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有不測風雲
其實單單中山國的復國並不足以改變局勢的平衡,魏國的戰敗讓中原各國的微妙平衡失去了支撐。原本中原強國中,魏國當之無愧為第一,趙國次之,韓國再次,齊國和燕國並無爭霸之心。魏、趙、韓三家原本由晉國分裂而出,各有所長,正好呈平衡制約之勢。如今魏國式微,韓國衰弱,齊國卻因此得以增加了不少實力,儼然有替代魏國之勢。
只不過齊國有天然缺陷——背靠大海。有天險可以藉助,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事是無後顧之憂,壞事是忘戰必危。齊國無爭霸天下之心,看似好事,卻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此富饒之地,人人想要得之。是以齊國除非爭霸天下,主動出擊,否則早晚和中山國一樣,逃脫不了被人吞併的命運。
齊王無爭霸之心,呂唐卻有。周東以前覺得呂唐胸無大志,行事荒唐,但在經歷了齊軍增援韓國聯手打敗魏國之後,呂唐變了許多,由以前的自認齊國可以偏安一隅也能保千秋萬代變成了齊國只有主動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呂唐不比齊王,他從小性子不定,到處遊玩,看似不務正業,卻因為遊歷各地,見多識廣,反倒比齊王更有眼界和胸懷。呂唐繼位之後,必會一改如今齊國被動防守現狀,主動出擊。
更主要的是,趙國之前因新君舊君更迭,政局不穩,無暇對外。現今新君根基穩固,趙國近來又勤加練兵,周東就想,若他是趙王,趁魏國虛弱之際,如今又國內政局不穩,魏達和魏作爭位,聯合中山國推舉魏達為魏國正統太子,從而兵發魏國,當為上計。
甚至會趁機吞併魏國大片國土也未可知。
如此一想,周東驀然心驚,心中猛然閃過一個念頭,若他將魏達接來中山國,暗中密會齊國和趙國,聯合三國之力,將魏達推到台前攻打魏國,魏國必亡!
周東將心中的所思所想全盤告訴了姜姝,話鋒一轉:「姝妹有所不知,越是和平之時,越不能忘戰。何況中山國本來弱小,想要悄然強盛,你當周圍各諸侯國都是傻子不成?其實我想接來魏達,並非是想讓魏達常住在中山國,而是借魏達之由邀請趙國和齊國前來中山國密謀此事如何處置……」
「夫君是要聯合齊趙二國向魏國出兵不成?」姜姝微微一想,才知道她確實想得過於簡單了一些,各諸侯國只是達成了微妙的平衡,但平衡的基礎並不牢靠,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各諸侯國異動,魏達就是一個引子。
而異動一起,平衡必破,平衡一破,先下手者為強,周東想接來魏達,也是想搶佔先機。中山國不能和齊國一樣被動防範,齊國有天險且富饒,中山國弱小且貧瘠,齊國有以逸待勞的時間,中山國沒有。
姜姝雖不懂用兵之道,卻跟隨父親經商多年,知道主動出擊和被動迎戰有時會收到截然不同的結果的道理。就如商人一樣,小商人靈活而大商人穩妥,是以越是小國,越要居安思危,時刻有憂患意識。
她再次朝周東盈盈一禮:「臣妾受教了。」
周東忙扶起姜姝,讓他最感動的是姜姝的通情達理,他微微一笑:「如此說來,姝妹是認同我收留魏達之舉了?」
姜姝悄然一笑:「我認同不認同又有何用?」
周東一驚:「莫非你還有什麼疑慮不成?」
「不是。」姜姝被周東的緊張逗樂了,她要的就是他對她的在意和關心,「並非是我有所顧慮,而是是否收留魏達,要看齊國和趙國是何看法。」
周東呵呵一笑,才知道姜姝已經有了縱觀全局的大局觀,不由笑道:「若你是男兒,可為朝中棟樑。」
姜姝也笑了:「身為女子,雖不能為朝中棟樑,卻可為棟樑之母。」
「哈哈……」周東抱住了姜姝的肩膀,「元兒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開創千秋偉業。」
一個月後。
北方冬來早,第一場雪悄然而至,王黃一覺醒來,忽覺窗外光亮大盛,推窗一看不由一愣,漫天雪花飛舞,地上的積雪已經有了厚厚的一層。
詩興還沒有來得及大發,王黃驀然一驚,暗道不好,忙叫來王左。
