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劉隨上書建議增封嗣王和郡王之後,又上書說皇帝已經長大成人,而太后卻猶未歸政,想讓皇太后將軍國大權全部交給皇帝,讓劉娥退居深宮,讓趙禎君臨天下。
「劉隨這個諫官,該諫的不諫,不該諫的亂諫,他先上書勸我封王,又上書勸我歸還軍國大權,皇上都還不到二十歲呢,他這是想要幹什麼?」
劉娥看完戶部判官、左司諫劉隨的奏章以後,面色微微不悅,她若有所思地看著寇珠,又說道:「我看他不太適合當這個諫官,你覺得呢?」
寇珠說道:「他適合不適合當諫官,奴婢不太清楚,但是如果他真的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那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劉娥輕輕地點了點頭,說道:「康孝基說劉隨近日和定王走的頗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定王不會老毛病又犯了吧?劉隨該不會是受了定王的攛掇吧?」
康孝基是刑部郎中,同時也是劉娥安排在定王府的記室參軍,讓他監視著趙元儼的一舉一動。
寇珠說道:「定王一直就不安分,先帝不殺他,是因為顧念手足之情,太后卻有什麼好顧慮的?」
劉娥喝了一口茶,說道:「的確是沒有什麼好顧慮的,只是不想違背先帝而已,劉隨既然不適合當諫官,那就貶他去地方好了。」
過了幾天,劉隨見劉娥依然沒有還政的意思,心裡很害怕,便自動提出來想要去地方,劉娥欣然應允。
劉隨接著就接到一道聖旨,被貶出京城,出知濟州了。
貶了劉隨之後,劉娥又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蔡齊為龍圖閣學士,讓他出知河南府。
前段時間,劉娥拿出自己的金帛重修景德寺,派遣羅崇勛前去主持,命蔡齊撰記。
景德寺修完之後,羅崇勛去蔡齊那裡取《修景德寺記》,蔡齊還沒有寫完,羅崇勛便催促蔡齊快寫,蔡齊卻遲遲未曾上交,羅崇勛終於被他這種態度激怒,對劉娥說道:「蔡齊竟然敢違抗太后的旨意,也太不把太後放在眼裡了!」
劉娥問道:「怎麼回事兒?」
羅崇勛說道:「景德寺都修完這麼長時間了,他還沒有寫,奴婢都已經派人去取了好幾次了,奴婢也親自去過,可是他根本就不當一回事兒,這不是看不起奴婢,這是看不起太后啊!」
劉娥淡淡說道:「蔡齊一直以為是寇準為他奪了個狀元,把寇準當作恩人,因為我貶了寇準,他就對我有意見,其實他不知道是因為先帝欣賞他的才華,才欽點他為頭名狀元,與寇準那句話一文錢的關係都沒有。」
羅崇勛不屑地說道:「什麼才華?就算當時有,奴婢看他現在也已經是江郎才盡了,要不然,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都寫不出來一點東西?再說了,一個小小的翰林學士竟然敢藐視皇太后,違抗太后的旨意,太后若不加以懲罰,恐怕會有失皇家的尊嚴。」
劉娥看了羅崇勛一眼,聽后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便命蔡齊出知河南府。
參知政事魯宗道固爭挽留蔡齊,劉娥不予理會,又讓宰相王曾去取《修景德寺記》,蔡齊離京之前,終於把文章交了上來。
江寧府、揚州、真州、潤州江水溢出,沖壞官民廬舍,劉娥派遣度支判官太常博士直史館高餗、西頭供奉官合門祗候劉永證為江、淮、兩浙安撫使,下詔因為水災而損失的官物,全部都記錄下來,回來上報,被淹溺之家,三口以上給錢二千,不及三口者給錢一千。
高餗和劉永證走了之後,劉娥又命內侍蔡齊卿等人前去安撫,下詔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兵,所有被溺之家不能收斂者,官府為之瘞埋。
她讓這幾個人到達地方之後不準宴遊,也不準令官吏送迎,給地方增加煩擾。
過了一段時間,使者回來複命,來到承明殿,給簾幕後的劉娥行完禮之後,還未來得及開口說話,劉娥就問道:「杜衍安否?」
杜衍幼時母親改嫁錢氏,繼父不肯收留他,只好在河陽、洛陽等地流浪,後來有一富戶相里氏看他儀錶不凡,便把女兒嫁給了他。大中祥符元年,考中進士。初任平遙、乾州、鳳翔等地的地方官,后以太常博士提點河東路刑獄,據實平反了許多冤獄,深得趙恆和劉娥的賞識。
杜衍每到一處皆政績有聲,前不久離任時,當地的百姓們還戀戀不捨地把他送到境邊,異口同聲地說道:「何奪我賢太守也!」
現在杜衍在揚州,劉娥知道他必定會有所作為,又恐他勞心費神,累垮身體,意欲大用,故有此一問。
蔡齊卿答道:「回太后,自患水災以來,他全力營護百姓,州人都甚為感激。」
劉娥嘆道:「吾知他必會如此,吾知之久矣!」
蔡齊卿又說道:「他還說:年有豐凶,谷有貴賤,豪商大賈賤收貴賣,囤積居奇,困擾民生,幸虧朝廷以常平之法平之,百姓才賴以存活下來,太後娘娘讓先帝在全國廣設常平倉,實在是菩薩心腸,只憑此一事,便足以彪炳千古。」
劉娥淡淡說道:「這也沒什麼,身在其位,當然就要善謀其政。」
幾個人向劉娥彙報完以後,便退出承明殿,劉娥又讓人去把翰林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劉筠請過來。
劉筠是大名人,卻幾次三番上書請求去廬州,都未被允許。
他三入翰林,想進入中書省或樞密院,卻一直未能如願,頗不懌,常稱疾不出,時人都戲說他「服清涼散必愈。」兩府官員才有資格用青涼傘。
劉筠討厭眾人開這種玩笑,便又再次上書,請求外出。這一次,他竟然足足寫了三百頁紙,劉娥看著厚厚的奏章,覺得他是鐵了心要離開京城,便也不再強留。
劉筠進來,給劉娥行了禮,劉娥說道:「平身,賜座。」
劉均起身,羅崇勛拿過座位來,他謝恩以後便坐了下來。
劉娥緩緩問道:「你為什麼那麼喜歡廬州?難道廬州比京城還好么?非要去那裡。」
劉筠答道:「京城有京城的好,廬州有廬州的好,臣以前知守廬州的時候,曾經在城裡修築了一座小房子,在書閣里珍藏著先帝和皇上所賞賜的書籍,若太后能恩准臣再去廬州,臣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