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劉娥聽他說起皇上,臉上立刻出現慈祥的笑容,像任何一個為兒子驕傲的母親,柔聲說道:「益州知州薛田上書,說兩川犯罪的人配隸他州,雖然老疾得釋,也全部都留在原處不遣還,皇上看了以後就心生憐憫,說遠民無知犯法,而終身不得還鄉里,豈朕意乎!於是就下詔,察其情有可憫者聽遣還。」
張耆說道:「近來京西、河北、淮南諸路谷價翔貴,皇上又下詔令各地官員平抑谷價,以濟貧民。先帝仁慈,太后也常做善事,皇上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是一個仁君了。」
「皇上稟性純良,又有一幫鴻儒賢臣在身邊輔佐著,自然不會太差,與我關係不大。」劉娥微微一笑,用手一指座椅,說道:「請坐吧。」
「謝太后賜座。」張耆坐下,寇珠過來給他斟上一杯茶。
―――――――――――――――――――――――――――――――――――――――
安德節度推官李佑,乃是唐庄宗的曾孫,他上書請求趙禎賜他一個便官,以掃灑陵廟。
趙禎將他改授為西京留守推官,對輔臣們說道:「唐庄宗百戰滅梁,始有天下,不務修德,而溺於聲樂,嬖用伶官,以及於禍,真是可嘆。」
王曾說道:「陛下日聽政事,又覽前代治亂之跡,以為龜監,實乃天下之福。」
翰林學士夏竦說:「江西、閩越之民,多采山澤大龜,倒植塪中,生戕去肉取其甲,謂之龜筒。痛楚之聲慘不忍聞,得直至微,而殘物尤甚,請嚴禁止。請於金山、大孤山、小孤山、揚瀾、左里、馬當、長蘆口別置遊艇,募水工拯救危溺。」
趙禎說道:「准奏。」
王曾又奏道:「判刑部燕肅說京師大辟雖一覆奏,而州郡的監獄里有疑及情可憫者,想要上報,但是法寺卻多有阻撓,官吏率得不應奏之罪。故皆增飾事狀,移情就法,大失朝廷欽恤之意。望天下死罪皆得一覆奏。天下皆一覆奏,則必死之人,徒充滿監獄而久不得決,請讓那些有疑慮的和其情可憫的上報複核。」
趙禎說道:「朕念生齒之繁,抵冒者眾,法有高下,情有輕重,而有司巧避微文,一切致之重辟,豈稱朕好生之志!其令天下死罪情理可矜及刑名疑慮者,令其上報複核,有司不得反駁阻撓。務求不要有冤案。過幾日,朕要在崇政殿親自審案。」
「是!」王曾又奏道:「江州上書說太平興國真君觀有人偷盜神像金冠,請下文思院更制。」
趙禎聽完以後,想了一想,說道:「道觀建在偏僻的山谷里,而又以黃金為冠,這是引誘人為盜,使人犯罪,以後改用黃銅鑄造,在上面塗一層金粉就是了。」
王曾拱手道:「皇上聖明,!臣等告退!」
趙禎一點頭,示意他們都退下。
王曾等人退出承明殿,王曾感慨地說道:「皇上慮民抵罪而以銅易金,可謂仁啊!」
張知白說道:「先帝和太后皆仁慈,有他們的言傳身教,皇上想不仁慈也難。」
夏竦也嘆道:「是啊!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太后教子,堪為萬世楷模。」
王曾看了他們一眼,沒有說話。
劉娥下詔禮部貢舉,進士實應三舉、諸科五舉,並免取解。並下詔舉人雖文辭可采,而操檢不修者,州郡不得薦送。
寇珠說道:「這個詔令一頒布,也許會有不少有才華的人被埋沒。」
劉娥道:「操行不好而有才華的人被埋沒了並不可惜,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質,如果品德好,才華一般也能利國利民;如果品德不好,再有才華也是枉然,越有才華的小人就越會禍國殃民。」
寇珠想了一想,笑道:「也有道理。」
劉娥拿起一本書來翻開看了看,又扭過頭來對寇珠說道:「傳我的旨意,讓輔臣們都到崇政殿西廡,去觀看宋綬等人讀唐書。」
侍讀學士宋綬是楊徽之的外孫,幼時聰明機敏,深受楊徽之的器重和寵愛。咸平三年,楊徽之去世的時候,遺奏請求錄用宋綬補太常寺太祝,獲得真宗趙恆的批准。
景德二年,宋綬十五歲的時候,被召到中書省考試,趙恆很喜歡他的文章,就升他為大理評事,准他隨意到秘閣讀書。
大中祥符元年,宋綬再參加學士院考試,任集賢院校理,與父親宋皋同職,被賜同進士出身,升大理寺丞。後來他參與編修《真宗實錄》,進升左司郎中,擔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勾當三班院。
劉娥讓宋綬熟讀唐史給皇帝講讀,他便請求解除所兼職務,專事勸講。
劉娥命他擇前代文字可資孝養、補政治者,以備帝覽。他遂錄進唐謝偃惟皇誡德賦,又錄孝經、論語要言,及唐太宗所撰帝范二卷,明皇朝臣僚所獻聖典三卷、君臣政理論三卷,呈給劉娥。
「是!」寇珠接著便分別派人去請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各位大臣,再派人去通知宋綬等人,稟報趙禎。
劉娥又看了一會兒書,眾人回來稟報,人都到崇政殿西廡了,她便把手中的書合上,也帶著寇珠等人過去。
她走到門邊,正聽到趙禎在和大臣們說:「朕覽舊史,每見功臣罕能保始終者,若裴寂、劉文靜俱佐命元功,不免誅辱。」
王曾聽到叮噹環佩之聲不絕於耳,便知道劉娥等人走近了,於是答道:「裴寂等人之禍,是由於功成而不知退的緣故。」
劉娥走過來正好聽到這句話,她知道聰明如王曾不會無緣無故地說出來這樣的話,這必是聽到自己來了才會如此,他是在暗示自己功成身退么?
劉娥淡淡笑道:「哦,果真如此么?」
眾人見劉娥來進了,便都異口同聲地拜道:「參見皇太后!皇太后聖躬萬福!」
「平身。」劉娥掃了眾人一眼,又看著王曾,柔聲說道:「吾勸相公再重新讀一遍唐書。」
「臣惶恐,不知太后此話何意?」王曾揣著明白裝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