王左剛剛洗漱完畢,急匆匆來到父親房間。
「父親可是要出門賞雪?」王左話一出口,見王黃一臉凝重,知道他想錯了,忙又問,「父親是擔心今年魏國收成?」
王黃搖了搖頭,連衣服都忘了披,推門出去,雪依然在下,地上積雪沒過了腳面,三寸有餘。王左忙拿上衣服為父親披上。
「才十月光景,剛剛入冬,就下了如此大的一場雪。魏國尚且如此,中山國和燕國,怕是更是雪厚半尺以上了。」王黃憂心忡忡,「中山國還好,還有積蓄,燕國苦寒之地,一場大雪,不知該凍死多少牛羊,又要有多少百姓饑寒交迫。」
王左寬慰說道:「父親是魏國相國,魏國無憂即可,怎能管得了中山國和燕國。」
「左兒,你要有天下為公的胸襟。」王黃嘆息一聲,「為父一為憐憫中山國和燕國百姓,二為魏國著想。若燕國雪大成災,又有魏達在手,必會藉機南下,要麼攻打中山國,要麼趙國或魏國,到時戰事一起,怕是又要生靈塗炭了。」
「父親也是擔心若中山國雪大成災,周東如何安度難關吧?」王左此時才算猜到了王黃的所思所想,淡淡一笑,「父親莫要忘了,中山國的王后可是姜望之女,中山國又有一個鉅賈慕容成。」
王黃微微搖頭:「為父並不擔心周東如何度過難關,而是在想萬一燕國起兵南下攻打趙國,中山國將何去何從?」
歷史上不乏北方之地因遭受雪災而南下入侵先例,被困被凍是死,南下入侵甚至有可能向死求生,為何不冒險一試?換了任何人,都會起兵。王左微微一想:「以周東的為人,燕國起兵南下攻打趙國,中山國不會加入戰端。不過以兒子拙見,燕國多半不會攻打趙國。上次沈南和子良送來周東書信,周東為收留魏達之事徵求父親意見,父親當時回復是可先緩上一緩,如今怕是時機到了?」
一月前,沈南和子良受周東之託來見王黃,面呈了周東書信。王黃看后,回信一封,托由子良帶回。王黃猜到了周東想要收留魏達的布局,有意聯合燕、趙、齊三國,以魏達為旗幟,向魏國發難。他勸周東先緩上一緩,時機尚未成熟,且魏國朝堂之上對魏達多有不滿,眾多大臣多半力挺魏作。魏作因此聲勢大漲。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王黃也是因為中山國如今還很弱小,即便和燕趙齊三國組成聯軍,也是處於附屬地位,稍有不慎就有被三國吃掉的可能。雖說周東和呂唐交情莫逆,又和趙王結為同盟,但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一旦中山國兵力折損過大,不管是燕國還是趙國都可以隨時吞併中山國。即便是呂唐想要力保周東,也不敢冒著和兩國同時開戰的危險。
況且周東在信中也說,他同時向齊國和韓國送去了書信,聽取兩國之意。齊韓兩國的意見至關重要,若無兩國的配合,周東大事難成。
王黃其實很不願看到魏國再起戰亂,也不願由他引發魏國戰端,雖說他並不希望魏作繼位,但魏達繼位也並非上策,對魏國百姓來說,不管是魏作還是魏達,都並非賢君。
只是眼下形勢,也由不得他。他或許可以勸周東不要插手魏國內政,卻無法阻止燕國、趙國或是齊國藉機生事。其實以王黃的私心之見,魏達一直流亡在外,對魏國而言反倒是好事,可以時刻讓魏作警醒,不至於為所欲為。
而周東若能充分利用魏達之事,乘機壯大自身實力,更能吞併燕國部分國土,更是上策。
一個月來,王黃前思後想,一心想為周東想出一條成全之策,不料想法還未成形,大雪不期而至。
如此大雪,百年罕見,怕是會引發一場不可預料的戰事。
「燕國若是也下了大雪,必會南下。不過趙國過於強大,燕國多半會首選攻打中山國。」王黃站在雪地之上,不顧落雪紛紛,抬頭望天,頭上和肩膀上已經落滿了雪花,「周東成為中山王以來的第一次難關,就要來了。」
恰如王黃擔心的一般,燕國不但下了大雪,還足足下了兩尺多厚,凍死了許多牲畜不說,不少百姓的房子都被壓塌了,還損毀了許多糧食。
若是沒有外援,燕國鐵定捱不過冬天。
燕國的大雪也下到了中山國,實際上,從燕國到中山國到趙國再到魏國,大雪連綿,除了齊國大部分地方未下之外,魏國及以北的地方,全部在茫茫大雪的覆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