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義工生活

第55章 義工生活

戰爭的持續,一切亂相顯露無疑。如果說一個民族是偉大的,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民族都無可厚非。換一個角度,一具體,拿出來曬一曬,就不那麼貼耳如意了。

縣府官員對戰事應變能力的缺乏,民眾得不到很好的組織疏散,如蟻入鍋;駐軍似匪,不是放馬於沃田作踐莊稼,就是隨意濫徵車馬,強夫修路,繼而進村索要一切之軍需,稍不隨意,以武力鎮之。

商業的慰勞國軍之費用,討價還價,出一點小錢,無以負責;全民抗戰的氣氛圪釘圪巴。漢奸問題更是談而無解,任其張狂,不一而足。有了這樣的政府、軍隊、商企,日本人焉能不勝。《大公報》予以披露。

留一張全國發行的非官方報紙,索檢論證,拿來一讀。記者的獨立思想,自由之精神和客觀公正的寫實報道,《大公報》也許不失為記錄民國時期活的一部簡史。

到了武周川下,設在石窟內的醫院裡住滿了傷員,簡陋而嘈雜。有的石窟還被木柵一攔,放養著村裡人的羊群。遠方的駱駝從石窟的山門前緩緩經過,放眼望去,千年石窟滿目蒼涼。

陸得秀和同事們在戰地醫院附近的村裡尋了處院落住下來。村莊與石窟一樣地處山坳,臨河。村中不少百年老樹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山澗林蔭一片。不遠處,有駐城長官在此修建的別墅。偏安一偶,以解消夏。

房東大娘久居鄉村,人很豁達熱情。雖然小腳裹足,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卻絲毫感覺不出是沿襲了舊禮習俗的人。說話明明白白。做針線活兒的時候,一塊兒嘮嗑。大娘說,若不是醫院安在這裡,她這一輩子也不會見到這麼多的汽車和這麼多從城裡來的文化人。村子的熱鬧還是第一次。

一高興,大娘找人把自家養的羊卧了給姑娘們吃。說這羊都是在佛的照應下長大的,吃草,乾淨,吃了,一定好,吉祥,善也。

而那個時候的羊拿到集市上去賣,好的羊肉可以賣到一斤七分至八分錢,蹄頭下水不值錢,給倆錢兒就可以拿走的。

在醫院做義工不同於在學校的教書,按部就班,方正一格。義工的活兒無具體,多是一個方面。就像碼頭上賣苦力的,來了什麼貨就裝什麼船一樣。有人會告訴你今天做什麼,明天來了再分配。陸得秀乾的活多是洗洗繃帶和紗布。先用水清一遍,再放入鹼煮透。之後,拿到河邊漂凈,晾乾。再把繃帶和紗布分類,入蒸鍋消毒,程序簡單,一教就會。除了這些活兒,有時還幫著照顧一下傷員。陪著到石窟外走一走,說說話,見一見新鮮的太陽,讓身體恢復的快一些,好重返前線。

這時,每到夕陽走向山的那一邊,天空的絢爛如火泛在石窟造像的萬佛之間。雁,一字排開,南飛;風,乍起,拂面如水。夜的鄉野,蟲鳴淺唱,愈漸深邃。

涼州的城滅,僧與民,二萬餘眾。一介所謂的高僧如囚徒般走來,淪為草原帝國的門客,這是曇耀的幸運。不幸的是那些苦行僧被人剃髮,走向勞役的開始。

剃頭,汗時的一種刑罰,叫髡。《說文》:「髡,發也。」

佛,在一個王朝,說廢也說興。廢者拓跋燾,興者文成帝。一抑一揚,凸顯帝王的隨意和佛的包容。

曇耀五窟,由日本學者編號、研究、整理。一個講述帝王化身為佛的故事。帝和佛的結合,符合南北朝神權與政權的訴求,也是僧人修行、佈道,學領世俗社會,讓佛法的傳播走的更遠一些罷了。

