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各人的選擇
「三弟安否,自從洛陽一別,如今不覺已二載,然世事之奇,殊難預料,弟現貴為冀州之主,而兄為長沙太守,為袁術帳下驅使,不敢懈怠……」
這是一封來自長安的信。
看到信的時候,張角沉默了。
兩年,
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那麼久了。
這封信,是孫堅寫給自己的。
這兩年裡,自己從逃出洛陽,名義上的大漢國師,到整頓太平道內務,真正佔領冀州,成為一州之主。
變化還是挺大的。
忙忙碌碌中,倒是疏忽了與幾位「朋友」的聯繫。
這個時代,通訊又落後,遠不像後世,打個電話那麼簡單。
初回冀州時,也曾與孫堅寫過書信交流,但是往往一來一回,就要過去大半年。
通過一兩封書信后,雙方很自覺的斷了聯繫。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孫堅,始終是跟著袁術混的。
而張角自己,則是在對抗世家士族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
孫堅自然是清楚這些的,所以悄然沉默下來。
直到現在,
這封信,既是敘舊,也是勸降。
勸自己不要與天下為敵。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則生,逆之者亡。」
「今天下諸侯聯軍五十萬,投鞭可斷流,聯袂可蔽天,此天威也!
神兵一發,天威浩蕩,所過之處,玉石俱焚。
然百姓何辜?
若為天下計,三弟莫如放下刀兵,向長安稱臣。
如此,三弟可保富貴,冀州可得保存,天下可以稍安,
三弟之善舉可垂青史,豈不樂乎?」
看完這封信,張角久久無言,
良久,他長嘆一聲,手指一搓,將孫堅的信,化為粉末。
是啊,如果自己選擇投降,以自己的實力,只要不犯二,想必也沒誰能真的殺死自己,或許真的會被長安那些人,供個高位,享受富貴。
但是,青史留名?
拜託,我所知道的青史,和你們猜想的那個不同。
如果我張角不堅持,這天下,
並不會大治,
只會大亂。
漢室已亡,天子劉辯都不存在了,
這鼎沸之世,不知會有幾人稱霸,幾人稱王。
而你的主子汝南袁術,就是第一個跳出來稱帝者。
「所以,這手裡的刀兵,我不能放。」張角緩緩搖頭,不知是對著自己說,還是對著遙遠的,八百裡外的孫堅在說。
除了孫堅,
還有曹操的信。
曹操信里並無別的,只是敘別後之情,說是希望有機會,能再與張角喝一杯,共同一醉。
這是個聰明人。
他知道張角不會放棄手裡的兵權,不會向長安稱臣,所以有些話就乾脆不必說。
孫堅其實也知道,但是站在結拜兄弟一場的角度,還是說了。
儘管,其實大家都知道,說了也沒用。
人走到這個位置,所代表的,都不是自己一個人,還有身後無數的兄弟、朋友,親人,期望。
更還有治下千千萬萬百姓的利益和願望。
無論是身為天師的張角,
還是身為長沙太地,又或者袁術手下頭號大將的孫堅,都是身不由己。
這場遊戲,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更不能停。
這就是命運。
爭奪天下的命運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除了曹操和孫堅,
當時結拜的二哥劉備,也給張角寫了信。
他現在在幽州,混得風生水起,這一切全是拜張角所賜,所以和張角的聯繫也比孫堅要緊密。
「三弟安好?備頓首,今歲入主幽州以來,全仗三弟支持,順利收復薊縣,如今幽州半壁已入備手……有備在此,自保幽州安定,三弟可放手與諸侯爭雄,毋須顧慮。長安者,非天子之長安也,實乃董卓、袁紹、袁術等士族軍閥之長安。
備聞忠志之士,不忘國家,有識之人,必慮全局。
長安已非大漢朝廷,全為亂臣賊子爭利之所……
如今之計,莫過於……
另擇賢明,立天子,匡扶漢室!
如此,天下大定,
三弟也得青史留名,
善莫大焉,
備雖不才,願附三弟尾驥……」
好吧,劉備的信,又是另外一個意思。
信里首先把長安那群人全都罵了一通,
從董卓到袁紹,一個沒落下。
消息不通,這時候張角都沒確定董卓的生死,劉備就更不知道了。
但是做為日後三國中的蜀國漢昭烈皇帝,劉備的戰略眼光不是蓋的,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將天下,劃分為兩個陣營。
一個,是長安那邊諸侯,
一個,就是冀州張角。
而信里隱隱透出的意思,就是勸張角,把手裡最大的一張牌打出來,堪稱王炸。
那就是,一直藏在手裡,隱而不發的……
皇子劉協!
做為宏帝的第二個兒子,年方七歲的劉協如果登帝,絕對是名正言順。
而且理由劉備都為張角找好了,
並暗搓搓的表示,長安那個不是真皇帝,是諸侯的傀儡,只要張角把劉協推出來,那麼正統名份和大義都有了,劉備願意抱緊張角大腿,大家共同匡扶漢室,做個大漢中興名臣,
豈不美哉?
可惜劉備不是張角,自然不知道張角心裡的想法。
做為後世人,從歷史的高度看待眼前的一切,自然是高屋建瓴,一覽無遺。
大漢這家百年老店,已經到了破產沽清的時候了。
任何試圖給大漢續一口氣,來搞中興的,都會被時間和歷史無情的拍死在沙灘上。
對,諸葛丞相,說的就是你。
劉備和諸葛亮,都屬於這一掛的,想延續大漢,再來個中興。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操那邊的魏國,是想借大漢這張皮,挾天子以令諸侯,等時機成熟,再來另立新店,建立魏國。
歷史上,曹操到曹丕,父子兩代人,把這件事做成了。
而孫權那邊,就是沒大的野心想法,只要守著長江以南,在東吳這裡做個諸侯也就夠得瑟了。
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
歷史上的三國,正代表三個不同的意.識/形.態。
你看,人性就是如此,
一件事,總有人贊成,反對,或中立。
一個集團分崩離析,也總有人想續命,有人想篡.權,也有人想苟住。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這三種,張角統統都不選,
他想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世上本沒有路,只是因為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
既然如此,就讓我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
對不住了,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