也接受了。她知道司徒浩為她做的一切並不容易,對一個君王來說,白白放棄這樣擴展國土的大好機會,簡直不可思議,可他卻為她做到了。
面對他的好,她卻一直沉默著不肯回應,司徒浩知道她心裡始終存有芥蒂,不過他不逼她。
他全心全意的寵愛她,只要她要求的事情,無論合理不合理,無論他能做到還是不能做到,他都會盡全力滿足她的要求。他對她卻只有一個請求,他求她留在他的身邊不許再偷偷離開,他求她再給他一個重新對她好的機會。
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哪怕她的心如石頭般冷硬也終歸有被他捂熱感化的一天。
阿爾斯朗到底還是沉不住氣了,在幾次交涉索要無果的情況下,他忍無可忍的下令發動總攻。他發誓哪怕是傾盡整個蒙古國也要將司徒浩鎮守的邊關攻下,將柳絲絲搶回來。
可惜,蒙古國再強大,在鳳凰和天盛兩大強國的聯手抵禦之下還是無法撼動邊關。一時間,戰局陷入了僵持的狀態。
鳳燁也率領御林軍親自來駐守邊關,跟司徒浩共同抵擋蒙古國的進攻。兩人聯手奮戰了三天三夜,終於擊退了蒙古軍的一次又一次的進關。
阿爾斯朗要求見一見柳絲絲,讓他知道她究竟還有沒有活著,但這個要求也被司徒浩無情的拒絕了。看樣子,除非能攻破城池,否則,他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柳絲絲。
要攻破城關豈是件容易的事情?司徒浩和鳳燁兩人親身坐鎮,兵力雄渾,城關固若金湯,阿爾斯朗站在城牆下第一次感覺到回天乏力。
對柳絲絲的思念如野草般瘋長,他感覺再見不到她他就會因過度思念而發瘋。
不行,他一定要不惜任何代價攻破城關,如果強攻不行就另想辦法。他知道只要司徒浩跟鳳燁聯手他就絕無勝算,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兩個反目成仇就好了。
可這兩個都是人精,他們當然明白分則兩敗合則兩利的道理,在這種關鍵時刻怎麼可能反目?
正在他煩惱的時候,拔都走過來,他望了眼敵方的城池,冷哼道:「這兩個王八蛋,別看平日里為了個女人爭風吃醋,到了這種時候卻又鐵得穿一條褲子,真他娘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他這些天腦子裡只顧裝著柳絲絲,竟然忘記了司徒浩跟鳳燁原本是情敵的,為了那個叫晗若的女子,在蒙古國里就曾鬧騰了數次。
鷹般的黑眸閃起犀利的光,他冷笑一聲,心裡已想出了破城的計謀。
蒙古軍發起的幾次進攻都無功而返,這兩天開始圍而不攻,好像在等待著什麼機會。
連日的奮戰反擊也讓守關的將士們感覺到疲憊,司徒浩和鳳燁親自指揮眾將士換崗輪流休息,毫不懈怠地隨時準備迎接蒙古軍下一輪的攻關。
這天午後,鳳燁派人請來了晗若,在他駐守的營地里見面。
因為司徒浩已不再限制晗若的自由,所以她便很輕易的跟隨著侍衛來了鳳燁的駐軍地。
這是兩人自打上次不歡而散后第一次見面。兩人面面相覷,誰都沒有說話。
晗若看到鳳燁又清減好多,以前圓潤的下頜都變得尖尖的,美麗的鳳眸也深陷下去,只有那珊瑚色的紅唇鮮潤依舊。
鳳燁默默地打量著晗若,她更美了,容光煥發,身材玲瓏有致,胸前的豐盈似乎更加堅挺,難道司徒浩每晚愛無才令她如此……想到這裡,心裡湧起酸澀的苦楚,魅惑的俊顏陰沉下去。
「我的雙親都已仙逝,心中經歷的悲痛當然也只有我自己明白。所以我明白此時任何語言上的安慰都是蒼白的,只希望你能在悲痛過後重新振作,鳳凰王朝的興亡都系在你一人的身上,不要讓故去的親人擔心失望。」許久,晗若望著他開口。
鳳燁的眸色更深,瞧著她仍然不語。
晗若一時間也不知道還要再說什麼才好,便也閉上了嘴巴。
沉寂了一會兒,鳳燁才開口,他的嗓音有些嘶啞,也許因為悲慟也許因為疲憊,狹長的鳳眸也浮起一絲倦怠。「他們都走了!是不是從此你就不會再抱怨我的母妃害死了你的娘親?我知道為何你悔婚,就因為我的父皇和母妃!」
晗若皺起秀眉,斥道:「你雙親剛剛亡故,何必再提這些舊事?如果你再提我要走了!」
「好,不提。」鳳燁的嗓音有些怪,唇角卻勾起,「你說怎樣就怎樣,聽你的!」
晗若有些尷尬,聽鳳燁的意思好像她有些蠻橫霸道,就連他講出心裡話的權利都被剝奪。訕訕地站了一會兒,她說:「我該回去了!」
「好,我送你!」鳳燁並沒挽留她,他起身送她一起往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