曇耀造像,帝王只是做了個引子,與佛無關。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未必敢言成佛。

一個馬背上的民族,講入侵書寫成融合,面對歷史的大背景,只留下一面牆的石刻,一個遠去了的王朝與佛的過往。

佛,漸行漸遠;俗,愈走愈近。

起的早,少了些睡意。有一半的原因在於義工乾的久了,最初的激情由熱而冷消散殆盡。想家的念頭一天天強烈起來,雖然中間也曾回過一二次,但更憂慮的是那些傷兵的眼睛在女人身上掃來掃去的擔心。人一養眼,不知哪一天,意外的多餘讓你追悔莫及。聽說附近的村莊已有這樣的事發生。軍紀的威嚴遠不如鄉下農民的自律管用。

出了門,順著村中的大道走走。天有些涼,秋天嗎,北方的氣候早晚都是這樣。破了曉,東邊的山頭從熟睡中醒來,隨著日出,火一樣的球在山澗跳來跳去,繼而,耀眼的滿川都是陽光了。

晨間,一個風清雲淡的村莊。

在村口的河邊,陸得秀踩著石頭戲水,掬一河水,拂面;村裡的大娘說,這水好,是佛手摸過的。出來的早,還沒有洗漱,對著河面,當鏡,稍事整了整妝。在家養成早晚盥洗的習慣,保護膚色的潤澤光鮮,一盆清水就足夠了。

太陽出山的時候,河水清涼透骨,洗一把,涼到心底,再潤一潤,又回歸到肌膚的本色。河心,流水微湍,時時濺起的白色浪花,在太陽底下熠熠閃光。身後,村前的那一片林子帶著一夜的露珠,還沒有來得及醒來和陽光相吻,依舊靜悄悄的。村的那一邊,掩在石窟內的醫院,就喧鬧不止了。

回到村子,軼軒不知從什麼地方拐了出來。看樣子,似有心思要出遠門的意思。軼軒解釋說,她想到對面山上的堡子看一看,到溝里的寺廟敬一炷香。做義工這麼久了,還沒有離開村子和醫院出去走一走。今兒給自己放一天假,過兩天她想回去。做義工在哪都可以,聽說城裡的學校也住滿了傷員。再說,也到了該領薪水的日子。做義工也不能把人綁得死死的。說著,便嘿嘿地笑了幾聲。

陸得秀做先生時,處於好奇,一直有個念想,有時間去武周山川尋訪那一片早已消失的竹林。以前曾看東晉王嘉寫的《拾遺記》,秦滅六國,一統江山。秦始皇在營建上林苑時,從武周山川曾引竹到咸陽。竹以園林,始於雲岡。

上林苑歷經秦漢兩個朝代的修建,班固在《西都賦》曰:「繚以周牆,四百餘里。」可惜的是,一處好端端的園林,因為戰火,西漢末年頹為廢墟。

在武周山東,有一處佛家寺院這樣描寫:「澗道盤折而上,依岩壘石,台殿宏麗。」詩曰:「寶地新開一徑斜,橫窗修竹映桃花。攜壺自汲東林水,玉碗閑烹綠乳茶。」寺廟多竹,蒼翠一片。不難想象得出那個年代的素竹滿山,竹林遍川。以後的山川變故,寺廟廢了,竹林走了,留在了南方那山清水秀的地方。現在的武周山川還不知有竹與否。

和軼軒走了一天,有關竹的收穫無一。那一晚,和大娘閑聊起來,一句話讓陸得秀悟到,這個地方原本是有寺廟和竹林的。後來,寺沒了,竹枯了,留下一處遺址的村莊走到如今。竹林寺——也許就是那個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長滿竹子的寺廟的地方。因為冷暖,周期,竹沒了,滿川的綠依在。

竹林,一個歷史消失的秘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民國墟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民國墟煙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章 義工生活

%