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舉
九月,金桂飄香。九月十三這天正是桂榜放榜之日,長安城內萬人空巷。
這天黎明時分,主考鄭均之就正襟危坐在八抬大轎內,前面有鼓樂和儀仗開道,後有府丁護送,捧著桂榜,出了貢院往京兆尹去。
府衙門前早就被擠得水泄不通,不管家中有無考生的,都來湊湊熱鬧,沾沾文氣,興許自家下一代就能出個文魁呢。
一看主考官轎子來了,圍觀百姓都自覺讓開一條道,讓轎子過去。
桂榜剛一貼上,眾人哄地一下湧上前去,很多人並不識字,但都仰著脖子往榜上瞧,瞻仰著桂榜上的名字。
榜下無數書生仰著脖子一遍遍尋找著自己的名字,得中者欣喜欲狂,飄飄欲仙。但更多的遺憾嘆息,有的甚至顧不得讀書人身份,傷心得嚎啕大哭以致昏厥過去。
榜下無數探子快速將榜上姓名,名次抄下來,拿出去沿途叫賣,或是去得中者家報喜,討取賞銀。
榜前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今年這五魁首,竟大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後起之秀!誒?這經魁竟是和劉致靖公子一個名?」
「什麼一個名,這就是劉致靖公子,人家也是有真才實學的!」
「呀!看來這劉公子不止是個紈絝啊,也是,人家爹可是宰相大人,虎父無犬子啊!」
「兄台慎言!」竟敢當街說劉致靖公子是紈絝,劉公子可不是什麼好惹的主。
「咦?這林行周是何許人也?」
「林行周啊我認識!上次在茶會上有幸結識過。林兄台可真可謂天人也!五斗之才!不過卻是外鄉人,屈居於亞元,實為可惜,不然做解元都當之無愧!」
旁邊有人聽著就不服氣了,「呔!這梁解元我可是認識的,上次在茶會上,短短一席話就能讓人醍醐灌頂!這解元可謂是名至實歸!兄台這麼說,我第一個不答應!」
「昨天貢院填榜唱榜,外面的探子都聽得清楚,鄭主考先是點了林公子為解元,後來撕開彌封一看,是外鄉人,便將他降了名次,這才將本來是亞元的梁公子提上魁首!」
「傳言不可盡信,兄台可是親耳聽到了?再說早在唱榜之前名次就已經定好了,哪會唱榜了才更改?」
「......」
兩方是誰也不服誰,差點沒打起來,還是護榜的衙役們將兩邊隔開,這本來算是沒頭沒尾的事,經過這麼一鬧,算是人盡皆知了。眾人也是好奇,這林亞元到底是因為是外鄉人所以點不了解元呢,還是確實文章不如梁解元?
林行周早在昨晚上就知道了自己的名次。放榜之後上門來報喜的人是一波接一波。
「恭喜貴府林行周林公子蒙欽命翰林張學士取中第二名!」
錢氏樂得合不上嘴,頗為大方地撒了幾籃銅板。
「哎呀!真是可惜啊林亞元,林亞元本應點解元,可惜公子是外籍。」見林家賞銀還算豐厚,這些報喜人也不吝恭維之言,就將那聽來的小道消息順口說了。
林行周拱手笑笑沒接話,謝過眾人的道賀,錢氏心裡卻不舒服了。但誰叫自家確實是外籍呢,委屈了兒子做了亞元。
隨著報喜之人一波接一波,這銅板灑得叫錢氏肉疼了。自家現在坐吃山空呢,但不給賞銀是不行的,便意思意思撒了幾十個。
報喜的一看心裡很不樂意了,這打發叫花子呢?大多人喜也不報了,幾個銅板也懶得彎腰撿,扭頭往下一家去了。
錢氏後來逢人就說,自家兒子是被戶籍耽誤了,本來解元該是自家兒子。
考官們在考場關了一個多月,鄉試榜一放,才終於可以回家。
周仕成坐在轎上,一路都在琢磨。
怎麼答卷彌封掀開,不是那個馬修文,而叫梁珩呢。那個馬修文倒是也中了,卻是在副榜上。他還特意看了馬修文的答卷,跟原先那份行卷的水準大相庭徑。也許真是巧了。
周仕成想了半晌便拋開一邊了,錯有錯著,總歸這解元是從他房下出的。
......
喜報很快傳到了柳蔭巷,不過卻是縣令親自上門報的喜。
這天午時左右,一頂小轎停在了梁家門外。從裡面走出一個眉目和善的中年人。
隨行上前敲門。
趙氏開了門,見門外站了幾個不認識的人,又是乘坐轎子,謹慎問道:「請問你們是?」
來人和善一笑,道:「您想必是梁解元的母親吧?我們是上門賀喜的,貴府梁珩梁公子取第解元,恭喜恭喜!」說完又讓到一邊,說道:「我們是縣衙的,這位是我家東翁,朱縣令。」
趙氏只聽明白自己兒子考中了,心下正狂喜間,又聽到來人竟是縣令,嚇了一跳,慌忙跪下行禮。
「民婦不知竟是縣令大人...」
朱縣令連忙上前,親自將趙氏扶起來,笑道:「不必多禮,敢問梁解元可在家中?」
趙氏連連點頭,「在的在的,您請進來,我叫珩兒出來。」
梁珩聽到動靜,從房裡出來,就見朱縣令正站在院門處。梁珩快步上前,彎腰拱手行禮道:「學生不知公祖前來,有失遠迎!」
朱縣令上前將梁珩虛扶起來,笑道:「梁解元不必多禮,本縣這次前來,是來道賀的,恭喜梁解元了!」
朱縣令面上留著一小撮鬍鬚,面相和善,為官清廉,在泉城風評甚佳。梁珩以前見過他幾次。
朱縣令看著年輕的梁珩,心裡也是極為滿意,自己在泉城連任兩屆了,正愁沒什麼大的政績,就出了個年輕的解元,想必明年的考核定是上上了。朱縣令這麼一想,是越看梁珩越是滿意。
朱縣令在梁家坐了大半個時辰,留下三十兩牌坊銀子就告辭了。這牌坊銀子是省財政專門撥給舉人的銀子,也可以換成牌坊送至舉人家,但朱縣令考慮到梁珩家可能更需要銀子,便送了銀子。
梁珩竟然真的中了,縣令都親自上樑家賀喜!這消息一時之間傳遍梁家附近的大街小巷。梁家一下就熱鬧起來了,每天上門道喜的人,院子都快坐不下,大多是附近的街坊,也有些是不認識的。
趙氏很是高興,燒了一鍋又一鍋的茶水,瓜子花生也是買了幾大袋。
大夥商量著,這梁家清貧成這樣,也別讓人破費請客做酒席了,街里街坊的,誰家有點啥,一家出點東西,辦桌酒席慶祝慶祝,這窮巷子里,也出了舉人老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